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渔夫到国王-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之一,剩下百分之三的股份由一个叫做恒生职员委员会的内部组织持有。

    皇后大道中1号汇丰银行总部大楼,位于最高13层的总裁办公室内,桑达士放下手中的报纸,手指点着最上面《工商晚报》的一张照片,沉思不语。

    那是一张引人注目的照片,一小堆金砖摆放在恒生总部大堂内,后面站着新恒生所有股东,每个人都笑得特别灿烂,特别是林夫人和两个新加入的股东。

    汇丰拒绝太平洋公司用黄金作为抵押借取港币,是一个拥有怡和背景的高级主管做出的决定,事前桑达士毫不知情,对于汇丰大班来说,那只能说是一桩还算可以的业务。

    然而在桑达士看来,手下这样愚蠢的举动毫无疑义,黄金在任何一个银行都能很方便的兑换到港币、英镑或者是美元。

    因此在太平洋办事处开张时,桑达士派人送去花篮,虽然没有得到友善的回应,他却没有感到不满或者愤怒,只是一笑而过。他对那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年轻人是挺有兴趣的,但是也不过如此而已,没必要耗费太大心神关注。

    然而当恒生挤兑风潮发生后,信息渠道无比灵通的桑达士很快通过某些蛛丝马迹,得出一个结论,那个年轻人很有可能想要通过这场风潮,获得他最需要的金融机构。

    桑达士出手了,并不是出于敌意,而是出于警惕,作为香江最大金融机构的掌舵者,他不能容许有任何可能威胁到汇丰霸权的金融机构成长起来,尤其是华资银行。

    这是为汇丰的股东考量,更是为掌控香江的英国人着想。

    金融是殖民的终极形式,也是最有效和最隐蔽的形式,作为一个优秀的银行家,一战士兵和二战军官,大英帝国低级爵位拥有者,桑达士笃信这一点。

    可恨葛量洪为首的港府管理层,全都是实用主义者,骨子里已经抛弃了大英帝国的骄傲和荣誉,竟然要把观塘填海造陆工程交给所谓的太平洋集团承担,他领导下的港府就这么缺钱?

    可惜远在伦敦的董事会,根本没有在意远东小岛上的世事变幻,他们的注意力完全投到了本土的复苏上面。

    对董事会那群垂垂暮年的老头来说,桑达士的任务,就是在稳定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掠取利润,输送回母体,他们不愿意加大投入,也根本不支持他大幅度地变革。

    或许在这些人眼中,这个散落在远东的小岛,已经摇摇欲坠了吧,就如同日不落帝国曾经的辉煌一样。

    不管怎样,我都会紧盯着这个危险的新对手,最好祈祷不要让我找到你们致命的弱点!

    桑达士最后想道,将报纸收藏到身后的书报架上。

    与此同时,与汇丰相距不远的皇后大道中181号六层大楼顶层,恒生银行大会议室内。

    “可惜这是黑白照,否则今天全香江人的眼睛都要被亮瞎了。”利国伟指着报纸,喜笑颜开地说道。

    在座的所有股东都笑了,他们没有理由不高兴。

    虽然股份下降到百分之四,可此时林夫人在跑马地的别墅客厅里,在林海十几名全副武装的手下看管下,堆着整整600公斤黄金,比下面大堂里那一堆黄金还多。

    而且,这次股东会上,林海再次申明,会培养林夫人的长子林秀岭,未来成为恒生的管理者。

    至于其他股东,股份额度略微下降,实际价值却提升了将近一倍,眼见着恒生换了最高领导者,资金无忧,可见着前途无量,哪里能不笑个痛快。

    不同于往日一贯的沉稳,利国伟今天表现得稍显夸张,这实在正常。虽说有个大鸦片商的堂伯父,可利国伟家庭并没有受到多少恩惠,他从小生活学习就很刻苦,工作也是从最底层的银行柜员做起,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还是林会长有魄力啊!”几个老股东不得不佩服林海。

    用高昂的代价说服了林夫人后,林海转过头又从他们交易下来一些股份,将这部分股份出售给为恒生做出巨大贡献的利国伟,还有那个据说是富国银行日本分行总经理的美国人,最后还留了百分之三给一个还在纸面上的组织。

    名为恒生银行职员委员会的组织,按林海设想,是为了恒生内部员工获取股票红利而创建的,在还未成为公众股份有限公司前,很有必要通过这种手段来回馈公司内部员工,从而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率。

    林海也很高兴,恒生加入太平洋集团,集团最近又经过一次结构调整,现在拥有了功能完整的各分公司,接下来就是一往无前地发展了。

    “我们接下来谈谈恒生的职位安排,”等大家情绪安稳下来,林海微笑着说道,“何董继续担任恒生副董事长,并承担总裁职位,恒生一切日常事务都由你来负责,努恩担任我的特别代表,平时代替我出席股东会,并兼任恒生副总裁,主要负责各个分行及营业网点筹建。”

