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之步步高升-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大全哭丧着脸,汇报说:“秘书长,我承认我的工作有失误,可是……”

“可是什么?”黄如山打断了高大全的辩解,手指只差指到他的鼻子上,喷出的唾沫星子溅了高大全一脸。“你知不知道,就你这工作失误,带来了多么恶劣的后果和影响。”

刚才为楚天舒开车门让黄如山在大众广庭之下丢尽了脸面,他这把无名火一直憋了好久,现在全部发泄到了高大全的身上。

高大全低垂着头不再辩解了,这不是为了表明他对错误的认识有多深刻,而是要躲避黄如山嘴里喷出来的唾沫星子。

等到气急败坏的黄如山发泄完了,高大全这才抬起头来,假装着擦额头上的汗趁机把一脸的腥臭抹了一把,从口袋里掏出烟来,恭恭敬敬地双手递给黄如山一支,又捂着打火机给他点上,才战战兢兢地开口说:“秘书长,您得替我想想办法啊,让我有机会弥补我的过错。”

高大全跟了唐逸夫有几年了,知道他对付犯了错的下属是毫不留情的,尤其是今天当着众人的面给伊海涛开车门的低级而又严重的错误,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臭骂了高大全一顿,黄如山心头的怒火终于稍稍平息了许多。

黄如山献出了一条借刀杀人诡计,祭出去的飞刀没有伤着楚天舒和伊海涛一根毫毛,却飞回来把唐逸夫伤得不轻,黄如山作为始作俑者和操控者,高大全富有操作不当的责任,他同样也脱不了干系。

黄如山不得不冷静下来,仔细询问高大全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当听说伊海涛的车连闯了两个红灯才得以及时赶到青苑宾馆时,他再次冒出来一个借刀杀人的计谋,不过,这一次借的刀不是来自于朱敏文,而是新闻媒体和网络。

他立即指示高大全,将常务副市长的专车闯红灯的事捅出去。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交代高大全不要急于求成,先在《青原都市报》上点火,然后在“青原热线”网站上把火烧大。

高大全立即出了青苑宾馆,在奥迪车闯红灯路口的一条偏僻小巷里找到了一个公用电话亭,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给《青原都市报》打了电话,报料说在中午十二点三十分左右,一辆奥迪车和一辆别克车疯狂闯红灯,险些酿成重大交通事故。

 第421章 轩然大波

在青原市,车辆闯红灯的行为太司空见惯了,对于《青原都市报》来说完全不构成新闻,只是为了配合市委建设和谐青原破除陋习的宣传需要,在每天的“城事”栏目中开辟了一个小角落,对诸如“中国式过马路”之类的现象进行披露和曝光。

接到报料电话后,“城事”栏目派出了一位实习记者。

年轻的实习记者很重视这个机会,他赶到现场之后,没有找到报料人却找到了街道两旁商铺中的目击者,也找到了两个路口的值班交警,证实了报料的真实性,不过由于车速较快,奥迪车的车牌号未能看清,别克车在街心有过停留,目击者记住了车牌号,实习记者采访了目击者之后,编写了一则400字左右的小报道,发在了第二天报纸的“城事”栏目上。

这则看似并不起眼的小新闻,并没有引起市民太多的关注,随后却在“青原热线”上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第二天刚上班不久,市委副书记郭鸿泽给朱敏文的秘书林登山打了个电话,确认朱敏文有几分钟的空闲,便拿着一张《青原都市报》敲响了书记办公室的门。

昨天下午,得知省里放宽了市长候选人的学历和年龄条件,过年还不满53岁的郭鸿泽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副书记改任行政一把手的例子比比皆是。

既然省里放宽了条件,那就意味着市长的位置不是专门给伊海涛预留的,还愿意给年龄稍大的老同志一个进步机会。

机会面前,没人不想努力一把。

以郭鸿泽在东南官场的成长轨迹来看,软硬件条件明显不如伊海涛和唐逸夫,但是,他和朱敏文却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两人从乡一级职务开始就长期合作共事,当年朱是一个乡的乡党委书记,郭鸿泽是另一个乡的乡长,后来各自从乡到县,由县到市,两人一点点地进步,朱敏文始终走在了郭鸿泽的前面。

到朱敏文当了市长,郭鸿泽当上了市委副书记,两人互相知根知底,配合默契,特别是朱敏文五六年前担任市长之后,与当时的市委书记闹得不太愉快,郭鸿泽在关键时刻始终坚定地站在朱敏文一边,挤走了老书记,换来了郭子春,最后才有了朱敏文成为青原市一把手这么一个好的结果。

郭鸿泽其人,本事有限,心术也不是很正,可仗着是青原土生土长的干部,从基层一步步奔上来,又与朱敏文关系密切,人脉基础相当雄厚,如果能得到朱敏文的全力支持,竞争力也不容小视。

这几年,郭鸿泽一心希望解决正厅,在青原市官场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由于郭鸿泽的年龄较大,朱敏文考虑明年换届给他安排到政协任主席,可是,得到了省里放宽条件之后,郭鸿泽就对到政协去解决正厅级不太满意,开始打起了市长一职的主意了。

郭鸿泽进入朱敏文的办公室,林登山过来泡了茶,悄悄退了出去。

朱敏文一眼就看见了郭鸿泽手里拿着的都市报,问道:“老郭,发现了什么重大新闻啊?”

