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7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陛下,中国人大部分是汉族人,不是蒙古人。在势力范围上,他们对亚洲以外,甚至是远东以外的领土并无兴趣。宰相杨竟成告诉我,中国人有一种祭祖传统,即便是要他们从山东移民到东北,很多人都是不愿意的,要想他们离开故乡,只能使用一些温和的强制措施。”海因里希明白德皇的担忧,但在他看来,中国还是极为落后的国家,就是一千万军队的武器他都不知道中国怎么生产,那就更不要说四千万了。他此话说完,见皇帝已经平静下来,他开始把之前未完的话接上。
  “中国陆军的战斗力并不比德军逊色,他们欠缺的只是大口径火炮而已,几个月前所签订的合同中,帮助中国完善军备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他们和前清的部队一样,在每个师配备五十四门75mm口径野炮或者山炮,对于机枪他们也非常重视,每个师大概配备四十五挺马克沁机枪,士兵的训练和装备也很优秀,唯一的缺憾就是那些士兵因为人种和营养的关系,略显廋弱。
  中**队的武器估计是全世界陆军中最多的。他们除了步枪和大炮,他们还装备手榴弹、霰弹枪、迫击炮、掷弹筒,那种掷弹筒让我印象深刻,它小到一个人就可以携带发射,虽然射程很短,只有一百多米甚至几十米,但是它的作用非常大,在两军身处堑壕之中的时候,这种可以从口袋里拿出来,并且把小炮弹发射到敌人头上的武器,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还有迫击炮同样如此,它是宰相和施罗德伯爵一起发明的,在堑壕、山地地形中,这种武器非常有用,我建议德国陆军大规模装备这种武器。
  中国陆军还有一个重要的武器就是坦克,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发明!”海因里希的语调突然间高昂起来,他在通化的秘密营地里见过这种武器的演习效果,觉得它根本就是为了德国设计的。“陛下,军队之前一直考虑如何才能有效冲破敌人讨厌的堑壕,这种武器正是为此而生的,只要有一千辆这样的坦克,只要三天的时间我们的士兵就能占领巴黎。”
  “阿卡贝特,我已经按照赫尔穆特的建议,开始专门拨款储备柴油、并购买或者生产这种武器,但是它的火炮太小了,钢板的厚度也不能抵御敌人火炮的轰击,我们正在改进它,以使它更能适合在欧洲战场上作战。”坦克是今日必定会说谈到的内容,皇帝其实很喜欢这种完全用钢铁制造的武器,只是因为技术的限制,它还很弱小。
  杨锐提供给德国人的只是一款类似一战法国雷诺ft…17那样的坦克,它只有一门37mm短管坦克炮,显然因为没有吃透液压制退技术,所以火炮只能用弹簧制退机构。另外上面的诸多配件和重要部位的特种钢材大都是从德国进口的,说到底,这完全是一款组装货。唯有柴油发动机、履带、还有车体是国产的。但即便是这样,这种武器还是让所有看过实战效果的德海因里希亲王动容。
  “殿下,欧洲不是东亚,我们不能像中国人那样使用坦克。即使三天之内坦克可以开到巴黎城下,我们的步兵和大炮也要能跟上它的步伐才行,坦克无非只是一支重盔甲骑兵而已,他必须和炮兵以及步兵一共使用才能产生效果。”在皇帝说话之后,小毛奇补充道。
  “不,我们可以让步兵也坐上卡车,然后和坦克部队一起向前突击。”海因里希亲王纠正道,在东北他被灌输的作战思想不是这样的。
  “那请问殿下,重炮部队如何跟随坦克作战?”小毛奇直指亲王想法中的缺陷,其实这也是杨锐故意省略的部分,那就是没有给飞机技术。二战闪电战中,重炮是用俯冲轰炸机代替的,现在德国人没有飞机,那结果只能是选择一战对坦克的传统用法——成为步兵坦克,支援步兵作战。“东亚并没有那么多堡垒需要重炮轰击、敲碎,但是欧洲不一样,法国人将会在边境上设置坚固的水泥工事,没有重炮,即使是坦克也是寸步难行。相对于坦克,卡车才显得更为重要,他们可以支撑我们的后勤,只要柴油足够,他们能发挥火车那样的作用。”
  听闻自己最看重的坦克在欧洲并无大用,海因里希亲王有些失望,他看向海军元帅提尔皮兹,“那鱼雷呢?如果使用长吻鱼雷,那么即使是数量很少,我们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海战的结果吧?”
