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徘徊在爱的边缘:从白天到夜晚-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六章 田野大餐桌(2)
“妈妈,我在这儿——”我的回声已经变成嚎叫了,我扑在妈妈的怀里,紧紧拥着她,那一刻我感到世上只有妈妈最最真实。
我和妈妈抬着满箩筐的高粱茬子回家。这天晚上,妈妈用热毛巾敷了我的后背,我的后背被箩筐磨出了一道道红印。妈妈的泪滴在我的手上,温热了我的后心。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我妈妈一早就把我喊了起来,我的后背痛得直不起来,便躺在床上不动。
我妈妈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快起来,去南菜园子砍白菜,要腌菜了,今天天气不错,咱把白菜砍回来,晒几天,下星期天就可以腌上了,这么多的活计,哪一样不做也不行。”
我把耳朵堵了起来,这个困倦的早晨,妈妈的话就像一种噪音,直沁我心,我简直烦透了。可我越是心烦,这音频就越高,最后我不得不掀翻被子,吃力地爬起来。
在我穿衣服的时候,我听见妈妈说:“妈知道你累了,昨天拾那么多茬子,可今天的白菜又不能不去砍,咱要去迟了,菜就被人家抢光了,到了冬天,一家子人吃什么?全靠一大缸酸菜过冬呢。”
在北方那个寒冷的县城,冬天的蔬菜大多是白菜和土豆,那时候没有塑料大棚,一些新鲜的时令蔬菜只有到了春天以后才到吃到,除了白菜,还要把白菜放在缸里腌酸,这种酸菜与四川的酸菜不同,它是纯粹发酵生成的,腌好的酸菜发黄,可以炒,也可以做汤,还可以包饺子,我感觉最好吃的一种做法就是粉丝炒酸菜,放些煮熟的五花肉,这个菜简直是东北一绝。
我穿好衣服以后,简单吃了口饭,就跟妈妈到南菜园子砍菜去了。大约是早晨9点多钟,太阳在远处的山坳里刚刚探头,一张红红的脸将晨雾中的露水驱走了,菜地里已行走着许多来砍菜的人,他们拣着最好的地块,将本地最壮硕肥美的白菜买回去。
我妈妈指指远处的几垄菜地说:“那就是咱家的白菜,妈昨天就买下了,今天买很可能就没什么好菜了。”
正说着,有几位男女从我们身边擦过,他们嘴上唠叨着白菜的品种,说:“今年的菜帮子太大,晒晒烫烫就没什么东西了,那边倒有不少好的,但已经被人抢光了。”
他们走后,我妈妈得意地对我说:“幸亏妈妈昨天来了一趟。”
我没吱声,默默跟着妈妈朝菜地里趟去。
我手里拿了把旧菜刀,刚刚蹲下身子准备将一棵白菜砍倒,菜好像懂得了我的意思似的,朝我晃晃脑袋,做了个宁死不屈的姿态,但在我强有力的刀柄下,它还是躺倒了。
我妈妈在一旁看着说:“对,就这样砍,一会儿我们就砍完了,再找个车把菜拉回去。”
我看着那棵躺倒的白菜在地上呻吟,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便疯狂地挥刀砍起来,本来我一直在妈妈的后边,不一会儿我就赶到了妈妈的前边,我越砍越勇猛,好像不是在田地里砍菜,而是在战场上砍敌人。白菜东一棵西一棵地倒下去了,它们一动不动,神经全部麻木了,我不再理睬它们,继续新的目标,不一会儿,我的额上就渗出了汗水,滴滴嗒嗒的,我听见了身后的喘息声,我知道那是妈妈疲累的呼吸。
入秋以后,我妈妈就成了闲不住的人,工作之外她所有的时间都精心打理着日子,她先是跟我去田里拾茬子,然后又在集市上买了一头半大的生猪,喂几个月正好是过年,过年杀一头猪已成了我们家的习惯,如果不杀猪,年的氛围就显得轻淡多了。
第十六章 田野大餐桌(3)
然后,我妈妈就开始砍白菜腌酸菜,这在我们那个地方都属于入冬后的大活计,等这些大活计都做完了,又开始忙年了。
妈妈粗重的呼吸催促着我,我加快了砍菜的速度,片刻的功夫就把属于自己的田垄砍完了,这时我返回身帮妈妈砍白菜,就在我返身的时候,我的后背一阵钻心的疼痛,我愣在那里,一步都不能动,我的表情一定被妈妈察觉到了,她喊着我的名字说:“蓉儿,你歇一会儿吧。”
妈妈不喊还好,这么一喊,我内心的力量一下子爆发了,我晃动一下身子就跑到地头,跟妈妈一头一尾地砍起白菜。日头的光影在我们的行动中不停地变幻着,我知道晌午到了。
砍完白菜,我和妈妈同时站在地头喘气,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妈妈揩了揩额头的汗说:“我去那边借个推车,把菜赶快弄回去。”说罢,妈妈的身影就消失在远处的菜地里。
这时的田地已是一片十分繁忙的景象,来来往往的人秋收一样收着白菜,大片的白菜转眼的功夫就躺倒了,露出狼藉的菜地,嫩绿的色彩被来来往往的行人侵夺得日趋惨淡。我看着这片白菜的战场,心里说不上是一种什么滋味。不一会儿,妈妈把别人家的小车推了过来,小车前后两个轱辘,一晃一晃的,很是不稳定。妈妈说:“这家人去吃中饭了,把车借给我们用用。”说着,就一棵一棵往车上装白菜,白菜码成井字型,再用绳子捆好,竟是高高的一座山丘。我试着推了推车,怎么也找不到平衡,只好又把车还给妈妈。
