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震是东汉的一代名臣呢个,一生中举茂才(也就是秀才,为了避汉光武帝刘秀的讳)。

曾经多次升迁,最后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不过最著名的还是他的四知。

说的是扬震在上任的途中,路过一耳光小县城名叫昌邑县,这个昌邑的县令叫王密。

王密担任县令就是扬震推荐的,王密一听说自己的恩人来了十分的高兴。

于是夜里就怀揣着十余金,来驿馆见扬震,要把这十余金送给扬震。

可是扬震拒不接受,王密还以为他怕人知道,于是就说大人这个时间是没有人知道的。

当时扬震就厉声呵斥:“神知、鬼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羞愧的退下了。

后来人们就用这件事来形容一个人正直,王景说这一番话就是告诉心腹我老王才不是那样的人。

柴荣听说之后对王景是更加的敬重,大赞王景果然是忠厚的长者。

再说柴荣接到王景的奏章对大周的大胜很是满意,同时也看到了后蜀请和的消息。

最后他决定让王景的军队原地驻守,不得擅自出动,让后蜀请和的使臣进汴京。

与此同时,更是让赵匡胤父子回京,赵匡胤父子带的是禁军,是皇帝的亲军,当然是要回汴京的,王景也是要求回京。

赵旭递给传旨的小太监一块金字,小太监顿时喜笑颜开。把他知道的都说出来了。

原来柴荣让他们回京受赏,但是西征的军队所有的将领不可能都去,只有让主帅回去。

当然在西征军的大营里面,到处都是吆喝声,因为今晚是庆功宴,也是王景给赵氏父子他们饯行。

谁实话,王景十分的羡慕赵匡胤,年轻,身手皇帝的信任不说,还有一个出色的儿子,任谁都羡慕。

明眼人都知道,这个年轻的赵旭一定是大周未来政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可惜,他们失算了,他岂止是后周的新星,他将会是大宋的第一太子,不仅是大宋的第一位太子,更是大宋第一出名的太子。

王景虽然很看重赵旭,却还是没有看到他会有更远大的前途,想到这里王景走过来,举起酒杯:

“赵大人,你明天就要回京了,咱们都是粗人,以前我有什么得罪的,老哥像你赔罪,都在这酒里了。”

“王大人,说笑了,赵某年轻气盛,还要多蒙王大人提点。”赵匡胤也是很会拍马屁。

要不然也不会和那么多人的关系那么好,这也是他的一大长处。赵旭也是过来和老爹一块给王景敬酒。

整个军营气氛是相当的热烈,众人是喝的不亦乐乎。第二天在向训等众将的目送下,王景、赵匡胤和赵旭他们起程回京了。

在距离汴京城的西北十里的地方,到处都是人,禁卫军紧紧的阻挡想要挤向前的群众。

在道路的中间最前面的是一个身穿黄色华服的中年人,他在望着远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对他就是大周天子柴荣,今天他知道西征军的代表回来,他特意出迎十里,以示恩宠。

朝中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被要求前来迎接,这不柴荣一边在等,一边派人到前方去查看。

很快去前方查看消息的人,回来了,翻身下马:

“启奏皇上,王大人,赵大人他们在前方不足五里的地方,快要来到这里了。”

柴荣听到这里,立刻大笑:

“快,奏起礼乐,欢迎朕的功臣,欢迎我周国的功臣。”说完周围渐渐的想起了欢快的礼乐。

赵旭他们还奇怪怎么有礼乐呢,这时候一传令兵来到,报告说陛下就在前面,带领众大臣在迎接他们。

王景他们一听,顿时觉得,身体都轻飘飘的,皇帝出迎十里这是臣子的荣耀,古今也没有几个将军有如此荣誉。

他们能不高兴吗?赵匡胤对着身后的禁军士兵大喊:

“弟兄们听说了吗?陛下正在前面等着我们呢,大家加快行军的步伐,去拜见陛下。”

赵匡胤说完,禁军的士兵又是一阵骚动,禁军是天子的禁军,但是也不能收到这样的待遇。

个个都是欢呼雀跃,说出去,那是光宗耀祖的,祖宗八辈脸上都有光。

说到这里大家都是自觉的加快了步伐,但是队形却比平常还要整齐。

赵旭看着这些人的反应,他还真低估了古代人们对皇帝的崇拜呀,摇摇头他也是加快了速度。

八九千的人一路雄赳赳的就赶向汴京的方向,哪里是他们的家,哪里有他们的陛下。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柴荣的身影,王景他们都是狠抽了一下马,胯下的战马,又是一阵狂飙。

一眨眼的功夫就来到了柴荣的身前,他们三人和其他几名将校都是翻身下马,跪在柴荣的面前: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面的士兵也是跪倒一片,山呼万岁,一时间声势逼人,柴荣快步走到王景赵匡胤三人面前:

“将军辛苦了,快快平身。”柴荣意气风发的说道。转过身有对着士兵们喊道:

“朕的勇士们请起,你们是朕的骄傲,朕以你们为荣,快快平身。”

