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1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回报什么,但最少能建立一种信任,这种信任就是两国和平共处的基础。换而言之,对抗布尔什维克就不如收买他们,这样工人就不会被他们煽动造反。
  以霸权论。俄国占领东亚的**和美国独占太平洋的**完全不能相比,他们要的仅仅是出海口以及出海口的安全而已;而美国霸占太平洋的**使得我们必须在美国和日本之间做出选择。亲近美国就是敌对日本,而亲近俄国却不会得罪日本。这难道还不够作为疏远美国的理由?”
  “可竟成不要忘记了。我们建设的不少工业项目,很多都是针对美国市场的。”杜亚泉插言道。“汽车、家用电器、机电产品,如果交恶美国,外贸就会收到严重影响。”
  “可这些工业品的贸易额加起来也不会比美国的入口商品金额多。”杨锐强调道,“我们和美国最终可能处于一种对等贸易的状态,就是你进口我多少、我就进口你多少的局面。不同的是,我们出口美国的是重工业商品,而进口的是美国轻工业商品,比如白糖之类。千万不要以为我们能和美国和平共处。”说到此他看了徐华封一眼,道,“五年后美国就会感受到我们工业品给其带来的致命威胁,十年后她就会频频抗议并搞各种小动作,十五年后就极有可能对我们开战……”
  “竟成不要危言耸听!”蔡元培打断道,他此时完全可以确定,杨锐为了连任会频频制造威胁论,而这些人当中就他最懂军事,下一次世界大战也好、美国对中国开战也好。都是他连任不下台的理由。这也许不是故意捏造的谎言,因为杨锐自己就相信这一点,但他的相信只是一种误判。
  “竟成没有危言耸听。”徐华封开口道。“以造船论,日本船厂的效率是我们的八分之一' 注122:丰田模式的效率是福特模式的一倍。前面已有注释;而福特模式是手工工场效率的八倍来源于大野耐一,《丰田生产方式》,p4…5。
  原文如下:“1937年前后。当时我在丰田纺织公司的纱厂现场任职,曾听到有一个人说。日本的工业生产率和美国相比是一比九。
  那个人说,当时他到德国去的时候。德国人的产量是日本人的三倍。后来他从德国到了美国,知道了德国和美国在产量上是一比三。因此,日本和美国相比是一比九。记得当他说美国一个人的活儿日本需要九个人来做时,我大为震惊。
  1945年,联合**队登上日本国土后不久,麦克阿瑟元帅说,日本的生产率是美国的八分之一。”,而以汽车看,我们和福特相比,效率是他的一倍,这是我们拖拉机畅销全世界的原因之一。
  除了效率,质量上美国货更不能和我们相提并论,用过我们东西的人再用美国货会非常的不习惯。孑民要是不信可以去找辆福特车来开一开,再去找辆……,黄旗就不要了,太高档,找辆奥迪开开吧,两相比较你就知道什么叫做‘质量不能相提并论’。
  效率我们是美国人的一倍;质量上……,我都不知道该以多少倍来形容;而人工成本,即便如今技校生、大专生、大学生严重不足、工资虚高,即便不和福特日薪五美元相比,我们工人工资也仅仅是美国工人工资的二十份之一。要不了十年,比黄祸更可怕的中国货会把美国货彻底打垮,我们生产什么,美国就倒闭什么,孑民认为美国不会和我们开战?”
