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10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也行。”
  孙策已经有点明白了。“只有这几种朋友才能帮上忙?”
  “差不多吧。”
  “我在军中有几个朋友。”
  “哪一位将军?”
  “我认识温侯麾下的张辽张文远。”
  孟仁皱了皱眉,有些失望。“将军认不认识温侯本人?”
  “有点交情,但没见过面。”
  孟仁的脸色立刻生动起来。“有点交情就行。将军有所不知,现在关中生意难做,不是布匹的价格不高,而是布匹的价格太高。朝廷定了最低价,普通百姓买不起,我们只能卖给朝廷,但朝廷收购布匹的价格虽高,要求却严,负责的官员吃拿卡要,贪得无厌,如果送的礼不够,要么是不收货,要么是收了货也不给钱。仔细算下来,每匹布挣的一大半都进了他们的口袋。”
  “即使如此,只要能卖出去,你们也有利可图,而且不菲。”
  孟仁笑了。“将军颇有眼光,没有利润,谁去吃那个苦头。将军,你和温侯是怎么认识的?”
  “哦,他帮过我一点忙。”
  “将军一看就是知恩图报之人,想必也帮过温侯的忙?”
  “算是吧。”孙策说道:“我偶尔为温侯筹措一些关中紧缺的物资。”
  “那太好了。”孟仁大喜,拱手道:“相见便是有缘,不知将军能否赏光,给我一个机会请将军喝两杯?”一边说着,一边握着孙策的手,顺手从左手拇指上撸下一个扳指,塞在孙策手中。“小小礼物,不成敬意。一看将军这山一般的肩膀就知道,你肯定是一个能骑善射之人,这扳指不值什么钱,却是犀角所制,用来射箭正合适。”
  孙策打量着那个犀角扳指,笑容满面。“酒就不喝了,我很忙,你直接告诉我有什么好处吧。”
  “当然,当然。南阳布匹便宜,卖到关中,只要找到门路,就算有大半用来送礼,利润还是有一点的。如果门路够宽,比如将军认识温侯的话,送礼的费用就能省上一半,卖一匹布抵得上在南阳卖三匹布,自然有利可图。”孟仁凑了过来,竖起两根手指。“将军若能助我联络温侯,每匹布,我谢将军二十钱。”
  孙策笑了,将扳指塞回孟仁手中。“你只卖布,不卖绢绫?我听说那些利润更高。”
  孟仁苦笑。“将军有所不知,绢绫的利润是高,但竞争的人也太多,且绢绫大多运往凉州,如果是韩遂、马腾那样的大将,绢绫大有去处,温侯是并州人,他在凉州没有门路,绢绫收不了多少的。将军若是认识凉州籍的将领,每匹绢绫,我谢将军两百。”
  孙策恍然,一下子全明白了。“那一年能卖多少?”
  “这个不好说,要看交情如何,交情够深,一年十万匹都没问题。交情不够深,一年也就是千来匹,挣点辛苦钱。”
  孙策正说着,一个年轻医匠从里面走了出来。“孙将军,祭酒有请。”
  “好的,我就来。”孙策向孟仁拱拱手,笑了笑。“失陪,失陪。”
  孟仁张大了嘴巴,手里的犀角扳指“啪哒”一声掉在地上。“孙……孙将军?敢问……你是哪位孙将军,是那位……孙将军吗?”
  孙策转身扬扬手,哈哈一笑。“没错,我就是那位孙将军。”
  年轻医匠很意外。“将军,这人是有眼疾吗,没认出你?”
  孙策反问道:“他应该认出我吗?”
  “那当然,经商嘛,眼力为先,连你都不认识,还做什么生意?”
  孟仁听得真切,双手握拳,用力的敲了敲自己的额头。“我真是有眼无珠,有眼无珠。”想想不解气,又狠狠抽了自己两个耳光。“就这眼力还想发大财,真是不自量力,不自量力。”


第1563章 名声在外
  张仲景坐在一堆简帛之间,宽大的书案上摆着笔墨、写了一半的稿子。见孙策进门,他起身相迎。
  “屋里太乱,失礼失礼。”
  孙策在案边坐下,扫了一眼案上的书稿。“是和兖州合作的方案吗?”
  “没错。将军,这华佗真是个奇才。”一提到业务,张仲景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他这麻沸散的配方简直是点石成金,有了这个方子,以后再为将士们疗伤,可以减少很多痛苦,医匠也省很多事。”
  “他居然舍得将这个配方拿出来?”
  张仲景笑了,带着几分得意。“将军,他想要南阳的药材支持,不拿出点诚意怎么行?”
