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9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已经是八月十一了,他今天本要出发赴沪上参加后日的博览会,本以为没事可做。但陶成章不知道为何找来了。待他坐下,杨锐还没问话。陶成章便伸出一个巴掌叫道:“竟成兄,我要五亿!五亿两白银!”
  一大早就来了一个要钱的。素来对陶成章客气的杨锐笑道:“你要五亿两干什么,娶老婆吗?”
  见杨锐故意说笑,陶成章从怀里摸出一张纸片道:“农业科学化的草案虽然没有做出来,但是预算还是出来了……”
  他这么说杨锐更笑了,他道:“你方案都没有,何来预算?你是怕农部的草案最后拿出来晚了,担心钱都被其他部分走了吧?”
  杨锐一语中的,陶成章坦白道:“学部拿了三亿两,而且是每年三亿;运部之前就说了要造公路,之前有铁路有航运,怕到农部这边什么都没有了吧。”
  “没有就发行债券啊。”杨锐说道。“其实农部需要的钱是最少的,农药化肥都是挣钱的好项目,你为何要那么多钱?”
  “可农技改良呢?新种推广呢?还有不管是灌溉也好耕田也好,地头上总是要有柴油机吧。”陶成章固执道。“现在手扶拖拉机只要二百两,听说要是造的多还能便宜许多,如果农部订造两百万台呢?怎么样?”
  “咳咳…咳……”一开口就是两百万台,杨锐一口茶就喷了出来,不过陶成章没受影响,只接着道:“两百两一台虽然贵,但好歹是四匹的机器啊,平时更不要饲料,几户如果能合买,农部再给一些补贴,这事情花不了多少钱的。去年在美国,我看到他们四个轮子的小汽车都只要六百两,就特意去找福特公司的人谈了,他们说如果是福特汽车接受这两百万台t型车的订单,那车价能降低三成办,也就只要四百两一辆。”
  “焕卿,工部是在研究如何把手扶拖拉机的成本降下来,但短时间之内是无法完成的。”杨锐说道。“而且汽车是汽车,和拖拉机不同。”
  “可福特汽车有四个车轮,发动机更是四缸二十匹;手扶拖拉机呢?只有三个轮,马力还只有四匹,还是单缸。人家卖六百两,大规模造只要四百两,咱们那破玩意儿,一百两总可以了吧。”陶成章看来确实是在美国细究了福特t型车,于是现在拿福特车来压价了。
  “可我们是柴油机。”杨锐强调道:“车轮确切的说两个就够了,后面那个小的可以卸下来。但即便是这样,也要一百五十两。”
  杨锐一说一百五十两,陶成章就在心里默算开了,一头大耕牛六十到七十两,一头大黄牛三十到四十两,拖拉机可是贵了一倍多,不过拖拉机平时不要伺候,省饲料,而且寿命也不短,按照技术人员的说法,保养的好,而且只耕地,用二十年没问题……
  杨锐见他算,感觉事情谈的很无厘头,当下道:“你还是先拿出农业科学化的草案来吧。我保证会筹到钱。还有你的两百万台手扶拖拉机,你难道就不去想想。很多没通路的地方,这柴油怎么运进去?”
  “柴油安全。就是背也能背进去。”陶成章暗自一番核算,还是对拖拉机不死心,道:“竟成,政府只要每台贴上九十两,共补贴一亿八千万两,这事情就成了。两百万台,平均每个县就有一千五百台拖拉机,这相当于四五千头耕牛啊。
  还有农业科学化的方案我脑子里早就想好了,农业要振兴。前面这五年就要修坝、种树、兴水利、建水库,以求减灾避灾;再十年,学校的农学生也毕业的不少了,试验场的良种、化肥厂、农药厂也该建完了,这就可以开始农业化学化了;再到下一个十年,农民也富了,教育普及的效果也出来了,那就再进行农业科学化,大家有钱买机器。有能力学知识,这才是能真正实行科学化。
  现在呢,农业最大的问题是水灾、旱灾、蝗灾——就现在,安徽全省就在闹蝗灾——故而最要紧的是修坝、种树、兴水利、建水库。以土部的报告看,种树不算,各地的堤坝马上要彻底大修一次。且越快越好;再有就是柴油机抽水机,农部最好订造十万套。以后哪里旱情重,就调往哪里抽水;蝗灾那真是没办法了。只能预防。
  还有问题就是农户耕牛不足,有六半以上的农户不但没有耕牛,很多连耕驴都没有;还有农具,比如铧犁,知道那个好,但农民就是买不起,也担心买了不值当,如今的法子只能是农部先买下来发下去,要是大家觉得好了,那再让他们买。”
  “焕卿,你这也要弄,那也要弄,先拿出一个数字来吧,不然怎么规划。”杨锐觉得一早上时间全被陶成章耽搁了,还有他这么激动,要不是看在他后世悲惨命运的份上,早就将他赶出去了。
  “有数字。”说了半天,陶成章现在才想起手上还捏着一张纸头,当下道:“堤坝最为要紧,我们和土部合计之后,认为今后三年最少要投入一亿两用于防灾抗险,再就是手扶拖拉机和新农具普及,拖拉机我算的是一百八十两一部,这里是三亿六千万,剩余的四千万就是新农具、良种的推广,还有就是化肥农药厂建设,加起来五亿。”
  陶成章念完纸上的那些数据,又怕这单薄的一张纸没有说服力:接着道:“所有的东西都在我脑子里,我只是暂时还没有把它们整理好写在纸上罢了。竟成,你要是有不明白的,那就问吧。”
  本来是农业化学化的,不想陶成章的预算全部砸在拖拉机上,杨锐当下问道他最关心的问题:“我其他就不问了,就问化肥。现在工部的合成氨厂只有五十万吨的产量,你农部是什么规划的,全国到底要建多少化肥厂?”
