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6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乎,杨国忠告诉玄宗,高仙芝可以不杀,但封常清必须杀,否则不足以提振军心,警示诸将。而杀了封常清之后,高仙芝也必不能再用,因为他定然怀恨在心,用了有风险,所以不如将高仙芝一撸到底,贬为平民百姓,这样既彰显了陛下的恩宠,又能惩罚高仙芝,可谓是一举两得之举。
  玄宗对杨国忠言听计从,实际上玄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主意了,他只知道发怒,遇事已无章程。加之本来其实他杀高仙芝的愿望并不强烈,完全是杨国忠说不杀不足以震慑众人,什么乱时需用重典云云,这才采纳了杨国忠的意见。当杨国忠又跑来说不杀高仙芝,且又是一番道理是,玄宗没有去想杨国忠的出尔反尔,反而认为杨国忠能够及时修正决定,给出最妥当的方案,是个依旧可以倚重之人。于是,便有了那道送往军营之中的圣旨。
  而杨国忠出于对王源的不满,依旧没有推荐王源接任平叛大元帅之职,而是建议让哥舒翰和李光弼接任。他想的是,若哥舒翰和李光弼能够战胜叛军,不啻于给王源一个大耳光。而哥舒翰和李光弼自王忠嗣下台之后,也一直是自己想拉拢之人。一旦哥舒翰和李光弼建功,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而如果哥舒翰和李光弼败了,那么自己至少还有一张底牌,到时候便厚着脸皮请王源出来平叛又当如何?
  总而言之,杨国忠的如意算盘打的哗哗想,四处想占便宜,四处想耍小心机,然而他却忘了,这些心机和便宜却让他彻底的被王源所看透,也被秦国夫人所厌恶。
  坐在车中离开秦国夫人府的杨国忠乱骂了一顿之后,发泄了心中的不满后,心中逐渐好受了些。他明白王源是肯定识破了自己的伎俩了,所以他一定已经离开京城不想见自己了。秦国夫人便也是因为自己的情郎才会迁怒于自己闭门不见。
  但其实杨国忠并不担心秦国夫人会怎样。杨家早已是一个整体,正如安禄山的檄文所指的是以自己为首恶的杨家众人,也就是说大家都是你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谁也逃不掉,倒也并不担心秦国夫人会因为此事而去跟贵妃说些什么。也许过几日等秦国夫人消了气来解释一番,便能解决此事。难题是王源那里,若此人当真是要跟自己翻脸,那还真是件麻烦事。不过眼下也无从顾及,只能寄希望于换帅如换刀,那哥舒翰和李光弼能够有所作为,自己便可少些压力,也无需担心王源的态度了。
  ……
  纷纷扬扬的大雪将大地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白色棉被。大雪陆陆续续下了两日三夜,依旧没有停的迹象,天空之中还时不时的飘洒着飞絮般的雪花来。但雪确实已经快停了。
  京城西门外的官道上,高仙芝一袭棉袍,骑着一匹马儿,身后跟着两名背着包裹的仆役从西门而出,踽踽往西而去。在来到京城后,其实朝廷也没有按照圣旨上所言的押赴京城问罪,他的罪名已经在圣旨上写的清清楚楚,他的惩罚也已经在圣旨上写的明明白白,要他去京城,不过是玄宗要见一见他,表示一下皇恩的浩荡,陛下的仁慈,要他表达一番不杀之恩罢了。
  玄宗希望即便是被自己处罚了的臣子也一样对自己毫无怨恨,对自己忠心耿耿。起码在外表上是这样。高仙芝却没有让玄宗满足心愿,玄宗召见时他除了磕头便是一言不发的站着。三天时间,从潼关大营到京城这三天时间,他一句话都没说,因为他不愿和他眼前的这些人说话,他觉得跟这些人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
  出城五里外,官道旁积雪覆盖的长亭之中似乎有黑色的人影晃动。高仙芝并没有在意。长亭话别之处,或许有西去之人在此和亲朋好友话别,倒也不足为奇。长安四城官道旁都有长亭,一直绵延十里。五里一下马,十里一饮酒,这已经是一种习俗。
  然而,当高仙芝缓缓策马而过时,瞥见了坐在亭中一人背对自己而坐,身上披着黑色描金飞虎披风。满桌的酒菜摆着,却只有他一个人。两名普通打扮的仆役站在一旁,目光正朝官道上看。
  高仙芝觉得那背影很是眼熟,但一时之间却又想不起来是谁?正皱眉思索之际,亭内一名仆役忽然来到官道上拦在了自己的马前。
  “这位先生,我家主人想请你进亭饮一杯酒。不知肯不肯赏脸。”那仆役打扮的人朗声道。
  高仙芝皱眉道:“我和你家主人素不相识,干什么请我喝酒?我要赶路西去,便不叨扰了。替我谢你家主人厚意。”
  那仆役尚未回答,便见亭内那人站起身来,缓缓转过头来呵呵笑道:“正因为你要西去,才要饮一杯这践行酒。堂堂大唐名帅高仙芝归乡,岂能无人送行。”
  高仙芝一惊,惊喜道:“兄弟,怎么是你?你怎么来京城了?”
