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1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好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依托美国经济的工业和农业没有挽救的可能,除非美国经济复苏,可如果不发生战争,这几乎看不到什么希望。他的经济将腰斩至五百亿美元的规模,之后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退出。其他出口行业必须向汽车工业一样把市场重心转至国内市场。正在实施五年计划的苏俄显然是一块很好的踏脚石,帮助其建设工厂将拉动国内工业,可最终的希望还是落在国内市场上……”
  “行健啊,可百姓还是穷啊!”杨锐眨巴了一下眼睛。对国内市场并不看好。“如果再给我们十年时间,那工业由出口转内销是可以的,但现在还是太早了。”
  “先生。即便再给我们十年时间,出口工业的规模也不是国内市场能托得起来的。因为那时候的出口规模将是现在的数倍。”张坤道,“另外现在也不要太过悲观。工业技术在不断升级,产品将会越来越便宜,汽车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然后全国人全部开时风三轮车去兜风?”杨锐笑道,心情强制性的好了不少。
  “先生,根据太原二汽的报告,如果是汽油发动机,那么农用三轮车能降至九点一华元每马力,也就是说,每辆三轮车只需七十二点八华元。' 注138”张坤道,“相较于之前的一百二十华元,这已经算是超低价格。”
  “七十二点八?”杨锐对此还是不满意,道:“什么时候能降到五十块以下?”
  “这估计要几年时间,这还要等煤炭、钢铁、机床工业想办法提高效率才行,汽车只是这些行业的下游行业,煤价、钢价不降低,机床加工效率不提高,即便能设计出好的车型,也不能降低生产成本。”
  张坤的话说在点子上,汽车工业就像棉纺一样是下游产业,棉花不减价,纺织厂再怎么高效率,棉布的价格依然要高。能源、冶炼、加工,三者是一切工业经济的基础。这三者的成本不下去,整个工业产品的成本就降下不来。现在国内山西和辽东大工业区,还是得益于能源价格低廉才发展迅速的,特别是东北,抚顺露天煤矿因为开采成本低廉,现在居然返销日本,把一些三井之外的小煤矿挤的破产。
  “行健啊,咱们不超发货币也行,不过你说说,这两个工程能募集到多少资金吧。”杨锐不再纠结货币超发,拿出两份准备好的方案问道。
  他这边说着,陆眉帮着递过来两份文件,张坤只见文件牛皮纸封面上各写着两个计划,其中一个上书三江之海,另一个则是欧亚运河。估计是更属意后者,杨锐把写着欧亚运河的那份计划书抽了上来,道:“这是土部水利司制定的计划,因为运河不再我们地界上,所以只能采取飞机勘察并结合文字资料的办法,但好在这条运河并无什么技术难度,虽没有详细的施工方案,可方案大致是在里海和黑海间开凿一条一千公里左右的运河,使北庭经黑海和地中海相连……”
  杨锐拿出来说的计划当然是大计划,可就凭‘地中海’三字,便将张坤定格了。能连通波斯铁路的西域—波斯铁路就让国人欣喜若狂,要是这条‘西域—地中海运河’抛出去,那……
  “先生。这需要多少钱?”张坤激动的打断道,还有。他指着翻开文件第一页上的地图,“运河完全修在俄国土地上。他们愿意我们开凿运河吗?”
  他激动、杨锐却显得冷静,他道:“修建运河的费用和怎么样与俄国人商谈有很大关系。运河所经之处全是平原,地质条件也不错,而且本身就有河流,加上不需船闸,正常情况下总的费用不会超过两亿华元'注139,即便遇到一些工程技术难题,也不会超过两亿五千万。
  但是里海和黑海存在二十六米左右的高度差,运河凿通后。黑海海水将涌入里海,里海海平面升高,我们在海边的油田、炼油厂,草原、耕地都会被淹没不少,按照计算,沿海一带大约有两成以上的陆地没入海中。当然,这是里海水面和黑海齐平的结果,水利司有人认为未必会是这种结果,陆地减少也不会那么厉害。可不管怎么说。因为淹没直接损失需补偿的资金很可能要超过二千万华元。
  这两块费用去掉,剩下的就是苏俄那边的要价了。当初签彼得堡条约的时候,本来是想将这条运河作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交换,而不是蒙古运河。可我认为淡水资源比联通地中海重要。除了水的价值,关键是蒙古运河可以滋润整个北方,这是汉地。而这条运河虽联通我们的国土,但那是胡地。
  我们这边的谈判方案是运河我们修。钱由我们、日本、波斯三家出,工人也是我们的工人。俄国出土地就可以了。运河修通后,大家都可以用,但除了维护运河的费用外,俄国对过往船只不再收其他过路费。俄国真要过路费,那就在前期一次性付清。这笔钱有没有,有多少,还说不定。以俄国现在态势,如果经济危机发生,他们的工业计划肯定会被打断,而且此时农产品毁灭性掉价,即便饿死人收粮食,他们也弄不到多少外汇。以此看,过路费大概会要个一亿华元至少,三亿华元最多。' 注140”
  本来听到两亿五千万的、二千万,张坤的神色还较为正常,可最后狮子大开口来个三亿,他当即吓到了,这就等于运河要花费六亿华元,且波斯根本出不了什么钱,日本因为不靠里海,出的钱也会很有限。待杨锐说完,他谨慎的道:“先生,俄国那边真会开这样的天价?”
