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市委书记-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他认识王凌,不认识刘扬。“王书记你有啥事到我办公室吧。”王凌沉着脸说:“不必了,我们有一点小事,办完就走。”说着就坐了下来,刘扬也坐了下来。“你们全区有多少农村中小学生?”王凌问。“二十三万多。”“你们给这些学生摊派配套作业一共收了多少回扣?”还是王凌问。

局长的脸刷一下子发白了。

“说,多少?这些钱到哪里去了?”王凌吼叫道,“想清楚,局长大人。我们今年的人代会上有一位代表说,歧北市要整顿三种人,这三种人是‘黑狼’、‘白狼’、‘眼镜蛇’。黑狼指警察里的害群之马,白狼是医院里收红包的大夫,这‘眼镜蛇’就是教师队伍当中的败类。你们的升学率上不去,老师疯狂办班敛钱,校长当官做老爷,没有想到你们教育局首先不干净。我们以前还指望你们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带头治理教育乱收费,没想到你们率先垂范。你们这个样子,我们还指望什么让学校、让老师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教学上。”

局长一班人噤若寒蝉,头垂得很低,一言不发。

王凌呵斥起来:“抬起头来!”一伙人慢腾腾把脸面给了王凌。“你们都知道,小河区的书记罗汉现在停职检查,原区长吉隆双规,两个分管城建和教育的副区长给撤了职,难道你们就没有觉察到我们市的党风政风正在发生彻底的转变吗?这是刘扬书记。”王凌指向刘扬。刘扬一本正经。每个人的脸皮突然一紧,局长的手开始抖起来。

“说出实话,你们还有宽大处理的机会。”

“我们走吧,王书记,工作组开始工作。”刘扬站了起来,“上午把事情搞完,如果像现在这样一声不吭,下午进入司法程序。”

“听清楚了吗?”王凌对工作组成员说。纪委一名副书记说:“请刘书记、王书记放心,我们会出色完成任务。”

刘扬出门,接到检察长周明的电话,说要汇报工作。刘扬问王凌去不去。王凌说不去了,他去小河区政府找牛跟道,商谈教育整顿的一些事情。刘扬握了王凌一双大手,眼睛里表达了一分感谢情感。王凌会心一笑,说:“老弟,我会效犬马之劳的。”刘扬心底里如水涌动了一下,他说:“谢谢老兄的支持!有你支持我,工作就好做多了。”“不用谢,我们歧北市人应该好好感谢你才对,你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王凌十分动情地说。

检察长把刘扬带到了郊外的一家农家乐,对司机说:“你睡觉去吧,到时候我叫你。”检察长把刘扬请到一个凉亭下,凉亭边上是一个鱼池,但今天没有人钓鱼,显得非常清静。一个不是服务人员的中年女人沏茶。刘扬第一次在歧北看到这么一位不修边幅的女人——歧北的女人是非常讲究穿戴的,可以吃不好,可以没有文化,但绝对不能素面朝天,电视上流行什么穿什么,北京上海来的人都被歧北女人的时尚折服。这个女人没有化妆,短发头,淡灰色短袖衬衫,淡灰色短裙,白白净净,眼睛深黑,像一只淡灰色的鸽子。女人沏好茶后走了。周明说:“今天请你来,是让你休息一下。对你来说,到这地方休息,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你可以看到歧北服务业的一个侧面。”刘扬一笑,说:“你不会请我到这地方休息吧。”“一边休息,一边谈谈工作。放松心情谈工作。”“好吧,什么事你说吧。”“先不说事,先谈谈你对歧北的印象。”

刘扬喝下一口茶水,畅谈起来:“我对歧北还是比较熟悉的,以前几乎每年来一趟。这里有我的同学,有一些业务,工业的发展状况我可能比你们歧北市的一些领导还清楚。这里的文化底蕴很深,是全省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最好的地级市,我以前想我那个企业在歧北多好啊,一迈步就到了山清水秀的深林里,蓝天白云,清澈的河水,心情无比舒畅。没想到真还成了这个地方的人。”

“你准备把歧北带到什么境地?”

“我带不了这个城市。我只是尽我最大的努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高的目标是我走后只是少数人骂我不是个好东西,而大多数人不说我的坏话。”

“你面前的是一个积累了十多年的烂摊子,你在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现状,无法彻底改变干部队伍的素质,因此在你的任期内见不到多少显著的效益。”

“你说得不错,但我只能这么做。”

“你昨天见到郑小桐很生气对不对?”

“我不是生气,而是愤怒,是震惊。”

“你现在还怀疑我是不是?”

