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1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锐一起床的时候都知道了法国发生的战事,却对此并不关注,他相信林文潜一定能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务。况且,俄历都已经十月末了,革命还没有爆发,到此时他才重新并检视俄国历史,发现从七月布尔什维克发动了一次不成功的革命后,列宁就在‘德国间谍’的诅骂声中销声匿迹。民众相信布尔什维克是德国间谍,可杨锐却是万万不信的,以俄国和欧洲关系的紧密,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即便在混乱时期,布尔什维克也要借助外国势力的帮助。
  至于什么‘民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傻话,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样,只能骗骗无知的草民。在杨锐看来,任何革命以及颠覆的背后总是有外国势力作祟,革命不是发生于压迫最深的时候,革命总是产生于草民境况好转、或者压迫者自身虚弱比如外战失败之时,不然草民何来力量反抗压迫者?布尔什维克不借助德国的力量和俄国内部的混乱,革命根本不可能成功;至于和德国人签署的文件,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当真?布尔什维克掌握国家是为了发动整个资本主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而不是为全世界资本家去送命。
  中国的西北诞生一个比沙皇俄国还令人生畏的庞然大物,这是件坏事也是件事好事。坏事是这个庞然大物是自己的邻居,自己吞了他的土地,从此边疆多事;而好事就是列强对他的惧怕和憎恨远大于自己,毕竟中国现在只是一个有简单军工、重工体系的国家,她虽然有了不少民族资本工厂,可资本主义还很脆弱,并且其中不少工厂都有国家参股,最最关键是,基于z理论的终身雇佣制被广泛推广,这种脱胎于中国、成熟于日本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文化比美式理念更适合当下的中国,这种管理模式下雇主和雇员间的融洽使得劳资矛盾趋于缓和,罢工和革命变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土地改革、舆论控制、不平等条约废除、终生雇佣制,这四者是杨锐有信心抵挡无坚不摧麦克思主义的重要支柱,但讽刺的是,当他自以为做好准备,期望十月革命早日来临时,它却变得无影无踪。七月事件失败后,被临时政府污蔑成德国间谍的乌利扬诺夫同志离开了彼得堡,躲藏于芬兰某处直到现在。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杨锐一直在追查。
  在用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话把洋人们打发之后,农历九月廿六,也就是历史上发生十月革命的后三天,耶稣历11月10日,情报局张实张实来到了银安殿,他开口道:“先生,科尔尼洛夫追查到了,他二年前因为越狱被击毙了。”
  “我靠!!”杨锐震惊之余不但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还将后世的粗话喷了出来,“他…他…他怎么就会被我军击毙呢?还有越狱,难得他在三年前被我军俘虏了,然后越狱被击毙了?”
  看着杨锐语无伦次,张实很是奇怪,他根本不明白历史赋予科尔尼洛夫的重要角色和历史作用——在布尔什维克半心半意的七月起事失败后,整个俄国舆论都在谴责这起暴动,认为其是因为受到了‘完全不负责任的布尔什维克鼓动的影响’,可就在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庆幸消灭暴动保卫了民主制度时,极右翼分子、彼得堡军区司令、七月暴动后荣升的俄军总司令拉夫尔。科尔尼洛夫将军有感于临时的政府的软弱,居然也准备发动叛乱。
  为了抵抗科尔尼洛夫由高加索野蛮人组成的军队进入彼得堡,临时政府转变了对支持布尔什维克工人士兵苏维埃的态度,工人和士兵们从临时政府的军火库里领到了数万支步枪,几千名喀琅斯塔得水兵还赶到了彼得堡,和工人赤卫队一起控制了通往彼得堡的交通要道,这种局势的反转使得布尔什维克的十月革命水到渠成。
  可以说,正是科尔尼洛夫的叛乱使得已被抹黑的布尔什维克重新洗白,同时其骨干工人士兵苏维埃、喀琅斯塔得水兵获得了武器并控制了整个彼得堡,这便重新给了布尔什维克夺权机会,历史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礼炮声后,工人赤卫队对冬宫只能说是接管不能说是战斗。没有科尔尼洛夫叛乱这个跳板,十月革命只能无期限的推后。
  “先生,这个人是西伯利亚第九师师长,中日战时在铁岭战役中被俘,被俘后就一直想越狱,第二次越狱途经蒙古被蒙古牧民发现,抓捕时他试图反抗,然后就被击毙了。”张实说道。“这个人很重要吗?”
  “非常重要!”杨锐听闻这个消息,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这个一战时被俘,而后奇迹逃出奥匈战俘营的被沙皇亲自赞誉的卡尔梅克人,居然死在了蒙古,这是蝴蝶效应吗?
  “那现在应该怎么做,先生?”张实看见杨锐神色大变,顿时也有些急切了。他感觉到这个科尔尼洛夫和俄国革命有很大的关系,甚至他可能就是布尔什维克的内应。(未完待续。。)


