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线的战事还是平稳的。否则我也不敢回益州来了。”
  王源想想他说也在理,反正自己也是打算过了年再赶到曲州前线的,既然前线战事无虞,那也不急在这几天。这几天反倒可以好好的了解一番前线的战事情形,那也是很有必要做的一件事情,于是便也不再多问了。
  就宴后,趁着黄三带着人搬运行李整理安顿的当儿,王源携众人开始参观这座大宅子。不看不要紧,这一看顿时让所有人都惊讶于这座宅子的豪华。见识过虢国夫人个秦国夫人府的王源和柳钧都惊讶于这宅子的豪华程度。虽然比不上国夫人府的豪奢,但府邸的规模豪华远远超出了王源在京城的大宅子太多。
  众多精致的小院落、回廊、飞檐、天井、后园也倒罢了。后宅院子里的那座红色雕琢精致的三层小红楼才是这座宅子的核心建筑。整座楼画梁雕栋极尽华美,装饰虽然有些过于繁复琐碎,但可见造这木楼时所费的人工财力和匠心。
  在这年头,土坯房石头房子是主流,两层建筑都很稀少,三层的木楼更是凤毛麟角。足见鲜于仲通口中的所谓普通不住的旧宅其实言不符实,这应该是鲜于仲通自己引以为傲的宅邸,为了王源,他也是豁出去了。
  站在楼上,饱览周围的城中市井之图,甚至可以远眺城外之河,远处的高山,让人甚是高兴。众人啧啧惊叹之余都觉得这宅子太过贵重,似乎收这么贵重的宅子有些不妥。这座宅院怎也要值个几万贯,那可是天大的一笔巨款。
  公孙兰却道:“有什么不妥?他送给二郎是有求于二郎,咱们收的心安理得。再说了,你以为二郎还会将房子拱手送回去么?”
  王源哈哈笑道:“还是表姐了解我,我可不是什么拒绝意外之财的谦谦君子。你们还是各自找喜欢的房舍住下,这里今后便是我们的家了。不要有愧疚感,我可是来救他的命的,他的命可比这宅子值钱多了。”


第393章 出征
  数日时间,王家众人很快安定了下来。小年之后,鲜于仲通天天来作陪,王源也趁此机会带着家中妻妾以及柳钧等人将这座蜀中名城逛了个七七八八。
  要说这成都城可不是一座小城市,巴蜀之地以此城最为繁华,成为城池可追溯到古巴蜀国时,那可是比先秦时期还要久远的年代。西周曾建都于此,有史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便是成都这个名字的由来。自此之后,生生不息,在巴蜀这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庇佑下,成都所历纷争甚少,到现在已经发展为人口近十二万户,百姓近八十万的一座大城。长安以西的城市规模中,成都首屈一指。
  在鲜于仲通这个本地土生土长的成都人的陪同下,游览了南城的万里桥浣花溪,西城的百尺高楼张仪楼,东城的名楼散花楼等等名胜所在。本地名士闻翰林学士王源前来,纷纷陪同游玩,甚是隆重。王源也不得不在这些名胜之处留下了搬运的诗文,少不得有太白老杜之作,反正惊艳死人不偿命。
  但其实,王源更喜欢的是逛街景。成都城人口众多,但却也不像长安城那般全是民坊布局。只有七八处坊区存在于城市中心,坊区内也只是重要的衙门和仓库,便于保护和管理罢了。但百姓的住所却很自由,分散于城中南北东西蛛网般的街区内,倒是显得贫富贵贱之间的等级不是那么太明显。
  而且,临近新年,街面上百姓熙熙攘攘,但大多穿着整洁的衣物,行为举止也很得体,可见巴蜀天府之国百姓富庶民风淳朴。王家的女眷们最兴奋的莫过于满街的锦缎铺子,成都蜀锦天下闻名,且是朝廷贡品。眼下虽非春日新丝上市的时节,店内的锦缎大多是旧年陈货,但王家女眷们依旧采购了一大堆放在马车内。
  而对于黄三刘德海这些男子们,他们最喜欢的莫过于本地酿造的好酒。取岷江之水酿造的本地清浊酒,酒味干冽醇香,像是带着与世隔绝的山野的味道,喝起来味久绵长甚是爽快,当然也是采购了一大堆运回家中。
  虽然心头压着前线的战事,但不得不说,新年前的这几日是王源最为放松悠闲的几日。每日家中宾朋不断,有本地官员的到访,有蜀中名士的前来谈诗论文,闲暇时携美逛街,夜晚后倚红偎翠坐在小红楼的露台上眺望景色,过得着实滋润。
  当然,王源也并非没有问询鲜于仲通那些南方的战事情形,但明显鲜于仲通也许是个成功的商人,但绝不是个合格的节度使,他所描述的战事情形前后矛盾晦涩不明,往往唉声叹息将战败归结于兵士不奋勇,敌手太狡猾,乃至不明的诡异原因之中。所以王源从他口中得到的消息实在很有限。问了几次后,王源索性不谈此事了,以免被鲜于仲通的话影响了自己的客观判断,一切待年后抵达曲州前线时再做了解反倒好的多。
  就这样舒舒服服间七八日时间转瞬即过,转眼间天宝六年的新年便到来。年一过,王源动身去曲州的日子便要到了,王源定下的动身的日子是正月初三,然而,大年初一的上午,鲜于仲通阴沉着脸急匆匆的赶到王家大宅,带来一个将王源安逸的日子彻底击碎的消息。
  王源本以为匆匆而来的鲜于仲通是来给自己拜年的,但鲜于仲通一反以前来见王源时的笑容满面,脸上阴云密布,将一份急报递给王源。
  “卑职孙友能急禀鲜于大帅,腊月二十八日夜,南诏蛮兵突袭我曲州东南鲁甸县,卑职率兵前往救援,于平坝草滩遭受蛮兵伏击,伤亡六千余。卑职被迫退回,天明后蛮兵攻城,几破南城城墙,形势危急。卑职特急命人告急于大帅,恳请大帅聚援军速至救援。”
  短短一封信写的极为潦草,显然写信之人心情焦急或者是出于恐惧之中。
  “王兄弟,这是曲州送来的求救信,没想到曲州竟然也快不保了,这可如何是好?”鲜于仲通一脸的六魂无主。
  “这孙友能是谁?”
