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源转目看去,只见一名中年内侍站在石栏边的台阶上,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这人王源有过数面之缘,好几个场合都看到他和高力士一样陪侍在陛下周围听候使唤,他叫王承恩。
  “多谢多谢了,但不知王内侍可知今日陛下召见我何事啊?我这耽搁了时辰,心里有些没底。王内侍可否透露一二?”王源上前拱手道。
  “也没什么大事,叫你们这些学士来还能有什么?今日政事堂两位相公商议难民处置之事,最后商定了主意。因长安城中这几日因为难民之事有些流言流传,陛下要拟诏书安定百姓的心,所以便请你们翰林学士院的学士们来拟安民诏书。”王承恩淡淡笑道。
  王源愕然道:“就是这点事?翰林学士院的几位夫子不都在么?干什么非要召我来?”
  王承恩呵呵笑道:“王学士倒是矫情起来了,还不是那几位夫子写的诏书陛下不满意么?陛下心情不好,撕了几张诏书斥为面目可憎,毫无诚意,难安百姓之心。更当殿斥责学士院无人,所以陆元机才急着叫你来试一试,但愿你写的诏书陛下能满意吧。”
  王源甚是无语,玄宗也太讲究了些,一份诏书而已,如此折腾作甚?恐怕不是诏书的问题,而是玄宗今日的心情真的不好,也许在内宫受了杨贵妃的气也未可知。
  但知道了缘由,王源的心放下了一大半,这并非是什么大事。当殿拟诏虽有,但很多诏书都是在下殿之后拟定,时间也不算太晚。当下随着王承恩急匆匆赶往清晖阁中见驾。
  王承恩进去禀报,不久内侍出门宣王源进去,踏入清晖阁中,王源再次傻眼,原来早朝虽散去,李林甫、李适之、杨慎矜、裴宽、杨钊等一干重臣却齐聚此处,依旧在商议事情。难怪刚才自己没在散朝的人群中见到这几位的面孔。
  王源在众人的目光下快步上前行礼,坐在软榻上的玄宗拉着脸,待王源起身来劈头便是一句:“王源,公务时间,你不在翰林学士院当值,跑去何处了?”
  王源忙道:“启禀陛下,臣跟陆承旨告了假,有些急事要处理,故而……”
  “哼,急事,你的事急还是朕的事急?你们翰林学士院清闲的很,比朕过得还舒心。每日里闲谈游逛,真要作事的时候却都畏畏缩缩。朕很不开心。”
  王源忙道:“陛下息怒,臣知错了,陛下责罚便是。”
  玄宗见王源态度端正,认错积极,哼了一声道:“先站在一旁,一会儿替朕拟旨写诏。”
  王源松了口气,走到一旁站立。
  玄宗对着面前众臣开口道:“几位爱卿,到底这事儿要怎么办,你们闹了一上午没给朕个答案,朕等着你们给朕想个办法出来便这么难么?”


第170章 舌战
  杨慎矜起身奏道:“刚才殿上都已经商定了,直接派兵押送原籍,再下诏安京城百姓民心便可;偏偏李左相又来变卦,搞的拖而未决。一桩如此小的事情,弄得这么复杂,也不知李左相是怎么想的。”
  李适之沉脸道:“杨慎矜,你说的轻巧。刚才我是同意了你们的办法,但后来一想觉得非常的不妥,这才请陛下再次商讨此事。你们的办法看似一了百了,但却太过简单粗暴,完全罔顾百姓的感受。这些百姓从北边逃难而来必是家园均已被毁,丰州一带还在拉锯作战,叫他们回去他们何以安生?”
  杨慎矜冷笑道:“倒像是你李左相一人忧国忧民一般,我问你,照你的意思是要收留他们咯?然则此例一开,今后京城岂不成了难民聚集之地了。这几年和契丹突厥边境上的冲突就没停过,一打仗百姓便都往南边涌,这岂能允许?”
  李适之道:“我可没说便要收留这些人,这些人固然不能收留,但简单的打发走却也是不成的。总之要想个完全之策才成。若像你所言,驱赶百姓回去,若中途生乱该如何?”
