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1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随行去朝中的大臣也在关注此案,有的大臣竟然上书要皇帝放过这孔家,就算是为了孔圣人也要放过孔家,不过他们的奏章还没有到,这边就审理清楚了。

孔宜生在曲阜欺压百姓,收受贿赂,更为重要的杀人,残害百姓,在他的手中不知道有多人条人命了,桩桩件件都证据确凿的赵匡胤也没有隐瞒直接颁布天下。

“看到没有还是皇帝陛下圣明,知道为我们做主,陛下圣明。”

“我们曲阜百姓永远感谢皇帝的大恩。”

“建议陛下处死孔宜生,他可是把我们曲阜的百姓害惨了,请陛下一定要为我们做主。”

赵匡胤走在街上的时候到处都听到了百姓的呼声,说什么的都有,反正集中到一点都是要求处理孔宜生和李英达的,特别是李英达做的事情根本就是不可饶恕的。

让他用孔宜生的名义办了多少的坏事,弄的民怨沸腾,这并不是你说孔宜生就不知道情况了,他知道,而且有很多的事情都是他一手操办的,也就说他是同流合污。

这还不算他暗地里敲诈商人,这让赵匡胤不能忍受的,所以赵匡胤回去之后就下令将李英达斩首,至于孔宜生也算是给他老祖宗留点面子了,直接赐给他三尺白绫,让他自尽,保留全尸,也给孔家一个面子。

至于孔家吗,那些有罪的全部处理没有罪的还是放回去了,衍圣公的爵位传给孔宜生的儿子,但是规定从此孔氏的子弟从此以后不准为官,做好他们自己本职工作就行了。

并且将孔宜生的罪过昭告天下,让天下的读书人引以为戒,无论是谁都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狱中的孔宜生现在是双眼无神,赵匡胤却直接来见他到了,这让他有了一丝求生的希望,皇帝来见他那说明自己还有机会。

第1952章民心不可违

“陛下,饶命呀臣错了,请陛下饶命,请陛下看在家祖的份上绕过臣这一次吧,臣真的错了。”

孔宜生磕头如捣蒜,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让赵匡胤放了自己,多磕头也没有问题,只要自己能够保住命都是值得的。

孔宜生的说的家祖其实就是说的孔子,希望赵匡胤看他我的面子上能够饶自己一命,毕竟大宋也是以读书人为尊的,孔圣人的地位很高的,赵匡胤也许会给自己家老祖宗一个面子。

“孔宜生现在李英达应被处斩了,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吗,或者而说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朕在这里,你可跟朕说说。”

李英达在上午已经被斩首了,不仅有李英达还有一些跟着他做坏事的人也被杀了,孔宜生也得到了消息,这他的内弟已经死了,那么皇帝是不是要饶自己一命呢。

孔宜生这样想也是有一定根据的,按理说是自己的罪过比李英达要大上很多,要死也应该是自己先死,但是现在自己没有死,皇帝还亲自来见自己,那就是说自己还有利用生存的希望了。

“臣一切都是收到李英达的蒙蔽,是他利用臣的名声在外为非做歹,臣有罪,但是罪不至死,还请陛下宽恕臣下,请陛下饶臣一命吧。”

孔宜生始终离不开要赵匡胤放他一马,这也是他最后的机会了,这要抓住,否则而他就完蛋了。

“李英达已经死了,现在你到时可以将什么事情都推到他的身上了,你是孔圣人的后代,也是朕亲自封的衍圣公,是读书人的表率,朕不会砍你的头。”

啊,听到皇帝这样说,孔宜生高兴了,皇帝说不会砍头,那就说明自己不会死了,自己的命终于抱住了,看起来皇帝还是看在自己的老祖宗的面上不会对自己怎么样了。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不杀之恩,多谢陛下不杀之恩。”

赵匡胤嘴角挂着一丝讥笑,自己何时说过不杀他的,知识说不砍头,人的死法有许多种,不止一种杀头吧。

“不用慢着谢朕,朕可没有说不会杀你,朕只是说不会砍你的头,但是其他也有好多种死法,难道你不知道吗?”

“你有几个必死的理由,朕给你说明白你要好好的听着。”

赵匡胤说的几个必死的理由,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孔宜生也不敢去反驳。

第一,枉杀人命。

孔宜生在曲阜这么几年杀的人不少,明着逼死的,还有暗地里杀的人也有几十条了。

第二、勒索商人。

曲阜的商人哪一个没有被他勒索过,不给钱,你那就不要在这里混了,曾经还有好几个商人被弄的倾家荡产,命丧他乡。

第三、纵容家人恶奴伤人。

李英达就不用说了,他还有不少的恶奴仗着孔宜生的势力在外面为非作歹,孔宜生知道之后更是纵容,甚至当有关人找到他的时候,还被打给毒打一顿。

其他的恶行更是数不清楚了,但是这些足够他死罪的了,其实只要一样就可以了,那就是杀害苦主,这可是有赵匡胤作为证人。

“你还敢跟朕说你是圣人的后代朕都替你脸红,你何曾有一点圣人的遗风,朕不会让你身首异处的,朕可以留给你全尸。”

全尸就是三尺白绫,了结他的性命,为的也就是给圣人一个体面而已。

“朕这样做也是给孔圣人留个面子你这样死了的话,朕也不会为难你的家人,还会让你的儿子继承你的爵位保全你孔家的面子,要不然朕就将你孔家连根拔起。”

“陛下……”

“你不用说了,父皇已经给了你一个体面家人你不想要,那好,我可以将你凌迟处死,你看这是什么?”

