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间谍-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人都笑起来,伊戈尔摆摆手,领着他们继续往前走,这回走得很快,穿过这个大机库,走过一截白雪皑皑的跑道,一直走到一个小很多的机库前才停下。在这座已经拉开大门的机库里,托马斯看见1架红白相间的3座双翼飞机。2个小伙子正穿着工作服在飞机旁忙碌,看见伊戈尔,其中一个咧着嘴笑着迎上前。

“我们的‘俄罗斯护士’身体怎么样?”伊戈尔直白地问

“没问题!”小伙子俏皮地用中文回答了句,然后改用俄语向伊戈尔详细地汇报起这架飞机的维护工作。伊戈尔走到飞机前,指着几个地方快速提问着,那个小伙子则快速回答着。终于,伊戈尔满意地笑了笑,伸手和小伙子握了握手,然后扭头对托马斯和多拉说:

“欢迎乘坐我们亲手制造的‘俄罗斯护士’,别看她比那架‘俄罗斯勇士’块头小很多,很多设计理念在世界上应该也算是先进的!”

伊戈尔、多拉、托马斯分别按照顺序进入这架双翼飞机机脊上的3个串联排列的单人机舱,2个小伙子给他们分别盖好机舱的玻璃盖,在盖好托马斯的机舱盖以前,还专门指导他戴上一副带有耳机和话筒的飞行帽,并帮他将飞行帽上的电线连接在一个插座上。

在飞机滑行出机库大门的时候,伊戈尔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欢迎乘坐‘俄罗斯护士’,这架由伊戈尔·伊万诺维奇小组设计制造的,独一无二的设计验证机!这架飞机是世界上少数安装了半封闭式玻璃座舱的飞机,同时飞机上还配备了舱内直吹的暖风系统,机内电子通话系统和对外无线通信系统……这架飞机的3个机舱都有独立的飞机驾驶系统,由我这里控制分配操纵权,起飞后你们二位谁想驾驶这架飞机都可以向我提出申请!有什么不懂的等会儿问,现在我们要起飞了!”

“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名字?”多拉大声在通话系统里叫道。

“她的颜色红白相间,跟红十字会标志一样!”伊戈尔大声回答:“我不想让她象个杀人机器,我希望她能给人善良和美好的印象!”

飞机越滑越快,最终随着一阵猛烈的颤栗,在瞬间向下坠去的错觉中飞上了蓝天。

托马斯在最后面的座舱内,激动地扭头看着小时候曾经最喜欢的场景:下面的雪白大地和建筑物飞快地变小,然后越来越大面积的大地景貌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在刺眼的阳光下,湛蓝的天空到了边缘开始变成乳灰色与大地模糊交汇,更高的地方,一些雪白的小云团清晰可见。

这时,他发现座舱内部其实比刚看上去时的感觉大很多,就自己这身材,在座舱内还是可以自如转动的。面前有个操纵杆,和一套仪表。目前,这些仪表大多都没什么动静,只有高度表和水平仪在工作。托马斯发现自己其实可以把腿伸开,刚好将操纵杆放在两腿之间,这样坐着会更舒服点。空中虽然温度很低,可靠着面前仪表盘下的风口里呼呼吹出的热气,倒不会觉得冷,半封闭的玻璃舱和飞行帽也使得耳边比小时候坐过的飞机少了很多嘈杂……总之,真是一架不错的小飞机!

“博士,以前坐过飞机吗?”伊戈尔突然问,同时托马斯在内部通话系统里还可以清晰地听到多拉一直在兴奋地急促呼吸。

“……没有,我只是在战前坐过德国人的飞艇。”托马斯在双重撒谎,因为他既不能违反北京的纪律说他小时候其实就在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中国航空研究基地长大,也不能违反伦敦的纪律说他在圆点接受基本行动能力培训时坐飞机跳过伞。

“飞艇?呵呵……”伊戈尔干笑了两声,然后大叫道:“多拉,这架飞机比前年坐俄罗斯勇士飞得要舒服吧?”

“伊戈尔,你的飞机真是越造越好了!”多拉由衷地赞叹道。

“我要把飞机开到图拉市区上面去看看!”说罢,飞机发出一阵震颤,接着便感觉象倾斜滑落那样向图拉市区方向飞去,同时伊戈尔高兴地用英语大声喊道:“请大家注意了!”

“请大家注意了!”从箱式照相机后面的黑布里钻出来,随军记者用日语大声叫喊着,举起手里的箱式照相机的气动开关。

“快看!是飞机!”1名站在“炮公主”巨大身躯上的年轻日本军官指着天上大喊着。炮车下刚排好照相队形的日本军官们纷纷向上看着,其中包括差不多站在人群最末端的土肥原贤二大尉。湛蓝的天空上,一架红白相间色彩的双翼飞机正在清澈的阳光中滑过。

“是哪里的飞机?它想干什么?”小原将军突然问道。在将军提完这个问题后,周围一片寂静。

“看那样子应该是没有武装的飞机!”放下望远镜后土肥原贤二大声判断道:“看涂装的颜色象是国际‘红十字会’专用的!”就在这时,远处有警戒日本士兵向飞机开了2枪,人群中间拄刀端坐着的小原将军急忙喝道:

“传令下去:这架飞机很可能是国际‘红十字会’的专用机,任何人不准射击!”