妈妈往手心啐了口唾沫,推起车就走,脚步如风,就像农妇一样,熟练地驾驭着手里的农具。
我跟在后边一路小跑,到了家中,将白菜卸在院子里晒着,妈妈说:“下个星期天腌菜。”
到了腌菜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坐在院子里,将灯吊在房檐下,手里握了把旧菜刀,将晒过的白菜一棵一棵打理干净,把发黄发蔫的叶子去掉,留下浑圆整洁的白菜。深秋的晚上到了9点就下霜了,有霜的夜晚总是伴着寒冷,灯光下妈妈呼出的热气与寒冷的气流相会变成了白色。妈妈一点都不像冷的样子,她嘴里哼着小曲,是评剧的腔调,腔调中透着她对生活的热情。我开始还帮妈妈递白菜,后来实在困了,就跑到屋里睡觉去了,我睡醒一觉的时候,妈妈才上床。
第二天,吃过早饭就开始烧开水,那一大锅开水,要拉上一个小时的风箱才能把水烧开,我负责拉风箱烧灶火,我妈妈负责烫菜,每一棵白菜都要在开水锅里烫一下,大约要烫上三两分钟,再码进一个粗瓷大缸里。粗瓷大缸有半壁墙那么高,两棵老树那么粗,烫好的白菜一棵一棵码上去,码成一座小山,再压上一块沉重的大石头,白菜里的水被压了出来,旁边放一只盆子接水,等水流得差不多了,再填些新鲜的水进去。大约一个月左右,酸菜就能吃了。
妈妈腌完酸菜,大舒了一口气。我也大舒了一口气,但我很快就皱紧了眉头,不知妈妈又有什么活计要布置给我。
冬天在我们匆忙的劳作中到来了,进入腊月,我妈妈几乎被家务覆盖起来,如果她不是每天穿着白大褂在医院里走来走去,谁也不会相信她是一位医务工作者,每月拿着固定的薪水。
我们那个地方进了腊月就要忙年,第一件事就是蒸豆包和黏糕,黏米要在石碾上磨,这个活计大多是我和松儿的,我们抱着碾棍,推着石碾一圈一圈转,将黄色的黏米碾成细细的粉,碾到一半的时候,还要用筛子筛,将碴子筛出来再碾一遍,筛碴子的活计由我妈妈干,她一手持箩,一手在箩里搅拌,为的是让那米粉均匀地筛下。
第十六章 田野大餐桌(4)
推碾子要推两个钟头,因为身体在不停地活动,便感觉不到冬天的寒冷,有时头上还冒出热汗。只有筛箩的妈妈两只手冻得通红,不过妈妈停下来时一定帮我和松儿推碾子。
黏米碾好以后,妈妈将面和好,放在炕头发酵,火炕要烧得热热的,面盆放在最热的地方,木盖子上还要遮上棉被,大约两三天的功夫,面就发好了,妈妈又煮了红豆,搅成豆馅,开始蒸豆包和年糕。年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蒸完黏干粮就要杀猪了,妈妈每天跟我们唠叨着这样几句顺口溜:“丫头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丫头小子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腊八也就是农历腊月初八,它成了过年的标志。这个日子又是冬天里最寒冷的日子,有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鸭。但因为年的热闹氛围,寒意便无法侵入人们的内心。
杀猪的日子到了,这天一早妈妈就起来烧了一大锅开水,将各种盆子都刷洗了一遍,随着灶间的响动,我和松儿也起来了,这时我才发现太阳还没有出来。
“妈,你起得太早了。”我说。
“小孩子真是不懂事理,杀猪师傅一会儿就到了,咱总要把东西都准备齐全吧。”妈妈嗔怪着我说。
正说着,院门响了,杀猪师傅扛着根钢钎走了进来,进门后就喊我妈妈烧水。
妈妈急忙说:“水已经烧好了。”
杀猪师傅就将一张方桌摆在院子中央,方桌下放了只盆子。随后从包里扯出一根粗粗的绳子吊在门框上,打了个活结。
杀猪师傅外号叫瞎公鸡,他的左眼因为小时候闹眼病瞎了,街上的人就这么叫他。他会杀猪的手艺,杀一头猪两块钱,他杀猪又快又麻利还干净,街上的人家进了腊月都找他杀猪,他也就成了大忙人,一般要提前两三天预定。
妈妈昨天就跟他打了招呼,但已经晚了,今天他要杀五六头猪,但妈妈是医生,他又不好拗她的面子,谁也不敢保证日后不用医生,所以他一早就来了,妈妈也很体谅人家,天不亮就开始烧水。
瞎公鸡肚子上围了个皮围裙,脚上穿了双长筒雨靴,手持一根吊着绳子的套猪棍,跳进又脏又臭的猪圈。
猪好像知道眼前这个人将要把自己送上断头台,缩在角落里哼哼,浑身的黑毛都乍了起来。据说猪也吃人,街上曾经传说过有个饲养员喂猪的时候,被猪一口吞掉了半个头。我和松儿站在猪圈外边看着,心砰砰跳动,生怕我们家的这头猪咬人。只见瞎公鸡将套猪杆甩了出去,猪好像知道他的诡计,从这个角落跑到那个角落,混身抖动,瞎公鸡对我喊道:“你在那边轰它,赶快轰。”我和松儿赶紧轰起猪来,猪一惊,一下子跑进了他的绳套,瞎公鸡顺势一拉,猪再也跑不动了,他三下五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