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手朝歌-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吴反驳她:“和老干尸谈交易,能有娶媳妇那么简单?”
    “所以是赌一把啊,不然你有更好的办法?”顾朝歌问,老吴语塞,他其实想到可能的后果,也想到更疯狂的补救办法,可是都太野蛮,好像不适合拿出来和顾朝歌这丫头商讨。老吴眉头紧锁想了半天,最终叹了口气:“但愿那孩子靠谱。”
    “我的运气一向很好。”顾朝歌微笑。她想着如果实在不行,就把这个大巫一路绑回苏州好了。到了苏州,伊崔肯定有办法让大巫开口的!
    伊崔如果知道,他一定很希望是上面这种法子,这意味着他可以早一点见到顾朝歌。可惜的是,阿岩小朋友真的“很靠谱”,接到顾姐姐交待的任务后,他激动了好几天,没有谁有他那样丰富的“对敌”经验。他兴奋地计划了好几天怎么说话,反复演练给顾朝歌和吴叔看,直到他们觉得他看起来“像个大人”了,他才胸有成竹地“出征大巫”。
    而且可能是被大巫最近为难得太狠了,阿岩这孩子没有和顾朝歌和吴叔说,竟然就自由发挥,趁夜悄悄潜入,大巫没有防备,在睡梦中被捆在柱子上。大巫根本不相信阿岩一个小孩子敢对他怎么样,关于秘术,他一个字都不肯说,谁知道在威胁不成,交易也谈不拢的情况下,阿岩愤怒之下,一把火点着了屋角堆积的柴火,因为近来山中也到了炎热的时节,火势嗖的一下窜起来。
    这下大巫终于慌了。
    在附近悄悄躲着看情况的顾朝歌,一见屋子里居然起火,她慌忙要去找族长灭火。老吴从窗口瞥见阿岩的人影,还有绑在柱子上的大巫,脸上感受到愈发灼热的空气,他咽了口唾沫,心一横,拦住顾朝歌:“我有别的办法。”
    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还怕啥,不妨再赌一把。老吴悄悄摸了摸腰间柴刀,朝屋子靠近,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
    “#!#!”大巫用沙哑的嗓子在屋子里惊恐地叫着,阿岩眼看火越来越大,他也有点慌,听大巫说同意告诉他秘术,阿岩就想把大巫给放下来。他刚刚拿起柴刀,老吴就来了:“别动,我来!”阿岩不知所措地望着老吴,老吴眼疾手快地将大巫从柱子上解下,然后用绳索将大巫的手脚重新捆紧,塞上麻布不让他叫唤,大巫几乎是迫不及待要离开这间着火的屋子,即便困住手脚他也不停往外蹦,老吴见状,嘿嘿一笑:“阿岩,去告诉你阿爸,大巫的屋子被山神诅咒,起、火、了。”
    然后在外面接应的顾朝歌和老吴两个人架着大巫离开,阿岩随后敲锣打鼓通告全寨,大巫的屋子“被山神诅咒”所以着火了,全寨人被从睡梦中吵醒,看着外头火光冲天,寨子里轰地一下混乱起来。
    在族长率领众人匆匆灭火拯救屋中的大巫时,老吴和顾朝歌带着大巫悄悄躲在寨子外面。然后,老吴开始当着大巫的面,和顾朝歌商讨,如何将大巫绑回千里之外的苏州。与此同时,老吴居然不知何时将顾朝歌的器械都拿了出来,从解剖的刀,到锯头骨的刀锯,一样样在大巫的身上连笔带划。
    要是往常,这样的动作吓不到鬼精的大巫,可是今天晚上他接连遭受打击。被一个孩子从梦乡中踢醒,发现自己被绑住,然后又是近在咫尺的大火,好不容易逃出生天,两个可恶的汉人又将他绑走,用锋利的刀具在他身上比划,认真地商量是绑走他还是现场肢解他。
    大巫被完全吓傻了。
    他再如何心思深沉也只是一个老头,而且山寨闭塞的环境注定他不可能有太多见识,两个汉人一老一少,浑身透着邪门。他们恶意满满地在自己面前笑,口中提到的“苏州”是个他从未听过,一听就很可怕的地方,他死都不要去。
    “我告诉你们秘术,现在就告诉你们,求求你们放过我!”大巫用略显生涩的汉话大声恳求着。
    老吴嘿嘿地笑:“早说不就结了?丫头,仔细听着,万一他说的不对,就,咔嚓!”老吴眯着眼,用刀子在大巫的脖子上比划。
    顾朝歌连连点头,她没想到老吴早有准备,虽然手段很粗暴,可是有效就好呀!大巫又不知道她和老吴根本不会杀人。
    倒是、倒是……她心虚又愧疚地想,自己倒是忽然觉得大巫说得挺对,外人都是大坏蛋。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她和老吴的做法和坏蛋没有两样。他们不仅把族长的儿子拖下水成了绑架的共犯,还烧了大巫的屋子,闹得寨子一个晚上鸡犬不宁。
    不知道明天去找族长主动认错,大方赔偿,还来不来得及……
    
    第64章
    
        伊崔收到老吴的消息已是金秋时节。因为战事频繁的缘故,老吴的消息严重滞后,伊崔只知道老吴和顾朝歌二人已到黔贵和湘西交界地带,意外遇到一个身患怪病的夷族孩子,得知孩子所在的寨子可能有顾朝歌寻找的那种秘术,于是正用给孩子治病为由,试图接近寨子的秘密。
    老吴的消息只汇报到此,之后的事情是空白一片,看看信上的日期,竟然是去年年末。伊崔将这封信翻来覆去看了不下五六遍,直到信上的每段话他都能背出来,依然没有找出更多的信息。
    他心里不由一阵烦躁,将因为皱巴巴发黄的信纸往案几上一扔。闭眼低头,一手捏着腰间蜘蛛荷包摩挲着,一手轻轻用手指揉着自己的眉心。恰好盛三进来,见公子仿佛十分疲惫,他谨慎地请示:“公子,大夫请来了,您现在瞧病吗?”