  “这不可能。”蔡元培心虚的只扶眼镜,“除了柴油机和化工,我们技术上和美国……”
  “这根本就不关技术的事!”徐华封中气十足。“奥迪轿车在技术上绝对不比美国市场上的轿车更先进,可它就是比美国货好用、耐用、便宜。美国如今的经济模式是进口各种原料、出口工业品,每年入超有**亿美元之巨,可一旦中国货打垮美国货,局势就和大战前的英德类似。孑民,以美国在美洲的强横,你不能说他就会比英国人更高尚。”(未完待续。。)


壬卷 家与国 第十一章 逗逼 上

  中美冲突是不可逆转的,是不是会发展成战争要看届时两国的政府的应对和具体的国际形势,如果能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局势还能转圜;如果不能,那中国就将面对航母海和飞机海,东边的日本肯定是死定了,中国会怎么样则难以预料。但即便没有战争,中美在经济上也完全处于竞争关系,此时的美国不但不能像后世那样印美钞、卖国债就能支付中国产品的货款,他的商品还会在全世界市场与中国货竞争,当然,若是公平竞争的话,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要想不得罪美国,那就要故意提高工业品价格或者出口品关税,减少对美国货的威胁,这就等于间接的压缩了产业规模,工业产值将被抑制,其结果除了经济增速变缓外,另外一个致命伤就是战争能力削弱。美国人确实是不可能打到四川陕西等地,可他一旦封锁沿海,对外贸易便将受到严重打击,虽然西北铁路可以通到波斯湾,但波斯湾一样能被他封锁,中国最后通向外界的渠道就只剩下苏联,这是不够的。南洋的橡胶、海外的工业原料,工业品的出口,都难以靠国内和苏联补足并流出。
  除了工业品之间存在竞争,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也是逃避不过去的,遭此重创的美国必将更加敌视与其工业品竞争的中国商品。
  在以前,杨锐或许会认为经济危机是犹太银行家的一场阴谋,而处于此时、处于一国领导人的位置,他可以肯定确定这不是阴谋。阴谋最多是在危机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银行家和资本家的利己处理。他们总要将损失转嫁出去,同时趁机看看有没有捞钱的机会。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不顾中立法案对协约国集团大肆放贷,以及红色俄国的兴起,这两个因素就注定世界经济危机必然发生。一战后美国工业产值从两百四十亿美元递增到六百二十亿美元,这得益于战争经济的拉动,可问题是苦战数年的英法意俄都没有能力支付那一百多亿美元的战债,而更加苦逼的同盟国也没有能力支付更多的赔款,于是这笔债只是账面数字,永远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
  俄国革命的发生、以及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得战争最后一年乃至战后各国都罢工不断。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政府绝不敢搞什么经济软着陆,政府不但要维护现有工资水平,还要继续刺激经济,以防止工人失业。英法还好,他们有广大的殖民地可以转移危机,法国需要重建,而且男人基本死光,她只存在缺少劳动力而不存在失业的问题;而中日。因为手上握有实打实的通货,又有大量基础设施、工业项目,所以战时经济转型根本不成问题。
  可美国只死了十几万人,而为了工人不罢工。政府不得不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同时新教徒视财如命的本性,又使其拒不接受英法意三国坏账所带来的损失。于是,国内的工业产能因为战争刺激严重过剩。又因为布尔什维克的威胁绝不紧缩,继续畸形膨胀;而国外。不但要求欧洲还款,还为保护本国市场大举提高关税。使得欧洲产品进口递减,各国贸易赤字之下,根本没钱进口美国商品——哪怕实行福特模式的美国货比本国货更便宜。
  如此难题,新教徒本质下的犹太灵魂所惯用的伎俩开始出现:在国外,大方的给各国贷款,以使其购买自己的商品;而在国内,则大力提倡分期付款,以刺激民众消费。如操作使得经济一时火爆,投机猖獗,是谓繁荣的十年。但其实际已无比虚胖的产能,左手换右手、自己哄自己的魔术把戏,终究有一天会到头的,历史上危机时腰斩的gdp数据便是明证。
  原本历史里,罗斯福那一套根本就不能刺激已经硬着陆的美国经济,因为市场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产能,况且十年的透支、萧条时的不敢消费的心理本就使市场需求处于正常水平以下。如此情形,欧洲如果不发生战争,那么美国必定挑起战争,不然其内部就会遭受剧烈的震荡,或许不是无产阶级革命,但必是类似革命性质的动乱。
  历史上是日本和希特勒救了美国,战争的需求不但振兴了美国原本过剩的产能,还打烂整个欧洲,从此欧洲成为美利坚的婢女。这只是历史,在这个时空,以商情局的数据分析,世界经济危机将会因为中国的兴起而更早到来;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期、战后中国的大规模建设这两个因素将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使其产能比历史更加过剩;战争的延期还使得欧洲更加虚弱,更不能靠自身市场消费美国商品,同时中国商品将不断输出打击美国商品,与其争夺海外市场,十年的繁荣或许八年、九年就会结束。
  肥皂泡一旦破裂,情况将比历史更加凄惨。危机中亚洲这边不说没有1937年就开始的抗日战争,日本对废钢、石油等美国物资的需求也将完全依赖中国,不需从美国进口;而欧洲如果没有希特勒,欧战不在39年爆发,那么美国经济很可能一蹶不振——便如当年日本货取代美国货一样。
  这其中,生产模式的更新最为重要,犹如福特模式替代欧洲手工生产一样。但欧洲可以学习美国福特生产模式,美国却难以学习如今的中国生产模式。是以,从经济上推断,中美之间必然发生战争,便如八十年代美国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升值一样不可逆转。
  生产模式的更迭是难以阻止的。再一次想到这一点时,持续三天的常委会已经结束,对于杨锐的任期会议讨论出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如杨锐所说,他将一直继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另一种就是杨锐下一届便下野,由徐华封或者章太炎继任总理——只有他们有足够的威望在杨锐之后担任此职,若是战争真的不可避免,那么杨锐战前将取代他们,再次成为总理。而选择哪一个方案,将由新一届、也就是扩大的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
  除了蔡元培以外,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