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10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翻嘿嘿一笑。“我是那种生不出儿子的人吗?只是还没遇到合适的女子罢了。妻者齐也,须得般配,方能子嗣强壮,若是强弱悬殊,子嗣要么稀少,要么体弱,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不如不找。等我找到合适的女子,你看我会生多少儿子。”
  郭嘉恼羞成怒。他妻子钟氏性强,儿子郭奕身体却不太好,这是他最不舒服的两件事,平时很少有人敢当着他的面提,现在虞翻不仅提了,还把两件事混为一谈,暗讽他房中术半通不通,顿时不快。
  虞翻转身打量了杜畿两眼。“你虽然疲惫了些,却精完气足,不是少子之人。不过劳逸结合还是需要的,要不会子女先天体弱,将来难免早夭。”
  杜畿更加无语。郭嘉只是轻佻,这虞翻却是嘴毒,有这么说话的么?我儿子还没出生,你就说他可能早夭?就算不是说我,影射郭嘉也过份了吧。
  这时,孙策走了出来,正好听到虞翻这番话,顺口问道:“仲翔,你还懂医术?”
  虞翻得意地扬扬眉。“医者易也,当初伏羲造易本就是仰俯天地,内察诸身,通晓易经的人涉猎医术如探囊取物。我虞家五世传易,岂能不通医术。”
  “那你刚才说夫妻当般配也是出于医理。”
  “自然,我虞仲翔何曾有胡言乱语之时?”他又对郭嘉说道:“郭奉孝,你虽说修道不精,毕竟也有小成,趁着现在年轻再生几个,你就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了。至于你家那小子,虽然先天体弱,却还不算太差,趁着年幼好好调理,将来活个五六十岁还是没问题的。”
  郭嘉哼了一声,不屑一顾。孙策见了,在案前入座,低声对郭嘉说道:“奉孝,仲翔虽说尖刻,这句话倒是至诚之言,你不要掉以轻心。”
  “他还没生儿子呢,等他生了儿子再来教训我不迟。”
  “他只是没生而已,他要生起来,可能真的收不住。”孙策笑道。虞翻是三国奇人,是文士,却又精通武艺,还有近乎奇技的神行术。精通易经,还真的通晓医术,当然最让人惊讶的是他能生,仅是儿子就有十一人,这可是历史明文记载的,至于有几个女儿,那就不清楚了。而他对郭奕下的评语也非常到位,郭嘉、郭奕父子都早夭,郭嘉三十八,郭奕没有具体的生卒年月,但从他的官职来看,可能不会比郭嘉好多少。这可能和郭嘉生郭奕时体弱有关,郭奕属于明显的先天不足。
  郭嘉瞅瞅孙策,又看看虞翻,欲言又止。


第1616章 辞锋如刀
  孙策莫名其妙。“你这是什么眼神?”
  郭嘉忍不住说道:“虞仲翔五世传易,通晓医术,也就罢了,将军你也懂,居然能看出他有多子之相?你九交不泄,境界比他还高呢,又有美妾四人,也没见你生多少啊。”
  孙策这才知道自己说漏嘴了。他哈哈一笑,给郭嘉递了个眼神。“你懂的。”
  郭嘉微怔,随即恍然。“还有他?”
  孙策摆摆手,示意郭嘉别说了。郭嘉会意,羡慕嫉妒恨地看了虞翻一眼。虞翻倒也没留神,在张纮对面坐下。转过头,刚准备和庞统说话,外面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周瑜、荀攸、辛毗鱼贯而入。见帐中已经坐了几个人,却没什么规律可循,一时不知道怎么坐才好。
  孙策往一旁挪了挪。“别看了,随便坐吧。公瑾,你坐这儿来。”
  周瑜应了一声,刚准备走过去与孙策并座,虞翻起身拦住,正色道:“将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是私宴,你们随便怎么坐都可以。今天是公事,不能太随意了。”
  孙策有点尴尬,却也知道虞翻是为自己好,将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周瑜重新打量了一番,明白了虞翻的意思,笑了笑,在张纮下首就座,荀攸、辛毗在他身后落座。杜畿见状,主动坐在虞翻下首。如果一来,孙策居中坐主席,郭嘉、庞统两个军谋祭酒分坐左右两侧,张纮、虞翻两个长史分坐在左右首,接下来是周瑜和杜畿,一个是掌管军事的大将,一个是负责监察的荆州刺史,秩序井然。
  虞翻转身,对孙策说道:“将军,治国如用兵,令不可二出。将军已经不是四年前初至襄阳的少年,如今统领五州,当知尊卑有序。今天请周将军上座,来日五州共议,难道五州之将都要与将军比肩吗?”
