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10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恍然,却也有些意外。他一直以为袁权是喜怒不形于色,有大家闺秀风范的女强人,没想到她也有这种小情绪的时候。他仔细想了想,也搞不清是他之前对袁权认识不全面,还是袁权有了变化。不过这样也好,有大妇风范固然是好事,但处处周到通常也只是防御心理在做祟,只要是人,都会有软弱的时候,只是不会轻易对人袒露,尤其是感到没有安全感的时候。
  “我在你面前是放心,我在阿楚面前是开心,在你们两人面前,我是虚心。不,准确的说,是心虚。”
  “心虚?勇冠三军、闻名天下的小霸王还会心虚?这倒是奇闻。”袁权“噗嗤”一声笑了。她想了想,又道:“阿楚聪明过人,木学造诣冠绝一时,你看到她心虚还有些道理,你在我面前心虚什么?”
  孙策苦笑一声:“我读书少,出身又低,不懂你们那些礼节,如果不是手上有刀,你们不知道要把我说成什么样呢。嘴上不说,心里也要说。当面不说,背地里也会说。嘴上笑嘻嘻,心里……”话到嘴边,孙策又自觉不妥,下意识地把一句粗口咽了回去。“一想到这一点,当然有点心虚。”
  袁权沉默了片刻,直起身子,将下巴搁在孙策肩上,嘴凑到孙策耳边,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对孙策说话。“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你背着我走路,这就是失礼,可是我真的喜欢啊。夫君,礼仪都是虚的,彬彬有礼的不一定是君子,也有可能是伪君子。相敬如宾的也未必是恩爱,也许是敬而远之。你出身寒微,因不懂这些礼仪而心虚,我却希望你永远也不要学会这些虚伪的东西。如果有一天,我不知道你的高兴是真的高兴还只是礼仪,那才是真正的可悲。夫君,你有一颗赤子之心,也许有些迂腐之辈会笑话你的失礼,但真正的君子绝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他们会看到你的真诚。你如果为了让那些迂腐之辈满意,却失去了这份真诚,那才是真正的损失。”


第1656章 夸奖
  孙策应了一声,过了片刻,又问道:“权姊姊,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去见阿楚的父母?”
  孙策笑出声来。“你果然是七巧玲珑心。”
  “这是什么典故?”
  孙策刚想解释,忽然又觉得不妥。这个典故有点不祥,他不在乎,可是袁权未必不在乎。“无典,就是夸你聪明,我想什么,你一猜就中。”
  “你的脸色那么明显,我再猜不中岂不是太疏忽了。”袁权轻笑道:“不过我还是喜欢听你夸我。”
  “你缺夸奖吗?你这么聪明,从小到大,应该有很多人夸你吧。”
  “他们夸我,和你夸我不一样,我喜欢听你夸我。你再夸夸我呗。”
  “好,我想想啊。”
  “想就假了,说得像是我逼你似的。”袁权拍拍孙策的胸口。“要用赤子之心。”
  “哈哈,如果用赤子之心,我就有一句话。”
  “什么话?”
  “我想这么背你一辈子。”
  袁权停了片刻,一声轻叹。“我也想这样,不过你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要背。我们还是说说今天晚上的事吧。夫君,你怎么看阿楚的母亲?”
  “她?”孙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黄月英一家三口都有点特立独行,蔡珏也不例外。
  “蔡氏出自蔡叔,渊源甚远,汝南的上蔡、下蔡、新蔡都是蔡国故地,汝南、陈留、南阳一带的蔡姓都是其后裔。可是相比之下,襄阳蔡氏虽然富有资财,宗族强盛,名望却不足,蔡讽的姊姊嫁给张温,他的族人有几个做到二千石的,但蔡讽本人在仕途上却没什么成就。阿楚的母亲是蔡讽的大女儿,正常来说,她应该像她的姑母一样嫁给世家,但她嫁给了阿楚的父亲,阿楚的父亲虽然是名士,却无心仕途,这桩婚姻显然不是家中的安排,而是她自己的主意。”
  “你说得有理,蔡讽势利得很,他怎么肯将这么能干的女儿嫁给一个隐士。”
  “阿楚的母亲外冷心热,虽然与其父不睦,但她却不会坐视家族不顾。蔡珂、蔡瑁才具有限,担不起家族的希望,阿楚的母亲心里多少会有些遗憾。蔡家不缺钱,缺的是门户,她会对这一点格外重视。阿楚是她唯一的女儿,她当然要选一个门户好的,而且是做正妻。门户好,才能给蔡家、黄家带来希望,做正妻,才不至于辱没了蔡家、黄家。如今阿楚跟了你,只完成了一半目标,她心里能没芥蒂?”
  “那你之前为什么不去?”
  “你以为她今天这么客气,是给我面子?”
