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他们坚守东面,那么我们就骚扰他的西面,增援西面我们就再去骚扰他的东面,在他们东西奔走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发现他们的边界的虚实和兵力强弱。

然后集中兵力攻其薄弱,则会所向无敌,席卷敌军,但不要太兴师动众。

此时只须用轻兵骚扰即可,敌人素来怯懦,知道我军征讨,必然会重兵来应战,这样几次下来。

对方必然民困国竭,即使不派重兵,那我们就能大获其利,他困竭而我得利,不久江北的领地就会归我所有。

得到江北之后。又可以用其民众来充实我们的军队,壮大我们的力量,江南也就不难平定了。

这样用兵,用力小而收获大,得吴地那么南方的桂、广如我大周的囊中之物了。

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去招降蜀地,假如他们不降,就四面并进,天兵席卷而定蜀地。

一旦平定,幽州就会望风而归,但并州是死命之寇占据的地方,不能用恩信招抚,必须用重兵强攻。

但现在还不足以威胁边境,可以最后再取,等待有利时机,一战就可成功。

现在我军兵强把壮,物资充实而完备,群臣团结知法,将官听命用力,等庄稼再丰收一次就可以用兵平定边境了。

今年夏秋后,在边境一带可以先储存军粮、物资,做好准备,以图大业了臣只是一个生,不足以谈论国家大事,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请陛下宽恕”

在柴荣要大臣们写策论的时候,他内心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而且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初见成效。

国家开始走向强盛,当时的大形势也对统一有利,百姓渴望统一,从此永远免遭战火的摧残。

但柴荣手下的许多大臣却喜欢安于现状,不支持柴荣的统一大业,柴荣一提及此事,好多人就闭口不谈,所以让大臣们写策论也是找到全力支持他的人,辅佐他完成这一宏图。

王朴的文章字不多,但字字说到了柴荣的心里,这次策论让他欣赏的只有四个人:杨昭俭、窦仪、陶谷和王朴,而王朴的策论最合他心意。

为进一步了解王朴的想法,柴荣又几次将王朴召进宫里面谈,素有治国大略的王朴的应对让柴荣非常满意。

总结起来王朴的《平边策》就是以下几个步骤:

提出先攻南唐,取得南唐江北,再进一步而控制南方各国。以后再取后蜀和幽州,最后解决契丹边患的这么一个明确的战略思想。

同时他有提出得民心者的天下,一定要争取各国的民心这一政治策略。

对于无力的征讨则实行避实击虚等建议,这有点像游击战,不过确实构思清晰,战略意图一目了然。

在历史上这些政策柴荣大多均予采纳,成功地发动了一系列统一兼并战争。

可以这样说,后周在柴荣时期,发动的一系列统一的兼并战争,里面大多有《平边策》的身影。

后来,柴荣亲征吴国的时候,就让王朴任枢密使,主持军政事务,王朴成为国家重臣。

历史上就是这个王朴一篇平边策就,平步青云了,实则是他迎合了柴荣当时的野心。

赵旭对此人也是刮目想看。怪不得此人当时会成为柴荣任命的辅佐柴宗训的大臣,看来并非是个庸臣。

老的一代臣子老的老,死的死,柴荣也开始培养自己的亲信了,自己不仅需要赵匡胤父子这样的武将。

也需要治国的文臣,王朴就在这个时候进入了他的视线想不发达都难。

柴荣也开始他的改革之路了……

第22章柴荣改革

柴荣首先要改革的就是军队,特别是他的亲军禁军,他认为这是最迫切的。

五代禁军,累朝相承,大多都是世袭相传,不加简选,因此羸老者居多,并且骄横无礼,战时都不听号令。

如果碰到强敌,他们不是逃跑就是投降,五代以来这事情是屡见不鲜。

柴荣经过高平之战见到东路军的樊爱能和何徽在战场上逃逸,幸亏将士不惜用命,才得以扭转战局。

否则他还不知道事情会朝那个方向发展,这次他更加坚定的要整顿禁军。

天子的亲军都是这样未战怕死那其他的军队,更加的不堪了,柴荣觉得这个时候必须要大力重整禁军。

这天柴荣突然将几个重镇的节度使,召进宫里,将他们的职务对调。

并且命令他们即可上任,这个突然的任命打了这些节度使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虽然不想离开他们原来的藩镇,但是皇命难违,他们不得不遵从,即可上任去了。

特别上柴荣子高平之战以后,整个人的威望日益增加,天子的威严也越来越重,大臣都是俯首帖耳。

紧接着,柴荣就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了,首先他下令裁撤禁军。

这个裁撤不是一定要裁撤掉多少人,而是裁掉那些老爷兵。少爷兵,还有那些专门吃空饷的。

这一下,禁军就只是剩下几万人了,这次裁撤的规模可是相当的大了。

然后又张榜从民间招募身强力壮的入禁军,同时下旨让那个各个藩镇挑选手下的精锐士兵入禁军。

派人到各个地方节度使那些监督实行,因为几个大的藩镇节度使刚刚调防,人生地不熟,想不从也没有办法。

这一下子朝廷的禁军就达到了十几万,而且基本上都是精锐,这时候赵旭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建立禁军军校。

