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实际上地球对它的引力影响远远没有太阳对它的引力影响大,单从引力的角度说,月球被太阳吸引过去的可能性要远远大地球,可它偏偏成了地球的卫星。这不是很奇怪吗? 
  还有,太阳系中有一“巨人”,那就是木星,它的直径是143,200公里,相当于地球的11。23倍。由于它的密度比地球要小,虽然体积是地球的1415倍,但质量只是地球的318倍。尽管如此,它也比地球大得多,具有更为强大的引力。美国华盛顿的卡内基研究所,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木星的引力是地球的一个自然屏障,它将来自太阳系以外的天体吸引向自己,使地球免遭巨型陨石的轰击。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这道屏障,地球遭外力撞击的可能会比目前增加1000倍,那样地球就不会出现人类。如果月球是太阳系以外的天体偶然闯入,那么它会被距地球9。67亿公里的木星吸引过去,而不会成为地球的卫星。 
  月球是如何进入现在这条轨道的。实在令科学家们大惑不解。




月球环形山之谜 
  月球不但从起源上是个神秘的星球,其自身也有许多令人不解之处。据历次宇宙飞船拍回的月表照片显示,月球显然是个月貌分配极不平衡的星球。月球的地貌分三种,即环形山、山脉和月海。月球向着我们这一面的环形山和山脉很少,而且有一大片平坦的月海。出乎意料的是,月球背面的照片显示,那里的环形山竟是那样密集,一个紧挨着一个,与月球正面的地貌完全不相同,这是自然形成的吗?对环形山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小天体或陨石撞击后留下的“星伤”,像我们地球上的陨石坑。但奇怪的是,为什么陨石过多撞击月球的一面,而另一面却比较少呢? 
  如果环形山真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由巨大陨石撞击形成的,那么月球环形山本身就立即否定了这一看法。如果一个巨大的陨石以每秒4。8万公里的高速撞击月球的话,其效果相当于一枚数百万吨级的核弹。苏联科学家说,一个重百万吨的陨石给月球造成的破坏相当于爆炸一枚一万吨级的核弹。因此只有上百万吨的巨型陨石才能给月表以如此巨大的破坏。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按一般道理,大的陨石撞击后形成深坑,小的陨石撞击后形成浅坑。月亮上的环形山与月球体积相比,有些大得出谱,这本身就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在如此巨大的连续撞击下,月球没有被撞碎,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非但如此,月球上的环形山不论有多大,可深度几乎一致,大多数都在4~6公里之间。有些环形山达到直径160公里,可深度却只有2~3公里。这是为什么呢?




月海之谜 
  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的月海,平得像台球桌一样!阿波罗采回的月岩分析认为,月海岩石由钛、铬、锆等耐高温、高强度、高防腐的金属凝固而成。 
  进一步分析认为,熔解以上合金需要4000℃以上的高温。地球物理学家罗斯·迪勒惊呼:谁能将钛熔化并覆盖如此大的地域? 
  事实上,人们在对月岩分析中的确发现了某种智能活动的痕迹,因为人们在月岩中真正发现了纯金属颗粒。有纯铁颗粒,也有一些近似纯钛的金属,这对科学家来说又是一个不解之谜。几乎所有的科学都证明,在星球自然演变的过程中是不可能形成纯金属状态的。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些纯金属颗粒是由陨石带到月面上来的,但科学否定了这种看法。美国《纽约时报》的科学编辑约翰·诺布尔·维尔福德说:“这种纯铁颗粒肯定不是陨石带来的物质,因为陨石中的铁成分应与镍等金属形成合金。”这一看法,也是科学界的普遍看法。 
  月海还有一个使人不解之处,那就是几乎都呈圆形。如果是巨型陨石或小行星等撞击,是会形成圆形的环形山或巨大的陨石坑,可月海平坦如境,根本找不到环形山或陨石坑的影子;如果月海是熔岩喷发形成的,那么外流的炽热熔岩也应该是个极不规则的形状,决不可能几处月海都呈圆形。那么月海为什么会是圆形的呢? 
  从地球上看去,月球上有一片昏暗的地带,那就是月海,以前一直是这样解释的:月海由于地热低洼,所以反射太阳光的能力较差,这样从地球看去就是昏暗一片。可是,美国“阿波罗”15号的宇航员在登月之后说:月海是个昏暗的区域。那么也就是说,月海之所以昏暗并非由于反射太阳光的强弱造成,以往的解释大错而特错。错在哪里呢?现在的研究证明,月海几乎是由重金属构成的,所有的月海都是由钛及其他金属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其中铁的成分最大。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份报告说:“在月海的玄武岩中有难以想象的铁”(地球岩石的含铁量是3。6。而月岩中含铁量却接近20)。科学家们终于搞清楚了使月海昏暗无光地真正原因——月海中含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铁和钛,由于含钛的物质呈黑色,铁也呈黑色,所以月海看上去才十分昏暗。这样,月海的密度要远远大于月球的其他部分,简直是坚不可摧。




