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妙医鸿途-第15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要做好产品价格的梯度,同一种药物要根据不同消费水平的病人,进行严格划分,这样才能让利益最大化,三味制药现在的产品虽然不少,同一种产品的价格梯度制定得很粗糙;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做好中成药的产品质量。中成药一直对外宣传,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小,但骗得了外行,骗不了内行。现在国内很多中成药注重新药剂,疗效的研究,却忽视了毒理的研究,因此造成中药中毒,被禁用的现象,屡屡发生。比如在美利坚,禁止含汞、铅、朱砂等成分的中成药进口;在y国,禁止使用马钱子、川乌、蝉衣、蜈蚣等,所以在加强中成药产品开发的同时,一定要将毒理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崔浩明耐心地分析道,他所说的三个观点很分散,但都说中了要害。
  苏韬深以为然,“没想到崔老师,竟然对中成药研究得这么深刻。”
  崔浩明摆了摆手,“中成药是国家重点培养的方向,年平均增长速度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销售额逼近千亿美元大关。其实很多国内很多西医学者都知道中成药大有可图,但他们的思想一时间转变不过来而已。”
  苏韬重重地点头,深深地望着崔浩明,“崔老师,如果您不嫌弃,我想邀请您加入三味集团,担任顾问团的团长。”
  崔浩明笑了起来,“我怕自己难以胜任啊。”
  苏韬知道已经点燃了崔浩明内心的冲动,只不过是象征性地谦让一番。
  苏韬站起身,朝崔浩明很认真地鞠了个躬,“崔老师,以您的人品和学识,担任这个职务,完全实至名归。说实话,我一直想要寻找这么一个关键人物,今天你跟我提出这么多想法,让我茅塞顿开。”
  现在三味制药虽然已经有了好几个国医专家,但还是缺少像崔浩明这种在专家组混得脸熟,有一定号召力的专家坐镇。想这些人每一个都是无价之宝,苏韬当然是能拉拢就拉拢一个。
  关键崔浩明提到的行业峰会,这让苏韬非常感兴趣,现在中成药在国内缺少严格的行业标准,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同时能够走出国门,必须要有一个组织来指定相应的标准。
  现在国内中成药制造企业鱼龙混杂,不少小的药厂拿了个配方,就敢做一些没有经过严格制药审批流程的中成药,这种跟风的势头,不仅造成大厂的损失,而且还造成很多潜在的负面影响。
  三味制药虽然建立的时间很短,但现在已经进入国内前五的位置,有资格也有必要,将这个行业规范一下。
  苏韬之前觉得太仓促了一点,没必要这么快就太过高调,但今天得到崔浩明的指点,他突然意识到其实自己已经有资格对规范行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崔浩明连忙扶住苏韬,对苏韬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笑道:“没必要行这么大的礼啊!这样吧,我先试试看,顺便帮你物色有没有更好的人选担任团长这个职责。”
  苏韬很欣赏崔浩明这种谦逊的性格,沉声说道:“在我的心目中,你就是最适合的人选。当然,如果有足够优秀的人选,还请崔老师帮我们拉拢过来,现在三味集团是求才若渴。至于待遇的问题,你也不要担心,绝对是行业内最高的标准。”
  崔浩明挥手哈哈大笑:“三味制药的薪资待遇,我还是有所耳闻的,其实我有两个学生就在你的公司工作,其实医疗行业跟其他行业一样,圈子并不大,一家企业好不好,大家都会互通有无。老实说,我对岐黄新城也特别感兴趣,已经聚集了不少高校了吧?”
  苏韬对崔浩明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他是一个对行业动态很了解的专家,不仅自己的医术高明,而且还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进步,这一点非常了不起,也正是自己现在需要吸纳的人才。
  一个庞大的企业,不仅需要一线的研究型人才,而且还需要这种对宏观发展趋势有着深刻认识的人才。
  崔浩明对国内医学发展洞若观火,也看中了中医及中成药的成长趣事,他的电脑里有好几篇最新的论文,都是研究国内中医领域的课题,暂时没有对外发布,是觉得还需要酝酿一段时间,等到恰当的时机才发表出来。
  苏韬内心还是挺激动,其实与崔浩明这番深入交谈,远比拿下那几个亿的订单,还要让苏韬感觉到精神振奋。
  一方面,崔浩明的确是个人才,可以利用他在行业内的号召力,推动中医药在全国的普及;另一方面,崔浩明对苏韬的认可,让苏韬坚定了信心。说到底,苏韬在经营自己的中医帝国过程中,属于盲人摸象、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前路究竟如何,但崔浩明作为一名专心研究西医的专家,他认可了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这让他感到仿佛在一片混沌的天地间,突然看到了一缕星光。
  崔浩明和苏韬还真是一拍即合!两人在房间里聊了差不多三四个小时,直到姬湘君过来提醒,崔浩明想起自己还得到苗老那边看看,才跟苏韬依依不舍的作别。
  “崔老师,等有空我们再坐下来聊聊,听君一席话,深读十年书。”苏韬望着崔浩明的眼神,仿佛望着一座星空大海上指引航线的灯塔。
  崔浩明跟苏韬重重地握了握手,“年轻人的想法大胆创新,我跟你也学到了很多。”
  苏韬一直将崔浩明送了很远,目送崔浩明消失,才缓缓转身。
  见姬湘君掩嘴微笑,苏韬耸了耸肩,无奈叹气道:“怎么?我现在这个样子很可笑吗?”
