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7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王源的精神要集中在平叛上,这件事也只能暂且放下慢慢的边走边看。夺回长安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长安一日不收复,平叛之事便将越发艰难。因为长安洛阳在叛军手中越久,给天下百姓们带来的感觉便是朝廷已经到了强弩之末,难以平叛。那样一来,习惯于依附强者的百姓和官员便会逐渐的倒向安禄山,局面会逐渐的崩塌。
  如今战局虽然略有好转,通州之战后叛军暂时没有攻克蜀地的可能。但天下的局势却越发的恶劣。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流民四起,粮价飞涨,又闻南方今年大旱之年,粮食歉收是肯定的了。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局势还将进一步的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能早日夺回长安,逼迫叛军不敢分兵南下攻击南方州府,保住以及岌岌可危的钱粮的来源便显得更为重要了。叛军也一定会意识到这个问题,无论是出于断绝朝廷钱粮的考虑,还是他们自己也需要的充足的钱粮的补充。这二者都会促使他们在攻蜀不利的形势下将目光投向南方。
  而叛军如果转而将作战重心转移到攻击南方州府的话,以大唐东南州府薄弱的兵力防守,那将是摧枯拉朽之势,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然而自己目前却无法有效的阻止他们这么做,因为自己还无法做到横扫长安洛阳一线,将叛军压缩到北方。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快兵临长安才城下,就算攻不下长安,也要逼得他们重兵把守长安,不能让他们分身。但若果真无法阻止他们攻击东南的话,自己也无法发兵去援救,到那时,只能靠南方州府有限的兵马去对抗,考验的是他们对朝廷的忠诚以及死战的决心了。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长安之战,王源在知道,此战必须要极为慎重,决不能莽撞冲动。攻蜀失利后,叛军主力退守长安,无论兵力,和战力,叛军都并不输于自己的兵马。且长安城的城防之坚固众所周知,要拿下长安城,以数倍于敌的兵马尚且吃力,更何况自己的兵马稍逊对手。即便自己拥有神威炮这等利器,恐也很难攻破长安。这正是王源一直在考虑的大问题。
  无论如何,这块骨头再硬,也要想办法啃下去。夺回长安便夺回了天下军民的士气,于平叛极为有利,这一点毋庸赘言。而至于如何夺回长安,用什么攻城之法,王源暂时也无良策,只能期待和高仙芝能商量出一个妙计了。
  兵马次日清晨上路,在山路中艰难行进了六日,终于在六月中抵达金州地界。高仙芝提前派了兵马来接应,出了山口后一路坦途,再加上有兵马护送,王源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这几日丰王的表现很好,那晚的谈话有了很好的效果,丰王李珙不再抱怨路途辛劳,反而主动承担了不少事务。特别是临出山的前一天晚上,宿营山谷之中时,李珙主动要求值夜守护,带着手下的随从老老实实的守了一夜。让赵青和谭平终于能好好的安睡了一晚。赵青和谭平本对他态度不太好,那晚之后倒也有所改观,和他也有说有笑,关系融洽了起来。
  王源看在眼里,心中也自然是有所感触的。他希望李珙不是一时的冲动,若是能坚持保持下去,通过这次军中之行锻炼自己,将来如果他真的当上了太子,乃至登基为帝,也必是有极大的裨益的。无论如何,从态度和行动上,李珙给了王源一些惊喜。这一点给他在王源的心中又加了一分。
  傍晚时分,粮草兵马抵达金州城外,早知王源归来的高仙芝率众将领在城外列队相迎。进城之后,王源环顾左右街道,发现街道上变化颇大。原本乱七八糟的道路整理的清洁宽敞,倒塌的房舍旁也有很多人在忙碌的修缮。街道上兵马往来,井然有序,士兵们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一派井井有条的景象。王源高挑大指,赞扬高仙芝领兵有方,数日之间便已经扭转了城中破败的局面。
  更让王源觉得惊讶的是,城中竟然有不少的百姓在忙碌,数量还着实不少。百姓们修缮房舍,清扫街道,主街上居然都有开张的店铺和挑起的酒帘了。有了百姓和店铺,整座城池立刻便有了生机。
  问及此事,高仙芝解释说,自从大军进驻金州之后,叛军到来时逃走藏匿在山中的百姓们陆续回归,城中已经有近八千百姓。现在正忙着修缮房舍,重新安家。高仙芝在军粮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还是拨出了少部分的粮食救济他们。而百姓们也是精明的很,临逃出城时,将家中的一些财物粮食坚壁清野,回来后立刻便又可以做起买卖过日子起来。
  王源心中宽慰不已,也感叹不已。百姓们就像路边的野草,战乱到来便如野火燎原,一旦战乱过后,他们又顽强的生存下来,重新开始生根发芽。这便是人类的坚韧,总是能繁衍生息活下来。
  其实百姓们要的真的不多,无非是一日三餐,吃饱穿暖。这么简单的欲望,但却就是无法实现,当真是让人无奈。那些假大空的所谓“君为轻百姓为重”之类话,都是那些帝王将相们说出来骗人的。真正百姓为重的话,百姓们也不至于活得如此辛苦。有句诗倒是说的大实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诚如斯言。


第814章 棘手
  回到住所更衣沐浴之后,城中之中修缮好的帅府中的酒宴已经准备好。王源一身轻松的前来赴宴。高仙芝等人早已入席等候,见到王源到来,纷纷起立行礼。
  王源团团拱手还礼,扫了一眼桌上的酒菜,笑道:“嗬,这么多的好菜,堪比京城的春风楼大席了。居然有酒有肉,咱们军中的伙食这么好了?肉都是从那里来的。”
  高仙芝笑道:“得知你今日赶回来,柳小将军亲自去山中打了些野味。野兔,野山鸡,还有一只野鹿,故而才这么丰盛。”
  王源朝柳钧微笑点头道:“钧儿倒是一片孝心,只是你跑去山中打猎,这可不好。下不为例。”
  柳钧忙道:“义父,孩儿是去山口查勘军情,顺便打了几只野物,可不是特意坏了军规的。”
  王源点头道:“原来如此。看来倒是我嘴巴碎了。”
  高仙芝呵呵笑道:“你就是嘴巴碎,咱们又不是天天如此。话说你走后军中便开始节粮,每人一天两顿饭,一直坚持到第一批粮草抵达。这要是教人以为我们天天山珍海味的,还不以为你此次回京是无理取闹么?”