    杰森…努恩已经答应加入恒生银行,并不是为了那少得可怜的百分之一股份,而是为了在人生的后半阶段,再创职业的更高辉煌。

    林海接下来和股东们,讨论了在日本大间、马里亚纳塞班、棉兰老黑塞维山以及美国洛杉矶成立分行的事项。

    香江本地的营业网点自然也要增加,按照林海的想法,除了中环总部一楼和油麻地庙街的两个营业点外,短期内还需要增加北角、铜锣湾、尖沙咀、旺角、观塘、深水埗等至少六个营业网点。

    和未来多于公厕的银行网点远数量相比,当前香江的银行营业网点可谓少得可怜,连汇丰都只有五个网点,其他华资银号大都只有一到两个网点而已,很多银行就用总部作为唯一的营业网点。

    “诸位务必注意,未来香江产业工人和办公室白领数量都会激增,虽然他们的业务额不高也显得琐碎,可正因为如此,大部分银行都不会在意这项业务,这也是恒生可以开拓的新的业务增长点。”林海说道,“因此,我们的网点必须设置在人口居住密集区附近,方便市民的日常存取需求。”

    “那样做的话,我们的租金和人员成本短期内会增加很多,毛利率可能会下降很多。”长期负责银行存贷业务的梁植伟说道,“我认为,还是要想办法开发更多的大客户。”

    他的言下之意,为了散碎的市民存款,开办更多的营业网点,其实是入不敷出的。

    目前华资银行的主要利润都来自于存贷款利息差额,一家银行存款越多,利润就越高,因而在香江,汇丰等英资银行一直都是巨鳄,他们的客户可都是英资大洋行,华资银行和他们相比,就如小虾米一样渺小。

    “或许我们可以增加自营投资比例,比如外币和黄金市场,恒生之前就取得了很不错的收益。”利国伟说道,同时有些歉意地看了林夫人一样,被对方狠狠地回了一个白眼。

    “国伟的话很有道理,关于自营部分,等会再谈,先谈大客户和营业网点的事。”林海点头道,“太平洋公司即将开展的观塘工程,是一项总额超过五亿港币的大工程,我想这应该算是大客户了吧。”

    “那绝对是!”股东们全笑起来。

    观塘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分为填海造陆和区域建设两部分,太平洋集团会成立一家新公司——太平洋发展,作为乙方承接工程,具体施工则由集团控股企业新昌建设负责。

    两间公司的资金周转都会通过恒生银行进行,初步预计,月流水至少可达千万港币,未来高峰期甚至可能会超过两千万港币,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惊天大单。

    之前听了林海对观塘工程的介绍后,股东们兴奋之余更多的还是惶恐,他们担心恒生根本没有资金实力来承担这个重任。

    “观塘工程的资金问题,你们别担心,集团会想办法解决,不会把压力放到新生的恒生银行,恒生要做好的就是服务好太平洋发展和新昌建设的资金周转。这项工程,至少可以为恒生带来每月千万级别的现金流,再加上集团其他业务部门的货款存取,暂且不考虑新的零散客户带来的现金流,恒生开办新的网点也根本不会很吃力。”林海自信说道。

    “另外,所有网点租用物业,都会由集团专门的分公司先行购买或者租用,恒生只要支付略低于市场的租金即可。”

    安德鲁来到香江后,林海、张问天同他经过讨论,又频繁通过远洋电话和华特、上川商讨过后,决定调整太平洋集团架构,在林海完全独资的美国太平洋集团公司名下,新成立一家太平洋物业地产公司。

    太平洋集团未来所有购买或租用的物业都会放入这家公司,由太平洋物产作为房地产拥有者再出租给各分公司,这样在获取房地产升值红利的同时,也有利于分公司降低租金成本。

    更重要的是,集团可以通过调整租金来调节各分公司利润,有利于集团整体避税。

    在决策委员会几个巨头定下来的规划中,未来太平洋集团的核心就是这三家公司:太平洋控股、太平洋物产和太平洋银行,所有的分公司都会归并到这三家公司名下。

    自然,恒生银行就是未来太平洋银行的根基,林海期盼着太平洋银行未来遍布五洲四海,为集团提供最大程度的金融支持。

    “国伟刚才说到的自营投资,我很支持,恒生立刻建立投资部,由国伟负责,原来的外币、黄金等交易部门合并到这个新部门,另外增加债券、期货等投资内容,缺少专业人才就通过猎头公司招募,只要是人才,就不要怕薪水高。”

    讨论完网点建设,林海把话题转入恒生的自营投资上,

    “明天正常开业后,如果挤兑风潮平息,这次我投入进来的新资金,完全可以放到国伟手中进行操作。另外,集团在港分公司的资金,我也授权恒生进行投资。”

    欧美大银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