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之步步高升-第9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天舒陪在南延平身边,一边走一边介绍,表面上谦虚着,心底里却在想,这恐怕是他下到南岭县后各项工作中最为得意的一笔了。

视察完浮云山和幸福水库,南延平不顾一天的奔波,决定当即召开了现场情况交流会,定下南岭县开发生态效益产业的大政方针。

楚天舒汇报完毕,伊海涛又作补充,经过讨论,各相关部门和领导纷纷表态,当场敲定,计划财政农牧扶贫等多渠道投入,至少给南岭县注入五千万元资金,全面启动南岭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工程。

伊海涛也当即表态,市财政和有关对口部门也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南岭绿色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工程不仅是省里的工程,也是市里的工程嘛。

每一个人发言讲话的时候,桌前有录音笔,背后有县委政府的秘书做着记录。

最后,南延平发表重要讲话。

南延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南岭县在改革创新上取得的突出成绩,表扬他们大力推行绿色生态效益农业的做法为经济落后地区如何找准发展方向,大胆进取,突破区位劣势,利用资源优势,开创经济建设新局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讲话结束之前,南延平指指录音机,点点身后的记录人员,说:“南岭方面把录音和记录保存好,这件事我亲自督办,启动资金月底全部到位,哪个部门没到位,或者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南岭县可以拿着录音和记录直接找他,我再找有关部门。一句话,部门领导不交票子,就交帽子。”

最后,他斩钉截铁地说:“南岭县绿色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工程就是我南延平的政绩工程。”

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南延平一行视察南岭县的镜头,当晚就以头条位置出现在省新闻联播节目里,时长达十多分钟,也就是说作为背景,南岭县在屏幕上出尽了风头。

南岭县干部群众看到了这条新闻,都备受鼓舞,不久前被检查组搞得风声鹤唳的混乱局面一下子就结束了,黄福霖等人也都放了回来,检查组悄然离开了南岭县,不过他们也没有空手而归,还是查出了县扶贫办主任老顾这条隐藏很深的蛀虫。

南延平没时间看新闻,他分头把楚天舒、伊海涛、林国栋和何天影召进了他的房间,分别谈了话,至于谈了什么,大家不得而知,只是众人都不敢远离,一直等到了半夜时分,才接到南书记准备休息的通知,众人才各自睡去。

南延平他们走后,南岭县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这天中午,楚天舒特意把县委一班人还有浮云镇黄福霖等有关部门的有功之臣召来,在县委招待所设宴庆贺了一番,并开了酒戒,端着酒杯拜托大家再接再厉,利用这次大好机遇,主动到上面去活动,把省直部门头头答应的资金要回来,将生态效益工程尽快搞起来。

大家兴致很高,说有楚书记这样高水平的领导坐镇指挥,事情一定能圆满成功。

楚天舒情绪激昂,跟在座的各位都干了杯。宴罢而归,他已经烂醉如泥,还是王永超和柳青烟将他扶回招待所的。

望着床上沉睡着的楚天舒,柳青烟心头的敬意油然而生。

为了这个生态效益工程,为了让南岭老百姓过上稍稍富裕一些的日子,楚天舒真是用心良苦,舍得卖命。好多人都在把谋官当成自己惟一的事业,已经不太习惯把老百姓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了,楚天舒的所作所为虽然也能为他的仕途发展奠定基础,为以后的晋升获取资本,但他能把智慧和能量用在工作上,真是太难能可贵了。

柳青烟没在楚天舒房间里久呆,回到家里,本来想好好睡一觉的,脑子里依然装着楚天舒那酣然而睡的样子,一时难得静心。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好领导感到骄傲,也为自己能与楚天舒共创南岭绿色生态效益示范工程倍觉荣幸。

她想,南岭县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那为父母报仇雪恨的日子也应该为时不远了。

 第1099章 三足鼎立

新华社记者蓝语茶得到楚天舒的通知,专程赶过来,跟随南延平一行记录了视察的全过程,返回北京后,以此写了一篇名为《踏遍青山的脚步》的长篇通讯,详叙了南延平的南岭之行。

长篇通讯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后,引起了北京的注意,高度评价说,南延平身体力行,践行三个代表,关心群众疾苦,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广大干部树立了榜样。

南延平因此对南岭更有感情了,在常委会上正式提出,将南岭县作为他本人的试点县,持续加以关注。这样,其他方面的投资商看准了政治风向,纷纷优先考虑来南岭投资兴办产业。

没几天,省里的启动资金就全部到了南岭县,市里部分配套资金也陆续拨了下去,南岭县绿色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县建设立竿见影,初见成效,脱贫致富指日可待。与此同时,东南省两会如期召开,政治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伊海涛如愿当选了副省长,仍然还兼着青原市的市委书记。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伊海涛已经是省领导了,不可能长期在市里主事,早晚要到省里去,谁来接任市委书记一职暂时还未列入省委的议程,却已经列入了有望接任者的议程。