郭鸿泽笑道:“呵呵,你朱大书记不在家,青原市哪里还有重大新闻?”

“老郭,你也学会溜须拍马了。”朱敏文也笑了:“说吧,什么事?”

郭鸿泽把报纸摊开在朱敏文宽大的办公桌上,指着“城事”栏目中的一个豆腐块说:“你看看这个。”

“市民素质有待提高啊。”朱敏文原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故,瞟了一眼,发现只不过是两辆车闯红灯的小报道,他当即把脸一垮,低垂着眼皮说:“老郭,你是专职副书记,精神文明建设是要抓,但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啊。”

郭鸿泽用手指点了点报纸上“奥迪车”三个字,低声说:“朱书记,我听说,这闯红灯的奥迪是海涛同志的专车。”

朱敏文抬起了头,望着郭鸿泽,没有说话。

郭鸿泽被盯得有点发毛,忙笑着解释说:“我的意思是,宣传口把关不严,这种涉及到市领导的小事,不应该如此兴师动众。”

朱敏文说:“老郭,你这个认识是对的,海涛同志也是为了工作。你让宣传部门的同志去打个招呼,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要防止媒体借机炒作,别搞得政府和海涛同志太过被动。”

郭鸿泽没有吭声,拿起报纸就出去了。

周一一大早,市委副书记拿这种闯红灯的小事来烦市委书记,不是小题大做,就是别有用心。

朱敏文早就看穿了郭鸿泽的来意:他就是想借这件事来探一探自己的口风,看看对他想要竞争市长一职是什么样的态度。

郭鸿泽想在退休前解决正厅级,朱敏文早有考虑,今天他拿伊海涛专车闯红灯的报道来说事,其用意明显是希望整垮伊海涛,他来取而代之当市长。对郭鸿泽的这个做法,朱敏文是不满意的,明确发出了不支持他得陇望蜀的信号。

要想图安逸自在,和郭鸿泽搭班子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朱敏文在仕途上还有自己的追求,真要想做出点像样的政绩来,还得依靠有思路有干劲的伊海涛。

当前他之所以不能明确站出来支持伊海涛,还是忌惮唐逸夫在省里的能量,从只给伊海涛召集政府工作的名分,到放宽学历和年龄的限制,处处都显示出唐逸夫巨大的活动能力,这个时候公开得罪他,恐怕会对自己进入省委常委不利。

或者说,如果能借助唐逸夫的力量确保自己入常,朱敏文也是愿意支持唐逸夫来出任市长的,至于今后在工作中能不能压得住唐逸夫,暂时就不去考虑那么多了。

郭鸿泽拿了报纸从朱敏文的办公室出来,心里很不舒服,他原以为凭着多年的老关系,看在以前铁心支持的份上,朱敏文至少会象征性地含糊几句,没想到竟然没让他开口就给他吃了个闭门羹。

朱敏文极力维护伊海涛的举动,更激发了郭鸿泽对伊海涛的不满,他气呼呼地一个电话把宣传部主持工作的常务副部长舒一凡喊到了办公室,把报纸摔在了她的面前,严厉地批评她手下的媒体不懂宣传纪律,败坏市领导形象,要求她立即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

舒一凡是个文质彬彬的女干部,被郭鸿泽一顿训斥搞得莫名其妙,闹了半天也没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只得拿了报纸去多方求证,转了一大圈才明白是《青原都市报》报道了伊海涛的专车闯红灯的事。如此一来,本来不为众人所知的小事,不经意间就引起了诸多机关人员私底下的猜测和议论。

某办公室,机关甲、乙、丙凑在一起。

机关甲说:“昨天唐副市长亲自给他开车门,今天郭副书记又为他大发雷霆,看来伊当市长已成为定局。”

机关乙说:“不一定吧,我听说,省里好像不太看好他,要不,怎么还叫召集不叫主持呢?”

机关丙说:“是啊,我还听说,省里对市长候选人放宽了学历和年龄限制。”

机关甲作恍然大悟状:“哦,原来如此!”

机关乙不解:“老兄,你什么意思?”

“这还看不出来吗?”机关甲笑笑,说:“唯恐天下不乱啊。”

机关丙嘘了一声,说:“来人了。”

机关甲、乙、丙抱着茶杯,急急忙忙地坐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

搞清了原委,舒一凡亲自跑了一趟《青原都市报》,把报社的党委书记和总编辑批评了一顿,然后下达了封口令。

党委书记和总编辑又把栏目编辑主任训斥了一番,编辑主任就把栏目负责人骂了一通,栏目负责人受了一肚子冤枉气,直接把小实习记者给开了。

以前领导的专车闯红灯、违停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至多由车队的队长出面去一趟交警支队,解释一下原因,违章记录就消了。

很多的时候,处理违章的民警业务熟练,能从拍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