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幕红尘-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瑶说:“我也要。”
方迪说:“那就更得买了,不然成打劫了。我要三个,我送孙瑶一个。”
雷卫东笑笑说:“三个俺也送得起呀,呵呵。”
方迪说:“火机的事先放放,先谈机器的事吧。”
雷卫东说:“娟子都跟我说了,你是想用机器的方法达到手工杠子面的效果,机器要做两套,送人一套,自己留一套。”
方迪说:“对。”
雷卫东说:“有两个问题我得跟你说说,一是你没必要做三台机器,模拟手工擀面机和模拟手工切面机是没必要的。手擀面比机器面好吃,就在揉面上,揉不到劲不好吃,面软了也不好吃。杠子面又硬又上劲,那当然好吃了。杠子压面机和切面刀是关键,手工擀面和破子压面不能说没区别,但影响不大的,你把现有面条机的刀头改装了,把直角挤压式切面改成刀片切面,效果与手工切面理论上是一样的,甚至比手工切面还好。这样的话,你只需要做一台杠子压面机和几把不同宽度的切面刀就可以了。”
方迪惊讶地说:“东哥对面条这么在行啊。”
雷卫东腼腆地一笑说:“媳妇就是压面条的,干五六年了,在海淀区一个菜市场旁边租的房子,孩子在那边上学。有时候我去市里,媳妇也给我做排面条吃,只要面场好了,手擀和破子压区别不大的,这都吃过多少次了,不是理论上的。”
方迪明白了,难怪雷卫东对面条有些了解。
雷卫东说:“这二呢,杠子压面机你没必要一下子做两台,你也不是现在就用的,可以先做一台,看看,不可能一下子都合适的,得有个改进的过程。”
少开发两台机器于成本意味着什么,这个账不用算就知道,方迪说:“谢谢东哥,太谢谢了,这样成本一下子就降下来了,不行还可以再改进嘛。”
张娟也说:“就是,就是。”
雷卫东说:“那这两个问题你都同意了?”
方迪说:“同意。”
雷卫东说:“那咱谈条件吧,说实话杠子压面机不复杂,就是上下运动嘛,用凸轮原理和曲轴原理都可以达到上下运动的目的,有点经验的师傅都能造出来。但是这活儿你别说大厂不接了,如果是客户来做这个,我也不接,你就做一台两台,我得设计、琢磨,配件得一个一个加工,要多了你不值当的,要少了我不够麻烦的,造价五六千块不得了了,一台新车床才几万,就那么个东西我要你几万也下不去手。”
方迪点点头,等着雷卫东开条件。
雷卫东说:“我是个掏力干活的,不会兜圈子,咱就开门见山吧。一台杠子压面机和三把切面刀,一万,没多要你的。切面刀利用市场现有的刀片,一片十几块钱,三把切面刀要用260多片,光这一项就3000多,你可以算去。”
孙瑶迫不及待地说:“一万当然可以啦。”
雷卫东说:“我还没说完呢,除了一万,你出钱帮我注册三个商标,名字你想,我没那个脑子。三个商标一个餐馆类的,一个机器制造类的,一个面条类的。你开餐馆总是要注册商标的嘛,带手的事。但是,商标持有人不是我的名字,是张娟。你别以为我跟娟子是商量好的,没有,我撒谎我是孙子,你们也别冤枉了娟子。”
张娟的脸色已经非常不悦了,质问:“东哥,你这是什么意思呀?”
方迪说:“娟儿,听东哥把话说完。”
雷卫东说:“我接这活儿有几个原因,娟子是我表妹,亲戚的忙我得帮。你那美国朋友的想法不错,说不定是面条的又一次革命呢,因为现在的机器面没有手擀面好吃,做成了你嫂子的面条房也能用,还有人出钱搞试验,我觉得成。万一这机器有市场呢,我就是个掏力千活的,不懂商务,形象、口才都不灵,我拿着商标一点用都没有,我做不起来。娟子是搞商务的,她懂,万一值得她干呢?她要干就用得着我,不值得干也不损失啥。”
方迪说:“理解。”
雷卫东说:“我就这点要求,你考虑考虑,同意咱就签个合同。”
方迪说:“东哥肯做找已经非常感激了,还提了那么好的建议,省了一大块成本,东哥的条件我全接受。机器的造价也许一万不够,所以不局限一万,以好用和耐用为准,最后算总账,还有那三个打火机,也都算到总账里。”
雷卫东说:“那,就这么定了?”
