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10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以前说过,做事情眼界要定高一些,古人也云: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现在世界各国只有美国、英国有战时造五百万吨以上商船的能力,英国我们管不了,美国那边可是后知后觉的,很容易就被误导。战争就那么几年,以他现在几十万吨的造船量,误导一年,那后面即便全力扩建船坞也要少好几百万吨商船。到时候全世界就我们的船最多,不管是自己运也好,出租也好,就是运价不涨,只按商船吨位的比例分,咱们怎么也能分到个四五十亿美元吧。
  你别笑……”好脾气的虞辉祖有些生气了,他声音提高了八度:“这不是和平时期,这是决定世界霸权的战争啊。前线军情如火。德国陆军以一敌三,英法都是靠殖民地输血才能勉强维持不败,一旦他们的商船被德国潜艇灭杀大半,那我们这些船就是他们的救星。
  你担心他们强制压低运价,那咱们可以宝押两头啊。如果英法等国不同意我们的运价,那我们就找德国谈,因为没这些船德国就很可能会赢,所以德国人不要我们去找他,他自己都会来。如果我们把这些船都沉了,德国不但会当场赔钱给我们,打赢了说不定还能分我们两块殖民地。我就不信,英法等国会在这种时候和我们闹翻,英国人真要是这么短视,他怎么可能称霸世界数百年之久。”
  看来在世界航运市场这快大蛋糕上切一大块虞辉祖早就考虑好了,他说完又看向杨锐问道,“竟成,你就说吧,这到底有什么风险达不成的?”
  “这事情……”虞辉祖很认真,杨锐也开始认真,“好,运价就不说了,大不了就少赚些。现在还有三个问题,一是怎么忽悠美国人耽搁一年。美国是唯一能超过我们造船量的国家,虽然他现在只有可怜的一百多吨商船和每年就几十万吨商船下水。可要美国人愿意。福特车是怎么造的,商船就能怎么造。到时候两国商船造的太多怎么办?运价大跌怎么办?
  二是怎么和日本谈。这可不是以前的航运联营了,这可是造船联营。日本最少要造三百万吨船以上。两国才能有一千万吨。这几个多亿的成本谁出?利润和风险又怎么算?这可是要把军火物资的利润填进去啊,要不然哪来那多多船坞、哪来那么多钢铁?之前定每年造八十万吨计划的时候,说要造三四百万吨商船是看风使舵的,是哄哄人的,无限制潜艇战不开始,我们造到两百万吨的时候是要观望的,现在这个计划是全力以赴奔一千万吨去的,这比之前的风险高了数倍。
  最后就是无限制潜艇战和水中探测器,前者如果没有。那造那么多商船可就白瞎;后者要是没有,那物资人员接济不上,说不定德国就真赢了。我们收来的英法纸币马上要变废纸。
  干革命这么久了,很多时候做决定的不觉得怕,等事情过去了去想想背上可全是汗啊。这不是我胆小了,而是我们现在是执政党,四亿多口人全指望着我们。真要是错了,损失钱小事,后续一系列的计划都要重来。中国虽然落后。可还是有机会的迅速复兴的,但这机会小之又小,白驹过隙一般,稍纵即逝。这事情不得不谨慎啊。”
  杨锐这番话说的是语重心长,想着在世界航运市场撬出大半块肉的杜亚泉、虞辉祖两人也沉思起来。造出那么多船,成为战时航运大哥确实是很诱人的想法。运费不涨都一年几十亿,战时再涨好几倍还了得?这一千万吨商船两三年运营下来。说不定到最后真能挣个上百亿。中国要有这上百亿,加上买军火物资的那些钱。那还得了,这是要跑步进入资本主义啊。
  想法是好,可现实吗?一个半瘪三穷**丝,半心半意的拉着一个海军二流强国合伙,趁着文明的一等人不注意,居然想着独霸战时世界航运这碗饭?再有就是无限制潜艇战,还有破解无限制潜艇战的探测器,这两个东西能成吗?特别是无限制潜艇战,德国人会铤而走险吗?
  会议开到这里就开不下去了。照实说,杨锐找不到阻止的理由,只是觉得风险太高。之前定下了两百万吨的警戒线,现在要实现一千万吨的商船拥有量,那就要砸好几个亿下去,可这只是成本价,一旦失败,那损失可不止这节个亿,按市面价格算这最少有十五个亿。这些钱若是没了,那中亚就只能放弃了。
  不过要是成功了呢?按照虞辉祖散会后给的简报分析,战时航运纯利润将不低于二十亿英镑' 注4,合一百亿美元,两百亿华元。因为给日本那三百万吨商船的钢料是成本价,甚至造船费中国都还要垫付一部分,所以两国分账的时候,中国最少要拿到六成利润,也就是能分到十二亿英镑,一百二十亿华元,这是财政收入的十五倍,国民生产总值的一点五倍。
  如此巨大的数目,难怪杜亚泉和虞辉祖会死抓着不放。投入二十亿不到,却能赚回数倍于此的利润,这还没有包括以后将那些商船处理的费用,真要是这样,那投入将更低。
  杨锐下班之后回到后宅,拿着这个报告一会喜一会忧,一会走一会站,一会自言自语一会了无声息,弄得老婆们以为他是不是病了。带着暖香的嫩手抚了抚他的额头,程莐问道:“没发热啊,你这到底是怎么了?”
