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官道最新章节文字版-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出去,李安马上卸去了愤愤不平的表情,笑着说:“这个小李,我怎么看他怎么觉得他像个搞地下工作的。”    唐逸无所谓的笑笑:“党员嘛,会搞地下工作也不稀奇。”    李安哈哈大笑,好像唐逸说的话多幽默一样,笑了一会问道:“唐书记,您说这是不是有人在背后使绊子?这不,首先招商局的资金预算就解决不了。”    唐逸摇摇头:“也不算使绊子,这都年底了,没有你们的预算也是常理,不过陶书记答应会拨款的,财政局如果卡那笔钱再说吧。”又笑着说:“你们也是,没钱有没钱开展工作的办法,你们可以打电话联系那些大厂商嘛,成不成的也算你们在做工作,总不能没有钱就都在办公室喝茶水看报纸,别人不会说你李安没有领导能力,只会戳我唐逸的脊梁骨。”    李安忙道;“我就是这么吩咐下去的。”唐逸这才微微点头,琢磨了一下道:“你们不是有万把块的经费吗?可以印一些宣传延山的小册子,你看咱们延山,东有天鹅湖,鸭绿江,北有原始林兴安岭,多么好的旅游圣地?”    李安一脸诚恳的点头,心里却有些不解,不知道靠这些山山水水能搞出啥名堂,他虽然精明,毕竟眼光还局限在当时的环境。    唐逸又问:“你觉得咱们延山的发展应该怎么定位?”    这话题可就有些大了,李安悻悻笑着:“这我可说不好,也就唐书记才习惯从这么高的角度看问题。”    唐逸笑道:“咱们虽然是县城,但在这改革开放,万马奔腾的年代,只要抓得准时代的脉搏,小小的县城未必就永远是凤尾牛后,小县城也可以作大文章嘛。”    “虽然延山历来是农业县,工业基础也并不好,但咱们有近邻天鹅湖鸭绿江,在旅游业上大有文章可作。”    唐逸说着说着看到了李安满脸叹服,实则迷惑的表情,不觉得哑然失笑,自己满腔抱负现在也就能在他面前发挥发挥,而他却懵懵懂懂的,唐逸也知道现在提什么旅游城市过于超前,毕竟旅游业是在国家实行双休日后才蓬勃发展的。    不过唐逸的本意原本不在于要将城市定位为什么旅游城市,于是他抛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李局长,咱们延山虽然不是朝鲜族自治州县,但朝鲜族的同胞可不少,你知道延山县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朝鲜族人物吗?”    从称呼上的转变,李安敏锐的知道唐书记是开始与自己说正事儿呢,认真的想了想,摇摇头:“这我还真不知道。”    唐逸笑道:“我前几天翻县志,偶然间发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你看看。”说着回身从桌上拿过几张复印纸递给李安,那是延山县志最前面的几页,延山正式设为县是满清时候的事儿,满清以前,这里属于黑山白水,不毛之地,汉族也未大量迁徙至此,县志最前面都是远古和唐宋前本县的传说,属于野史,没经过考证的那种。李安翻来翻去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却听唐逸笑道:“你看看那篇韩成子传道的故事。”    韩成子传道,说得是南北朝时一名叫作韩成子的百济人跋涉千山万水,自中原将儒学传入百济,县志里写成了几个小故事,颇有点唐僧取经的意味,而且提到韩成子两次在延山逗留,回百济前更在延山结庐,领悟儒家真谛,当然,故事里就是说他在延山被孔圣人点化云云。    李安看得不明所以,这种神话故事似的野史各县县志上所在多有,新中国成立后被称为封建糟粕去掉,这些年改革开放才又逐渐将县志恢复本色,他左看右看也看不出这故事有啥稀奇的,但唐书记叫自己看,自然大有深意,他又揣摩不透唐逸的心思,一时急得额头冒汗,这才发现,面前这位领导比自己见过的那些干部都不好伺候,怪不得年纪轻轻就飞黄腾达啊。李安自己有个衡量领导的标尺,就是自己越难猜透人家心思的,越说明这领导水平高,越发有潜力向上爬。其实唐逸心机还不像李安想得深沉,不过他见识虽然仅仅多了十几年,这十几年却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他想的事李安自然琢磨不透。    唐逸端起小白玉茶杯抿了口,笑着说:“本来我也就是当故事这么一看,谁知道后来无意中查阅朝鲜历史发现,韩成子这人物真的存在,而且是朝鲜半岛三国时期百济国的高官,那可不可以说,韩成子是史料记载的将儒家传入朝鲜半岛的第一人呢?”    李安呵呵赔笑,心里不明所以,也不敢问,只有用心思理解唐书记的话。    唐逸手指敲打着桌面,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既然真有这么个人,那就有大文章可作了!咱们可以为韩成子修庐纪念,延山可以顺理成章成为古华夏和古朝鲜文化交流的文明之路,值得大书特书嘛!”    听着唐书记略微高昂的声调,李安哭笑不得,这是哪跟哪啊,就这么一个以讹传讹的故事,联系上了古朝鲜某位高官的名字,就可以胡编乱造出什么古文化中心?文明之路?不过脸上还得露出唐书记的见解真得高明的表情。    唐逸看得出李安的心思,也不以为意,李安又怎么知道几年后,国内各地可是兴起了轰轰烈烈的认亲运动,差不多稍微有点争议的名人就会有几个故乡,那些名诗词里提到的山水也往往有几处所在,例如碣石山,河北和山东争之,例如孔子,到现在出生地已经有三四处之多。延山是不可能有什么名人大家作故乡了,在棒子身上做做文章总比和国内争得头破血流强。

