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7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乱。外有叛军大患,内里再有饥民暴乱,便是崩坏之局。故而必须要对此有应对之策。我不让人动用这四十万石粮食,便是在危急时候拿出来应急的。一旦百姓们没有饭吃,这四十万石粮食便可以拿出来赈济百姓安定民心。虽然只有四十万石,但一勺稀粥便可活人,在饥荒危机之时,便可以让百姓不至于饿死。这便是我屯粮不动的初衷。”
  玄宗缓缓点头,此举其实是朝廷必为之策。国家储备粮草物资的目的一则为战备之需,二则是以丰补欠在饥荒之年平抑粮价赈济百姓,这是任何一个朝代都必为之事。屯粮以备不时之需,这是基本的手段。大唐虽繁盛数十年,粮食年年丰收,粮价贱如草芥。然而在玄宗所经历的年月之中,也出现过地方大旱或者大涝之年,部分道州粮价飞涨,饥饿之民流窜作乱之事。那时候,朝廷最快捷的解决办法便是调运粮食去该地平抑粮价赈济百姓,根本无需任何激烈手段便可快速解决此事。
  眼下王源储备的这四十万石粮食虽然数量很少,也压根起不到平抑大唐正飞涨的粮价的作用,但作为赈济之用还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的。一石粮食一百多斤,熬成稀粥可供数百人食用一日。未必能吃饱,但一定饿不死。四十万石粮食可以让百万百姓坚持不少日子不至于饿死,这确实是可以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
  但听王源继续道:“现在朝廷还能依靠东南州府运来的钱粮应付过去,但不知陛下想过没有,一旦战事时间拖的太久,叛军攻蜀不力,便很可能会转而挥军南下攻击东南州府,断我大唐钱粮。东南州府如今是朝廷唯一的钱粮来源,一旦陷落,朝廷将陷入绝境之中。这个时候,房琯不去想着这些迫在眉睫的隐忧,不去想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却在其后蝇营狗苟弄些手段,简直辜负大唐相国之职,辜负了陛下和诸位同僚对你的信任。正如陛下所言,这是变相的资敌之行,唯恐我大唐不亡不灭,这是决然不可容忍的举动。”
  房琯满脸涨红道:“你莫血口喷人,我何时蝇营狗苟了,就算挪用了你的军粮,我也是用于寿王募兵之事。我一片忠心为大唐为陛下,岂会去资敌?再说我也没说不给大军发粮。等下一批的粮食物资抵达,我便会发运的,不过时间上暂时运转不开,迟延数日罢了。”
  王源瞠目怒喝道:“住口,等你调运粮草到达之前,我大军便全部扎紧裤腰带喝西北风不成?我大军十余万将士在前方死战,你却连他们的粮食都不供应,你这不是变相资敌是什么?你是成心想扯后腿让叛军胜利,是否你已经和安禄山安通款曲,安禄山许诺了你什么好处?”
  “血口喷人,王源,你不要血口喷人。”房琯大叫道。
  王源厉声喝道:“血口喷人么?你的种种行为都很可疑。若我没猜错的话,寿王募兵的举动也是你怂恿所为。如此缺粮的境地,你还要寿王大肆募兵,而非组织青壮百姓趁着春光大好垦田开荒,增加粮食的收获,你这种行为便是唯恐我内部不乱。要募兵,我难道不会募兵?数百万流散难民在这里,我难道不知道募集兵马壮大军队?便是考虑到兵马太多,无太多钱粮供应,会让朝廷不堪重负,故而我才只能用十余万兵马抵挡叛军数十万大军。你不会不知道这后果,你是故意为之。”
  房琯结结巴巴地叫道:“我没有,你一派胡言。”
  房琯脑脑门上青筋暴起,脸上通红几乎要渗出血来。王源将大帽子死死扣在自己的头上,看来今日是真的要对自己动手了。眼下唯一能解决的办法便是说服玄宗不要相信王源的话。
  于是房琯噗通跪倒在玄宗面前泪下如雨叫道:“陛下,臣对大唐忠心耿耿,此心可昭日月。陛下万莫相信王源的话,臣确实犯了过错,但这只是无心之失,并非刻意为之。挪用粮草募兵也是想着能更早的平息叛乱,早日让陛下能回归长安啊陛下。”
  玄宗面色沉郁,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房琯跪在自己面前连连磕头的样子甚是可怜,玄宗也根本不信房琯会真的故意捣乱。然而一旁的王源双目喷火气势汹汹,玄宗却也不能无视。或者说他不敢无视。若要在王源和房琯之间选择的话,目前情势下,玄宗当然只能选择王源。
  “莫要吵闹,朕要问个清楚。”玄宗眉头紧锁喝道。房琯赶忙闭嘴,跪在地上仰头呆呆看着玄宗。玄宗转过头来,对一旁垂首而立的李瑁沉声道:“李瑁,募兵之计当真是房琯教你的么?”
  李瑁脸上流着汗,心中“噗通噗通”狂跳不已。这个王源已经将房琯的行为界定为资敌谋乱的举动了,到这时候自己可不能犯糊涂。
  “启禀……父皇。这件事确实是……房琯去寻儿臣时提及。儿臣思虑不周,加之又平叛心切,便脑子一热开始干了。儿臣该死,请父皇恕罪。”
  玄宗无语,原以为自己的儿子之中也有见识之人,但现在看来却还是别人给出的主意。失望之余,玄宗心中叹息:“你脑子一热,朕何尝不是脑子一热?王源刚才那话虽然是说房琯,但你募兵的事情是朕准许的,他的话何尝不是在说朕?”
