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9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沪上本是最繁华之地,而虹口之繁华近年来又远胜沪上各处,是以在一片喧闹的街市上,两辆莱斯莱斯轿车缓缓而来,就着路灯,看到轿车前端金色的散热器时,大仓喜八郎恭敬的低头,等团琢磨和岩崎小弥太下车后,再将他们恭敬的迎进去。
  “真是一个好地方啊!”团琢磨看似心情不错,他站在屋子里度了几布,奇异发现透过玻璃窗,居然能看见黄埔滩的最高建筑——沪上证券股票交易所大楼。
  “是啊,大仓阁下,这个地方比支店好。”三井物产沪上支店支店长森恪对这里也大加赞叹。中日开战前,他就是沪上支店支店长,战争期间因为中国抵制一切日货,他就只好回国。中日和谈后,他再次被任命为沪上支店店长,先于大掌柜团琢磨赶到沪上。
  三井的人很是高兴,可三菱的大掌柜岩崎小弥太却半响不说话,大仓喜八郎不明所以不好劝慰。只等外面的办事员将茶水送进来,他才笑着请诸人喝茶。而后笑道:“诸君,来中国多日。观感如何?”
  听闻大仓开口称中国而不是支那,三菱大掌柜岩崎小弥太道:“大仓桑。这么快就被支那人收买了,他们给了你什么好处?”
  “支那人怎么可能会给我好处?”大仓喜八郎道。“支那钢铁产量是帝国的数倍,要追上他们已经不可能了,我忧愁还来不及。岩崎阁下最近参观了支那造船厂,哪里是什么情况?我在参观钢厂的时候,负责人告诉我,这些钢铁绝大部分都用于造船。”
  三井的产业有纺织有煤矿,而三菱除了纺织和矿业,造船和航运也是重点产业。这一次横须贺海军工厂的人前来沪上协助修理比睿号战列舰,早闻支那人在疯狂造船准备进攻本土的岩崎小弥太特意去参观了江南造船厂。到了船厂他看见船坞全满就吓了一跳,再打听到整个支那二十多万吨船坞全满,而且还都只造一种船,他当即毛骨悚然。他不知道支那人这样做到底是赚钱还是亏钱,但不管怎样,按照现在这种造法,不出两年,支那的商船吨位将超过帝国。这是很可怕的。
  更可怕是这些船的造价极低,根据造船厂负责人的只字片语和其他情报,岩崎小弥太能大概算出这些商船的造价每吨不会超过一百日元,这比当下日本船厂的成本低了一半;而且这些船为了达成快速制造的目的。很多装的都是柴油机,小吨位商船使用柴油是要比用煤节省的多,日本船都是旧船。无法再改,运营成本于是差了一大截。如此下来。日本航运业怎么和支那船运公司竞争,难道以后东亚各地将全是支那标准船吗?
  感受到巨大压力的岩崎小弥太本来就不悦。现在大仓喜八郎再戳中痛处,当下道:“支那所有的船坞,包括上个月刚刚接手的青岛造船厂,全都排满了订单。因为每艘船都一样,建造简单,他们今年将下水五十万吨商船,是帝国现在的八倍……”
  “纳尼?!五十万吨?”团琢磨大惊。来这之前他没有和岩崎小弥太会晤。他来沪上除了参加几日后的博览会,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和中国商部的官员一起宴请三井物产的各地买办,中日战争使得三井下面的买办人心惶惶,而且现在日本不再有治外法权,不拖着中国官员给三井物产背书,以后中国这边的生意将万难开展,特别现在欧美商品的输入大规模减少。
  “是的,五十万吨。”岩崎小弥太说道:“其他地方就不要看了,光沪上江南、求新、耶松三家造船厂,今年就将生产二十多万吨商船,还有南京、武昌、厦门、青岛、旅顺,这些造船厂因为只生产一种船,工艺简单,五个月时间船就能下水。”
  “真是疯了!如果欧洲战争今年就结束……”团琢磨能做到三井大掌柜位置上,能力自然不再话下,当年三井购买三池煤矿就是他力主的,三井低价买下煤矿再使用从欧洲购入的大型水泵,一举解决因渗水而产量低下的问题,使得三井矿山成为三井财阀所有投资中效益最高的事业。这样的经历使得团琢磨很明白机会的重要性,可像中国人这样以全国之力去赌欧洲战争,这真让人难以想象。
  “欧洲战争短时间内难以结束的。”岩崎小弥太关心航运,自然对国际局势的了解要比团琢磨更深。“现在独**队和英佛联军正在‘奔向大海’,为了保住英吉利海峡的东岸不被肚国人控制,英国已经全面动员。战争马上将进入胶着的堑壕战了,以独国的实力,将战争拖到两年之后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露国在远东被支那牵制着。”
  ‘奔向大海’是中华时报发明的专用词,德国的右勾拳在马恩河一线被迫停止后,英法军队和德**队都想尽一切办法以迂回对方的侧翼,可大家的迂回都不成功,是以双方军队将堑壕一直往大海延伸。英吉利海峡东侧的法国最北端和比利时北部极为重要,这就好比釜山之于于日本,占领了这里,那英国本土将全面处于德国威胁之下,感受到威胁的英国人全面动员,半个月内战死二十多万人。勉强保住了法国的加莱地区。
  “战争还要打两年?”听到喜讯的大仓喜八郎两眼放光,作为枪炮大王。他也一直在关注欧洲战局,但毕竟实力有限。不如三菱的关系广。
  “大仓桑,日本的造船所也要大规模的造船,你们造钢厂能提供多少钢铁?”岩崎小弥太看着欣喜的大仓道。日本造船工人、船坞都有,就是缺少船用钢板,英美等国对钢铁虽然没有限制出口,可运费吓人,现在要想造船只能靠支那钢板。
  “支那承诺可以提供足够生铁和钢板。”大仓喜八郎小心的说道,他这句话让岩崎小弥太很满意,但是后面一句就不是了。“只要我们出的起钱。”
  “什么意思?”岩崎小弥太的眉毛挑了起来,他很是不安。
  “现在支那供用的生铁完全按照市场价格,这个月的生铁出厂价是九十华元。”大仓道。
  “纳尼?九十…华元!!”岩崎小弥太大惊,团琢磨和森恪也是动容。华元和日元的汇价相近,九十华元是以前生铁价格的两倍半。以当下的炼钢技术,十吨铁六吨钢,这等于说船用钢板要涨到两百日元以上,这么贵的钢,造出来的船谁用的起?
