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幕红尘-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
随着思考他写下很多零散的提示,零散的提示逐渐变成提纲,而把提纲变成完整的立项申请报告,他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布兰迪申请立项的理由主要有3个,一是他认为遇到了合适的人选;二是以东欧各国当局的政治利益和民众的心理倾向驱动市场利益,兼顾欧美民众的胜利感所可以获取的市场利益;三是有效利用迪拉诺广播公司的库存资源,低成本。布兰迪的构想并没有政治上的考虑,而是利用政治时局获取经济利益,提高公司国际影响。所谓解析共产主义运动一百年,只是载体、手段。
此时的布兰迪并不知道,在这个城市里还有一个与他获得同样信息的老九也在关注着同一个人,只是各自的心事不同。他更不会想到,正是他今晚的思考从此拉开了叶子农多事之秋的序幕。而此刻远在中国红川的叶子农也不会想到,他介人罗家的债务危机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债务危机还没结束,多米诺效应就已经开始了。
第十章
美国迪拉诺公司是一家大型企业,主要有金融、保险、电视、电子四大产业,总部设在纽约。迪拉诺电视台是人们的习惯叫法,其标准名称是——美国迪拉诺国际广播公司,是美国迪拉诺公司下属的子公司。
布兰迪的工作地点在迪拉诺电视大楼17层《世界风云》专栏区,他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毕业以后就一直在这里做编导。《世界风云》专栏与时事新闻不同,是将已经报道的世界重要新闻取舍、归类,再做深度解析,发表意见、推测或判断,对观众的政治倾向有引导或影响作用,也是解读美国外交政策的窗口之一。布兰迪从见习编导到资深编导,十几年来既没被淘汰也没有升迁,属于胜任而稳重的编导。
《世界风云》专栏有3个采编室和一个总编室,布兰迪工作间的所有编辑设备都集中在一个3米多长的专业工作台上,中间部分是一台电脑,左边是素材区,右边是合成区,工作台上并列5台显示器和其他最先进的采编设备。
早上他刚上班,还没等进屋就听到里面电话铃响个不停,他赶紧进屋接电话。
一个女士的声音说:“布兰迪,主席先生请您来他办公室一下。”
布兰迪回答:“好的,我马上就到。”
放下电话,布兰迪心里有些不安,他知道戴维主席找他一定是谈他申请政论片《共产主义运动一百年》立项的事。迪拉诺国际广播公司的管理实行执行委员会制度,戴维是执行委员会主席。以布兰迪对戴维的了解,他对立项申请获得批准并没有把握。
来到主席的办公室,戴维主席正在打电话,示意布兰迪先坐下。戴维不到60岁,额头很宽,略有秃顶,雪白的衬衣打着一条深蓝色碎花领带,肥胖的身体挤满了办公椅。戴维面前的办公桌上放着布兰迪的《大型电视片<共产主义运动一百年>立项申请报告》。
放下电话,戴维用手指点了点立项申请报告,说:“布兰迪,你是老手,干这行已经十几年了,怎么会有这么轻率的念头?”
布兰迪说:“主席,我认为正因为我干十几年了,我才有这样的敏感。”
戴维说:“华约解散了,一个时代结束了,美国的外交政策正在发生变化,没有谁会对一个已经吵了50年的话题感兴趣了。再好的思想,招不来广告卖不出拷贝,就不能算是好思想。东欧不需要共产主义了,也不需要谈论共产主义了,这一页的历史翻过去了。”
布兰迪说:“东欧正处在变革中,这种时候他们需要听到他们愿意听到的声音,有需要就是市场。美国和西欧需要胜利者的感受,这也是市场。”
戴维摇摇头,说:“布兰迪,这个话题世界已经吵了50年,互相揭短骂街,人们已经厌倦了。除非你有新史观,烫冷饭是不行的。我看了叶子农的情况,也许他是专家,可那又怎么样?你是说我们,美国还有欧洲,那么多学者都是白痴?”