  但事到如今,玄宗是绝不肯将过错往自己身上揽的。
  “房琯,你太让朕失望了,朕……朕差点让你蒙蔽了。”玄宗叹道。
  房琯彻底傻了眼,呆呆看着玄宗道:“陛下……臣没有,臣岂敢蒙蔽陛下……陛下明鉴……”
  “莫说了,你怂恿寿王募兵,挪用大军军粮给他,便是陷他于不义。寿王被你蒙蔽,他跑来跟朕说,朕也是糊涂,没有派人去查清楚,所以朕也被你蒙蔽了。你啊你,你太让朕失望了。”玄宗叹息道。
  房琯呆呆的看这一对父子,他明白了,陛下和寿王这是要彻底划清和此事的界限并且要放弃自己了。陛下的话只维护了寿王,责任尽数推到了自己的头上,这不仅是放弃,而且是落井下石了。
  情急之下,房琯已经不顾一切,仰头对着王源咬牙叫道:“王源,你不过是不希望陛下身边有另外的兵马保护罢了。你只是要用神策军牢牢控制住陛下。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是在学曹操,你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房琯。散花楼的院子里就连风都似乎停了,花枝也似乎停止了摇摆,鸟儿都呆愣在枝头,全部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
  玄宗看着房琯的眼神很是无奈,这房琯当真是个蠢货,本来自己还打算尽量保住他的性命,毕竟所谓资敌勾结之举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无什么根据。无非便是挪用大军粮草的罪责,自己若执意保他不死,最多只是革职而已,不会人头落地,王源应该也不会太坚持己见。然而,当房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便再也没有活路了。就算王源不动手,玄宗也要下旨杀了房琯。自己不这么做的话,便是表示对他这种极度冒犯王源之言的认可,那样一来王源怕是真的要做出一切不可预料之事了。虽然在玄宗看来,房琯说的话未必没有道理,可是目前的局面,得罪了王源便失去了一切,玄宗很清楚这一点。
  “呵呵呵,很好,我当你为何在后面搞小动作,原来你对我竟然已经恨之入骨,不惜以这种话来污蔑我。好,我是曹操,我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是个大奸臣。你比喻的很好。早知如此,我便不该去马嵬坡迎驾,不该请陛下入蜀避难。没想到到如今居然落得这般评语,当真是让人心冷。”王源冷笑连声,站起身来。
  玄宗忙道:“王源,莫要听他瞎说,朕知道你对朕忠心不二,此人口不择言,朕要重重的处罚他。”
  王源拱手道:“陛下,您虽大度,臣却小气,臣被人冠以如此污名,臣已经无法再立足朝堂之上。臣这便告退回府,等候陛下降旨赐罪。臣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谋逆之罪。臣和一家老小都会在府里等着陛下抄家灭杀,臣愿意以全家性命证明自己的清白。臣告退了。”
  王源转身阔步走下台阶,玄宗在后高声叫道:“王源,王源,朕并不那么想,你且留步。”
  王源回身拱手道:“陛下,请恕臣无礼,臣不能留在这里了,臣已经心灰意冷,臣不想再看到这个人。”
  在玄宗目瞪口呆的目光中,王源扬长而去,阔步消失在垂门之后。


第804章 果决
  清风拂动,绿树摇弋。散花楼中春意正美,花木不知人之忧,依旧生的茂盛,开的灿烂。蜂蝶不知人之愁,依旧飞舞忙碌嗡嗡鸣叫。
  散花楼长廊下的三个人却已经沉默了很久,玄宗面色阴沉,李瑁小心翼翼,而房琯则是面如土色,身子微微颤抖。三人都没说话,但各自的心中却有千言万语要说,只可惜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陛下……”房琯终于忍不住开口了,他的声音颤抖的像是秋风中的落叶。
  玄宗摆手打断他的话,看了一眼房琯,轻轻叹了口气,沉声道:“来人,拟旨。”
  一名执笔内侍忙上前来,在案上铺好纸笔,用镇石压住,取笔蘸墨,悬停于纸上等待玄宗口述。玄宗站起身来,走到长廊栏杆之下,眼望观月池中的一池春水,微一沉吟,沉声道:“查右相国房琯尸位素餐渎职无能,时出诽谤朝臣之言,实非贤臣之行。朕本因其有寸功而容之,然近日房琯又私挪军粮干扰平叛大计,实乃罪大恶极不可饶恕。朕经思量,现下旨革除房琯一切官职爵位,抄没家财,即日问斩。其家族之人尽皆剥夺官职爵位贬为庶民,全数流放安西之地。此旨!”
  房琯面如死灰,身子支撑不住一下子瘫倒在地上,举起颤抖的手臂叫道:“陛下……饶命啊。”
  李瑁也脸色大变,上前急促道:“父皇,不可啊。房琯对父皇忠心耿耿,那王源……那王源确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嫌,房琯说的并没有错啊。”
  玄宗怒喝道:“你给我住口,立刻滚回去闭门思过,三个月内不准你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