当柴荣问他原因的时候,赵旭长篇大论的说了一通,让那个柴荣信服了。他的意思是;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是重视领军的将领而轻视普通的士兵,但是打仗将领固然重要,真正的还是靠的是士兵。

将领才有多少,军队的基础是士兵,士兵的素质过硬了,这仗才好打。

再说了如果在在战场上自己方的将领被飞、斩杀或者被俘虏了,那么普通的士兵就会四散而逃。

这个时候如果普通的士兵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那么就可以迅速的反应过来,自己组织战斗。

有的甚至可以自发的暂时成为领导人,指挥局部的战斗。

柴荣等人也不是庸才,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军校,但是这么一说,他们也会是知道,这种好处。

一个而普通的士兵在失去了自己的上司之后,可以保持建制不乱,勇士也可以自发的战斗,这样的士兵是宝呀。

柴荣迫不及待的问什么是军校,以及他是怎么训练的?

经过赵旭一番解释他总算明白了,军校就是为了培养军队将领的,使他具备一系列的军事知识。

这样的人都是从普通士兵培养而来的,试想一下所有的士兵都经过这样的训练,那这样的军队何愁不能扫平天下。

当即就问赵旭这个禁军军校什么创建,随后他就任命赵旭为大周军校的第一任校长,让他全权负责军校筹办军校的相关事宜。

并且这次只是让他实验一下,看看成果,然后再决定是不是继续实行。

“想不到,我也成校长了,这个称呼还真是有点……”赵旭在心里邪恶的想道。

拿着皇帝的圣旨,果然办事很顺利,一上午的功夫,赵旭就已经把军校的校址还有房子给搞定了。

房子都是现成的,不过里面的设施都是现成的,还有的需要增加或修理一下。

当一切都准备就绪了,赵旭让人写了一份有由他口述的关于大周禁军军校招生的简章:

你想从小兵,成为将军吗?你想从一个穷屌丝变成高富帅吗?你想让自己从禁军中脱颖而出,名扬天下吗?

那么就来禁军军校吧,这是是实现你梦想的地方,在这里为你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这里你可以有机会得到陛下面对面的教导,你有机会见到绝世的名将,在这里你有机会实现你的将军梦。

来大周军校吧,本期招生一千名,报名从速,择优录取。

这篇现代化的招生简章,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它没有现在的各种的招生简章那样富有煽动性。

可是在那个时代却更加的能激起你们内心的是人们你拼搏的原动力。

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的下层禁军,都纷纷来报名,什么屌丝和高富帅他们不懂。

但是他们知道将军是什么意思,再说还能在这里见到皇帝,啥也不要说了,去吧。

一时间报名人数激增至了五千,赵旭没有想到,一下子来这么多的人。

他原本以为能来几百人就不错了,可是没有想到来这么多,因为他低估了他的那一篇招生简章的威力。

在现在可能人们都已经习惯了,没有人回去。在五代谁见过这样的东西。

据说一些商家受到它的启发,也开始了宣传类似的宣传,赵旭没有想到,他快成了推销的开山祖师了。

但是五千人他不能全部收完,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去管理训练他们。

在经过层层的筛选之后,他还是只留下了一千人,让他们十人自己选出一个小队长,十个小队长有一个大队长管辖。

让各自的小队长告诉赵旭这个校长编写的校规,并且要记熟,如有违反,严惩不贷。

至于那些不识字的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教会他们读书认字,对于前来教授他们东西的人称为教员,林林总总的好几十条。

第二天他还准备了一个开学典礼,并且请来皇帝柴荣还有张永德赵匡胤等一众高级将领前来。

并且赵旭写了一份开学典礼的演讲稿,不过上面全部是一些激励话。

但是从柴荣的嘴里念出来,确实能更大化的激励这些士兵们,等到这所谓的开学典礼之后,大家都是干劲十足呀。

你看皇帝都来了,看来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呀。

同时赵旭规定的,没半个月所有的学员进行一次汇报性的比武大赛,按照你们的小队,一对一的进行。

输的一方的小队的队长要学狗叫给赢的一方的小队的队长,同时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还要给赢的这个小队洗臭袜子和内裤。

连续三次输的,打扫茅厕一个月,同时给全体的学员洗一个月的臭袜子。

这个处罚虽然不够狠,但是大老爷们谁也不愿意去洗袜子扫厕所,大家暗暗下决心不能输。

根据赵旭编写的训练课目,每天早上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