据传,南延平与何天影单独谈话时,何天影还提过一个条件,伊海涛离开青原市后,让唐逸夫来接班。

南延平断然拒绝。

理由也简单,唐逸夫的市长来的就不光彩,再提他当市委书记,难以服众。

这是何天影的软肋,他吱声不得。

不过,为了安抚何天影,南延平重新考虑了他的去留。

何天影快到二线年龄了,处于可退可不退的边缘,本来南延平是打算让他去人大做副主任的,这次在南岭县的问题上还算合作,南延平便改变了主意,让他在纪委书记任上再干两年。

东南政坛主要有三股力量,一股是林国栋的京城派,一股是何天影的外来派,一股是乔明松的本地派。三股力量都各有所强,南延平不可能全部压下去,只能搞平衡,为我所用。

省长乔明松实力最为雄厚,林国栋在组织部经营多年,也安排了不少自己的人,这时把何天影挪开,就失去了对另外两股势力的制衡。

三点决定一个平面,只有三股力量平衡了,省里才有安宁,南延平书记的位子才坐得稳。

这也是林国栋不太愿意让外界知道楚天舒与他关系太近的缘故。

楚天舒还年轻,目前跟的是伊海涛,而从东南省这个范围来讲,伊海涛是在省内成长起来的,他更像是乔明松的本地派。

因此,林国栋希望楚天舒能得到乔明松的青睐和关照,他从侧面再来扶持一把,进步的速度和高度都更富有想象空间。甚至,他更愿意帮助楚天舒成为南延平的嫡系,在三股势力的漩涡中如鱼得水,平步青云。

传说往往都能得到印证,何天影果然稳居省纪委,没有挪位子。

青原市将来空出来的市委书记就轮着叶庆平和唐逸夫来争了。

唐逸夫认为,他是市长,接任书记一职顺理成章。而且何天影并没有挪位子,说明在常委会上还有能说得上话。高层的传说谁也说不清楚,也许是林国栋这条线上的人,为了帮叶庆平上位,故意传出来打击何天影这一派的信心也或未可知。

因此,唐逸夫做出了一个决定,隐忍。只等着伊海涛离开青原,好接任市委书记。为此,他也告诫付大木,不要与楚天舒争一日长短,伊海涛走之前,一定会把楚天舒安排好,到时候,付大木也可以顺理成章接任县委书记一职。

付大木开始还有点不服气。

唐逸夫问,你知道楚天舒戴了只什么表吗?

付大木说,不就是一只欧米茄吗?我付大木也戴得起。

唐逸夫说,那可不是一只普通的欧米茄表啊,那是南书记夫人送给他的。

付大木当即泄了气,怪不得南延平不遗余力地支持南岭县建设绿色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县,原来楚天舒已经把关系扯到了省委书记的夫人身上了,这特么的还怎么跟他斗哇?

付大木听了唐逸夫的话,也采取了隐忍等待的策略,支持和配合楚天舒,装模作样地建设示范县。

省市方面答应的政策和资金陆续到位了,有了这么一大笔的启动资金,又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南岭县的经济飞速发展指日可待。

一心一意搞建设,时间过得极快,半年转眼就过去了,从春天走到了秋天。

半年间,楚天舒带领耿中天、杨富贵、茅兴东、周宇宁等县委一班人,全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同时积极运作其它项目,大打建设示范县的总体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黄福霖和郑治国不负厚望,大刀阔斧,在浮云镇甩开膀子大干了一场。他们充分利用省市给的政策和资金,先后建成了郑店村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幸福水库纯天然水产养殖基地,放马坡天然牛羊牧场,农林牧副渔等都丰收在望。

城关镇、大柳树乡、紫阳县、杏林乡等乡镇也不甘落后,他们地处平原,有着比浮云镇更好的地理优势,也获得了省市资金的支持,吸收外来技术,开发绿色生态产品的深加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了在楚天舒跟前讨好,实现其先当县委书记的梦,付大木只好哑巴吃黄莲,苦在心里,表面上还要做出非常支持的姿态。在这半年当中,他已没有进攻的能力,只能隐忍防御。

正因为这样,南岭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得以顺利推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半年后,浮云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绿色农业示范基地,为周边省市地区菜篮子工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创造出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其他乡镇的十几个深加工开发项目陆续上马,投入运营,也创下了两千多万元的经济效益。效益农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全县工商贸易运输物流等其它相关产业企业的大幅度扩张,南岭县的财政收入有望突破一个亿,一举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各乡镇一大批闲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