辛卷 第四十一章 车轮 下

  “怎么做?还能怎么做?!”杨锐很是无奈,这么一个关键性人物居然被自己俘虏,还被自己不小心干掉了,这么搞,以后还有谁发动叛乱洗白布尔什维克啊?想到发动叛乱,他放下手中的烟卷,问道:“彼得堡情况如何?”
  “彼得堡情况还是很混乱。军官们刚刚从沙皇退位和七月事件中反应过来,他们普遍对临时政府的软弱和无能表示不满;英国人也认为那里的人需要皮鞭狠狠的抽打才会听话,法国人和美国则一直想帮助临时政府稳定政局,并且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贷款和各式各样的专家,但这些都于事无补。
  另外,彼得堡已经进入冬季了,铁路系统的运转依然没有好转。俄国司的判断是工人需要面包、士兵需要停战、农民需要政府认可自己已经分得的土地,这些方面的要求一日得不得满足,俄国的政局一日也无法稳定,革命也是自然而然的了。”张实说着情报局俄国司对俄国国内的局势的判断,倒不像杨锐这么悲观。
  “现在的俄国总司令是谁?”杨锐再问。
  “是米哈耶尔。阿列克谢耶夫。一个老旧的俄国贵族将军,虽然打仗不行,对临时政府也有诸多意见,但他对布尔什维克完全没有好感。”张实道。
  米哈耶尔。阿列克谢耶夫是科尔尼洛夫在被临时政府任命为俄军总司令的前任,但杨锐对这个毫无印象,他只见张实老是会错自己的意思,不由笑道:“你是不是以为我想找一个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将军发动政变,然后帮着他们夺权?”
  杨锐话说完张实就点头,他脸上的意思大概是说:难得不是这样吗?杨锐见他这种表情很是好笑,道:“你错了。正所谓反者道之动。你要达成什么目的,那就要从反的方面着手。我们要找的是一个敌对布尔什维克、同时也 不耐烦临时政府的俄国将军,甚至是赞成沙皇复辟的将军,只有这样的右翼人士站出来,形势才有可能左转。你想,如果这个将军要推翻临时政府使沙皇复辟,那么临时政府的克伦斯基能找谁帮忙?”
  “真要是这样,眼下的局势他只能找赤卫队,难得是说……。”张实思路被杨锐一带,顿时转过弯来了。
  “对,就是这个道理。看三国的时候,汉末十常侍乱政,何进为了剿除宦官,便打算将外地的董卓调入京城助剿,可结果呢?”杨锐此时不再慌乱,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结果呢,前门驱狼,后门迎虎。俄国的现在的形势也是这样,临时政府极为虚弱,没有太多的力量支撑他,但如果此时有敌视民主、敌视临时政府想要复辟的贵族将军带兵入京,势必会引起彼得堡克伦斯基的恐慌,他这么一慌,一下子听信谗言,认为赤卫队能消灭白俄将军,那结果可就……
  计谋上可以这样解释,如果科学的分析,就会发现这就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典型,任何问题会产生都有其产生所必须的背景,不是整体的去看问题而是孤立的、用自以为正确的办法去解决问题,那问题只会越来越大。”
  杨锐说着自己这几年治国所悟,很是轻松的把刚才的烟点着,狠狠抽了一口才道:“现在俄国敌视布尔什维克,又不满临时政府的将军都有谁?”
  “几乎全部都是!”张实快速的答道。“前线大部分将军,不管是不是贵族都敌视布尔什维克,而看到临时政府这几个月来的表现,他们也都不满于临时政府,虽然它一再改组。”
  “那谁敢推翻临时政府,而且势力或者手腕都不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杨锐又问。
  张实又是快速答道:“先生,几乎全部都是!”
  张实答了两个全部都是,杨锐心中越发有底了,问道:“那他们怎么还不动手?”
  “这……”张实略微笑了一下道,“关键是现在的总司令米哈耶尔。阿列谢克耶夫不同意,一些将军在七月事件后,就想带兵前去彼得堡废除民主制度,清洗社会革命党人,但都在他的劝说下放弃了。”
  “那就想办法让他同意,”杨锐说道,“要是没办法让他同意,那要么杀了这个人,要么就挑动那些敢推翻临时政府的将军出来闹事,总是一句话,要让临时政府感觉到威胁,同时认为赤卫队是他们唯一的救星。”
  “我明白了,先生。”张实答道,他这时终于发挥了他的才智,建议道,“先生,我想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破坏前线的军需运输,这样能使前线的情况更加恶劣,将军们对临时政府会更加不满,到时候士兵如果大闹起来,局势就不是阿列谢克耶夫可以阻止的了。”
  “非常好!”杨锐赞许道。“你准备怎么做?”
  “先生,我准备让布尔什维克的人去做。”想到了对策,张实此时也轻松起来,历史的车轮就此转动。(未完待续。。)


辛卷 第四十二章 十二月 上

  用不着费尽心思去挑唆前线将军们和临时政府的矛盾,随着冬季的来临,燃料的缺少使得铁路的运营效率再次下降,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