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8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夫曼上校对复兴军将一切对自己开放毫无保留极为满意。他感觉中国其实就是德国的准盟友,如果在德奥两国对俄作战中,中国能从东面攻击俄国,那么德国取胜的把握将会成倍提高。他这样想,刚到北京的海因里希亲王也是这样想,不过,和上次他来北京不同,这一次中国人对他极为冷淡,他几次求见杨锐都被拒绝,而后再次求见复兴军总参谋长威廉。雷奥也被拒绝,在他等待的这几天里,甚至有消息说杨锐对总参谋长威廉。雷奥很不满意,有好几次想撤换他,只是碍于从前的友谊,所以一直保留他的位置。
  支持俄国再次向东扩张,这是亲英的宰相霍尔维格所竭力主张的,当然总参小毛奇也乐见其成,德国陆军的备战工作已经完成,海军念叨的基尔运河扩建工程也已经竣工,趁着俄军与中国互相宣战,这是最佳的开战时刻。
  军人想着趁机开战,可在宰相霍尔维格看来,应该让中俄两国全面交恶,如同上一次日俄战争之后,虚弱的俄军在几年内都无法再行作战,而有着几年缓冲时间的德国,可以改善与英国的关系,甚至,为了消除英国的敌意,他还提议将德国海军舰队交给英国海军管辖。
  霍尔维格的提议是疯狂的,他的话一出口就遭到军方以及其他大臣的反对,皇帝陛下对此也不赞同,而海因里希亲王瞬间感觉宰相应该要换人了。也许造舰竞赛使得英德两国交恶,但在造舰之前,英德两国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在德国美国等国崛起之后,英国人在世界市场所获得的收益开始下降,原本富裕的他们开始变得贫穷,‘没有德国英国人能生活的更好’的言论被很多英国人所接受,这才是英国敌视德国的深层原因;而海军,那只是诱因而已。
  因此,和那些亲英妥协派不同,亲王不认为把原本要在欧洲发生的战争,转移到东方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只是一种拖延,真正要解决德国‘被包围’的问题,还是要通过战争解决法国;由中国在东面牵制俄国,德国快速击败法国,最后逼迫俄国认输。这才是帝国的最佳选择。抱着这样的想法,海因里希亲王再一次来到远东。他认为这一次中国不会再拒绝与中国结盟,不想连杨锐的面都见不到。
  海因里希亲王不被中华总理接见的消息传到各国公使的耳中。美国公使芮丙恩大大松了口气,英国公使朱尔典只呼可惜,如果中德结盟,那么法国将会对中国宣战并出兵中国,以扼杀这个远东不利因素。只是,看来杨竟成还没疯,没有不顾一切的和文明世界为敌。
  “我说过,中国人是不会和德国结盟的,特别是这一次。德国人已经出卖了中国,杨竟成只会恼恨德国而不是他交善。”英国公使馆内,法国公使康德先生高兴的说道,任何一个国家和德国交好他都悲哀,任何一个国家和德国交恶他都高兴,在听到海因里希连续求见杨锐被拒绝后,他由衷的高兴。
  “也许这只是中国人的策略。”朱尔典吞云吐雾,他对东方还是不太放心。“如果法俄和德国开战的时候,中国忽然再次进攻俄国。那么……”
  朱尔典怂恿自己对中国开战不是一次两次了,康德不以为意的道:“我已经拿到了中国人保证,并且他们的总参谋长也将在三个月内更换,我想这已经足够了。爵士。真正的威胁还是在欧洲,还是德国。另外如果我们不制止中俄两国的战争,那么不要多久中国或许会改变策略和德国结盟。这才是我们最担心的。”
  康德所说的中国人的保证,是朱尔典未曾听说的。他欣喜道:“这是杨竟成给你保证的?”
  “当然。”康德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东西,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中国人从来都不想和德国结盟,去年海因里希来中国的时候,德国人就提议结盟,但被杨竟成委婉的拒绝了,他们只是商谈了军工贸易,并不是军事协同。这一次德国支持俄国出兵远东,已经使得中德关系无可挽回了。”
  “这些也是杨竟成告诉你的?”朱尔典心中澄净,生怕漏掉康德说的每一个字。
  “当然。”书呆子康德再次点头,他根本不知道朱尔典是想从他口中套出更多有关中德邦交的情报。“虽然在我看来杨竟成是一个疯子,但他的承诺还是极有信用的,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从现实上考虑也是如此,中德两国隔的太遥远了,他们如果结盟,那只会被我们各个击破,复兴军难道能从远东打到欧洲?我不相信!”
