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笔记]文学理论常识-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这样的通感是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闻乐来的:“为之歌《大雅》;曰:‘广哉;
熙熙乎;曲而有直体。’”杜预注:“论其声。”按在“曲而有直体”下又称“曲而不屈”。孔颖
达正义:“季札或取于人,或取于物,以形见此德。每句皆下字破上字而美其能不然也。……
物有曲者失于屈桡,此曲而能不屈也谓王者曲降情意,以尊接下,恒守尊严,不有屈桡。”此
则听《大雅》之乐声,有类于王者以尊接下之形。《礼·乐记》:“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
累累乎端如贯珠。”正义:“止如槁木者,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如似枯槁之木,止而不动
也。倨中矩者,言其音声雅曲,感动人心,如中当于矩也。勾中钩者,谓大屈也,言音声大
屈曲,感动人心,如中当于钩也。累累乎端如贯珠者,言音声之状,累累乎感动人心,端正
其状,如贯于珠。言音声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形状如此。”都是听声类形。

“听声类形”;又如嵇康《琴赋》:“状若崇山;又象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琴声有时如
高山峨峨,有时如水声汤汤。如山是听声类形,如水声是听声类声。白居易《琵琶行》:“大
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
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
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里用急雨声、私语声、
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来比琵琶声,是以声类
声。按《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
水。’”说琴声如太山,是听声类形;说琴声如流水声,是听声类声。钟子期说象太山时,心
目中有太山的形象;说“汤汤乎若流水”时,耳中既有流水声,眼中也有流水形,所以在以
声类声时兼有以声唤起流水形的感觉。因此,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
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里也会唤起各种形象,象急雨、私语、珠落玉盘
直到刀枪相击和裂帛的形象,即在以声类声中也会唤起以声类形,即听觉通于视觉了。再象
“莺语花底滑”、“水泉冷涩”,“滑”和“冷涩”是触觉,即听觉通于触觉了。“幽咽泉流水下
滩”;“幽”是感觉;是听觉通于感觉了。

这种以声类声;又能唤起别的形象的;《文心雕龙·比兴》称:“王褒《洞箫(赋)》云:‘优柔
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此心声比心者也;马融《长笛(赋)》云:‘繁缛络绎,范(雎)蔡
(泽)之说也。’此以响比辩者也。”这里把箫声的柔和,比慈父畜子,笛声的繁响,比辩士
游说,也是以声类声,但同时又唤起慈父畜子和辩士辩论的形象。

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
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儿女
语”是以声类声,又唤起儿女谈情。“勇士赴敌场”,是以声类形了。浮云柳絮的飞扬,既指
琴音的纵横变态,更是以声类形。从百鸟的喧啾到忽见孤凤凰,是类声和类形的结合。“跻攀
分寸不可上”到“失势一落千丈强”,可以和“上如抗,下如坠”印证,指肌肉通于肌肉运动
觉:随着声音的上下高低,身体里起一种“抗”“坠”“攀”“落”的感觉。

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
皇。”这里的“玉碎凤凰叫”;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王琦注:“玉碎状其声之清脆;
凤叫,状其声之和缓。”又称:“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就是以声类形了。
又注“融冷光”:“言其声能变易气候”,注“动紫皇”:“言其声能感动天神。”是听觉通于触
觉与感觉了。

通感还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觉。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
官樱桃诗》:“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樱桃是红的;说它香,是视觉通于嗅觉。但
樱桃并不香,这个香是从它象红花,由红花唤起的香。又韩愈《南山》诗:“或竦若惊□(雉
鸣)”;“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这就把眼中所看到的石头;由竦立象雉;由雉引出雉鸣来,
即曲喻,也即视觉通于“惊□”的听觉。有的石头相“背”或相“向”,由相背或相向引出“相
恶”或“相佑”来,是曲喻,也即视觉通于“相恶”“相佑”的感觉。石头不会发声或相恶相
佑,通过通感,打通了视觉与听觉感觉的界限。

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窥词管见》七则:“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
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七:“‘红
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感情;即感到春意
的蓬勃。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象有声
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通感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
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文以明道??返回目录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对文学作品中“文”与“道”关系的概括说法。文以明道的思
想,早在战国时《荀子》中已露端倪。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把“道”
看作客观事物的规律,又把儒家的“圣人”看作客观规律的体现者,总理天地万物的枢纽,
因此要求文以明“道”。汉代的扬雄则在《太玄·玄莹》、《法言·吾子》等篇中,进一步提出
了作者要遵循自然之道的问题,而最好体现自然之道的,他认为是儒家的圣人及其经书,所
以又把明道与“宗经”、“徵圣”联系起来。这些初步的明道的思想,给了后来的刘勰以直接
的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不仅设有《原道》篇,而且更加明确地论述了文以明道的问
题:“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原道》篇)。强调“文”是用来阐明“道”的。

唐代古文运动,为了反对六朝绮靡之风,曾把“文以明道”作为其理论纲领。如古文运动的
先驱者柳冕就曾说过:“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道不及文则德胜;文不及道
则气衰。”(《答荆南裴尚书论文书》)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诗中虽有“文书”、“传道”
之语,却并未在章文中正式提出“文以明道”的口号,他的门人李汉在《昌黎先生序》中概
括文与道的关系说:“文者,贯道之器也。”实际上反映了韩愈的文学思想。这里说的“文以
贯道”;实即“文以载道”。韩愈曾多次说过:“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答陈生书》)
“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答李秀才书》)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
承者自居;他所尊崇的“古道”即尧、舜、禹、汤、周公、孔、孟之道。但韩愈又是一位文学
家,他重“道”并不轻“文”。朱熹批评他“平生用力精处,终不离乎文字言语之工”,就说
明了这一点。柳宗元也主张“文以明道”;他曾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
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务彩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又说:“圣人之言;期以明道;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报
崔黯秀才论为文书》)在文与道的关系上,韩、柳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两人对“道”的理解有
所不同:韩愈重在提倡“古道”;以恢复自魏晋以后中断了的儒家“道统”;柳宗元比较注重治
世之道即“辅时及物”(《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利于人,备于事”(《时令论》)的
“理道”(《与李翰林建书》),从社会需要出发,重在经世致用,比韩愈的“道”较有进步意
义。

宋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欧阳修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沿着韩愈的方向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韩愈所讲的“道”,除了“仁义”外,就是《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
天下,比较抽象。欧阳修则反对“舍近取远,务高言而鲜事实”;主张从日常百事着眼;“履
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与张秀才第二书》);并且主张“载道”要能“载大”;
即载历史上和现实中与国家、社会有关的大事件,惟其“载大”,才能“传远”。在文的方面,
欧阳修明确认识到“文”的相对独立性,指出有德者未必有言,强调应当“文与道俱”,反对
因重道而轻文。

到了宋代;理学兴盛;情况起了变化,理学家们不是重道轻文,就是将“文”与“道”对立起
来。北宋的理学家周敦颐是第一个明确标榜“文以载道”的人,他在《通书·文辞》中强调
指出:“文所以载道也。”但他所说的“文以载道”,与唐宋古文家不同。他把“文”当作“道”
的运载工具;“载道”如车载物;车是车,物是物,这比起古文家文道结合的主张显然是一种
倒退。周敦颐在《通书·陋》中又说:“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彼以文辞而已矣。陋矣。”更表现了他重道轻文的倾向。而且,理学家所说的“道”,也与古
文家不同,他们的“道”杂有心性义理之学的内容,其哲学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