  孙策无言以对。他知道虞翻说得有道理,只是太突然,他心里一点准备也没有,而且虞翻语气强硬,咄咄逼人,让他面子有点挂不住,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周瑜起身,肃容拱手,说道:“将军,虞长史所言极是,望将军纳其尽忠之言,忘其冒犯之过。”
  孙策还没说话,虞翻正色道:“周将军,我身为长史,向将军进谏,纵有冒犯之过,将军未有一言责备,似乎毋须周将军为我求情。”
  周瑜拱手再拜。“喏,瑜不知进退,将军恕罪,长史恕罪。”又拜了一拜,退回座位坐好,双手摆在大腿上,正襟危坐。辛毗见状,长身而起,拱拱手。“将军,长史,毗有一言,不吐不快。”
  孙策素知虞翻狂直,也知道他是为自己立威,不惜得罪周瑜。可是见他一下子把气氛搞得这么僵,心里还是有些不高兴。周瑜大度,或许不会与虞翻计较,也不太可能怀疑是自己指使虞翻,故意让他难堪,可是别人会不会这么大度就不好说了。别的不说,张纮什么怎么想?他和虞翻都是长史,虞翻如此忠直,岂不是显得他乡愿?
  这不,辛毗不服了。这要是吵起来,还谈不谈正事了?
  孙策摆摆手。“仲翔,回座吧。佐治,如果是公事,你可以说,意气之争就不必了。”
  辛毗也不说话,转身看着虞翻,挑衅之意甚明。虞翻嘴角微挑。“辛佐治,你是想说我跋扈,在将军面前放肆么?”
  辛毗不紧不慢。“长史在将军面前喝斥方面之将,愚以为不妥。”
  “这么说,你是为周将军鸣不平?”
  “我身为周将军佐吏,为周将军鸣不平有何不可?”
  “你既是周将军佐吏,当有辅佐之责。周将军欲上座时,你怎么不劝阻?我予以劝谏,你倒责我跋扈,难道你认为周将军应该与孙将军比肩共座在,我不该劝阻?”
  辛毗拱手道:“长史劝阻周将军时,毗何曾发一言?只是周将军身为方面之将,又与孙将军有总角之好,蒙长史劝阻,已然知过,长史又何必咄咄逼人?”
  虞翻笑笑。“佐治知医术否?”
  “毗无长史之才,不通医术。”
  “那你听说过扁鹊的故事吗?”
  “略有耳闻,不知长史说的是哪一件?”
  “故事虽多,道理却是一样的,难道佐治仅知其事,不知其义?”
  “敢请长史指教。”
  “扁鹊初见蔡桓公,言其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微末之疾也。扁鹊答魏文侯,言上医治未病。谋士佐君主,如医家治病,是当其未病时厉声提醒好,还是当其疾重时温言劝慰好?”
  “这……”辛毗虽说读过不少书,但他对医家的事还真不清楚,虞翻说的这两件关于扁鹊的事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虽然不影响他理解虞翻的意思,但心里上已经弱了一筹。面对虞翻的追问,急切之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孙策见状,暗自苦笑。论见识,辛毗就算不如虞翻也不会差得太远,可是论辩才,他显然不是虞翻的对手。虞翻这句话里有陷阱,辛毗没看出来,自然无法回答。
  “仲翔,佐治,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孙策轻叩案几,再次示意虞翻回座,又对辛毗说道:“佐治,今天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益州方略,是你来说,还是公瑾说?”
  辛毗回头看了一眼周瑜。这件事本来应该由他来说,可是他刚刚出师不利,被虞翻当场噎住,气势受挫,这时有点不太想说了。荀攸向来不肯在公众面前发声,如果周瑜也不肯,那他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见辛毗为难,周瑜使了个眼神,示意辛毗回座。他欠了欠身,向孙策致意。孙策点头同意。周瑜朗声说道:“将军所说的益州方略由我起意,公达、佐治既有襄助,亦有劝谏,各有利弊,难以决断,仅供将军参考,还请诸君参详斟酌。”
  孙策点点头。“既是商议,诸君大可直言己见,不必顾忌,就事论事,不及其他。”
  众人齐声应喏。
  “公瑾,你说吧。”
  周瑜起身走到挂好的地图前,环环一揖。“官渡一战,将军父子与诸将浴血奋战,袁绍败亡,冀州丧主,由袁谭主政,自顾不暇,豫州形势稳定,强弱逆转,天下形势有重大变化。瑜不敏,敢为将军言之。”


第1617章 入不敷出
  周瑜主要陈述了三个理由:
  首先,天下纷乱已久,民心思定。冲质以来,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东南民变,西北羌乱,无一日安定。中平元年黄巾作乱以来,天下已经乱了十年有余,百姓流离,良田荒芜,新坟垒垒,所有人都渴望太平,士气可用。
  其次,朝廷西迁,定都关中,占据了有利地形,急切之间难以攻取。益州不仅占据长江上游,有居高临下之势,又是天府之国。朝廷占有关中地利,收益州之粮,俨然当年秦与关东六国之形势。取益州如断关中右臂,劫其粮仓,可断绝朝廷生机。
  最后,曹操效仿孙策,在益州推行新政,假以时日,根基稳固,更难攻取。当趁其立足未稳,新政成效未彰之际,主动进攻益州,以免养虑成患。
  周瑜说完理由,向孙策行了一礼。“将军,我再解说一下拟定的方略?”
  孙策看看众人,尤其是两个长史。张纮沉默不语,虞翻见状,拱手道:“将军,且听他说,再作计较。”
  孙策再看看其他人,杜畿也表示可以先听周瑜说说他们拟定的方略。郭嘉、庞统也不反对。见此情景,孙策示意周瑜接着说。周瑜抬起手,在汉中点了点。
  “由荆州入益州,主要有南北两条路:南则溯长江上行,可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