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7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笑话,我和李大帅都流泪了。我们被逼的如此狼狈,此仇不报,我郭子仪誓不为人。我等希望能在王元帅的统率之下杀敌复仇,报此前数月之辱。”
  郭子仪真情流露,即便此时说起,依旧眼眶发红,热泪盈眶,牙齿咬的咯咯响。
  座上众人尽皆唏嘘。都是领军打仗之人,都能明白在那种情形下有多么艰难。能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半年时间,那可不是说说而已。而且一般情况下,军中数月无粮,兵士早已跑的干干净净,还岂会跟着他们拼命。但这近两万残兵却一个没跑,每日吃野菜啃树皮还要提防敌兵,这是何等的煎熬。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郭子仪和李光弼领军是有一套的,能在这时候保证兵马不逃散,那可绝不简单。
  王源微笑点头道:“二位当真令人钦佩。我有个请求,二位休养这段时间,我希望两位能选出军中部分将士组成宣讲团,在各营宣讲这些感人事迹,借以激励士兵之志,作为他们效仿的榜样如何?这等坚韧,在我大唐军中怕是无人出其右了。”
  郭子仪拱手道:“敢不从命,这事儿卑职去办就是。不过大帅刚才说无人出其右,卑职却不敢当。大帅可知道,除了我们之外,还有一只兵马坚守在叛军心腹之地,独守孤城,至今尚未被叛军剿灭呢。”
  王源一愣道:“此话当真?那是谁的兵马,如何能在孤城坚守?”
  郭子仪道:“据卑职所知,安禄山这叛贼起兵之时,月余时间横扫数十州府并攻下了太原和洛阳两城,北方之地几乎尽入其手。然而有两座城池他们却迟迟没有拿下。一处是常山郡,一处是平原郡。我和李大帅欲攻太原之时得到了两城俱在的消息,那时已经随叛军骑兵一月有余了。”
  王源一愣,这两处州郡自己似乎有些印象,细细一想,忽然想了起来,沉声道:“你说的常山郡和平原郡是否是颜杲卿颜真卿兄弟二人就职之处?”
  郭子仪诧异点头道:“正是他们两位,常山太守是颜杲卿,平原郡太守是颜真卿,原来大帅早知此事。”
  王源摇头道:“我并不知道他们依旧坚守拒敌之事。只是你说的这两郡地名让我有些印象。那一年贵妃生辰之日,曾见颜杲卿随同安禄山去京城道贺,席间曾短暂交谈数语,和颜杲卿有一面之缘分,是他告诉我颜真卿如今在平原郡为郡守。不过颜真卿我倒是和他熟识,在京城曾有故交,一晃已经四五年没见了。你适才着这兄弟二人依旧坚守孤城,那还是在安禄山反叛之时,但你怎能肯定他们依旧在坚守城池?毕竟已经过去半年时间了,或许……或许早已被攻克城池了。两郡可都是在叛军的腹地,岂能坚守至今不破?”
  郭子仪摇头道:“王大帅,我其实也并不知道颜真卿能坚守至今,还是月前我们在丰州得到了消息,方知平原郡依旧未被叛军攻克。颜真卿颜太守不知道从何处得知我们被困于丰州的消息,他写了一封亲笔信命人送达丰州,告知他们尚在坚守的消息。”
  王源愕然道:“他写信送达了丰州?那是要让你们出兵救援他么?”
  郭子仪摇头道:“那倒不是,丰州在北,平原郡在南,相隔近千里之遥,如何去救援?再说我们自身难保,慢说救援他人,便是连丰州和受降城都出不得的。颜太守的信中写的全是勉励之语,鼓励我们要坚持下去,说叛军必将失败,朝廷兵马必会反攻,要我们咬牙坚持,静待佳音。哎,想一想他的处境应该比我们还要艰难,在那种情形下还想着写信激励我们,颜太守当真是铜筋铁骨之人。”
  王源连声道:“信呢?叫我瞧一眼。”
  郭子仪道:“信我交给李大帅了,那封信写的那个当真文采斐然,是一篇好文章。颜太守本就是我大唐名士,没想到一介书生居然比之我大唐很多武将都要勇武无畏。”
  王源转头问李光弼道:“李将军,那封信在你手里?我瞧瞧。”
  李光弼咂嘴道:“信丢了,那不过是一封信而已,谁会带在身上。”
  王源皱眉道:“你怎么能丢了?那封信是颜真卿坚守抗敌的证明,而且从信中可以得知如今平原郡的情况,你怎可胡乱就给丢了?这才是珍贵之物,李将军,你怎可如此马虎?”