  “是的。阁下。支那人说全国都在修铁路、造船,钢铁根本不够用。本来是要一百华元的,但几经商议,价钱最终定在九十华元。他们说钢价还要涨。建议我们现在多买。”大仓回忆着和大中华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总办穆藕初的会晤,很是唏嘘,这个人虽然不是股东。但却很敬业,不为任何利益所动。
  “太昂贵了!没有其他办法吗?”岩崎小弥太叹了一句。之前设想的造船计划顿时想放弃。
  “阁下,这并不昂贵。”大仓说道。“英国的生铁切断来源后。能供用东亚的只有米国东海岸的生铁,可米国生铁也在涨价,每长吨需要二十米元,运费现在涨了四倍,大概要二十二米元一吨,这里就四十二米元了。如果再算上关税,已经接近五十米元,按照汇率算,这就是一百华元。和米国生铁相比,支那生铁质量稳定,供用充足,我们不可能不在支那购入生铁而转入米国。”
  “那船用钢板呢?”岩崎小弥太终于问道自己最关心的船用钢板,这就是他连夜会晤大仓喜八郎的原因,没有钢,船怎么也是造不了的。
  “两百四十华元每吨,也是足量供用。”大仓再次说了一个让岩崎小弥太肉疼的数字,让他又啊了一声。
  “为什么要二百四十华元?二百华元不行吗?”岩崎小弥太道,恨恨不已。
  “不行。这四十华元是支那政府的船用钢板特别税。”大仓喜八郎道。“现在支那国税局对一切和战争有关的物资都开征特别税,说是打仗花了很多钱。”
  “八嘎!”听到这么蹩脚的借口,岩崎小弥太顿时大怒,“支那国家银行现在已基本统一了华元发行权,纸币发行量已经超过十亿元,只要杨氏一声令下,印刷厂马上可以多印几亿华元出来,支那政府根本就不缺钱。”
  岩崎如此说,团琢磨也是点头,倒是大仓喜八郎不经营银行,对其中的奥秘并不知晓,他不解道:“如果支那国家银行多印了几亿华元,那不会造成涨价和挤兑吗?”
  “现在什么都在涨价,据说支那政府还曾经推行过涨价命令,涨价本就是他们要的。至于挤兑,支那和帝国不一样,原来交易多使用金银实物,但金银毕竟携带太不方便,支那国家银行纸币取得信用后,很多人开始使用纸币。支那有二十多亿银元在流通,现在纸币已经占到十亿,这些纸币所换取的银元都在各地的银行存着。这就是支那政府的额外资金,只要政局平稳,最少可以调拨五亿银元出来使用。”岩崎小弥太说道这里想到日本,很是感慨道:“支那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在市面上流通的二十多亿银元,比帝国当年可是多多了。”
  岩崎小弥太一席话,让大仓喜八郎立即醒悟是被支那人骗了,不过此时议价已定,同时钢铁价格一直再涨,他只好道:“阁下,钢铁素来是帝国产业的弱项,这一次所制于支那还是因为欧战大战。如果战争两年内会结束的话,那么我想船用钢板价格不会超过三百华元。”
  “三百华元?”岩崎小弥太笑道:“你知道三百华元的钢板造出来的船要到多少钱一吨吗?超过三百日元!可你又知道支那船厂的造船成本是多少钱一吨吗?不超过一百日元!也就是说我们一条船的成本是支那人的三倍,更不要说他们全是柴油机引擎,运营费用低廉。航运业是帝国的支柱产业,如果被支那人超越了,那真是帝国的不幸。”
  “阁下……”三菱是船运大王,大仓喜八郎是知道的,他所提及的中日两国船价对比很是严峻,不过这也是大仓无能为力的,他道:“支那造成只是为了填补因为欧战大战所缺少的船只,大战后英国船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