  “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汝南袁家虽然也是四世三公,实力要比弘农杨家强太多,但名声已经坏了,远远比不上弘农杨家。姑父愿意为你效力,其实是他自己相信你能实现儒门的愿意,但外人不知,肯定认为与我有关。我为夫君招揽了姑父,证明了我的价值不弱于阿楚,才能让她相信阿楚与我比肩并不辱没蔡家、黄家。”
  孙策觉得有点绕,已经厘不清里面的逻辑了。袁权敏锐的感觉到了孙策的疑惑,忍不住又笑了一声。“简单点说吧,在阿楚的母亲眼里,阿楚的父亲能和我姑父同为祭酒是荣幸,阿楚能和我姑父的外亲做姊妹也不辱没她,只有如此才能让她解开心结,否则就算我再客气,她也不会当回事。”
  “你们这弯弯绕太难了,比解数学题还难。”
  “所以说嘛,其实这些都很无趣,不管多清高的人都跳不出这些算计,而且乐在其中,反而忘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什么最根本的问题?”
  “没有你的实力,不管是弘农杨家还是汝南袁家,其实都不值一钱。”袁权再次将脸贴在孙策肩上,闭上了眼睛,嘴角挑起幸福的浅笑。“万丈高楼从地起,地基不披锦绣,却是高楼的根基所在,帷幕再漂亮,终究是装饰,没有坚实的地基,再高的楼也是华而不实的危楼,随时可能倾覆。没有弘农杨家,你一样能成事,只是慢一点而已。可是如果没有你,我姑父和德祖能有什么成就?最多做烈士,留名青史。”
  “哈哈,你这么说,我会骄傲的。”
  “夫君,在这一点上,袁家比杨家现实,总就清楚名与实之间的区别,只不过袁本初剑走偏锋,党人习气太深,又遇到了你这个奇才,一败涂地。杨家则不然,他们还固守圣人教诲,一心要做忠臣,纵使退一步,也要固守儒门的经义。你能让姑父留下当然是好事,他有丰富的施政经验,但你也要留意他的短处,别让他教出一群书生来。他的经验可用,他的想法却有些不合时宜,与你的新政并不合拍。”
  孙策停住脚步,想了想,转头对袁权说道:“姊姊,你提醒得太及时了。我只顾着高兴,差点把这事给忘了。你说,我该怎么谢你?”
  袁权无声地笑笑。“夫君不责我饶舌干政,我已经很庆幸了,岂敢邀赏。”
  “哈哈,干政?”孙策找着袁权往上窜了窜,接着往前走。“我能鼓励女子入仕,还怕女子干政?说不说在你,用不用在我,以后你有什么建议就说,我相信自己有这个判断的能力。”
  “真想听?”
  “想听。”
  “那我就再说一件事。”
  “你说。”
  “你要学会放权,不要怕属下犯错,只是犯错之后要总结教训。失败的教训有时候比成功的经验更有价值,持家都会有失误,更何况治国?圣人也只是说不二过,没有说不犯错。你就算再用心,哪怕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合眼,也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所有的问题。与其如此,不如交给其他人负责,你来监督奖惩。很多时候,具体负责的人更清楚哪些地方可能出问题,而不是你,你管得太多,反而让他们无处措手,最后所有的责任都落在你一个人的肩上。夫君,你要做执鞭的耕夫,而不是牵犁的牛。”
  孙策想想这几天的辛苦,深有体会。他就算再用心也无法避免海商出问题,只是迟早的事。说白了,他对真正的治道其实并不了解。
  “好,从现在开始放权。”孙策加快脚步。“我们回去耕田。”
  “什么?”
  “你懂的。”孙策笑道:“你不想吗?我看到你前两天就在我面前转了。”
  袁权恍然,忍不住啐了孙策一口,张开嘴,轻咬孙策的耳垂,呢喃道:“那你得多背我一会儿。要不,你先背我去宛妹妹那儿吧,看看她在忙什么,我有好些天没见她了。”
  “没问题。”孙策心领神会。“要不要叫上阿姁,我怕你们俩不是对手啊。”
  袁权窃笑起来。“行,你愿意多背一会儿,我求之不得。”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前走,眼看着快要到冯宛住的小院时,袁权拍拍孙策的肩膀要下地自己走,孙策不肯,她却坚持,还不让孙策把背她的事说出去,说是想独享久一点。孙策欣然从命,牵着袁权的手来到小院前,侍女上前敲门,过了一会儿,有侍女披着衣服来开门,见孙策和袁权站在门外,又惊又喜,连门都顾不上关,匆匆向后院跑去。
  孙策进了后院,冯宛刚刚打开门,穿着单衣,披着一件冬衣,赤着脚站在堂上。袁权见了,连忙推了推孙策。孙策会意,上前将冯宛抱起,袁权上前,用孙策的大氅裹住冯宛的脚,两人将冯宛抱到卧室里。一看屋里的摆设,才知道冯宛已经休息了,连灯都是刚刚拨点的。
  “睡这么早?”
  冯宛很不好意思。“江南的冬天冷,晚上没什么事,我都喜欢钻进被子。习惯了,这几年都这样。”
  孙策很惊讶。“这屋子没铺地暖?”
  “铺了,舍不得用,木炭太贵了,一夜要几百钱呢,一个人不合算,还不如多加两床被子。”
  孙策愣了一下。“吴郡木炭这么贵?”
  “最近涨得厉害,年关将近,很多人家都在储积木炭,几个炭场都忙不过来。”冯宛钻进被子,招呼侍女取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