  王源哈哈大笑道:“兄长何时也学会说风凉话了。对了丰王殿下兄长见了么?怎地没来赴宴?”
  高仙芝道:“见了礼了,命人去请他来赴宴的,但他说长途跋涉身子不适,昨夜又值夜未眠,故而希望能早些休息。我也不好勉强。”
  王源微微点头,李珙说身子不适恐怕是假的,抵达金州时没见他有何异样。更可能是他自己识趣。知道这样的场合他若在场,必然让场面尴尬,很多话无法交谈,故而选择了称病。如此看来,这个李珙倒是正在努力得到自己的好感,看来太子之位的诱惑着实不小,足以让一个人做出巨大的改变。
  “罢了,这一路上确实辛苦,他是皇子,能坚持下来已经不错了,便让他好好的睡一觉,休养休养。一会儿用盘子盛些酒肉送去给他。诸位别站着了,比谁个子高么?落座落座。”王源摆手,当先入座,高仙芝和众将领也都纷纷落座。
  亲卫给众人斟满了酒,高仙芝当先举杯笑道:“我等共同恭喜大帅荣任相国之职,同饮此杯。”
  众将重新站起,纷纷举杯道贺。王源哈哈笑道:“你们消息倒是很灵通,这便已经知道了么?”
  高仙芝笑道:“这等大事我等焉能不知,几日前我们便知晓了。如此大事,本该大肆庆贺一番,可惜在军中,便也只能如此了。来,饮了这杯,跟我们讲讲成都发生的事情,我等不知详情,只知大概,听说还挺精彩的呢。”
  王源哈哈大笑,喝了酒后请众人落座后,王源便将回成都之后发生的事情慢慢的说给众人听。当得知军中断粮是因为房琯挪用了军粮去给寿王募兵时,一干将领大骂出声,污言秽语层出不绝。
  但当王源说到自己气愤不过,在散花楼中提剑追赶房琯的时候,席上众人惊愕的看着王源,表情呆滞。半晌后,掌声雷动,刘德海居然还喝起彩来。
  众人一方面觉得甚至解气,一方面也为王源捏了把汗。自家这位大帅一直都是个胆大之人,但众人没想到他的胆子居然这么大。散花楼中提着剑当着陛下的面追杀房琯,当世怕除了大帅之外无人敢为。而且奇葩的是,这件事搁在别人身上立刻便要被革职抄家砍脑袋,偏偏大帅不但无事,陛下还不得不杀了房琯,还将大帅任命为相国,当真不可思议。
  高仙芝摇头叹道:“朝廷之中有些人当真没救了。这都火烧眉毛了,还在暗地里使绊子。这房琯是真叫人失望。危难之际被任命为相国,那是担着多大的责任,肩负着多大的期盼呢。他死了虽然可惜,但也是罪有应得。”
  王源笑道:“兄长,这世上永远不缺一种人,便是不识时务之人。我和房琯毫无仇隙,但这一次即便陛下不下旨,我也要亲手砍了他。不管他以前是什么样的人,但从这件事上,他便该死。”
  高仙芝微微点头,张口欲言,但看看左右却又咽下话头。有些话不可当着众人面说,毕竟王源做的事虽然解气,虽然房琯该死,但其实也未必妥当。
  王源也知道无需过多渲染此事,毕竟这件事内情甚多,他也不想让将领们多问多知。接下来和诸位将领喝了几杯酒后,王源便开始赶人了。
  “成都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这一次我不得不警醒那些人,将我大军平叛之事当做儿戏,必不为我所容。罢了,说也说了,酒也喝了几轮,你们都散了吧,别喝得满口酒气,坏了军中规矩。你们为我接风洗尘的心意我也领了,没吃饱的自己回营啃馒头去。”王源微笑道。
  众将识趣离席告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