方迪说:“定了。”
第二十一章
自从乔治总裁接见过叶子农之后,那个场面像刻在奥布莱恩脑子里让他挥之不去,他陷人了一种情绪里,心情不是一般的不好,是很不好。他是总裁的高级顾问,高级顾问是什么角色?就是高级智囊。作为总裁最信任的人,这让他感到失职,也感到羞辱。乔治对布兰迪去柏林的结果都在意了,怎么可能对这个结果不在意呢?只是不说罢了,毕竟这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
终于,这种情绪演化成了一个决定:他要做点什么。
这天,他在办公室里把布兰迪写的《去柏林与叶子农见面的情况》重新看了一遍,叶子农让布兰迪看豆子的情形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反复看这一段,布兰迪写道:他问我连出了多少字母,我说所有的。他说不管你连出什么都是有根据的,都是真实的。他把这堆豆子画了一个圈,说这是一个“场”的世界,有多少立场就会有多少观点。他说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他说出离立场的观点在立场的圈子里是无法立足的,因为没有“场”可以让你立……
奥布莱恩似乎有所触动,他想了一会儿,拿上车钥匙下楼了,他要去买豆子。这一带是商务区,附近没有针对居民生活的超市,需要开车到居民住宅集中的地段或闹市区。很快他找到了一家超市,在停车场找了个空位停好车。
这是一座大型的超市,空间开阔而有序,购物环境舒适,顾客很多,上上下下的电梯将几层营业区连在一起。奥布莱恩站在人口处四处观望着,一时不知该去什么地方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因为平日的生活都是家人操持,所以他对购物这样的事情并不熟悉。
一个身穿超市制服、胸前佩戴胸卡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奥布莱恩的神情,马上走过来礼貌地问:“先生,需要帮忙吗?”
奥布莱恩说:“我需要买一些豆子,各种颜色的豆子。”
工作人员明白了,说:“您需要的东西在食品区,请跟我来。”
奥布莱恩跟随工作人员来到食品区,看到了一排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种豆子,大小包装的都有。他按布兰迪的描述同样是绿豆、红豆和黄豆各买了一小包,然后匆匆回去了。
回到办公室,他也用水杯摇豆子,摇均匀了倒在办公桌上,静静地看这堆豆子。起初他是坐在椅子上看,后来又站起身换着角度看,一边看一边沉思,偶尔还会抽上一支烟。同样是看豆子,叶子农看的是:出离立场的观点在“场”的圈里无“场”可立。既然奥布莱恩已经知道了,他为什么还要看呢?他要看的是什么呢?
奥布莱恩是在延续叶子农的思维,而这种延续有他自己的特定目的。他认同关于“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这个认识,他也认同“出离立场的观点在‘场’的圈里无‘场’可立”这个观点。假定可以把这些认识或观点作为原理米使用,那么基于这个原理,如果面对一个“出离立场”的事物,众生有多少立场和好恶就也应该有多少视角和解释,也就应该有多少反感和排斥。
1000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在奥布莱恩看来这是一个能把绅士变成魔鬼的的价码,况且叶子农还不是绅士。如果这个价码对他不起作用,那就说明一定还有比这个价码对他更重要的东西。那是什么呢?自由!那么什么是叶子农的自由呢?就是你不在公众视野里,没有公众评价,没有公众要求,没人知道也没人在意你是谁。
一条思路正在他脑海里游荡,由远到近,由朦胧到清晰。
他拿出电话号码本,查到一个叫“鲍尔森”的电话,鲍尔森是他的朋友,曾在美国中央情报局一起工作过11年,是位亚洲问题专家,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非常了解。
拨通电话,奥布莱恩说:“是鲍尔森吗?你好!”
电话那头的鲍尔森说:“噢,是奥布莱恩,你好!你好!”
奥布莱恩说:“你是中国问题专家,向你请教个问题。”
鲍尔森说:“你说。”
奥布莱恩说:“中国的‘老百姓’这个称呼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对军人和官员以外的普通民众的通俗叫法,就是平民的意思。”
鲍尔森说:“是的,是这个意思,很准确。”
奥布莱恩说:“哦,那我就知道了。打扰你了,谢谢!”
挂了电话,他接着又往公司公共关系部打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女士。奥布莱恩说:“请帮我查一下,迪拉诺公司有史以来都对哪些社会团体有过3次以上的大额捐助,是3次以上的,大额。把这些名单统计出来,打印一份马上送来。”
女士回答:“好的,请您稍等。”放下电话,他把桌上的豆子收起来,从笔筒里拿出一支铅笔在纸上停顿,显然是想写点什么,想了想写下一行字:这个人只要一不是老百姓,就算完了。
刚刚写下这行字,他马上把这张纸塞进旁边的碎纸机里销毁了。
奥布莱恩索要的捐助资料都在公共关系部的计算机里,只需输人相关指令就可按指定分类调取,这份打印好的资料很快就送米丁,共有4页纸,迪拉诺公司自1951年至今捐助过3次以上的社会团体名单都在上面了,涉及宗教、政治、教育、慈善、公益等领域,对捐助的时间、金额、经办人、程序都有记录。
粗略看了一遍,他把目光停留在一个政治组织的名字上:NRG世界民主联盟。这是一个国际性组织,资料显示,迪拉诺公司在40年里曾11次资助过该组织,平均4年就有一次捐助,捐助总额超过6000万美元,其中最近的一次捐助就发生在3个月之前,也就是今年8月,捐助额度是1000万美元。在对NRG世界民主联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