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尚需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和试验,不断提高作业的技术水平,才能使这项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据统计,人工影响天气的经济效益是很大的,一般估计投入产出比约为1∶5到1∶30,一些特定地区经济效益还会更大些,同时这项工作还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社会效益。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包括许多内容,目前国内广泛开展的主要为人工降雨、人工防雹和人工消雾,其技术方法简述如下:人工降雨人工降雨又分为人工影响冷云增加降水和人工影响暖云增加降水。冷云增加降水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为,利用飞机携带冷云催化剂(碘化银、干冰、液氮等)或发射人工降雨高炮炮弹。在云内低于…3℃层且有过冷水的区域进行催化,使其增加降水。我国从事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工作者,通过10多年对我国北方层状云人工催化冷云降水的研究表明,其平均增雨效率在20%左右。人工影响暖云增加降水多采用飞机携带暖云催化剂(盐粉、尿素等)在云中高于0℃层区域进行催化。由于暖云催化剂粒子的尺度要求比冷云催化剂高得多,所以暖云催化剂用量要高于冷云催化剂104~106倍。 
  一般飞机作业一架次需携带上千公斤暖云催化剂。 
  人工防雹人工防雹是指用人工方法使冰雹云不降雹,或者减弱降雹强度。目前国内广泛开展的防雹作业是利用口径37毫米高射炮,直接将装有碘化银的炮弹送入冰雹云的冰雹生长区爆炸,人为地增加雹胚的数量,由于这些众多的雹胚在冰雹形成的区域会争食云中的有限水量,使它们大多数不能长到冰雹的尺寸,从而限制冰雹生长,达到人工防雹的目的。 
  人工消雾人工消除局地过冷雾通常采用丙烷、干冰、碘化银或液氮等催化剂,播撒于雾中,产生冰晶,使大量过冷雾滴聚集到冰晶上,冰晶靠消耗雾滴长大并下落到地面,从而改善能见度。人工消除局地暖雾主要采用向雾中播撒吸湿性粒子,如盐粉、氯化钙溶液、尿素等,使其吸收雾中水汽,从而改善能见度。利用动力法、加热法消除暖雾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人工“捉”惊雷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平均每秒钟约有100次雷电发生。 
  雷电具有极大的能量,仅一次普通的雷电就可产生10万安培的电流和4×106焦耳的能量。这股强大的能量有时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它可以击中升空的火箭和飞机,可以摧毁和破坏高层建筑,可以劈裂粗大的百年老树,可以扭曲坚韧的金属板,可以引起森林火灾,可以伤害来不及躲避的人畜。如1986年美国有三枚待发升空的火箭被雷电击中;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森林因雷击而起火;1989年8月12日,我国黄岛油库因雷击起火发生剧烈爆炸事故。雷电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可怕的人身伤亡,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4000人惨遭雷击而身亡。 
  为了战胜雷电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避免雷电带来的损失,科学家们研制出了各式各样的避雷器。但避雷器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安装,而且避雷器有时也并不安全。于是就有了人工“捉”惊雷的设想,即用人工的方法将惊雷消除在云层中。目前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多种人工“捉”惊雷的方法。 
  方法之一是向雷雨云中播撒碘化银或碘化铅冻结核,使云中水滴在冻结核上冻结成冰晶,从而使云中带电粒子减少,雷电也就不易发生了。 
  方法之二是向雷雨云中撒播金属丝或镀金属的尼龙丝,金属丝在雷雨云内的强电场中可以产生电晕放电现象,使雷雨云中电荷散布到广阔的空间,从而减弱空间电场强度,避免雷电发生。 
  方法之三是主动触发雷雨云中的雷电,向雷雨云中发射炮弹或火箭,让其在云中爆炸,以驱散惊雷。 
  方法之四是引雷落地,这是目前最为先进有效的人工“捉”惊雷方法,它是用人工引雷火箭,将云中雷电引落地面而消除之。引雷火箭的结构是在其尾部拖有一根细钢丝,钢丝的一端埋在大地中,当火箭拖着很长的钢丝发射到高空时,浓云密布的天幕上将看见一道2~2。5米宽的桔黄色闪道,如同一把闪光的利剑竖立在天地之间,顺着钢丝直贯而下。只需3秒钟就可把惊雷“捉”下来,强大的电流将钢丝烧熔汽化,场面蔚为壮观。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地掌握了这项先进的技术。