赵旭走了进来将一件东西放在他的面前,龙袍就是龙袍,正是皇帝的龙袍,可是这件却不是赵匡胤的而是从孔家搜出来的。

原来孔宜生这家伙这么多年以来还想将山东给割出去,成为自己的,当初契丹在的时候,他就想和契丹联手,但是没有想到契丹直接被赶出去了。

但是孔宜生也没有放弃这个理想,不过这也太难了,他只能在暗地里拿出来这件黄袍穿穿,想不到还是被搜了出来。

“父皇这样的人死不足惜,拉出去砍了就是这已经是死罪了,还在这里求饶,你顾忌他现在孔老二,我可不在乎,这样的人要是不将他的罪行公布于世,怎么能对得起那些死去的人呢!

还有这些黄袍就可以让他九族尽灭了,现在您这样做已经是徇私枉法了,你让大臣们以后怎么想,他是衍圣公不假,可更是大宋的子民,难道我们大宋的律法对他不起作用了吗?

现在外面有多少百姓在等着我们处决孔宜生,都已经聚集在县衙门外了,越来越多,我们做的如果不对,那百姓怎么看,那可是民心。”

此时县衙外面的百姓都跪在地上要求处决孔宜生,因为孔宜生真的惹起了众怒了,他们见到李英达被杀了,二孔宜生却没有消息,他们就来县衙情愿了,他们知道赵匡胤的在县衙所以来这里请愿的。

“请求陛下我我们做主,杀了孔宜生,请陛下为我们做主。”

赵匡胤在里面都能听到外面的声音,那不是一个人,有很多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口号那就是要了孔宜生的命。

“父皇你听到了吗,这才是百姓的声音,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您处置这个人,为了一个人而失信全天下的百姓这不值得,民心不可失。”

民心这东西看不到,但是可以切实的表现出来,外面的就是民心,他们一致的请求那就是民心,不能违背了民心,违背民意,否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灾难。

秦朝和隋朝不可谓不强大,但是的就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这里只是曲阜一个小城,但是皇帝在这里。

如果这么明显的事情他处理不好的话,那么皇帝就失去威仪,那个时候一传十十传百的,大宋朝的脸面何在,大宋朝皇帝的威信何在,这就是民心的力量。

“父皇民心不可失,不可是失去,你听听外面的呼喊声,请父皇下旨。”

第1953章结束

赵匡胤最后没有办法出来亲自见了一下民众,然后当场下令将孔宜生斩首,并且要天下的人都要引以为戒,不要学些孔宜生这样的人。

做官不仅要有文化,还要有德行,没有了德行什么都不行,以后考核会和德行,以前只是说说,但是现在确实被严厉的推行了。

孔宜生倒下了但是孔家却不能倒下,即使你厌恶他也不能狠下心来去处置,因为他们代表着一大部分,代表着读书人的信仰,赵匡胤还是对孔氏后人优待。

也只是优待,他们的话语权渐渐的减少,开始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但是还是要以已儒为主,因为这个可以更好的控制住读书人,这也算是赵匡胤此行的一个意外收获吧。

孔家收敛的牵扯都被发放给百姓了,当然了他们自己的还是留给孔家了,张福寿这个人被降级使用成了曲阜的知县,也算是赎罪吧,反正他也很乐意接受,没有杀了他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张福寿已经很感激了。

“如果三年之内曲阜不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臣愿意领罪。”

张福寿这是表决心呢,只有这样以后自己还有升迁的可能,否则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在升迁了,这给皇帝摆出来一个姿态,让皇帝可以记住自己。

“朕记住你这番话了,朕再汴京等着你的消息,这一次你也算是待罪立功,如果没有什么功绩的话,数罪并罚,你好自为之吧。”

赵匡胤走了,这一次不可能是独自走了,有仪仗,一路有禁军护送,赵匡胤调过来禁军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曲阜发生什么动乱,另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这不是他自负也不是他怕死。

山东平定没有多久,谁知道有没有其他的人在这里兴风作浪的,赵匡胤为了自己的行程将禁军给找来了,现在赵匡胤正由禁军护送着走了。

“想不到依然有这么多的官员在为非作歹,看起来以前朕真的是太过于乐观了,这是真的过错。”

“父皇,这人心是这样样子的,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个人明如镜廉如水,这是不可能的,水至清则无鱼,人也是这个样子。

我们也不可能保证所有的人都是清官,但是只要他们不危害百姓就好了,其他的都还好说吧。”

全天下都是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