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袁世凯已经回到了天津。他一边筹划着南北两军的夏操,一边遥控着编纂官制局的四大金刚,以期能使得北洋一系不会受到什么损失,在朝堂各种势力的一起反对下,他已经不再如之前那样兴致满满了;
  这一刻,孙汶除了面见犬养毅,要求获得更多的经费之外,更是集合了在东京的全体同盟会会员,给大家鼓劲,并向骨干们透露择日就要举义的消息,使得所有会员士气大振;
  这一刻,杨锐已经抛开了情愫,一心同着诸人,根据下面的调查报告,制定以自治为幌子的乡镇工作纲要,丝毫不知道他已经是某些人除之后快的目标,也不知道自己心爱女人射出的子弹改变了历史。
  一片和谐欢庆的御船中,“噗”的一声的同时,慈禧抽着的水烟袋忽然掉落到了地上,血溅了一片。短暂沉默后,“啊!啊!”……宫女太监们一起惊呼起来,唱戏的隆裕皇后顿时哑了嗓子,脸色的血色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手中的扇子也掉了下来,而李莲英则在惶恐过后,扑到慈禧身边,一边泪涕满面,一边不知所措……
  船上的骚动完全看在程莐和方君瑛的眼里,其实她们并不能完全确定中枪就是慈禧,或者那是隆裕也说不定,但机会就此一次,一枪过后完全没有机会再开第二枪,程莐在子弹一出膛的时候就感觉打中了,她悄悄的把枪收了进来,然后和方君瑛两人一前一后的爬出草丛,虽然她们根本就没有制定任何后撤计划,但是此时负责外围巡视的侦骑已经往前而去,而六百米的距离,以及伴着鼓点并且消音的枪声,使得她们能有一线生机。
  然而就在她们爬出几十米的时候,御船上“抓刺客”的声音已经喊破了天,一万多的御林军由此动了起来,一些跳入河里,一些搜索河岸,还有一些则从河岸往田野里查探,之前从此地掠过的侦骑也掉过头来了,开始往可疑的地方搜索,而御船这个时候则是加速后退,往万佛寺驶去。
  听着身后的骚动越来越大,方君瑛和程莐已经不再匍匐前进,在转过一片小树林之后,开始全力的奔跑起来,只不过此时的她们都已经力竭,跑不了多远就摔倒在地。
  “把枪给我!我跑不动了。”方君瑛喘着气,无力的撑在地上,似乎说话都没有力气。
  程莐知道她想留下断后,然后和满清鞑子同归于尽,若是以前,怕她也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在训练的时候白茹对她的教诲,使得她明白活着的战士才是最好的战士,她想一把将方君瑛扯起来,却不料自己也倒在地上,她大声道:“你若是不走,那我们就死在一起!”见她还无动于衷,又道:“你死了,四嫂的孩子怎么办?!”
  四嫂为保护大家而死,可留下的一个三岁的孩子却无人照看,想到那没父没母的孩子,方君瑛不知道怎么又生出一股力气,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在程莐的拉扯下往前方跑去。(未完待续。。)
  ps:  ' 注:以上史实摘自《清宫轶事》中苏勋丞的《我所见到的慈禧和光绪》。


第六十九章 国变3

  万寿寺中一片哀声。
  随行的宫女太监不得不哭,而隆裕、李莲英、崔玉贵等却为己而哭,便是隆裕也是因为慈禧才做了皇后,虽然,在这个皇后她做的一点也不欢喜,可现在慈禧一死,那么以后自己该怎么办?她茫然无助,只待李莲英请她保重身子的时候,她才回过神来,凝噎着道:“这如今……这如今……该怎么办啊?”
  太监是不能干涉朝政的,李莲英心中忐忑,知道在这个时候说的每一句话都对今后影响甚大,老佛爷即死,照道理应该是光绪出山,可自戊戌之后,光绪的嫡系或贬或免,都已经不在朝堂,一待光绪出山,那朝局就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当然,若是隆裕皇后有老佛爷的手腕心劲,那再来一次垂帘听政也未尝不可,可她不是这样的人啊。
  李莲英想东想西说不出话来的时候,旁边崔玉贵倒对小德张使了个眼色,小德张见机忙跪地道:“回主子的话,出了这样的大事,还是要请庆王爷、镇国公来商议啊。”
  小德张是崔玉贵的人,而崔玉贵又是庚子年逼死珍妃的凶手,他以前便说过“老佛爷活一日,我便活一日,”而今太后已是身死,惶恐之下,他不由得想着把庆王奕劻拉过来,他也算是太后一系的臣子,若是先得到了消息,然后再与袁世凯合谋出什么来,或是把光绪杀了,或是仍然把他软禁。都比光绪出山好。
  李莲英听小德张说的便知道他们的所想,马上道:“回主子,太后崩天。还是要把军机大臣们都叫来才好,这样事情才能商量的妥当啊。”他素来谨慎,不敢再言语上有丝毫的偏向,只是按照正常规矩说话。
  见两个太监的意思不一样,隆裕也猜测到了两种结局,一是叫庆王和妹夫载泽,如此那光绪很可能永远不能见天日。二是叫军机大臣,军机大臣虽然派系各不相同,但光绪出山占了个理字。即使奕劻有其他想法,在众人的面前也不敢有什么逾越之举。
  “去…去…,着镇国公载泽过来。”隆裕左右为难,无计之下只觉得唯有妹夫是最可靠的。而且他此时就在朗润园。离得最近。十里路程来回最多半个时辰。
  隆裕在忐忑间选择了载泽,而当载泽闻讯疾奔万寿寺的时候,在天津官衙的袁世凯便收到了北京赵秉钧的来电,电报上语焉不详,只说御林军异动,待他把杨士琦叫来商议的时候,第二封电报来了,上面说佛爷被刺。怀疑已经身死。看到这几个字的袁世凯浑身打抖,情不自禁的叹了一句。“天亡我也!”然后双目无神,一屁股瘫坐椅子上。
  电报从袁世凯手中滑落下来,杨士琦不顾失仪,上前接过,看过脸色顿时也煞白起来,慈禧虽然处处对北洋提防打压,但在怎么说还是北洋的靠山啊,现在靠山既倒,那北洋……
  “宫保……宫保……宫保!”杨士琦连续叫了三声,袁世凯才回过神来,他见他如此,忙道:“为今之计,还是要与东海,还有庆王商议啊,坐以待毙绝不是办法!”