  杨慎矜呵呵而笑道:“李左相未免杞人忧天了些,这事儿我都不用劳动南北衙的兵马,单我刑部便可以办了。到你口中怕这怕那倒是显得极难了。”
  两人争争吵吵闹得不可开交,玄宗的脸色越发的阴沉,终于忍不住喝道:“你们在朝上当着百官的面也吵,下了朝来到这里又是吵,翻来覆去就是这么几句,也没个结论来,朕听着都烦了。这样吧,朕到阁上去睡上一觉,你们慢慢吵,吵出结果来再禀报朕。朕告诉你们,今日不给朕个办法来,你们便都别回家了,朕管你们的饭。”
  众人顿时无语,知道陛下是真的发了怒。今日早朝开始,陛下的心情便不好,翰林学士院无端得咎,被骂的够呛。要知道玄宗对翰林院的学士们可是很尊敬的,这么当面训斥还是头一回。
  说实话,孟夫子的诏书拟的也和平日一样的水准,并无差错之处,可惜陛下今日就是要找茬,也只能将学士院的学士们都请个遍来拟诏了。偏偏这个王源又不见踪影,陛下等候的时候更是焦躁的很,口中喃喃怒骂。总之今日诸多不合心意之事弄到一起,陛下已经开始发毛了。
  玄宗平日平易近人,但谁都知道陛下要是狠起来那是很让人害怕的。近年来陛下不太上朝,有个贵妃哄着,脾气好了不是一点半点,但今日这情形很可能是内宫出了什么事儿,导致影响到陛下的心境。
  李林甫咳嗽一声终于开口道:“李左相,我看咱们还是不要在这件事上掺杂不清了,难民就在城门外,城里流言蜚语不少,不尽快解决此事,陛下也寝食难安。以老夫看,杨慎矜的办法虽然粗暴些,但为了京畿的治安考虑,倒也是个快刀斩乱麻的好办法。不仅如此,还要定个规制,今后再有难民前来,要在京畿周边的州府进行拦阻。一点点难民的事情是小事,但乱了长安便是大事了。”
  李适之叹了口气,知道这件事若不妥协,今日很可能惹得陛下发怒,闹出大事来。虽然让李林甫占了上风,但自己确实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
  李适之和裴宽对视一眼,两人均知今日需得妥协,正欲开口说话,清晖阁侧门处一名内侍匆匆而入,从侧幕走到高力士身边,在高力士耳边低语了几句。
  高力士面色诧异的看了看站在角落的王源,神情颇有些玩味。
  “力士,怎么了?派去的人回来了?还算安定么?”玄宗皱眉问道。
  高力士凑近玄宗的耳边,低低说了几句话,玄宗脸上也满是惊讶之色,眉头舒展开来,问道:“竟有此事?”
  高力士微微点头。玄宗看向王源,招手道:“王源你过来,朕问你话。”
  王源本听着几人在这里毫无建树的吵闹很是无聊,听到玄宗叫自己忙打起精神上前行礼。玄宗摆手道:“不用多礼,朕问你,你今日上午告假去办的什么私事?”
  王源咂嘴道:“一点私事而已,不值得陛下过问。”
  玄宗微笑道:“你是不肯说么?刚才力士派了人去西门打探难民的消息,回禀说有人在西门外摆了大锅煮饭烧肉给难民们吃,这事儿你知道么?”
  王源没想到消息这么快便传到了宫里,知道无可隐瞒,只得道:“陛下,这事儿确实是臣所为,臣告假便是去办这件事的。”
  众官愕然,万没想到王源今天早上居然跑去救济难民去了,李林甫李适之王鉷杨慎矜等人的第一反应便是:这厮真会找机会,这是给自己刷名誉去了。
  “王源,你好大胆子,朝廷对难民之事尚未定论,你跑去赈济是怎么回事?要赈济也是政事堂决定的事儿,你跑去算什么?沽名钓誉么?”李适之沉声喝道。
  李林甫也道:“李左相说的很是,王源,你行事前跟谁打了招呼?这等大事你居然擅自行动,眼里还有朝廷么?”
  这大概是第一次左右相意见相同,第一次站在同一立场上,因为都觉得王源越俎代庖多管闲事。
  王源挠头道:“两位相国,这件事很严重么?”
  李适之吹着胡子道:“你以为我们不知道难民在挨饿?之所以没下令救济,便是不想让他们赖在京城不走,你这么一闹,难民们还走么?有饭有肉他们怕是赶都赶不走了,简直混账的很。”
  众官纷纷点头道:“确实胡闹,出什么风头,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这事儿是一个翰林院学士该做的么?想要名声也不用这么直接。”
  王源甚是无语,之前虽然有些担心有人会说些这样的话,但没想到招致满堂反对,倒是有些尴尬。
  玄宗不动声色的看着眼前众人,摆手道:“力士,将西门外的情形告知诸位卿家们听。”
  高力士应诺,高声道:“诸位,早间奉陛下之命,派了宫内内侍去查看难民情形,刚才内侍回报说,西门外难民们齐齐跪在城外高呼万岁,感谢万岁救济之恩。几名老者还托内侍带话进来说,他们绝不乱来,乖乖呆在城外听候朝廷发落。他们感谢圣天子之恩,祝愿陛下福寿万年。”
  众官面面相觑,李林甫忽然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迟疑道:“难道说,是陛下下令救济难民的么?”
  玄宗微笑摇头道:“朕可没下过这样的命令,这件事咱们还要听听王源是怎么解释的。”
  众人齐刷刷看着王源,听他如何解释。
  王源躬身朝玄宗行礼道:“陛下恕罪,臣确实跟难民们说是陛下让我去救济他们的,臣有罪。”
  杨慎矜冷声道:“知道你胆子大,没想到会大到这样的地步,你这是假传口谕明白么?是要砍头的。”
  “让王学士说说缘由再扣罪名好么?毕竟做的也不是坏事。”杨钊忽然开口道。
  “什么?杨钊你也这么说话?王源不懂,你也不懂么?我知道他是你推荐给陛下的,怕担干系是么?”杨慎矜怒道。
  杨钊赫然起身道:“杨慎矜,说话可给自己留着后路,你这叫什么话?就是论事怎么又扯到我和王源的关系上来了。为朝廷推荐人才有错么?召王源入翰林学士院是陛下的决定,陛下的决定难道是我小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