  孙策很满意。他来找张仲景,就是想和张仲景谈谈与曹昂合作的事。有南阳这个药材宝库在手,加上本草堂的先发优势,张仲景有绝对的主动权,他只是担心张仲景太大公无私了,以医家仁者之心待人,让曹昂占了太多便宜。不管怎么说,曹昂现在还只是盟友,不是部属,不能不加以控制。既然张仲景有这样的觉悟,连麻沸散都搞到手了,他也就不用多费唇舌了。
  孙策随即和张仲景说起翻译天竺医学典籍的事。华佗的医术有一部分来自天竺,他也安排了蔡琰研习天竺文字,考虑到本草堂在侧,最容易入手的自然是医学。佛教东传,也是医学先行,尤其是在乱世,医学能救死扶伤,是吸引信任的不二法门。很多西域来的浮屠道人都懂医学,也带了一些医学典籍,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张仲景非常赞同孙策的意见。他也和华佗讨论过类似的问题,正考虑请人翻译天竺医书。加上之前有一个胡医译了一部《形学原本》,虽说有不少人买,但销路并不是特别好,不仅没赚到钱,反而亏了一些。《形学原本》与医学无关,张仲景也想把精力集中在医学上。他正在编一部书,讲解一些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养生常识,以及一些常见病的自我诊断和治疗,免得有很多人要么担心诊费太贵而不敢就医,延误了病情,要么有点小毛病就到本草堂求医,反而耽误了那些急需诊断的病人。
  孙策对张仲景的建议非常支持,他还提了个建议,可以加一些插图,一图胜千字,张仲景再向通俗靠拢,毕竟还是专业的医生,难免有专业的术语,影响普通人的理解,有了图解,普通人更容易理解一些。
  张仲景觉得这个建议不错,立刻用笔记下。
  孙策和张仲景聊了小半个时辰,见张仲景的侍者几次在外面张望,知道张仲景很忙,不敢耽搁他时间,谈完事情就起身告辞。他刚出后堂,就看到孟仁还站在院子里等待,眼巴巴地看着门口,一见他走出来,孟仁立刻躬身行了一个大礼,却不敢走近。
  孙策走了过去,拱拱手,微微一笑。“吴郡孙策,字伯符,敢问足下安好。”
  孟仁愣了一下,随即大喜,立刻肃容还礼。“江夏孟仁,字叔义,见过将军。”随即又道:“将军能否赏光,我想请将军喝一杯,正宗的将军令。”
  “将军令?这是哪儿的新酒,没听说过啊。”
  “长沙新出的米酒。蒙将军恩泽,这两年在江南屯田,百姓安居乐业,米的产量大增,不少百姓都酿酒,原本都是私酿,没有统一的名字,各随其便,后来有人为这新酒取名将军令,以谢将军英明。说来也怪,自从换了这名字之后,这酒越发甘甜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江南诸郡的新酒都以此为名。”
  孙策大笑。“既然如此,那我回头命人买上几瓮就是,你的情,我领了,酒却是没空喝。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写成书面建议给我,也可以去找麋夫人,或者找阎太守也行。”
  “唉,将军有所不知,麋夫人最近很忙,未必有时间关照我这点小事。至于阎太守,太守府的门槛都换了好几条了,又岂是我一个小本经营的布商能跳得进去的。”
  孙策听出了孟仁的言外之意,心中不快。“太守府的门槛很高吗?”
  孟仁连连摇头,苦笑不语。孙策明知他有点故弄玄虚,还是想听听他的倾诉。阎象也好,张纮也罢,大多都有点鄙视商人的习气,他鼓励商业,总要拿出点实际行动。他抬头看看天色。“行,也该到吃午饭的时候了,我们就去尝尝这将军令。”
  孟仁喜不自胜,心病不治而愈,也不看病了,引着孙策出门。孙策跟着他出了治城,沿着大道,来到宛市。孟仁将他引进一家最大的酒肆。他知道孙策不想招摇,又有倾听民间疾苦的打算,特意将他带到二楼雅座。这雅座似乎专为商人准备,门窗非常厚实,内外两道门,将门窗拉开一道缝,就能听到外面人说话。关上门窗,又能保密,不让别人听到他们在内间说话,随从们坐在外间,还有防止闲人擅入的作用要,可谓考虑周到。
  入座之后,酒佣进来,上了茶,点了菜,瞅了孙策一眼就出去了。孟仁自嘲地笑了笑。“我真是有眼无珠,连一个酒佣都不如,难怪生意做不大。”
  孙策很惊讶。“他认出我来了?”
  “应该是的,若非认出将军,他不会不推荐歌妓。将军你听。”孟仁指指外面,孙策稍微凝神,便听到了丝竹之声,虽然不甚吵闹,却也清晰可辨。“大凡到这儿来喝酒的,要么是谈生意,要么是招待客人,请歌妓鼓琴助兴是必备的事。将军戎马倥偬,不好丝竹,连军中鼓吹都不肯用,所以他便不推荐了。”
  孙策哑然失笑。他是对这些不太感兴趣。按照礼制,以他现在的身份,正常出行都要前呼后拥,从者至少百余人,前有武卒开道,后有骑士扈从,再加上鼓吹敲敲打打,既是排场,也是提醒百姓避让,但他不喜欢这一套,常将鼓吹送人,之前送给杜畿,后来又送给满宠,自己却难得一用。
  “说说你经商的故事吧,看看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孙策主动提起酒壶,为自怨自艾的孟仁倒了一杯酒。孟仁受宠若惊,连忙双手接过,躬身拜谢。
  “请以此酒,为将军寿。”


第1564章 无用功
  孟仁连饮三杯,抹了抹额下的短须。“眼下南阳宛市的商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青徐商人,以海货为主,实力很强,南到交州,北到幽州,基本上都被他们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