  袁世凯完全已经失魂落魄,如今立宪风气,光绪的声望一时间无两,更不要提洋人对他的支持,这个时候他再出山,民心士气都在顶峰,他还能怎么样,带兵杀进北京么?!
  “嗯。你去办吧。”袁世凯好半响才回了这么一句。
  杨士琦见他答应,立马写好电报,让袁世凯过目赶紧让人出去办理。而他在忙活的时候,心中不由的冒出一个主意。
  “宫保,小恭王傅伟似乎和载贝子自小关系甚好。”
  “是这样的。”袁世凯品味这他话里的意思,无神的眼珠子似乎能看见些东西了。
  “若是……”杨士琦忐忑着,直到最后才道:“若是小恭王能荣登大宝,那咱们北洋可就是过了此劫。”
  杨士琦说的事情可是石破天惊,袁世凯“嚯”的一声又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急道:“这……行吗?”
  “只要做就行了。要解今日之局,当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就是取而代之,可让小恭王傅伟,或是贝子傅伦上位;中策是速开国会,借立宪实行英国虚君之制,把权力都放在内阁,届时即使光绪在位,他也不能做什么了;下策则是……”杨士琦斟酌着,袁世凯见他如此,喝道:“讲!”
  他最后决然道:“知会宫里面,”他做了一个砍的姿势,再道:“然后趁乱起兵,或是控制朝局,或是取…而…代…之。”
  袁世凯一听,立马道:“下策绝不可行,列强环视,民智渐开,诛杀光绪,我还有什么脸面在朝堂立足?麾下那些官兵又如何肯服我?既然我可以起兵叛乱,那是不是段祺瑞、马龙标、张永成他们也可以起兵叛乱?中国之事,素来是名不正则言不顺。此策休要再提!”
  杨士琦赶紧点头称是,其实他这也是想试探试探袁世凯的心性,若是他真的取了下策,那自己可就要另图他就了。“既然取上中两策,那就要用阴谋叛乱的名义,先把京城控制起来,即便小恭王上不了位,那也可以让庆王爷执掌朝局,马上宣布马上召开国会,”
  若说以小恭王傅伟替代光绪是阴谋,那么虚君立宪和速开国会就是阳谋,只要是一开国会,那么士绅们就满意了;而督抚们——前几天编纂官制的会议上,铁良等人的意思是裁撤总督一职,而袁世凯的意思是废军机处,一旦开国会那么督抚不动,他们也会满意的;再就是洋人,对洋人……袁世凯想到这茬,道:“不管怎么样。这事情还是要洋人支持啊。”
  “宫保,洋人在乎的无非是权益而已,届时让出利益。他们一定会没有意见。现在关键就是调兵入京城。”
  政治是没有国别的,有的时候洋人是强盗,可有的时候洋人又是牧师。现在北洋生死攸关之下,洋人早就由扛枪开炮的强盗,变幻成可亲仁慈的牧师了。袁世凯能到今天的位置,这一些早就融入骨髓了,他此时仰着头思考片刻。道:“哎,当初为了讨好老佛爷,把立宪定了十二年。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他感叹之后又道,“让天津的巡警入京吧,枪械也装过去。还有,查查光绪在哪。是在京城。还是在颐和园?”
  杨士琦把他说的记下又道:“良臣那边怎么办?要不要派人过去?”良臣就是赵国贤,他现在是北洋第六镇统制官,而第六镇就驻扎在北京南苑,此处离紫禁城二十里,离颐和园五十里,一旦局势有变,可是能马上控制京畿的。
  他说这话之前,其实袁世凯也在想第六镇之事。今年正月的时候,王士珍被撤职。之前的宿卫营统领赵国贤兼任第六镇统制。这人虽然是河南人,但是脑子里却完全是忠君爱国之念,要说服他做禁门之变怕是很难。而即使赵国贤同意,下面的兵士也不敢作此行径,世人都说这北洋是袁世凯的北洋,可却不知道北洋官兵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