  亭中人哈哈笑道:“可不是我么?除了我,又有谁记挂着兄长?快来喝一杯吧,酒菜都快凉了。”
  亭中之人正是王源,他离京之后并未离去,而是一直在京外小镇逗留,便是为了在此迎接高仙芝,伴他一起同行。高仙芝凄凉的心境因为看见了王源而舒缓了许多。在得知王源此次来京城正是为了救自己,而自己差一点便和封常清一样被砍头时,高仙芝惊愕不已,同时也感激不已。
  “哎,想不到我高仙芝竟然落到今日之地步,此次若非你来京援手,我已经是个死人了。贤弟,多谢你了。”高仙芝沉声叹道。
  王源呵呵一笑道:“你我是结义兄弟,你有难,我焉能不来。只可惜我能力有限,封将军还是被杀了。杨国忠耍心机欺骗了我,实在是惭愧之极。得知封将军被杀之后,我便立刻离开京城,再也不愿见到杨国忠的嘴脸了。”
  高仙芝道:“很抱歉,因为我和封常清的事情让你和杨相国反目,本来你们的关系是很好的。”
  王源摇头道:“到现在你还以为我和杨国忠是一路人么?我跟你说白了吧,我和杨国忠之间便是相互利用。他需要我为他出力,我需要借助他的力量往上走,这便是我和他之间真正的关系。翻脸是迟早的事,更何况他要杀你。如果他这一次连你也杀了,那我也一定会替你报仇的。好在他虽然阳奉阴违,但起码保住了你的命。兄长,莫要郁结于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官职没了,名声尚在,人尚在,这便比什么都重要。你一定会东山再起的。杨国忠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高仙芝呵呵笑道:“我才不郁闷呢。无官一身轻,我打了这么多年仗,家中妻妾儿女都没有好好的陪伴,正好闲云野鹤一般回家多陪陪他们。我只是对封常清的死难以释怀。封常清忠心耿耿,于兵事上也很有见地,是个忠臣良将,只可惜死于奸佞之手,实在是不明不白。”
  王源叹道:“是啊,我和封将军虽交往不多,但数次接触也能看出他是个做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朝廷忠心不二之人,死的实在太可惜了。不过逝者已矣,兄长也不必太过悲伤,人都是要死的,将来泉下再见便是。我们活着的当努力求存,拼搏奋斗才是。来来,我们一起举杯告慰封将军的英灵,也算是祭奠他了。”
  高仙芝点头,和王源举杯起身向天祷祝,随后二人将酒缓缓洒在了雪地里。


第724章 蠢勇
  潼关东四十里外,近二十万安禄山的叛军除了三万留守洛阳之外,其余兵马尽数开赴此处。这一次是由安庆绪领军,史思明为副,安禄山则留在了洛阳城中并未亲自随军征战。因为安禄山正忙于享受洛阳皇宫之中的生活,正不可自拔。若非觉得严庄所言也有几分道理的话,安禄山怕是立刻便要宣布自己是皇帝了。
  十七万叛军驻扎在潼关东四十里处的沟天堑之外,他们也都知道沟天堑是天险之地,决不能轻易的冒进攻击。几日来叛军大营之中磋商不断,都在想着如何能突破沟天堑攻下潼关的办法。然而他们却一筹莫展,找不出合适的进攻之法。因为潼关的地势实在太利于守军了,对方的兵力又不少于自己,简直是老虎吃刺猬不知何处下口为好。
  就在叛军一筹莫展之际,潼关唐军大营中也是一片混乱的局面。高仙芝被贬离军中,封常清被杀,这让整个大唐军中的士气低落到了低谷。除了哥舒翰手下的五万兵马之外,其余的十万兵马都是安西和河西军,那都是高仙芝封常清手下的兵马,但现在高仙芝和封常清一个被贬一个被杀,叫他们如何能稳定军心?
  幸而哥舒翰的五万兵马是哥舒翰一手训练出来的兵,倒还稳得住。李光弼身为河西兵马使也还算镇得住部分河西军,形势才没有变的不可收拾。然而这种混乱的时候,圣旨却要求大军立刻出潼关同叛军作战,这让哥舒翰和李光弼头疼不已。
  高仙芝离去的当天晚上,哥舒翰主持了军中的军事会议。当然,他必须请边令诚到场,因为他试图再一次向边令诚解释为何不能出兵潼关和叛军交战的原因。虽然哥舒翰恨不得一刀砍了边令诚,但此刻,边令诚代表着陛下,他不能不征求他的同意。
  帐内,边令诚得意洋洋的靠在大椅上,伸出肥胖白皙的手在火盆上烤着,眼睛眯瞪着听着哥舒翰苦口婆心的解释。那架势倒像是个主子在听取仆役下属的禀报一般,派头十足。
  哥舒翰说的口干舌燥终于自以为将情形分析的很明了了,这才道:“边监门,以上便是目前的局势,我大军出险要之地的潼关同叛军作战是大不利之行。故而,我希望边监门能将这情形上奏被陛下解释解释,请陛下不要逼着我们出关迎敌。等待恰当的时机,不用陛下开口,我也会率军出击的。”
  边令诚冷哼一声道:“哥舒大帅原来今晚要说的便是这些话,这话咱家耳朵听的都快起老茧了。这不是高仙芝封常清那一套么?封常清的尸体才刚刚下葬,高仙芝还在风雪之中去往京城请罪的路上,你们两位便想要步其后尘了?”
  李光弼忙道:“边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