“对,你没有说服我。我在看你工作的进展情况。我不干涉你的执法,但不会袖手旁观。你今天叫我到这地方,我想你一定是给我解释什么,或者谈你的工作思路。”

检察长笑了:“你真厉害。我今天是向你一个人汇报工作。郑小桐案目前牵扯到十余人,小人物好办,但有两个人不是你我能办得了的。”

“两个人?”刘扬脱口而出。他原来只认为是马强一个人,现在怎么又是两个人,“两个什么人?说出姓名、职务。”

“马强,不用我说职务吧;还有一个肖天。”

刘扬有些意外,他无法联想到郑小桐与肖天有啥经济利益的事。肖天是分管工业和交通的副市长,四年前从毗邻的一个地区调过来,原来的职务是县委书记。刚工作是地区通讯员,后来当秘书、副秘书长、县委书记,提拔到歧北市政府副市长职位上时不到四十岁,现在的年龄也没有刘扬大,但在三十几个市级领导干部中官架子是最大的,任何一个会议,只要是他发言或讲话,就特别占用时间,念一句稿子,或说出一句话,都要抬一下头,环顾一下四周,看一下别人的表情或反应。在政府常务会议上,在市长办公会议上,在市委常委会议上,肖天的发言也是讲话,树起官势,摆开官架,打开官腔,慢条斯理、抑扬顿挫地讲上好一阵子。刘扬初来乍到,还以为这个人是歧北两院(市民习惯于把市委和政府称两院)里最有水平的领导干部,就多了一分关注。三次会议下来,刘扬就认定这个人是政府班子中最大的草包,他的讲话,或发言,都是秘书或分管单位拟定的草稿,并且是空话套话大话官话满篇,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离开稿子,他就语无伦次,啊——啊——不断。刘扬本想建议孙书记把这个草包调走,却没有想到他在歧北还有经济问题。

“马强有多少?”刘扬问。

“据郑小桐交代,马强差人从他那里拿走了四百万,河阳公路三百万,五个房地产商进入河阳后先后以借的名义拿走一百万。郑小桐给了一个本子,记载着马强拿钱的具体时间和理由。这是马强在河阳的初步情况,在其他县区不一定没有,而在小河区的市政工程建设和全市工业技改项目中的问题我们还没有揭开。马强的问题必须报省上,在上报之前我们必须想好应对的办法和策略。他是有背景的,是大背景,我们收拾他必须有孙书记强有力的支持,否则不但会功败垂成,反而有可能让他把我们扫地出门。”检察长一脸的严肃。

“他有这么大的能耐吗?”刘扬表示不理解。

“他是省上某个大人物的人,那个人的得力干将,也是哥们。我想他拿那么多钱,不会一个人独吞吧?”检察长说。

刘扬有所悟。他联想到马强骂上访群众是刁民,想起几次会议上马强唯我独尊,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原来机关在这里。省长朱鸿是工厂里出来的,与马强一样,先是生产标兵,后当劳模,再是厂长,政府副职、正职,一个当了地委书记,一个当县委书记,后来差不多同时提拔,一个副省长,一个副市长,只是朱鸿快了点,从常务副省长升任省长,而马强还在副市长的位置上。朱鸿的为人刘扬比较了解,这个人很有城府,见谁都先开口问候,没有架子,也不训人,一路平步青云可能与他平易近人的作风有直接的关系。这与马强的飞扬跋扈形成鲜明对比。朱鸿分管过工业,到昆仑集团来过多次,对刘扬赞赏有加,说刘扬应该在去行政上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次调往歧北担任市委书记,孙天云提出刘扬时朱鸿极为赞同。孙天云还交代刘扬要多跟朱鸿联系,多走动,以便尽早地由省级后备干部变成副省长,或省委副书记,至少进入省委常委序列。检察长现在说马强与朱鸿有瓜葛,刘扬有几分相信。马强的根基刘扬非常清楚,没有来歧北以前他就知道这个工作狂,干工作和整干部都不要命,毁誉参半。他知道马强早期是个人打拼出来的,没有“朝臣”关系,但到了副市长这个级别上,与省政府的领导建立良好关系是很自然的事情,马强的强硬态度和雷厉风行的作风颇能赢得上级领导的好感,这是他节节得到提拔的根本原因。

“马强的事不能拖,立即汇报省高检。你给我一个材料,我分别给孙书记和朱省长,看他们的态度,由他们定夺。马强是省管干部,这样做不偏不倚,省上的两位领导也没话说我们做得不妥。你觉得怎么样?”

“与肖天的事一同上报。”

“对,一同上报。肖天也是省管干部。”刘扬点上一支烟,“肖天还是修路上的事?”

“是,一次向郑小桐伸手四百万。说我分管交通,给你们这么大的项目,你干指头沾盐吃?借我四百万,一个亲戚要在上海投资一个绒线厂,后年还你。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啊。”

“这样吧,你们检察院向省高检专题文字报告,我和田市长向孙书记和朱省长分别口头汇报,同时呈上书面报告。”刘扬对周明说。

刘扬又想起了郑小桐就问:“你为什么让郑小桐与马强见面?为什么给郑小桐一定的自由?”

“攻心。郑小桐比起马强来是小巫见大巫,小巫没有了自由,成了囚犯,而与他有关联的大巫还逍遥法外,继续当官享受做老爷,他是一种什么心理?感受如何?他接触马强对他全部交代问题有好处;另外对马强也是一个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