家庭天气预报员 
  天气的阴晴雨雪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如果家庭能有一台天气预报机该多好!其实“家庭天气预报员”早已问世了。 
  电子气压计最近,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俄勒冈科学公司正在销售一种电子气压计,它能不停地显示当地的天气状况。这种装置有4块条形液晶显示屏,用易于理解的符号表明未来的天气变化:晴、多云、阴、雨及暴风雨等。有了这种装置,就好像家里24小时都有天气预报员。你不必再按照电视或电台里的天气预报调整你的作息计划。因为这个气压计可提供最新的预报。该气压计可测量40公里范围内气压的上升或下降。在12~24小时内,该气压计的预报准确率为75%。 
  如果大雨即将来临,气压计屏幕上会显示暴风雨图案。为了让用户保持警惕,气压计还发出嘟嘟声,直到天气状况改善为止。按动任一键,声音便停止。该装置的其他功能包括显示室内温度、相对湿度、日历和时间。该气压计尺寸为7×4×1英寸,使用7号电池。它可置于桌上,也可挂在墙上。 
  这种家用气压计在变换位置后大约需要24小时适应新的天气环境。 
  晴雨草在家里阳台上栽一盆娇美的含羞草,即可欣赏,又可预报天气。 
  如果你想了解未来的天气,只要用手触动一下它的叶子,它就会告诉你。正因为如此,人们称之为“晴雨草”。原来,它的叶液里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对天气变化很灵敏。当天气晴朗、空气干燥时,它的叶片的闭合速度和能力比张开的速度和能力强,此时,如果你用手去触动它,它的叶子很快收缩并垂下来(即所谓“含羞”),并且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复原。这种现象说明此时空气比较稳定,湿度小,天气将继续晴朗。当天气快要转阴、下雨时,含羞草受温度的影响,叶子的膨胀速度和能力比收缩的速度和能力强,此时,如果你去触动它,它的叶子收缩得慢,下垂迟缓,甚至稍一闭合叶子又重新张开(即所谓“不羞”),这说明空气不稳定,湿度大,天气将由晴转阴,甚至下雨。 
  荧屏知天如果你仔细观察电视荧屏,它还能预报天气呢!晴天讯号:荧屏上的图像清晰,声音洪亮,且无任何杂音,水平扫描线变得纤细,表示本地不仅气压偏高,湿度较小,而且多受平稳气流控制,近期内将以晴为主;大风信号:荧屏上出现长宽不等的多束黑色条纹,与图像重叠在一起,并不停滚动或抖动,有时还伴有滋滋嗡嗡的杂音,就预示着大风在别处已经形成,很快会影响本地;阴雨信号:荧屏上的水平扫描线明显变粗,并扭曲成波浪状,宛如“缕缕青烟飘上天”,表示本地不仅受低压控制,湿度大,而且盛行上升气流,预示此地未来将以阴雨天气为主。在出现以上阴雨信号的同时,如果荧屏时隐时现一束束密集的小亮点,并伴有“咯嚓、咯嚓”的杂音,表示本地已形成雷雨天气。 
  气候泥鳅不少家庭都有养鱼的习惯。其实,如果用玻璃缸养一条泥鳅,也能预知天气。你不妨仔细观察:晴天,泥鳅总是静静地呆在水底,或缓缓在水底漫游,很少浮上来;当它在水中上下游动,不时浮到水面上来,甚至跃出水面显得异常烦躁,说明天要下雨了。原来,泥鳅的呼吸器官与众不同,泥鳅除了和其他鱼类一样用鳃呼吸外,还能借助皮肤、肠呼吸。因此,在氧气不足的水中生活时,就用肠辅助鳃呼吸作用的不足。晴天,泥鳅主要以鳃呼吸;当天气闷热潮湿时,水中溶氧不足,它就要游到水面上把嘴伸出来吞食空气,进行肠呼吸。水中的氧越少,它上下游动的次数越多,因而也当了“天气预报员”了。




生物“气象员” 
  生物学家根据观察,发现水母是一个高度准确的“活气压计”。在暴风雨到来很早之前,它就急急忙忙地把身体隐藏到安全地带。 
  科学家仔细地研究了水母的身体,发现它有一个可以感觉超声波的“耳朵”。在暴风雨发生前10~15小时内,它的“耳朵”就能清晰地“听”到由水中传来的超声波。在水母的“耳朵”前端有根细细的棒状物,上面带一个圆球,充满液体,有一个小小的石子浮起,并同神经末梢接触。超声波首先被充有液体的圆球接收,然后由水泡中的小石子传给神经,于是水母就接收到大风警报的信息了。科学家根据水母“耳朵”的工作原理,制成了自动预报大风警报的“电子耳”装置。 
  在自然界中,青蛙素有“活晴雨表”之称,因为青蛙能够感知大气的微小变化。非洲的土著居民,只要发现树蛙由水中爬到树上,便动手做防雨的准备,因为这预示着雨季要来到了。而当青蛙在水面“吧哒吧哒”地拍水时,也就是预报天要晴了。 
  许多鸟类也都是出色的“气象预报员”。它们对气压的变化,阳光的强弱,以及雷雨前大气中的积电现象非常敏感。这些气象的变化,往往会直接影响到鸟的歌唱、飞翔以及候鸟到达和出发的时间。 
  预报风向是老乌鸦的拿手好戏。人们只要看一下它朝什么方向站着,就可知道吹的是什么风。它的头朝南,便是南风;头朝北便是北风。因为它为了保护羽毛,总是让风顺着羽毛吹。 
  预报阴雨也是乌鸦的强项,因为它对天气变化很敏感。一般在大雨来临前1~2天它就会一反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