  “或许真的是这样。”朱尔典不置可否,“但站在文明世界的立场,中国始终都是一个威胁,而且这种威胁是巨大的,看到城外军营里的那些士兵吗?虽然缺少武器,但中国从来不缺少士兵,他们可以二十个师二十个师的把部队派往前线,整个中国有多少个预备役师我们不知道,但我想那一定是天文数字。”
  “所以一定要孤立他,让他不和德国结盟也不和美国结盟。”康德说道,“这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把中国彻底武装起来。我们要做的,是使美国站在我们这边,而德国则要尽力消灭他。”康德说到美国,看了朱尔典一眼再道:“也许,我们应该让出部分利益给美国。”
  法国在中国虽然有势力范围,但那是在和越南交界的云贵广西,这些地方美国人想来也来不了,真正要让出利益的是英国,可英国能让吗?他话说完朱尔典沉默良久,康德的建议他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只是坚持道:“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摧毁杨竟成政府,不管欧洲怎么样,他始终是一个威胁。”
  “我始终认为一旦对中国宣战,那么无从选择之下他一定会和德国结盟。”康德也坚持道:“并且,法国在远东并没有太多的兵力,也没有开战的借口,即使占领南方又怎么样?中国的军工生产根本不在南方,而是在长江以北地区,他的预备役士兵同样来自北中国,战争在短时间内,根本不能给中国带来实质性伤害。”
  “开战借口什么时候成为过战争的问题?”朱尔典不屑的笑道,“即使战争不能在短时间威胁北京,但如果整个文明世界都对中国宣战。那么中国的士气就会低落……”
  “如果英国宣战的话,那法国将跟随。”康德不礼貌的打断朱尔典。他虽然不是那么的聪明,但英国的打算他是知道的。英国作为日本的盟友不对中国宣战,反而挑动俄法对中国宣战,这根本就是诡计。
  他的反驳只让朱尔典一怔,不过康德也不想得罪英国,说完又圆着场子道:“日本人马上就要登陆直隶了,也许,不需要几个月,北京就会被占领,我们谁也不要宣战。”
  “也许吧。”朱尔典有些遗憾的道。和欧洲能组建一个反德同盟不同,因为英国在中国的利益太多,无法置身事外,加上欧洲原有的矛盾,他无法在远东顺利组建一个反中同盟,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俄国人以及日本人了,可日本人真的能攻入北京吗?
  朱尔典的问题也是日本新组建的直隶派遣军司令官黑木为桢大将的问题。对支作战已经有五个月,但陆军依旧被支那人堵在辽东以及辽东半岛以南地区不得寸进。重炮的轰击、无边无际的决死冲锋,都不能撼动支那军阵地分毫。
  铳剑道高手山田虎夫被支那军一个营长击败。他临终时的遗言并没有引起大本营的注意,但当支那军弹药稀缺,开始和己方大规模白刃战时,两军白刃战训练水平立显高下。支那军的三人拼刺小组仿佛是一个恶梦,战场上他们很快就能击杀落单的、毫无配合的帝国士兵,并且随着对方不断胜利士气越来越高。己方不断失败士气越来越弱,已有士兵不愿意白刃突击了。一支崇尚武士道的军队居然害怕白刃战。这简直是帝国陆军的悲剧。要快速的击败支那,要彻底的击败支那。只能登陆直隶平原,占领北京。
  几经扩建的大连港内航船密布,庞大的船队甚至一直延伸到港外几十公里,密密麻麻如蝗虫般的船队,无数烟囱吐出的黑烟已把太阳遮住,整片天空看起来是黑的。看着如此壮观的景象,参谋长藤井茂太少将感叹道:“如果我是支那人,看到这个船队就要投降了。”
  “哈哈……”藤井少将的话大家是爱听的,是以说完诸人都是大笑。
  “如果海军能顺利赶到天津,第一时间顺利击溃支那炮兵,那我们就能顺利威胁直隶。”关东州总督、前陆军参谋部二厅厅长福岛安正中将虽然连用三个‘顺利’,话怎么听都是刺耳的。虽然没有确切的消息,但这个昔日情报主将一直认为登陆直隶是支那人的阴谋,竭力反对登陆。
  “福岛君,你认为支那人真的一直在直隶等我们吗?”黑木为桢说道,和大本营不同,他还是比较重视福岛安在意见的。
  “是的,阁下。我认为支那军一直在直隶等我们。”感觉到旁人诧异的目光,福岛安正解释道:“杨氏怎么看都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好像能看透整个世界局势一样,每一个动作都踩在节点上,即便是英国对他也无能为力,他这一次对我们对露国宣战,真的会是那么简单吗?还有海军对葫芦岛的突袭,这似乎太顺利了吧,突袭之后葫芦岛就失去了作战能力,这怎么可能?当年对海军旅顺的阻塞作战可是进行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
  眼看着登陆马上就要开始,福岛安正中将不得不进行最后一次劝解,但依旧是无果的。不说那些冷眼旁观的参谋,就是黑木为桢也开始出声反对:“福岛君,五个多月了,辽东没有丝毫进展,如果要打到奉天、或者锦州,那伤亡必定十倍于尔灵山高地,而且此时杨氏依然不会投降,帝国的军费、帝国的士兵都将消耗殆尽,你想帝国战败吗?”
  “阁下,这本来就是一场没有胜负的战争,杨氏不可能进攻东京,我们也难以攻入北京,帝国要做的是马上和支那和谈!”福岛安正激动说道。“现在的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