  “我没怎么,”杨锐道:“就是有一个事情要下决心。赢了,那从今以后大富大贵、万事大吉;输了,那就……”杨锐说不上来输了会怎么样,不就损失十多个亿吗。这买卖回报率几乎有百分之一千……。以资本家的标准德行,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应该杀人放火了,现在有百分之一千,为何不赌一把?(未完待续。。)
  ps:  注1:世界文明史纲(近代部分)p450
  注2:申报丛书,11,美国战事计划经济,p310
  注3:1848…193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第1卷 p487
  注4:英国战争期间的航运业,赚得24亿英镑利润。——《战争的悲悯》,尼尔。弗格森(niallferguson)著,p205。


庚卷 第七十章 下去

  松方正义是第二次来中国了,去年来是因为沪上的贸易站展览会,当时以他财政专家的眼光,他发现以中国政府的精心准备,欧州战争中国人将获取高额利润;为此,他回日本后立即说服了井上馨,开始刺激经济,振兴战时实业,以求和中国一样挣一笔大的,不想这边还在准备布局,杨氏又将其邀请到北京谈一笔更大的生意。
  经过一天的会晤,他终于知道中国人想干什么了——趁着欧州战争,中日两国联手把持世界航运业,这虽然是短期的,但战争的运费无比高昂,一旦垄断成功,那么利润将极其惊人。如此的利润势必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所以中国需要日本。
  松方正义明白这个道理,但伏见宫博恭王却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在驻华大使馆的会议室内,亲王看着不说话的诸人,不解的问道:“中国人为何不自己多造船,反而要拉着日本一起造?”
  亲王的问题松方正义正想回答,海军大臣斋藤实却先开口道:“这或许是杨氏拉拢日本的办法吧,要对抗露西亚必须日中两国齐心协力;还有就是日本有一只强大的海军,一旦发生什么意外,帝国海军就可以为商船队保驾护航。”
  “嗖嘎。”伏见宫点头,他看向松方正义:“松方,这件事情能做好吗?”
  “这件事情应该能做好,我们已经是协约国的参战方,还是英国的盟友,如果由我们出面承接、经营货运。英国和佛国是不会反对的;米国人不希望自己参与到欧洲战事中,孤立情绪非常严重。他们是不会、也难以阻止我们的。”松方正义把自己想法说了出来,不他却有两位一些看法。他接着道:
  “中日两国从现在开始全力投入造船业,只生产战时标准船,是可以在三年内造出近千万吨的远洋商船的,可我们不知道欧战战局会如何变化。中国人所说的无限制潜艇战是不是有那么威力,德国是不是会采用这种战术?这些都是难以预料的。这件事受益很大,但是风险也很大,以帝国现在的商船量,要想达到五百万吨,还需要造三百万吨商船。按照中国的船用钢板价格,加上扩大船坞、增加设备的投资,这最少需要十亿日元。”
  “啊!”伏见宫听闻十亿日元,顿时抽了一口凉气,海军大臣斋藤实也道:“帝国的外债已有三十多亿,如果欧战中再亏损十亿日元,那后果不可想象。”
  “是啊。”松方正义并不惊讶的应了一声,他再道:“所以杨氏提议由中国提供造船钢板,日本提供船坞、造船人工以及商船运营船员。两国共同投资。两国也共同受益……”
  “这有什么不好吗?”伏见宫不太明白松方正义的意思,他认为既然中国会提供造船钢板,日本只出人工,那日本要付出的就很少了。风险降到了最低;至于人工工资,这不就是印刷机印刷速度的问题吗,日本可不是中国。纸币对内是不兑换金银实物的。
  “殿下,杨氏能有今日之成就。除了他果敢坚毅的部下外,就是对世界局势的判断极为准确。如果他这一次再次判断正确的话。那么这三百万吨双方共同投资的商船将创造几十亿日元的财富,因为两国同分利益,帝国将损失十几亿财富。
  在欧洲战争前,全世界的航运收入为十亿米圆,可去年一年,全世界运价高涨,航运收入以帝国邮船会社为例,涨了五倍。去年圣诞节开始独国潜艇开始袭击商船,到目下三个月过去,已经击沉六十多万吨商船;世界商船本就因为独、奥、露等国被封锁,骤减近千万吨,现在每个月损失二十多万吨商船,一年将超过两百四十万吨。
  同时全世界又因钢材紧缺价格昂贵,造船量大减,去年一年只有一百四十万吨商船下水,其中中国占了四十多万吨。新造的没有击沉的多,这还是有限制潜艇战,如果独国真的开始无限制潜艇战,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