周围马上有传令兵跑去传达将军的命令。一些军官看到将军如此信任土肥原的判断,开始用嫉妒和羡慕的目光看着土肥原。土肥原感觉到了这种不是很友好的态度,急忙装作什么也不明白,抬起脸专注地看着远处的照相机镜头,嘴角矜持地抿了抿。

土肥原的部队离市区较远,7点钟接到命令后,他花了差不多10多分钟才将分散开的部队集合起来,等他率领部队赶到原来规定集结地点,大部队已经出发了。就在土肥原率部转向前进时,配给他的骑兵们又接到新的命令,脱离他的编制赶赴新作战单位去了。没办法,土肥原只好率领部下推拉着37毫米火炮,抗着重机枪和60毫米迫击炮徒步行军,到9点20多分才走到图拉火车货运站。

到了已经被临时作为图拉平乱部队驻地的图拉火车货运站,土肥原和部下羡慕地看着已经先期乘坐火车,从早上9点多修复的铁路上开来的师团部和直属部队。到了这里后,所有人接到正式通知:从现在开始,在恢复图拉的法律秩序期间,所有参加平乱的部队在名义上都要接受一位叫尼古拉·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的政府军中校的指挥,这个中校也是整个图拉平乱部队的临时总司令。看着宣读命令的那个少佐不以为然的表情,谁都会明白这个所谓的俄罗斯中校是怎么回事,大家只是虚应了一声,谁都不会把这事放心上。开什么玩笑!有这么多的将军和大佐在,这个中校能指挥谁?

将自己手下的临时部队交回后,土肥原仍旧回情报课去工作,几名情报课的同僚已经嚷嚷着等一下要一起去吃推迟的早饭了。没想到,上面又下来一道命令:让他即刻赶去车站广场对面某个地点,在那里和其他昨晚表现良好的年轻军官们一起,跟小原将军和高级军官们在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场景下合影。

等土肥原由通讯兵领着,半跑着穿过半塌状态还有股浓郁血腥味的车站大门通道,跑过由被押俘虏们正在清理的满是弹坑的车站广场,又经过好几台卡车还在冒烟的街道,终于气喘吁吁地来到这个指定地点时,发现在早晨清咧的空气中,围着一门巨大的青铜大炮,高级军官们正陪着小原将军仔细地研究着这件古董。稍远处的2个大弹坑间,昨晚担任警戒搜索指挥的年轻军官们则老老实实站成整齐的2排等候着,其中包括那个石原莞尔。土肥原向队列前的一位满脸睡意的中佐报告了一声,就急忙跑去石原的身边入列。轻声的询问后,石原小声地向他介绍了情况:

原来,在昨晚7点开始的正式介入当中,这门能打出巨大炮弹的大炮自然是炮兵们关照的对象。一阵猛烈轰击之后,这门大家伙果然再也没有发言。她的最后1颗炮弹是直接击打在车站大楼右侧上的,大楼的右侧因此发生了局部的坍塌,幸好那时候日军已经开始了反扑,楼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3个多小时前的突然介入虽然打垮了围攻火车站的敌人,但敌人的大部队并没有被消灭。在追击残敌的时候,在市区内某座大桥附近追击部队遭受一小股敌人的逆袭,而且敌军还在他们的部队逃过桥后炸断了大桥。后来,因为部队要行使其他方向的治安任务,就暂时放松了对桥对面敌人的进攻。后来平乱指挥部又收到上面的新指示,让暂缓对叛军的攻击,于是在图拉范围内,在对叛军的主要聚集区域完成包围后,进攻都暂时停下了。这时,有人向将军报告,说那门大炮竟然没有被摧毁,凌晨的炮火压制只是打死了不少大炮的使用者,摧毁了牵引大炮用的车辆,因为损失惨重,加之炮弹也用完了,奇迹般逃过炮火摧毁的大炮就被暴民们丢弃在了这里。小原将军听说这门著名的图拉“炮公主”完整无缺,顿时来了兴趣,一定要领着高级军官和昨晚表现良好的基层军官来大炮这里合影,说这有极大的纪念意义……

回想着石原莞尔的介绍,刚照完相,趁高级军官们小范围与将军和大炮合影的时候,土肥原急忙拉住准备回指挥部的石原,问道:

“石原君,请等等……我们现在都停下来,究竟在等什么呢?”

“土肥原君,难怪某些方面您的排名还在我之前。”看了眼被土肥原拽住的军大衣袖口,石原笑了起来。土肥原不好意思地松开对方的袖子,刚想解释一下自己的担心,就见石原轻声地说道:“我理解您的意思――天亮前听说土肥原君所带的警戒搜索队是战绩最佳的1支队伍?”

“那多亏石原君的作战计划和兵力配置做得好……”土肥原急忙说。

“不,不,”石原摇了摇头:“我的意思是,因此土肥原君您才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暴民们不会打仗,可他们的总指挥还是很不错的,对吗?”

“嗯,”土肥原点头承认道:“暴民们缺乏相应的军事训练,尤其是带队的基层指挥者素质太差,可他们除了进攻车站这个最大的错误外,迄今为止并没有显示更多的战略指挥错误……他们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