    伊崔缓缓睁开眼,勉强打起精神:“请大夫请来。”
    盛三请来的是位从吴江来的老名医,苏州城内的大小郎中都被请过,却无一人能看出伊崔的右腿之疾源于箭毒。顾朝歌走前曾嘱咐燕昭,她所开之方只能吃一年,一年之后她若还未回来,便要请别的大夫给伊崔重新看诊换方。她对接手的大夫有要求,必须能看出伊崔的右腿是因毒致伤,必须能看出她所开的方子是何种效用。
    顾朝歌最后留下的两张药方,内容一样,只是所用药名有差别。一张很普通,是给药铺抓药看的。另一张却十分古怪,所用的药名都是生僻字,并非草药通用名。如“国老”,其实就是甘草别名,又如“窟窿牙根”,其实就是升麻。她道,若请来的大夫连这些药是什么,又是何种用途都看不出,不治也罢。
    燕昭当时觉得顾朝歌的要求有刻意为难同行的嫌疑,不过仔细一想,也未尝不是对接手者水平的一种考验,于是便答应了。燕昭并不知道医行中常有这种对同行水平考验的事情,后者要能看出前者治病的门道,才说明水平足够接诊。
    燕昭不懂医,以为顾朝歌的要求不难,谁知道一年之期到了后,该换方子,却找不到水平足够的大夫。有的能看出伊崔的腿伤和毒有关,却看不懂顾朝歌的药方,有的都能看出来,却不会照着顾朝歌的思路治,伊崔因此已经断药好些时日。燕昭如今正在前线征战,不知道伊崔情况,盛三为公子着急,四处寻访名医,好不容易才请到一位刚从岭南老家探亲回来的老大夫。
    如今红巾军和辛延的军队鏖战正急,石威趁火打劫抢占辛延地盘,云贵一带成三方角力之地,而岭南一带已大多收归红巾军麾下。老大夫探亲一路上都太太平平,心里高兴,对红巾军很有好感。虽然才回家没几天,盛三上门道是红巾军的伊大人要请大夫,老大夫二话不说便收拾包袱乘船来了。
    谢天谢地,这位老大夫的确是有真本事,他看出伊崔萎缩的右腿是因为早年毒伤所致,也看出顾朝歌开的生僻方子是给这位伊大人调理身体所用,努力延缓他右腿的萎缩速度。他给伊崔把脉,在心里斟酌着在顾朝歌的药方上修改,增添删减药物,调节药量。最后想了又想,好像还不放心,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本,要求伊崔伸出舌头来,然后他对照着小本本翻啊翻,一会看看伊崔的舌头,一会又翻翻小本本。伊崔还没说什么,盛三的心里却打起鼓来,他忍不住问:“老先生,您看病还要带医书随身参考啊?”翻书证明什么,证明他记不住啊,这水平能行吗?
    “非也,这是老夫新得的一本小扎,上面有一些特殊的诊断方法,结合把脉更为准确。据称是先皇在时的一位名医所写,在岭南探亲时偶遇旧友,他慷慨赠给老夫,说这小札还未大量印刷,很是难得呢!”老大夫拍拍这本小书,一脸的炫耀:“近来老夫正在研究此书内容,还未钻研透彻,已觉颇为精妙,未免给伊大人的诊断出错,故而才要拿出来对照着瞧。说起来这本书前半部分内容精妙,后半部分却是耸人听闻啊,难怪不能大量刻印。”
    因为心思郁结,断药,外加他自己给自己加公务的缘故,伊崔近来的精神不是很好。他听着老大夫的话只觉昏昏欲睡,揉了揉眉心,对这本什么小札不感兴趣,只淡淡道:“麻烦老先生开方子吧。”
    “马上,马上。”老大夫将医书往桌上一放,就着盛三送来的笔墨纸砚开始把心里的方子写出来,一边写一边嘱咐伊崔要注意多休息,不要过度劳累,放宽心思什么的。伊崔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眼睛闭着,半边身体已经魂游天外。
    盛三在老大夫身边守着他开方子。眼睛随意一瞥,瞥见老大夫手边那本医书的封面,表情一滞,连忙抓起来翻两下,然后失声道:“公子,你快看这是什么?”
    伊崔勉强撑开沉重的眼皮:“什么?”
    “这是妙襄公札记!”
    “什么?”伊崔的精神因为“妙襄公”三个字骤然一提。他猛然坐直,有几分紧张地吩咐盛三:“把书拿过来!”
    啥?老大夫懵里懵懂,只见盛三顾不得询问他的意愿,抓起那本医书径直塞给伊崔:“公子,你看,著者是妙襄公!你再看看后面的内容,那些人骨、内脏的图画,不可能是别人编纂的,书上的油墨味还新着,顾姑娘托人将这本书刻印了!”
    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