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颐俏秊īng买的人会更多。”
  虞辉祖他们彻底的晕了,连忙记下了,瓷瓶也改个样子,突出这个神鱼报恩的神话故事。文本也要去找个老学究改改,一定要弄得整个故事曲折动人。这时杨锐不由的想到学社这帮文人,要是他们在,那就是手到擒来啊,可惜都回家去过年了。
  “接下来就是rì本那边了。”杨锐开始提到rì本:“rì本怎么做还是在博览会之后再确定吧。这家金城可以让他先做着,可以让他独家代理,但是要告诉他这个独家代理协议不会签很长的时间。我到时候也过去看看,最好是多看几家为好。还有啊,rì本和南洋那边有没有熟悉的留学生或者朋友啊?特别是南洋那边什么情况,没有熟悉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虞辉祖几个刚入商场,交际圈子也就是同乡之类为多,那认得什么南洋人,都摇头说没有,杨锐只好说:“那算了,那就只有看看rì本能不能找到。”又问虞自勋:“那个金城会社还是等我们设备装好了再来吧,时间应该是在三月中旬。我们五月份还要定设备的,要不然产量不够。”
  虞辉祖感觉杨锐思维太跳跃了,怎么又说到设备了呢。问道:“这味jīng一年能卖多少斤啊,怎么又要定设备?再说到五月我们手上钱也没多少啊。”
  杨锐说道:“我早想好了,金城过来要签约成为代理商的话要交一定量的保证金,以后其他的商家要求代理的话也要交保证金的,我们就用这些钱去定设备。代理商和不是代理商之间的产品差价要拉大,这样那些人见了做代理商好挣钱就会交保证金的。有这些保证金在手上,我们也好控制这些代理商,免的他们不听话。”保证金是制造商对付分销商的大杀器之一,不能不用。


第二十三章 规划下

    杨锐见大家接受了保证金制度,又接着回答虞辉祖关于销量的问题,“味jīng你不要看它小,但是量绝对不会小,你想想这个盐的用量是多少就知道了。中国加rì本加南洋一共有五万万人吧,这些人属于小康之家的最少有一成吧,再算少点前期我们只算半成,半成的话就是两千五百万人,两千五百万。我们再算少点,毕竟有些偏远的地方可能买不到,一千万好了。”
  杨锐拿出钢笔,找了张纸算了起来。“盐是每天都要吃的,按照统计,每人每天要两克盐,味jīng我们减半在减半好了,算半克,这样一千万人每天就要五吨,一个月需要六十吨。我们花两年时间把市场开拓出了,那么明年年底每月三十吨,后年年底每月产量要六十吨。而且越到后面销量越大,预计每月一百吨的时候,销量才会稳一稳,不会增加的那么快。”
  这其实是市场营销里面估算市场容量的简单方法,虞辉祖几个从来不知道做生意还能这样算的,像他们开科学仪器馆,可是感觉有戏就开了,根本没有做市场调查的,对科教类仪器的市场容量压根就没有分析过,若不是后面朝廷下旨将书院该学堂并推崇新学扩大了科教仪器的市场容量,这科学仪器馆早就关门大吉了。所以此时见杨锐如此算法很是惊异,不由的想洋人都是这样做生意的吗,难怪咱们做不过他们。
  钟观光听到杨锐算出来的结果,说道:“那我们要找大的场地才行,之前那几个地方太小了。这个只能在租界外面了。”
  虞辉祖和虞自勋还在沉迷在杨锐的计算里,按照目前的定价纯利100%来算,那么一百吨不是每个月不是有三十万大洋啊。一个月三十万,那么一年不是三百六十万啊。两个人彻底的晕了,掉在银子里被银子埋着怎么也爬不出来。直到杨锐拍怕他们,才回过神来。虞辉祖叹道:“竟成啊,这钱那么好赚,我们不会被洋人抓了吧。”
  杨锐看他回过神来,见他这副模样很能理解,安慰道:“你放心吧,洋人里面比你有钱的多呢,他们要是抓了你,那么其他的有钱人就要乱了,在租界我们是安全的,但是要是租界外面,朝廷可就会找机会抓你了。”杨锐的话说的虞辉祖心里凉凉的。实际上朝廷本来就是这样的,养猪养肥了就下手宰的。
  虞辉祖点点头,这话他是听明白了,心里打定主意年后把家人都接到租界里来,而且有钱一定要多做善事,以求好人好报,佛祖保佑。
  杨锐接着说道:“按照现在的固液比,一吨味jīng要十八吨盐酸,三十吨的话五百四十吨,六十吨的话就哟一千零八十吨,一百吨的话就要一千八百吨。我们明年年底就要办一个盐酸厂,不然盐酸是个大问题,盐酸厂还能生产烧碱和漂白。粉,烧碱我们自己可以用,漂白。粉自来水厂要这个东西的,现在德国有这样的设备。我们的盐酸厂只能建在租界里,还要生产装盐酸的耐酸陶瓷罐子。如果我们有盐酸厂的话,味jīng的利润还要增加,还有小麦记得要用加拿大的,那个面筋据说有70%,这样小麦成本要降接近一半,盐酸工厂和加拿大小麦可以增加50%的利润啊。”杨锐唠唠叨叨,在规划下一步的布局。他又问钟观光道:“那个火柴研究的怎么样了?”
  钟观光正在味jīng里还没出来,听见杨锐问火柴的事情,只是啊了一声,杨锐见他发愣,只好再问了一遍。钟观光定下心神说道:“都已经研究好了,也试制过,效果很好,前几天去一个火柴厂看了,机器这块了解的不深,实际生产还是需要技师指导。”
  火柴也是一个盈利重点,但是利润比不上味jīng,纯利现在也就50%了不起了,而且越到后面竞争越是厉害越是利薄啊,要降低成本还是要从管理和工艺上,当然原材料也很重要,有了盐酸设备之后,那么就可以用氯气制取氯酸钾了。说实话这个利润不是很高,但是也可以做做,一个月十几万块也就是,哪有味jīng来的快啊。香烟的利润是可以的,利润也高,调查下来今年整个行业规模在两百万块左右,利润最少有一百万,而且以后随着市场扩大,利润也会随之增加,但要和英美烟草抗衡是有难度的。这下轮到杨锐发愣了,虞辉祖几个旁观,倒是没有打扰,相处久了就知道这个家伙又在想什么赚钱点子了。
  杨锐从火柴想到香烟,从香烟想到打火机,再从打火机想到香皂牙膏,就这么一个接一个的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然后回过神来了,对虞辉祖他们说道:“我们还是要找一个大地方啊,最好是建一个工业园。而且最好要解决税务问题,以后可要交不少税。年后我们要让布朗和会计过来商量,看看怎么样才能少缴税。”
  虞辉祖点点头,钟观光说道:“要找大的地方要是在租界就只有到杨树浦那边,要不在租界里的话那就只能到浦东。”钟观光最近在找地方,对地面很熟悉。说完拿了张地图出来。指着外滩对面的洋泾道:“这里是有码头的,地方要大的话这里可以。”
  杨锐一看傻眼了,这不是陆家嘴吗,现在都还是荒地,好吧,这地方宝贵,先抢占了吧。又一想感觉不对,化工企业这么大污染,而且还隔了条江往来不便,还是到黄埔江的下游去吧。浦东这块就先看着,以后有钱多就买过来屯着就是。但再看美国租界那王八德行,沿江地段从外滩一直占到复兴岛,此时的复兴岛只是一些滩涂,根本不能使用。如果要建码头的话那么就要一直向北,一直到后世的翔殷路隧道才能有码头,贪吃的美国佬,把好的河岸都占了。看来只能到浦东去了,杨锐又把眼光转回了陆家嘴,可忽然想到这边租界是有自来水厂的,就问道:“你们知道自来水厂在哪吗?”
  虞辉祖答道:“听说在杨树浦那边,没去过。”杨锐一听,又是一句国骂。天杀的王八蛋,逼的老子没地方选了,最后目光只能留在后世杨浦大桥和高桥石化,他记得高桥是有个石化的,看来人家也是逼在这里啊,而且这里是个转弯处,水深适宜,轮船进港顺畅,不会像外滩一样,要小船驳运,浪费人力,增加成本。杨锐看着地图,学着后世伟人的模样,大笔一挥在高桥画了一个圈。
  ;


