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10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何出此言?”张纮忍不住问了一句。
  “敢问子纲先生,士当以何为志?”
  张纮微怔,随即说道:“士志于道。”
  “如何才能志于道?”
  “这……”张纮转念之间已经明白了孙策的意思,一时无言以对,却有恍然之感。夫子说过,士志于道,但他没有明确地说志应该如何志于道。他当然可以从其他的经典里找出很多志应该如何志于道的理由,但他没有必要和孙策在这种场合争论这个问题,况且孙策的想法未尝不是一家之言,虽然手段有点粗暴,甚至有些强辞夺理,用心却着实良苦。
  “如何志于道?”孙策转身众人,再次发问。见张纮都被他问住,自然没人敢自找没趣,只是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听孙策讲解他的理论,再看看他的第三重境界。孙策环顾四周,提高了声音,放慢了语速,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道:“士不仅要读书,更要习武。读书是知道,习武是行道。不知道,固然不可,知而不能行,亦是枉然。为何习武方是行道?习武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御侮折冲,更是体悟大道之根本。天地生人,有人而家,有家而国,有国而天下。不修身,何以齐家?不齐家,何以治国?不治国,何以平天下?是以有志于道者,不仅要读书,更要习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行道。不读书,不知道。不习武,难行道。不读书的人固然不能称为士,只读书,不习武,同样也不能称为士,因为他们只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他们甚至不知道他们所论的道是真是伪。”
  孙策停住,目光炯炯地扫视一周,大声说道:“人如此,国亦然。习武不一定要与人厮杀,习战也不一定是要征伐。刚才蔡大家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庶几近乎,但不忘战不应该仅仅因为恐惧,更应该成为强国的一种手段,正如习武之于人一般。人习武,国习战,皆是行道之本。诸君皆是讲武堂的学生,一定听过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的道理。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用兵之道的最高境界。习战不是为了战,而是为了不战。”
  孙策举起手,用力一挥。“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重境界:为道而战,为不战而战。”
  讲堂上下一片死寂,既没有叫好声,也没有质疑声,每个人都在沉思,堂下的毕业生如此,堂上的张纮、周瑜等人也如此。
  过了一会儿,角落里传来一声朗笑。“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孙将军,此等高论,只可对二三子言之,方能会心一笑。面对这些俗人,你不觉得寂寞吗?”


第1580章 文武双全一狂士
  众人哗然,纷纷朝发声处看去。孙策却是嘴角微挑,笑而不语。虽然快有两年没见了,但一听到这嚣张之极的声音,他就知道是谁。
  除了虞翻,他想不出第二个人。
  果然,人群向两侧挤开,虞翻背着手,昂手挺胸地走了过来,虽然身边都是人,他眼里却只有孙策一人,笑容满面,目不斜视。不,应该是目无余子。
  孙策笑道:“虞仲翔,你可知此言一出,得罪了多少人?”
  “无妨,燕雀虽多,无奈大鹏何。”虞翻身形一晃,一步两丈,突然出现在孙策面前。孙策眼神一亮,脱口而出。“好身法,仲翔,你的武技又进步了。”
  “将军好眼力。”虞翻得意地拱拱手,哈哈一笑。“你看,我的身法再好,能识得的人却不多,若不是遇到将军,我都懒得展示。得其人不言,是为失人。不得其人而言,是为失言也。”
  孙策大笑。虞翻走到堂上,大声说道:“诸君,刚才孙将军说,真正的士当文武双全,有所偏废者皆不足称善。在下会稽虞翻,字仲翔,蒙将军谬赏,辟为长史。翻也不才,五世传易,略通武艺,敢以士自诩。初来南阳,欲与诸君谈文论艺,比武较技,还望不吝赐教。”
  话音未落,廊下两侧的新毕业生中便有人惊呼出声。“原来你就是狂士虞仲翔,果然闻名不去见面,着实够狂。”
  虞翻眼睛一翻,斜睨那人。“你认识我?”
  “哈哈,在下乌伤人,与长史同郡,对长史仰慕已久,一直无缘得见,不料毕业时能得见尊颜,幸甚。”
  虞翻点点头。“既能来讲武堂修习,必是好学之人。虽然毕业,不可懈怠,当铭记将军今日之言,以士自诩,努力精进。”
  “多谢长史。”
  虞翻回头环顾。“没有人愿意赐教么?”