  “哦,是我剑南节度兵马使。我离开曲州时他全权负责守御曲州,没想到这才半个月不到,便弄成这副模样了。这个孙友能,简直无能。我命他坚守曲州,偏偏跑出去救援什么鲁甸,真是个废物。”鲜于仲通一边叹息一边咬牙怒骂。
  王源吁了口气道:“罢了,看来我要动身了。”
  鲜于仲通忙道:“我立刻去点一千兵马跟随你前去,城里只有五千兵马,我能给你的也只有这些了。”
  王源道:“我还要两样东西,那是左相答应我的。”
  “什么东西?但说。”
  “你节度使的调兵大印和出行双旌双节车驾,从现在起,我全面掌管兵事,大帅作证此城为我后援。我有所求,大帅要想尽办法满足我,你没有的便去跟左相要。”
  鲜于仲通叹了口气道:“好吧,我全部照办,你什么时候出发。”
  王源道:“午后吧,我家中要交代交代,另外总要和家人吃顿年饭再走吧。”
  鲜于仲通点头道:“原该如此。”
  送走鲜于仲通之后,王源召集家中众人宣布即将动身的消息,除了柳钧兴高采烈之外,众人皆神色凝重。李欣儿强烈要求随同前往,被王源无情拒绝。这一次,不仅李欣儿,青云儿紫云儿她们王源也一概不准前往。王源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这次是真正的领军打仗,而女眷是决不能随军的,女眷随军乃是军中大忌。
  众女无可奈何,她们也没想到这一次连表姐公孙兰都没能跟着去。按理说公孙兰的武功高强,跟着去会派上大用场,但拘于军规,王源都没有同意,其他人更没有什么好说的。
  午饭后,王源和柳钧在众女的陪同下,率领五十名昆仑营的黑奴以及数十名护卫校场同刘德海和赵青早已将一千随行兵马汇合,同鲜于仲通交接之后,和鲜于仲通客套几句互道珍重后,王源率一千多兵马浩浩荡荡出南门而去。
  王家众女一直跟随送行,一直送到万里桥头才被王源劝住。
  “都回去吧,都照顾好自己。十二娘你要担当起来,成都人生不熟,事事都要小心,留下的二十名护卫你要日夜督促他们巡逻,遇到可疑人等不要掉以轻心。必要时去找鲜于仲通帮忙。”
  李欣儿抹着眼泪答应着。
  王源又对青云儿和紫云儿道:“你们两个也要帮着十二娘照顾好惠儿,家里全部拜托你们了,要让我安心作战,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青云儿和紫云儿点头答应。王源拨转马头挥鞭打马,黑马飞驰如电很快追上大队兵马消失在茂林拐角的坡后。众女一直等到看不到兵马的扬尘,这才一个个面色凝重的回过头来,每个人的眼圈都是红红的。
  青云儿轻声道:“没人跟着二郎去,心里着实不踏实。他身边没人伺候,若是生病了怎么办?还有柳钧,谁来照顾他们。听说南诏人打仗花样多,会巫术蛊术,着了人家的道儿怎么办?着实教人不放心。”
  李欣儿皱眉道:“别说的,越说我心里越是不安稳。二郎不让我们去跟着,那能怎办?军纪不容,他此去是要领军的,自己触了军规如何服众?虽然我很想去帮他,但我也不会不听他的话。”
  兰心蕙忽道:“表姐呢?怎地没见到她来送二郎?是不是刚才二郎说不让表姐跟着去,表姐不高兴恼了?”
  众人这才相互四顾,发现公孙兰确实不在周围。明明刚才随同一起来送行的额,怎地忽然不见了踪迹。正疑惑间,猛听得万里桥上的廊桥中稀溜溜一声马鸣,一匹红色骏马从桥上直冲出来,风驰电掣般的冲撞过来。
  众女忙闪身躲开一旁,但见那红色骏马飞驰而过身畔,卷起一阵扬尘,瞬间远去。
  “那是谁?怎么这么眼熟?”青云儿叫道。
  紫云儿叫道:“是公孙表姐,换了男装,我倒这么眼熟呢。她这是要跟着二郎去么?”
  李欣儿喃喃道:“还是师傅想的明白,军中不能有女眷,那么女扮男装不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