第二十四章 陆行上

    第二天,钟观光陪着杨锐一起去高桥看看,虞辉祖和虞自勋都回家了,钟观光本来也是走的,但是见杨锐要去高桥看看,就把船票改成晚上的,两人在理化传习所找了两个在家沪上的学生带路,一个叫程广顺,是沪上洋泾人,一个叫陈时克,家住南市,祖籍却是广东那边的。上午八点的时候,他们就在苏州河上找了条小船,这时节还有很多船户不回家过年的,密密麻麻的停在苏州河两岸。对于他们来说,船就是家,家就是船。谈好价钱之后,船老大麻利的收拾好前仓的东西,请四位老爷坐,自己的婆娘和小崽子们就赶到后仓去了。临近过年,能有个不错的买卖那就等于除夕能多喝两碗酒,多割两斤肉了。
  船老大正忙活着收拾好了,正准备开船,杨锐却看着他,只觉得眼熟,半天之后才想起个人来了,就是自己到沪上的第二天拉车的那个叫……,叫王老三的。杨锐拍怕王老三的肩膀,说道:“王老三,你好啊。还记得我吗”
  王老三放下手上的东西,回礼道:“回老爷。俺还记得您。”
  杨锐奇怪了,我就这么惹眼吗,就问:“我这么好认吗?”
  王老三到:“老爷穿的和平常人不一样啊,头发也不一样,又高,我一看就认识。”
  杨锐笑了,想想自己的打扮还真是比较惹眼的,真不是什么好现象。这时王老三已经收拾好了,直接就开船了。这船也就是个十米长的木船,但是在苏州河的上甚是灵活,几下就进了黄浦江。临近过年,黄浦江上船来船往的,非常热闹,小船在大船的间隙里游过,轻盈的像一条游鱼。
  来到这里三个月了,这是第一次离开租界,杨锐在船上看着外滩离去,心里微微的有一种慌乱。他本来就是一个慢热保守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