    第十二章 熬棒子汤的前奏(下)
    (下载小说到云轩 阁 W ww。yunxuange。com) 

    何况南方棒子的自高自大,自我梦呓的本事唐逸可是见识过,如今共和国尚未与南朝鲜建交,国人大多不知当时四小龙之一的南朝鲜人是怎样的病态心理,延山既然和朝鲜近邻,又有大量朝鲜族人,唐逸当然要想办法从南方棒子手里弄些钱花用,想来以他们的心理,自己在延山搞个古文明之路,韩成子结庐,他们那些史学家自己就会大肆炒作,韩国游客接踵而至,不但延山,延庆市,甚至拥有本省唯一一处机场的省会城市也会受惠。    不过这些想法唐逸也不会和李安细说,毕竟希望虽大,也不见得成事,留几分退路总是好的。    唐逸琢磨了一下,对李安道:“这样,今天也是有些兴奋,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和你说了,就是叫你有个思想准备,招商局一定要准备好朝鲜语翻译。回头我找本县史学家在朝鲜文报纸上写篇文章造造势,看看朝鲜人的反应再说。”    李安可就坐不住了,心说自己既然投靠了唐书记,就要一门心思为唐书记着想,平时溜须拍马没什么,大事儿上自己可不能给唐书记出馊主意,就算忠言逆耳吧,自己也得说,于是小心翼翼道:“唐书记,朝鲜人,朝鲜人不会看这些吧?这几年他们一直批评我们在走修正主义路线,咱们的韩文报纸他们怕也看不到。”    唐逸笑道:“我说的是南边儿,可不是北边儿的同志。”    李安愕然,看到唐逸莫测高深的笑容,也不敢细问,唐书记心里有底儿就成。    唐逸拍了拍李安的肩,笑着说:“很好,你很好,我就是缺给我提醒儿的人,人啊,一到了高处就容易得意忘形,尤其是我这种年轻人。”说起来唐逸也就是比李安儿子大几岁,但这样温勉的拍着李安的肩膀感叹,李安不但没觉得别扭,反而浑身舒畅,感动得几欲落泪,就好像千里马遇到了伯乐,姜子牙遇到了周武王,心里说不出的激动。    本来李安这事儿听过去也就算了,谁知道几天后,招商局办公室接到了来自南朝鲜的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韩成子后人,清江韩氏第六十三代孙,要找本县县长商谈韩成子结庐修建事宜,当时听到办公室小曹的转线汇报李安一口茶水差点呛着。    赶紧接了电话,对方声音很苍老,但汉语说得字正腔圆,声音里透着威严,隔着电话,李安也听得出这老人不是普通人物,当下也收起了开始那啼笑皆非的心思,老人说话开门见山:“你这里是延山对外联系处吧?听说你们要修建我祖先的草庐,我很欣慰啊,只是修庐之事事关重大,能不能等我飞去延山与你们详谈?”    李安不知道电话怎么会打到招商办,想来是唐书记的杰作,不管对方真假,也不敢怠慢,忙笑道:“是是,请问您是哪里?”    老人声音充满了威压:“我是大星电子的韩万成。”    大星电子?李安倒吸了口冷气,中韩虽然尚未建交,但大星电子近些年正积极开拓亚洲市场,李安在杂志上看过报道,据说大星电子集团是韩国电子业数一数二的财团。只是这韩万成李安就不知道是谁了。    但想来也是大星电子比较重要的人物,不然不会报出我是大星电子某某某的名号,李安忙客客气气的说:“这事儿我要和领导汇报一下,您看能不能给我留个联系办法?”    老人不假思索道:“行,你一定要告诉你们领导,修庐的事要等我们大星电子派团去协商,实在不行,我会亲自去延山。”    李安哼哈答应着,等挂了电话,马上命人查大星电子里有没有什么重要人物叫韩万成,一时间招商局搞得鸡飞狗跳,结果一名科员在一份经济杂志上找到了大星电子的介绍,当看到大星电子董事长韩万成这几个字时,李安腿都抖了一下,抓起报纸就向唐逸的办公室冲去,至于打电话那人是不是韩万成,只有交给唐书记去证实了。    电话另一端,是一栋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顶层宽大的办公室内,一名身穿韩服的白发老人站在玻璃帷幕前,望着远处蚂蚁般穿行在汉城街道的人群车流,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他就是大星电子掌舵人韩万成,以往,每次他这样投入的思考问题都代表韩国电子业又要掀起一片腥风血雨,但这次,他那充满智慧的双眼却没有半点大战前的杀气,有的,只是淡淡的惆怅。    在他身后,恭恭敬敬站着一名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头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