  姬湘君摇头道:“一点也不可笑,感觉跟拍电视剧一样。”
  “假?”
  “很假!”
  苏韬轻轻地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对姬湘君,道:“小姬啊,虽然世界很复杂,人心很险恶,生活很艰难,朋友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但我们还是要坚信这个世界上还是有温暖,还是有纯粹的友情,以及需要为之奋斗的信仰。我们可以偶尔庸俗,但不能放弃对美好的追求。”
  姬湘君愕然,颔首道:“对不起,我错了。”
  苏韬嘴角突然露出笑容,哈哈大笑道:“我的演技还不错吧,这就将你给骗倒了。”
  姬湘君瞪大眼睛,又气又怒,却又敢怒而不敢言。
  苏韬跟姬湘君开个玩笑而已,但刚才跟崔浩明交流的时候,很多话还都是发自肺腑的,想要获得一个人的信任,即使演技在精妙,也比不上你源自内心深处的坦诚来得有价值。
  苏韬回到房间之后,给夏禹打了个电话,将和崔浩明详谈的结果告诉了夏禹。
  夏禹笑着说道:“又一个国医专家愿意加入,那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夏禹明白苏韬的想法,那个顾问团就是为了给后续国医专家设定的。夏禹从苏韬最近拉拢的几个国医专家已经开出来后面的趋势,他的魔掌已经不局限于中医领域的泰斗,还打算从西医领域的顶尖人才寻找突破口。
  苏韬的思路不仅明确还是高超,想要提升中医的地位,一味地想要去对抗,肯定是不行的,相反,要尝试着让西医认识和了解中医的潜力,同时吸引他们加入到中医发展的蓬勃事业中来。中医源自于华夏的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分支一样,最强大的在于同化能力。
  曾经有过一个新闻,强大而著名的犹太人,飘散在世界各地,由于他们相对独立,与外界接触较少,文化、习俗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但是在华夏的犹太人却被强大华夏文化所同化,他也成为世界上唯一被同化的犹太人。
  苏韬现在打算用中医文化,来同化这些西医出生的学者,自上而下,循序渐进,五年、十年若是太短,那就用十年甚至百年的时间!


第1724章 好事也是难事
  在苏韬看来,中医完全没有必要和西医对立,尤其已经从夹缝求生的状态,到如今已经占据一席之地,更没有必要跟西医彻底划分界限。
  很多人脑海里都存有“非西即中”的理念,那是大错特错的。西医能够成为世界主流的医学学科,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而中医能够在华夏存在这么久,即使成了星火也从未熄灭,那也是因为它有弥补西医不足的地方。
  想要弘扬中医文化,一方面是保护好弥足珍贵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要让中医融入到世界的主流医学之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那是错误的思路,相反,让一群西医学者挑出瓜的不足之处,同时提炼瓜的优势之处,这才是聪明之举。
  所以苏韬进入国医专家组之后,他从来没有刻意地去跟西医划清界限,相反他努力让自己融入到西医的圈子,比如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岳遵,他就是学西医出身,苏韬能够让他认可中医的价值,这便是苏韬的高明之处。
  主要苏韬有更为长远的目标,他觉得无论西医还是国医,大家都是华夏人,没必要窝里斗。作为一名华夏医学工作者,应当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而不是盯着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
  跟夏禹打完电话之后,苏韬又给吕诗淼拨通电话,主要商量社会福利院的项目推进。
  吕诗淼语气轻松地说道:“我们已经跟博源市谈好合作内容了,博源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疗养院将由我们以成本价收购,明天我们便会安排工作人员跟对方作详细的交接。我们之前跟博源市民政部门交涉很久,没想到这么快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件事还是多亏了苏会长够给力啊。”
  苏韬顿时感觉精神振奋,“博源市那边应该是想赶紧处理掉这些尾巴,陕州省已经安排了工作组进行调查当地的很多问题,疗养院项目是藏污纳垢之处,所以你们在收购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给一些人提供脱罪的机会。”
  “放心吧,此次工作小组不仅有专业的审计人员、法务,而且都是有丰富收购经验的专业人才,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吕诗淼笑着说道。
  “我相信你。”苏韬跟吕诗淼又说了一些闲话,才挂断电话。
  这时姬湘君敲开房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