  “五十万吨合成氨能产两百万吨硫酸铵。”陶成章道:“以农部的实验,肥料中氮磷钾三种中,唯有氮肥的增产效果最佳,园艺场拿出的数据是1:3。13……”' 注:
  “什么意思?”杨锐对这个数字很有兴趣。
  “就是一斤硫酸铵可换三斤多的粮食。”陶成章道,“铵肥对谷物的效果最佳,如果再配合磷肥和钾肥,还有有机肥,那增产效果可达百分之八十。”
  “那你一斤硫酸铵卖多少钱?”听到一比三的肥效,杨锐还是有些失望的。
  “大概在五十两一吨,一石则是二两五钱,价钱只是进口肥田粉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洋人是算准了粮价在二两左右,所以把肥价定那么高,他们也知道农民买了化肥再配上有机肥,增产的效果更好。”陶成章道:“竟成,这已经很便宜了,现在豆饼也在涨价,一石要卖到二两银,而且肥效不如硫酸铵。我敢保证,这价钱的硫酸铵卖出去,全天下都要疯抢了。”(未完待续。。)
  ps:  注: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p197198


庚卷 第四十五章 有误

  “疯抢?!焕卿你是在说笑吧。没有公路,单靠土路怎么把化肥运进去?知道人力背负的成本多少吗?一吨每公里三钱银子。沪上的化肥,运到河岸、铁路以外的村庄,不把肥价翻一倍就谢天谢地了。看看汉阳铁厂吧,因为焦炭要从萍乡运,这还是铁路加水路,焦炭到厂的价钱就涨了三倍。五十两一吨,离了河道铁路,最多能走三百公里,再往下走,成本就要比增收的粮食贵了。这买肥的钱多于增收粮食的钱,这还有什么意义?”杨锐道。
  没想到还有交通限制,陶成章这时算是完全领会了交通便利化的意义,但他还不死心,当下道:“那除了铁路和水运,总还有大车、独轮车什么的吧?也不是说全要靠人力背负吧。”
  “大车要有大路,而且大车的成本是人力背负的三分之一,你不可能哪里都能行大车吧?”杨锐从文件夹走抽出运部以前的报告,道:“再有那河运铁路不要钱啊?知道现在每年全国物资运输的费用是多少?八亿两。建好交通网之后同样的运输量,成本只会有三分之一,能省五亿两,而且物流时间更短,可减少一个月以上的货物利息' 注1。你这硫酸铵肥效太差,这就使得他运输成本很高。我问你,那尿素呢,怎么不用,那个肥效要好吧?”
  “尿素是好啊,我早就想用了。它的含氮量是硫酸铵的两倍多,一斤能增收七斤粮食,一亩地二十斤下去。再做好水肥官管理,每亩粮食增收一百五十多斤。可是。这尿素不好产啊,价钱比天高。产量也不足。肥厂的工程师说,那什么反应平衡掌握不了,转化率低,能耗大;还有说生产尿素设备腐蚀的厉害,用了不锈钢都还不行,反正我看他的意思是十年二十年之内,这尿素还是别想。”陶成章道。
  想不到后世普遍存在的尿素居然这么难产?杨锐心中默想,他忽然记起有一本小说来,是说改开后大搞什么大化肥的。这难道是说尿素要几十年后才能用吗。
  他这边想着,陶成章再道:“这运部不是闹着要修公路吗,他们的公路什么时候能修成?”
  “早着呢。公路总投资要十八亿两白银,你陶焕卿给钱啊?”杨锐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之前担心运部抢资金,现在倒知道运部的好处了。“振兴农业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不是说有化肥那就好了。有了化肥怎么运进去?有了化肥怎么用才算正确、才能减少对水资源对环境的污染?有了化肥粮食增产后如何储藏运输,保证农民增产又增收?有了化肥怎么和世界粮食市场切合,多种赚钱货,少种赔钱货?有了化肥怎么适应全球气候。避开世界性的灾难天气——焕卿,你真以为我让人去测量厄瓜多尔和秘鲁洋面的水温是疯了么?”
  农部虽然也管渔业,但却有一支人马远在南美,那些人不是去打鱼的。而是去量水温的。陶成章开始搞不明白那是在干什么,问杨锐也没个结果,却不想现在杨锐如此说。他不由猜测道:“这难道是说,水温会是天灾的征兆?”
  “差不多吧。南太平洋冷暖洋流会改变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