后面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呼喊声。

朕这次特意赶回来,带领所有的大臣来迎接你们。说完后面的大臣齐呼:

“恭喜王将军,恭喜都虞侯得胜归来。”

“多谢各位大人。”王景赵旭他们也会死拱手还礼。

柴荣让王景赵匡胤三人上马,柴荣要给三人亲自牵马。

他们三人哪里敢,连忙推辞,但是柴荣却说“

大将西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

解战袍是不可能了额,朕就与将军牵一次马吧!执拗不过的三人只好让王景代替他们三个人享受这一尊荣。

王景这不止是代表他们三个,更是代表真个这次出征秦凤四州的所有将领和士兵。

快走到城门口的时候,柴荣的御撵正停在那里,大家都要以为柴荣要上御撵回去,谁知道他居然邀请王景赵匡胤赵旭三人同坐回去。

“王将军劳苦功高,统领西军,赵都虞侯攻城略地,赵旭深入险境都是朕的福将,随朕一块回宫,朕将设宴为你们接风。”

说着又阻止三人下跪,下令犒赏归来的禁军和随行来的士兵,他这一吩咐,两边的百姓来一个个的将那些小伙子向家里拉。

自发的招待这里归来的功臣,有的还一个劲的问,成没有成家,有未婚妻吗?没有的话他的闺女还待字闺中。

……

一时间出现了军民和谐的局面。

在宫中,皇帝柴荣还有宰相等一些高级的官员,都在高兴的宴饮,个个都是喝的红光满面。

赵匡胤父子他们喝的更多,时不时的有人来给他们敬酒,赵旭还可以以年级小推辞。

但是赵匡胤却是没有办法拒绝,在柴荣问了一些西征的事宜之后大家有事大杯大杯的喝了起来。

席间还有人饮酒赋诗,就连柴荣诗兴也是大发,赵旭现在有些明白了,后世的宋朝的士大夫为什么这么热衷于饮酒,时不时的还来首词。

感情这个时代的人都是流行这个,上行下效,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等到赵旭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夜深了,赵匡胤也是喝的不省人事了。

赵旭和祖父母,母亲打了声招呼也去休息了。

第二天父子两人早就起来了,因为还有去早朝,等他们到的时候好多大臣都是在等着上朝,

见到他们来,都是拱手道贺,谁不知道这早朝就是给他们封赏的,看他们的功劳升官肯定的了。

随着值班的太监一声上朝,大家都纷纷的进入了大殿,文武分列两边。

柴荣领着张德均欢快的进来了,他能不高兴吗,秦凤四州都被他给收复了,他能不高兴么。

见到柴荣的到来,大家都是跪到在地柴荣看着三跪九叩的大臣们,意气风发。

第41章议取淮南

“众卿平身”说着柴荣坐在了龙椅上。

大臣们口中喊着:“谢皇上。”才站起来。

每次都是又跪又站的,赵旭就烦这套礼仪了。

柴荣看到大臣都列班站定之后,就吩咐:

“张德均,你来宣旨吧。”柴荣没有一句废话就立刻进入正题,张德均缓缓的展开一匹黄绢,那就是圣旨。

赵旭这时候就然再想,就在点圣旨在我那时候可是古董呀。什么时候了他还想这东西。

张德均缓缓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五代以来,武人霍乱,战火连绵,中原遭劫,秦凤成阶,四州被占,朕继承大统,决意收复。

今有将军王景向训等人,浴血奋战,更有禁军赵匡胤父子领军西征,战功赫赫,朕何吝赐爵拜官”

“特加封王景为景镇秦州兼西面缘边都部署,兼任太子太保。都监向训加封太保,昝居润提升为秦州刺史其余凤翔军各有封赏。”

王景立刻跪在地上带凤翔军的诸将写柴荣的皇恩,发誓一定要一死报皇上。

柴荣勉励了一番王景,示意张德均继续宣读,张德均清清嗓子继续念道:

“原禁军赵氏父子,领军西北,功勋卓著,特提升赵匡胤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授正三品下的怀化将军。副都虞侯赵旭擢升为殿前司都虞侯,授正四品的壮武将军,其子恩荫营指挥使。”

原来赵匡胤是都虞侯和副指挥使,从三品下的归德将军,现在实职是升了一级,散官也是升了一级。

赵旭原来是副都虞侯,从四品下的宣威将军,现在也是提升了一级,变成了都虞侯,正四品下的壮武将军。

但是更搞笑的还是恩荫一子,赵旭才多大,还没有成亲,这都有恩荫了。

恩荫是给后代的,为了表彰某些官员的功绩,特意留给她后代的恩典,以示恩宠。

赵旭还纳闷呢,我才多大就可以恩荫一子了,我儿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现在他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后世宋朝会出现冗官冗员的现象了,立大功的臣子谁都可以有机会有恩荫的名额。

官员不多才怪呢?朝堂上的官员,心中都是大骇:

“这父子两个真是牛叉上天了,父子两个都是很年轻,但是已经身居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