火星上有“人类”吗 
  很多人都相信,在茫茫宇宙中,地球不可能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地球以外的所有星球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就是火星:它们有相同的自转周期,它们自转轴倾斜的角度也相同,它们都有大气,都有冰冠因而也都有水。火星上也有与地球十分相似的四季变迁;在夏天,冰冠缩小,在冬天则又变大。 
  因此,地外最有可能存在着生命的应该是火星。 
  人们甚至还有理由认为,火星上可能存在着比我们人类更先进的文明。 
  这种想法的基础可追溯到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于1799年提出的太阳系起源学说。 
  拉普拉斯认为,太阳系肇始于一团巨大的尘埃——气体云,它在旋转着,并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缓慢地收缩。 
  尘埃——气体云不断收缩,它的旋转速度也不断加快。最后,它的自转速度快得使赤道隆起部分的物质“腾空”了,于是就留下一道物质构成的环,后来这个环又凝缩而形成一颗行星。 
  尘埃气体云继续收缩,从它脱离出来一道又一道的物质环,它们形成了一颗又一颗的行星,最后在中央部分留下的物质聚焦成为太阳。 
  按照拉普拉斯的上述理论,太阳系中越是外围的行星年龄便越老,越往里的行星越年轻。因此,地球要比火星年轻,金星又比地球更年轻。当时的人满可以由此设想:金星也许是一个原始的世界,它阴湿而多云,很可能布满着丛林,恐龙在那儿爬行,智慧生命则尚未萌芽。事实上,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幻想作家们还经常这样描绘金星上的景象。 
  按照上面的思路,火星上的智慧生物则在千百万年以前已经达到和超越人类目前的水平。它们的超级文明会不会已经使它们变得像神那样善良,抑或像恶魔那样可怕? 
  火星的红色,兼之它以战神的名字命名,使人们在感情上偏向于上述的后一种可能性。科幻作家普遍地对于火星抱有恐惧心理,这种情况同样持续到本世纪的50年代。 
  其他世界上,特别是火星上也有生命的念头同样影响着火星学家们。他们绘制的火星图也就具备了地球本身的种种地面特征:有大陆、山脉、海洋、海湾。。那么,到底火星上有没有智慧生物呢?这还有待科学家们的进一步考证。




海王星有没有光环 
  1977年3月,我国和美国的天文学家,在观测天王星遮掩恒星的时候,同时发现了天王星也有光环。1979年,“旅行者”一号宇宙飞船在经过木星附近的时候,又发现了木星也有光环。在这新的发现接踵而来的时刻,人们不免想到,在太阳系的9大行星中有4颗结构类似木星,现在它们中的土星、木星和天王星已发现有光环,唯独海王星没有,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于是,海王星有没有光环,成了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饶有兴趣的探讨课题。 
  在探索海王星究竟有没有光环的时候,人们不禁想起了我国清代末年的一位天文学家邹伯奇(1819~1869)。他在生前制作的一台太阳系表演仪上,曾忠实地表现了当时人们所知道的太阳系。仪器上有太阳、8大行星(冥王星当时还没有发现)以及行星的卫星等。在相当于土星的位置上,他布设了一个环,显然是表示土星光环的。叫人惊奇的是,在海王星的位置上,邹伯奇也布设了一个环。邹伯奇亲自制作过望远镜,还制作过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架照相机。他完全有可能对海王星进行过观测,可惜的是人们没有找到他有关海王星光环的观测记录。因此,邹伯奇有没有发现过海王星的光环,还是一个谜。 
  1968年4月7日,海王星从恒星前掠过,这对于天文学家来说,是一次极好的观测机会。在新西兰的约翰山天文台,美国科学家爱德华·吉南对这一次掩星过程作了详细的观测,不过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研究海王星的大气上。吉南利用自动记录仪,详细地记录了掩星过程中恒星光谱的变化,收获真不校然而,正当他满怀喜悦将资料带回国的旅途中,随身所带的光谱数据资料全部丢失了。这一打击使他十分懊丧,以致使他决心放弃了这项研究,剩下的另一部分记录掩星过程的资料,也被打入冷宫。 
  1982年,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了寻找论文的题目,重新翻阅了这些被吉南丢在一旁的记录掩星过程的资料。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他意外地发现,海王星挡住恒星之前,恒星光线的亮度减弱了30%。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呢?只有当行星的光环首先挡住恒星的时候才可能这样。因为行星是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星际物质组成的。恒星光在穿过行星环时,有一部分光透过这些星际物质的孔隙,顺利地射向地球,而另一部分光被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