  “是的。那种鱼雷很有用,但是它的数量太少了,而且射程也太短。”提尔皮兹说道。“中国人说的完全正确,这种武器只适合潜艇使用。”
  “那我们也可以像中国人一样大量生产潜艇。”海因里希亲王在远东呆久了完全被杨锐给洗了脑,陷入杨锐那套战争理论中去了,以至于他和皇帝以及各位元帅有着不小的差异。
  “殿下,潜艇并不能用于主力舰和主力舰之间的海战。它的航速跟不上舰队,这种二等武器只是试验品博物馆,只能进行微不足道的小型局部战争。”提尔皮兹对潜艇毫无好感,甚至是厌恶提起这种垃圾东西的名字,“我们不能相信从来就没有经历过海战的某个人的理论,哪怕他被许多人认为是东方奇迹,只有海上决战才能获得制海权,而要想赢得决战,那只能建造主力舰。让中国人去建造潜艇吧,他们要的只是近海制海权。”
  “阿尔贝特,不要灰心,一两件武器并不能改变战争的结果。最重要的是中国人将如何配合我们作战,如何才能使他们配合我们作战?”皇帝看着弟弟情绪忽然不高,只好出声安慰。武器他很喜欢,但更在意的是中国人的承诺。(未完待续。。)


己卷 第十四章 不顾身

  随着中国态度的改变,海因里希亲王给国内信件上陈述的情况也对德国越来越有利,但是他在信中还是反复述说中国的现有策略,那就是打垮日本,而后再进攻俄国,并且强调这个时间上的顺序是无法调整的。只是德国国内、从皇帝到总参谋部,都希望中国把矛头指向俄国而不是日本,他们需要中国牵制俄国以保证有多于六个星期的时候去打败法国。海因里希亲王觉得自己已经把事情说的很清楚,但看皇帝和其他大臣的意思,似乎还是要坚持原来的观点,他不解的道:“陛下,中国人必须先战胜日本,而后再进攻俄国,我想……”
  “不。阿尔贝特,我们并没有要改变中国人策略的意思,我们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提前进攻日本。他们需要的那些小船,对,就是那些潜水艇,我们可以提前生产好交付给他们。明年,明年这个时候他们就进攻日本人,而一年之后战争结束,他们再进攻俄国,这样能做到吗?”皇帝左手驻着权杖,边思考边说着自己的思考,引起旁人的沉思。
  “陛下,”在海因里希亲王没有开口之前,小毛奇就打断道:“我们并不能把战争的开始时间寄希望于中国人,我们和他们并不是盟国,如果在他们和日本打的时间不止一年,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胜利,那么对于我们来说,目前有利的局面就失去了。俄国人正在扩军,法国人正在巩固防线,比利时人越来越对我们防备。战争对于德国来说是越早开始越有利,即使英国会选择均势策略。但当我们打败法国和俄国,他们的选择也就不重要了。”
  小毛奇是坚持战争越造开始越好的。海因里希亲王还没有接口,站在一侧海神般的提尔皮兹就大声道:“即使是战争是越早开战越有利,可陆军也要先把那些空空的军营填满。而要想打破英国人的封锁,我们还需要继续建造主力舰。陛下,海军希望能把战争延续到一年半以后,那个时候基尔运河工程已经完毕,主力舰可以自由的进入波罗的海和北海。中国人的潜艇战术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借用,但使用潜艇进行适当的破袭战依然重要,但这要等赫尔戈兰岛的潜水艇港口竣工。”
  提尔皮兹声音洪亮。所说的理由又是无可辩驳的,只海因里希频频点头。而这时一直沉默的帝国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开口道:“陛下,如果海洋贸易被封锁,那么我们粮食将是一个大问题。每年帝国都要进口六百五十万吨粮食,一旦开战,那不光是要解决人的吃饭问题,军队士兵和马匹的给养也要解决。在今年年初,军队已经开始囤积黑麦和燕麦,但为了不引起价格上涨。我们只能是不引人注意的、循序渐进的购买。可这远远不够,殿下这一次和中国人商谈的粮食换潜艇对我们极为重要。虽然中国人的粮食也只能自给自足,但他们年产粮食有一点五亿吨,出口几百万吨并不引人注意。我们需要两年的时间囤积粮食,现在开战实在是不合时宜。”
  潜艇的款项有一些用现金支付,有一些则通过东北出产的粮食和大豆支付。这是户部虞辉祖和海因里希亲王在北京谈好的,尤其是大豆。德国人喜欢这种东西。见终于有人重视自己此行中国的好处,海因里希亲王道:“陛下。中国对日本的开战大致时间将在明年年底或者14年年初。杨竟成认为凭借日本人现在的实力,一年的时间战争就会结束,在15年末,他的军队就可以对俄国发动攻势,以配合欧洲的战争。不过他还认为俄国如果看到中国在战场逐渐获得优势,那他们势必会干涉这场战争,以使日本人保存绝大部分实力。
  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机会,在满洲南部的战争俄国人即使不干涉,也会曾派部队到远东以防止战火蔓延到俄国势力范围之内,这就象当年日俄战争的时候,清国政府虽然宣布中立,但他的新式陆军还是把守在山海关外以防万一。在中国逐步取得优势,获得决定性战役胜利的时候,如果此时有一种谣言在俄国蔓延,比如说中国将马上进攻俄国,那么不管这种消息是不是真的,俄国陆军的注意力都将东移。西比利亚大铁路只是单轨,把几十万俄军调到远东是一件无比麻烦的事情,同样把几十万俄军再调回欧洲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随着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