  众人议论纷纷,却没有人上前挑战。张纮等人脸色不好,却无可奈何,他们都听说过虞翻的名字,知道这位可是和孙策交过手的,而且虞翻刚才从拥挤的人群中走来依然不失风度,身法近乎鬼魅,就连孙策都赞他进步了。他们虽说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却也不是虞翻对手,才不愿意上前自寻没趣,是以一个个装聋作哑,不与虞翻一般见识。
  连无人应战,江东籍的毕业生们鼓噪起来,纷纷向虞翻问好。其他地方的毕业生气不过,有人排众而出,向虞翻挑战。
  虞翻欣然从命,取来长矛。两人持矛相对,摆开架势。讲堂上下除了张纮、蔡琰等少数几人外,大多对武艺并不陌生,一看虞翻这起手式,不少人便吃了一惊。俗话说得好,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仅凭虞翻这气度,他就不是弱手,向他挑战的士卒虽然不弱,却不是他的对手,双方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果不其然,双方交手,只一合,虞翻就挑飞了对手的长矛,长驱直入,一击命中。好在他拿捏得极好,长矛正好压在对方咽喉处,却没有伤人。
  “好武艺!”周瑜赞了一声。
  荀攸也是眼睛一亮,提起了精神,重新打量虞翻。
  “下一个!”虞翻摇摇头,很是失望。
  “我来领教长史的高招。”有一个毕业生走了出来,没有用矛,却选了刀盾,摆开防守反击的架势,守住门户。
  虞翻摇摇头。“能破矛者,唯矛也,他器皆无能为力。你不是我的对手,下一个。”
  那士卒大怒,挥盾扑上。身形刚动,虞翻的长矛就到了,沿着盾沿一拨,那士卒就收不住盾,中门大开,眼睁睁地看着长矛刺到面前却来不及避让。
  虞翻举手投足间连败数人,干净利落,不仅讲武堂的学生看得目瞪口呆,就连孙策都暗自叫好。虞翻的矛法进步神速,已经深得太极阴阳相济之意,即使是自己出手也未必能胜。看来这两年他在矛法上下了不少功夫,又升了一个境界。
  见再也无人应战,虞翻放下长矛,慨然长叹。“雄鹰入林,百鸟无声。”
  无数人扭过了头,不想再看他一眼。张纮表情尤其尴尬,他和虞翻一样是长史,也曾经想过和虞翻见面的样子,万万没想到会是这种局面。
  不过,虞翻的出现完美的证明了孙策的三重境界:一个文武双全的士应该是什么样子,又是如何骄傲的存在,无惧凡俗的眼光。
  ……
  演讲结束,学生们在热烈的争论声中渐渐散去,孙策回到后堂,正式将虞翻介绍给张纮等人。在场的这些人中,虞翻只认识郭嘉,其他的都是初次见面。他对蔡琰最为好奇,直言他读过蔡琰的书,不过不太认同,他觉得蔡琰没有修行经验,有不少解释偏于训诂,没有真正领会微妙之处,有不少解释似是而非。
  蔡琰不以为然。她对虞翻的第一印象极差,没兴趣和他讨论学问,尤其是房中术这样的学问,敷衍了几句就起身告辞了。她一起身,周瑜也站起身,今日蔡琰归宁,他们夫妻还要赶回去陪蔡邕吃饭。
  孙策跟了出来,与周瑜边走边说,一直送到门外。蔡琰上了车,才发现孙策亲自送他们夫妻,非常尴尬,起身重新下车。孙策拦住。“行了,蔡大家,你就不要客气了,有一件事,要拜托你们夫妻。”
  “将军请说。”
  “虞翻性直,口不择言,多有得罪。不过他有一句话说得对,我今天说得可能不是很清楚,未必每个人都能听得懂,但我想你们夫妻肯定听懂了。蔡大家,我想请你写篇文章,把我的意思写出来,传布天下,供人针砭。你放心,你只是代笔,润笔我照付,将来有人来骂战,责任都是我的。如何?”
  蔡琰笑了。“一篇文章的事,举手之劳,何来润笔之说。至于骂战,这种事还是我来吧,就算没有将军这三重境,我以女子出仕,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挑战我呢,借将军之威,我给他们一个机会。”她眼神流动,目光一转,又笑道:“将军以我们夫妻为谤木,你这可有点不厚道。”
  孙策大笑。“蔡大家,天下之大,我实在找不出你和公瑾这么合适的谤木了。公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平定天下,你在学术上大杀四方,为儒门引领新气象,夫妻联袂,文武双修,岂不妙哉?”


第1581章 冰与火
  送走周瑜、蔡琰,孙策回到后堂,发现虞翻正和荀攸印证武艺。虞翻手持长矛,荀攸手持刀盾,两人正斗得难分难解。
  孙策很惊讶。他知道荀攸有武艺,而且算得上高手,但他从来没有看到荀攸展示过武艺。这人恨不得成为影子,把自己藏在黑暗之中,让任何人都注意不到他的存在。今天居然和虞翻交手,着实稀奇。
  不过最让孙策惊讶的是从场面上看,竟然是荀攸攻,虞翻守。荀攸步步紧逼,手中环刀一刀紧似一刀,刀刀砍在虞翻的矛头上,金属交鸣之声不绝于耳,火星四溅,让荀攸看起来光芒四射。孙策是行家,眼睛一瞥就看出了名堂,不用说,荀攸肯定是利用虞翻的骄傲,先示弱,突然出手抢攻,一下子切入虞翻的防守圈。通常来说,像长矛这种刺兵一旦被对手切入防守圈就非常被动,以虞翻的性格也不太可能后撤,就算他肯后撤,荀攸也不会给他翻盘的机会。
  看起来,虞翻失了先机,败局已定。不过虞翻并没有认输,相反,他两眼发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