  “应该会。”杨锐点头,“他会开价是好事,我最担心是他谈都不谈。想想修西域铁路花了多少钱吧,运河的投入只要不超过西域铁路的太多,民众从心里还是能接受的。”
  杨锐把运河看得重,张坤却道:“先生,可要投入这么多钱,即便在中日两国股市同时募集资金,也未必能募到那么多钱啊!尤其是给俄国的那部分,这到底是援助,还是买卖?”
  “援助和买卖都是一回事。运河已经是国家民族层面上的事情了,要不是世界诸国敌对俄国,要不是俄国急着快速工业化又恰逢世界经济危机,怕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杨锐想着如果二战发生,为了换取中日援助,斯大林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在运河协议上签字,那时候可就没机会让他狮子大开口了,但这并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当初西域铁路为何要不顾代价的修,原因就在于没有西域铁路就没有北庭。”
  “先生,先生,”杨锐最后一句说的很是大声,这让张坤有些慌张,他着急道:“如果俄国人要价能在一亿华元以下,工程总投入和西域铁路的四亿多华元相当,那可以将其包装成亚洲的巴拿马运河,以收取过往商船过路费的形式,——俄国人当然是免费的,年息四厘,五十年期,连本带息算下来,每年为两千万华元过路费。前面二十年肯定是亏本的,可二十年之后一定是挣钱的。不过这需要中俄邦交稳定,”
  说到这里张坤偷看了杨锐一眼,就他看来,这个工程造价太过昂贵,超过三亿华元根本就不必谈,另外还有一个战争因素——北庭本就从俄国手里抢来的,俄国人心存怨恨下日后很可能要报复。把运河建在俄国的土地上,远不如美国蛊惑巴拿马从哥伦比亚独立安全,照说美国和哥伦比亚相比,在国力、军力上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我知道邦交稳定也是影响运河经济收益的重大因素。”杨锐明白张坤所有的担忧,“中俄之间虽曾有领土纠纷,但这仅仅是边界问题,不是核心利益问题。俄国人永远是看着欧洲的,这也是他们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国体,最终都会被欧洲外交官宰一刀的根本原因。这也和我们现在有些像,援助俄国却得不到太多好处。
  除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和海参崴的安全,俄国在远东并无更多利益;至于南下,早在五十年前就被英国人挡住了,中亚仅仅是他的棉花产地,所以说两国绝不是生死之仇。相反,因为欧美的敌视,他们唯能半信半疑的也就只有我们了,可以肯定的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内,即使双方有冲突都只是小冲突,绝不会彼此交恶。
  募集股票的时候,这条运河其实等同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是我们伸向西方的通道,就像俄国伸向太平洋的通道一样。大家都抓着对方的软肋,谁也奈何不了谁。以后即使蒙古运河凿通了,那西伯利亚大铁路一样是俄国在我们手里的筹码。”
  “行健,”杨锐打开另外一份计划,“这是整个东北的水利计划,基本的意思就让黑龙江、松花江和渤海、鲸海联系起来,粮食和煤不必经过铁路便可直接水运到世界各地。刚才立中说的时候你也听到了,水运价格仅仅是铁路的四分之一,这还是平均价,不是成本价,沪上到伦敦也只需两英镑,如果黑海—里海运河可以凿通了,那整个北庭,一直到巴尔喀什湖都能与地中海相通。
  经济效益不提,战略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以后谁要包围我们,那可就要把整个亚洲大陆都圈起来才行。就为这点,是要斯大林同意,钱不管多少都应该出。你回去想想吧,想办法如何筹到这些钱,可不能让机会白白失去了。”
  杨锐是执意要推动运河,张坤不得不勉强应下,他随后道:“先生,俄国想来也能看到这一点,他们真的会答应吗?”
  “成与不成在五五之间。”杨锐道。“俄国人本来有一条伏尔加河—顿河的运河,但是这仅仅是运河,不是工厂。修通后虽然便于货物出境,可造不了机器大炮,修建这条运河据说要花一亿五千万卢布,这些钱还不如建几个工厂。
  以俄国现在的五年计划,一旦发生经济危机,木材、石油、粮食这些货物价格巨跌、需求量也剧减,五年计划即便是饿死人也难以为继。斯大林同志刚刚上来不久,反对党都还在彼得堡看着,真要出了纰漏,那可是对手们的把柄,五年计划他无论如何是会强力推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