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之步步高升-第10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委书记和市长几乎没有悬念,所以,边缘人物楚天舒就自然而然成了各种潮流交汇的漩涡中心。

毫无疑问,南岭县的老百姓认定楚天舒与历史上的“清官”没有区别,他是南岭百姓的“青天大老爷”,是带领人们脱贫致富的大救星。

但是,楚天舒在南岭县的一些做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

比如他让开会迟到的干部罚站开会、强行扣机关干部工资搞建设、向县属企业摊派捐助、对国有和集体资产“一卖到底”等等,都一直受到外界和专家们的非议。

有位大学者干脆说,楚天舒的很多做法是违法和侵犯人权的。他缺少法制、人权观念,他的无限权力让人感到恐惧:他用这个权力来做好事,他就是“包青天”;如果用他来做坏事,他就可能变成“秦始皇”了。这是强人政治的悲剧,这种现象必须制止而不是鼓励。

对于楚天舒在南岭县建设示范县的业绩,其他县市的干部也并不服气,说拿着省市几千万资金的扶持,干出成绩来理所应该,干不出成绩才不正常,体现不出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换做其他人,同样能干出业绩来,或许干得更好也或未可知。

在各种议论声中,省委组织部考察组来到了南岭县,楚天舒要提拔的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对于楚天舒而言,不是能不能提拔的问题,而是提拔到什么岗位上的问题,是进入青原市的市级领导班子还是去省城任职的问题。

但是,省委组织部考察组离开一个多月,又传出了不利于楚天舒的消息,说关于楚天舒的提拔,省委常委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最后,暂缓提拔的意见占了上风,小道消息还说,在讨论楚天舒能够提拔的省委常委会上有一位钦差大臣在座。那就是中央组织部负责省市干部工作的司长,虽然这位司长没有表决权,但却是受中组部的委托,专门来听取省委常委讨论意见的。

这位司长看似官职不大,影响力却是不小,因为他能够参与对省一级干部的考察。

消息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也难以证实,但楚天舒的问题被反映到上面去了,这总是错不了的,省市领导迟迟没有明确态度,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种种迹象表明,楚天舒的提拔被搁置下来了。

提拨与否暂时没有定论,但是,楚天舒要离开南岭县的说法却被传得沸沸扬扬,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作为当事人的楚天舒,心里也是七上八下。

人在官场,不想升迁进步是不可能的。

楚天舒平日里还是泰然自若,全身心地投入到南岭的建设和发展上,但夜深人静的时候,总免不了会暗自揣摩,时至今日,还没有从伊海涛和叶庆平或者简若明那里得到一丁半点的消息,甚至连私底下的暗示也没有一个,提拔的希望恐怕真的是比较渺茫了。

应该说,楚天舒跟了伊海涛很长时间,对他的为人和办事风格十分了解,对于他的难处也能够理解。

在这个时候,伊海涛完全不关心楚天舒是不可能的,但政治是一门平衡的艺术,涉及到省管的干部,他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他也不得不要按上面的意图行事。

正所谓树大招风,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此,关心楚天舒的人也是十分的疑惑。

耿中天、范亦兵、童丹元等人身在官场,不太好明着问,私底下还是要议论纷纷,只是背着楚天舒罢了。

那些官场之外的人就忍不住要当面坦露心声了。

白云朵就曾开玩笑地问过,你救了南书记的夫人,南书记不得有所表示啊?

楚天舒只能笑着解释说,救南书记夫人的是你家黄教授,功劳怎么能算在我的头上呢?再说了,南书记给了南岭县政策和资金的扶持,这个人情就算还上了,我不能得寸进尺,得陇望蜀哇。

在比如向晚晴在床头吹了枕边风,说,老楚,我就纳闷了,你的事,舅舅真的一点儿忙都不帮吗?

楚天舒抚着她的后背安慰道,晚晴,舅舅长期从事组织人事工作,一向低调谨慎,原则性非常强,如果没有我们这层关系,可能他倒好开口了。

向晚晴一撇嘴,说,没有我们这层关系,舅舅知道你楚天舒是老几呀?

楚天舒说,所以嘛,我们要理解舅舅的难处嘛。况且,舅舅还有很大的晋升空间,以后能帮我的地方多着呢,又何必急在这一时呢?

向晚晴这才不做声了。

吴梦蝶也不理解,问,天舒,这回你真的没希望吗?

楚天舒笑笑,说,姐,你不是常跟我说,该是你的一定跑不掉,不是你的也强求不来吗?

就连闻家奇也看不懂了,着急地说,小楚,我怎么算你这回也该往上走一步了,还一点动静都没有吗?