布兰迪说:“不是,是立场问题,立场。有新立场才可能有新视角、新史观,如果是输出美国式的价值观,那我们自己来好了,那是最纯正的美国货。”
戴维说:“你的报告是假定这个人可以,但是我不能去支持一个假想。你只是偶然去了趟柏林,偶然遇到了一个人,然后就来跟我说要上一个大型政论片,这太草率了。”
布兰迪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说:“如果火星上有一道蚂蚁爬过的痕迹,我们会想到什么?水,空气,基因,生物链,人类有新地盘了。纵观历史,两大阵营的双方无不是批判对方美化自己,而这个人不是为谋生研究的,是为知道那个‘本来’研究的,以这个人的思辨能力,如果真那么简单他不会研究22年,而这个‘本来’就是价值。同样推导出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这个事实,不同的立场、思维,说服力是不一样的。这是个难得的人选,来自社会主义中国,将军的儿子,革命家庭的后代,父母都死于党内政治斗争,他的背景、经历本身就具有说服力。还有一个重要条件,他是孤儿,在中国没有亲人,没有亲属受到政治牵连的顾虑,这能使他无所顾忌,完全放开手脚。”
戴维说:“也许你是对的,我吃不准。电视台是要赚钱的,如果钱花出去了,广告跟不进来,拷贝卖不出去,我是要负责任的。”
布兰迪说:“以《解密人类战争》和《二战纪实》两部片子为参照,我认为这片子的收益不会低于1。3亿美元,而只需要很少的投入,其中资料库的影像资料就能省掉很大一块成本。历史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怎样取舍、整合、解读,用一根什么样的线把它们穿起来。其实我并不担心市场,我最担心的是叶子农愿不愿意跟我们合作。”
戴维见无法说服布兰迪撤回申请,又不想生硬否定,他想了想,说:“布兰迪,大家都说我保守,也许是吧。我老了,我的任期也快到了,不想再冒险了。这么多年你一直在幕后默默无闻,你想做点什么,我能理解。我给你个建议,绕个圈子吧,你把材料报给总裁求证一下,如果总裁不反对,我就支持你。你告诉总裁,戴维这个老家伙认为这是轻率,你认为这是敏锐,就这样写,是我让你报给总裁的,用我的原话。”
布兰迪的申请虽然没有得戴维主席的批准,但是这个结果也没有让他失去希望。站在戴维的立场,这样处理也是恰当的。
几天后,布兰迪接到迪拉诺公司总裁办公室的通知:总裁召见。
迪拉诺公司总部大楼有32年历史,坐落在纽约东河岸边,其间经过两次修缮,仍然保持着简洁、庄重的风格,在摩天大楼林立的建筑群里并不十分招眼。这里与商业区的繁华相比显得很安静,楼前的广场由半米高的栅栏与人行道隔开,广场中央是一个大花池,花池四周是停车的位置。站在这里,远远能望见布鲁克林大桥。
总裁办公室在三楼,在楼梯口处有一个宽敞的候客厅,穿过候客厅是秘书室,再往里才是总裁办公室。布兰迪提前了几分钟来到候客厅,没过多久就轮到接见了,女秘书把他领到总裁办公室门前,拉开门请他进去,然后把门轻轻关上。
布兰迪上前与总裁乔治握了一下手说:“总裁您好!”
乔治说:“请坐。”乔治50多岁,身材偏瘦,西装在靠背上搭着,敞怀穿一件马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宽大的办公桌上除了文件、电话和其他办公用品,最醒目的就是一只硕大的木雕烟缸和旁边的木制保湿雪茄烟盒,屋里还有一股浓浓的雪茄烟味。
乔治问:“你现在还坚持你的想法吗?”
布兰迪回答:“我坚持。”
乔治和蔼地笑了一下,说:“有市场,讲道理,有新意,符合这三个条件就可以,这个不需要判断。但是满足这三个条件也是需要条件的。如果把需要的条件和已有的条件用数学的方式公约一下,除去公约的部分还剩什么?”
布兰迪说:“就简化到对一个人的判断了,叶子农。”
乔治说:“因此,我把你的报告转给奥布莱恩了,由他处理。你知道,奥布莱恩是情报分析专家,我们需要听听专家的意见,而不是先做决定。奥布莱恩在他的办公室等你,你现在就可以去找他,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
布兰迪起身说:“明白。谢谢总裁!”这次接见从进门到离开,总共也就1分多钟。
奥布莱恩的办公室在三楼另一端离电梯最远的那间屋子,门上有块不大的牌子,上面写看“第五工作室”,这是总裁高级顾问的别称,了解迪拉诺公司的人都知道,历届在这间屋子工作的人都是对时任总裁的决策有影响力的人物。
布兰迪见房门虚掩着,就轻轻敲了两下门,听到一声“请进”便推门进去,只见奥布莱恩戴着老花镜正在看文件,直到客人进来才放下文件取下眼镜。
布兰迪上前握手:“您好!”
奥布莱恩说:“你好!坐。”
奥布莱恩65岁,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高级官员,情报分析与策划专家,是个有知名度的人物,深邃、博学、敏锐,退休后受聘迪拉诺公司,任美国迪拉诺公司总裁高级顾问。他高高的个子,满头白发,略微有些驼背,刮得干干净净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两条眉毛中间有几道深深的竖纹,那是长期习惯性皱眉所留下的痕迹。他有一双鹰一样的眼睛,锐利而又深不见底,这使他不管怎么显得平易近人,都仍然让人有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他是迪拉诺公司为数不多的可以对总裁叫“乔治”而不是“总裁”的人。
奥布莱恩把叶子农的调查报告压在布兰迪的立项申请报告最后一页的上面,又用一本杂志压在调查报告上面,只显出两份报告的日期,说:“从日期上看,调查报告与你的立项申请报告时间仅间隔了两天,也就是星期六、星期天。你就是当天拿到的调查报告,也只是用了两天就完成了申请报告,我不能据此说你轻率,但至少可以说你做出反应很快。”
布兰迪说:“是的,我认为没什么可顾虑的。”
奥布莱恩问:“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