  李光弼尴尬道:“我哪里知道此信会让大帅如此看重。那信的内容我倒是记得一些。”
  王源忙道:“信的内容你可复述几句给我听听,特别是关于平原郡城中的情形的,你记得多少便说多少。”
  李光弼挠头想了片刻,迟疑道:“好像有这么几句。‘安禄山秣兵厉马,余知其必反。然圣上仁厚,不知胡贼之心狡诈。余虽心急如焚,但亦无可奈何……余囤积兵粮,招募兵马,以备不时之需,广筑城墙,以防不时之测。’还有什么‘战事起,平原郡虽小城,但军民齐心,抗拒贼寇,贼寇攻城数十皆为我平原军民所退。有人言孤城不可守,余便以此行告知世人,但上下齐心,众志成城,丹丸之城,尤不可破。唯人心溃之,坚城亦难守之……’我记得的好像就这么几句了。”
  王源微微点头。手拍桌案赞道:“颜太守当真是智慧洞悉文武全才,他原来早就判断安禄山必反,故而早早的募兵屯粮加强城防,发动军民一心守城,方可坚持到今日。现在我可断定他一定还坚守平原郡中,平原城一定没被贼兵攻破。不为其他,只为有颜真卿在。”
  郭子仪点头道:“我也这么认为,李大帅倒是持悲观态度。”
  王源看向李光弼道:“哦?你认为平原城已经被破了么?”
  李光弼忙道:“我是觉得那封信送达丰州时已经写了一个多月,现在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两个月应该是最难熬的时候,他能囤积多少粮草物资,此刻怕也耗尽了,我是担心平原郡已经失守了。”
  王源摇头道:“我恰恰和你所见相反。颜太守既然早有准备,岂会毫无计划。粮食物资他也会合理利用。那封信既不提救援之事,便说明他是处之泰然的,我相信他一定还守着平原城。然则我们既得知他依旧坚守,岂能坐视不理,我想,我们应该要去救援他才成。”
  李光弼愕然道:“王元帅当真要去救援他么?”
  王源道:“为何不去?”
  李光弼咂嘴摇头道:“王元帅可要三思而行啊。且不说不知平原郡是否已经陷落,就算平原郡依旧由颜太守坚守,要想救援他恐也是不智之举。那平原郡在叛军腹地,远在洛阳之东数百里之外。大元帅难道要率军深入敌军腹地么?这可是说笑了。”
  王源皱眉道:“为何是说笑?你觉得我像是在说笑么?”
  李光弼见王源面色郑重,也严肃起来。放下手中的羊排,擦了擦手道:“大元帅,据我所知,大元帅肩负着大唐平叛之责,行事可要慎重才是。陛下交给大元帅的首要之务难道不是反攻长安么?难道却要率军深入叛军腹地救援平原郡?一旦被叛军围困于腹地,切断了粮草物资供应,岂非要糟糕?大元帅没想到这个后果么?”
  不少将领纷纷点头,这番话是有道理的。不可能为了救颜真卿而大军深入,那是很危险的事情。
  “看来你们都是这么想的,是么?”王源扫视众人,沉声道:“然而你们有没有考虑过颜真卿的感受?易地而处,你们坚守孤城同叛军对抗七八个月,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却发现朝廷根本不打算救你们,你们是什么感受?郭将军,李将军,你们困守丰州时,若是知道我们根本没想去救你们,你们会如何?”
  郭子仪和李光弼默然无语,他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若被朝廷抛弃,他们恐怕立刻便要崩溃,以前的坚守便也毫无意义。之所以能坚守至今,不就是期盼着有朝一日朝廷大军到来可以得到救赎么?若知道前面是死路,即便再坚强的心再忠诚之人也会失去拼搏的意志。
  “救援颜真卿不是单纯的救援,那是告诉每一个我大唐正同叛军作战的将领和士兵,我们绝不会放弃他们,绝不会让他们的努力化为泡影。不抛弃不放弃,这应该成为我大唐军中人人牢记的一句话。这件事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所能比拟的,越是艰险,越要救他们出来,方显我大唐神兵之威严,方显叛军之无能,方显示出我们不会抛弃任何一名为大唐死战的士兵和将领,推而广之,我们不会抛弃放弃任何一名大唐的百姓。意义在于此,诸位可明白么?”
  王源沉着的声音回荡在众人耳边,众将之中只有少部分能够如醍醐灌顶般的理解这其中的意义,大多数人一脸的茫然。


第819章 相左
  很显然,李光弼就是没有理解其中意义的那一个。王源话音落下,他便皱眉道:“王元帅,卑职不懂元帅深意,卑职只知道这么做会很危险。这件事还望王元帅三思而行。目前长安叛军近二十万,已是眼前劲敌,这时候一旦深入腹地,叛军必倾巢而出断我后路,形势必将恶化。况且平原郡是否被破还未可知。”
  王源甚是无语,自己一番慷慨陈词直接被此人直接无视,此人翻来覆去只是那些车轴话,实在有些不上道。
  但王源依旧平静笑道:“此事李将军便不用操心了,我自有计较。”
  李光弼急道:“王元帅,陛下让元帅领军出蜀,是要元帅重新夺回长安。那安禄山已经僭越登基,此时该猛攻长安,拿下京城,给予安禄山当头棒喝。这么做既是打击安禄山的气焰,也是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拿下长安也好让陛下心中安稳。这时候不必为他事分心,元帅要为陛下的心情着想。”
  王源皱眉淡淡道:“李将军,你不了解情况,你们还是休息几日,这些事我自会斟酌。二位刚刚脱困,身心俱乏,还是休养将息为好。”
  李光弼道:“我们不需要休息,我们卯足了劲是要攻长安,报前番之辱的。但恕我直言,来时路上,我听说王元帅这段时间只是在长安周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