楚天舒调侃道,大师啊,你都算不准,我就更说不清楚了。

说也说了,笑也笑了。楚天舒劝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劝自己,说说笑笑之后,他的心态倒是越来越平和了。想想自己三十岁还不到,上面又有伊海涛和林国栋的关心,今后的机会绝对少不了,用不着在乎这一时一事的得失。

这么一想,楚天舒就释然了,扎扎实实地带领南岭人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才是当初自己主动请缨来南岭的根本所在嘛。

 第1118章 好心坏事

即便如此,只要伊海涛没有明确表态,楚天舒就还有希望,不刻意去追求,并不代表完全放弃,只是顺其自然而已。

可就在这个极其关键和最为敏感的动荡时期,以黄腊生为首的南岭百姓们好心办了坏事,给楚天舒添了一个大乱子。

事情还得从浮云镇的镇党委书记黄福霖身上说起。

这一天,黄福霖去了山坳村,检查落实“通水通电通公路”的情况。

山坳村是浮云镇也是全县最后一个实现“三通”的村子。

春节之前,必须让山坳村的村民喝上自来水,用得了大功率的家用电器,开得进摩托车和农用车,这是楚天舒给浮云镇领导班子下的死命令,也是黄福霖当镇党委书记时立下的军令状,完不成任务就自动下台。

黄福霖他们尽心尽力,楚天舒也多次视察督办,终于在年底,黄福霖开着镇里配备的凌云志电动车来山坳村检查工作,吃上了用自来水和电饭煲做的饭菜,与土匪村长黄腊生坐下来喝几口家酿的米酒了。

喝酒的时候,就扯到楚天舒去向这个话题上来了。

黄腊生认定楚书记肯定要升官。

可黄福霖却摇头说,现在还没动静,悬。

黄腊生急了,说,这么好的干部上面都不重用,还要把他调离南岭县,这算什么执政为民啊?

虽然黄福霖觉得黄腊生这话说得有点牛唇不对马嘴,但也能理解他替楚天舒抱不平的心情,身为镇党委书记又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含糊道,这个……我也说不清楚。这次升不了,下次肯定没问题吧。

黄腊生还是不放心,又追问道,福霖,你跟我说实话,那楚书记到底会不会走呢?

黄福霖把筷子举到半空中,迟疑了半晌,还是点头,说,我看多半是要走。

黄腊生没再说话。

天黑之后,黄福霖走了。

黄腊生一个人闷头又喝了几两,他越想越替楚天舒抱不平,便穿了衣服,叫上黄铁栓,骑着摩托车急匆匆地下了山,找到了大柳树乡河东村的王武平和王贵田,紫杨乡的新泉和桂芹,城关镇的钱文忠等人。

黄腊生愤愤不平地把楚天舒得不到提拔重用,又要调离南岭县的消息添油加醋地说了,其他人也纷纷为楚书记抱屈,几个人凑在一起悄悄一商量,决定联合几个乡镇的村民,联名向青原市委写“请愿信”,如果市里不提拔楚天舒,请求将他继续留在南岭县当书记。

12月18号,楚天舒带着柳青烟前往某沿海城市招商引资的飞机刚起飞,一封两万多村民签名按红手印的“请愿书”送到了青原市委。

派去送信的是黄铁栓、新泉、二愣子等几个年轻人,他们在市委大院的门口被警卫拦住之后,吵吵嚷嚷地吸引了众多路人的围观,也招来了无事也想生非的记者。

面对围观人群的指指戳戳和厌恶的表情,二愣子最先沉不住气,他挥舞着手,扯着脖子,大声说:“我们不是来闹事的,我们是来请愿的。”

围观的人们哄然大笑:请愿和闹事有什么区别吗?

不甘寂寞的记者们就把话筒伸到二愣子的嘴边,抛出了一个个的问题。

二愣子没见过这阵势,既激动,又兴奋,一个劲儿地为楚天舒鸣冤叫屈,黄铁栓和新泉等人在一旁怎么拉都拉不住。

他眉飞色舞地说,楚书记为南岭发展呕心沥血,带领南岭人民脱贫致富,南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功绩有目共睹。既然市里不重用我们的楚书记,那我们南岭老百姓请求市里让楚书记留下来,继续带领我们奔小康。

听说是南岭县的村民来市里请愿,信访办和维稳办的接待人员都感觉有些纳闷,县里的发展很快,各项经济指标大幅攀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腐败分子和黑恶势力已经被彻底清除,这帮子年轻人到底闹的是哪样?

工作人员迅速出动,按照预案和分工,有人负责将黄铁栓等人带到了接待室,有人负责劝散围观群众,有人负责打发走采访的记者,倒是有条不紊,很快恢复了市委大院门前的秩序。

等搞清楚了真实情况,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也是哭笑不得,他们不敢怠慢,收下了“万人请愿信”,送到了市委副书记郎茂才的手上。

这一天,伊海涛正好不在青原,他带着叶庆平去了临江省城,应约去见南延平书记,说是汇报工作,其实主要就是明年青原市“两会”的筹备情况,而重点就是市级领导班子的人选方案。

路上,伊海涛才把他的考虑与叶庆平进行了沟通。

对于楚天舒的安排,叶庆平也同意伊海涛的慎重考虑,今天见了南书记,正好可以当面摸摸南书记的态度,然后再决定是否让楚天舒来当这个“差配”。

从叶庆平的角度来看,他是希望楚天舒出任副市长的,因为政府班子里多一个贴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