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1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轻的脚步声响起,诸葛亮出现在小道尽头,举起手中的公文摇了摇。孙策坐了起来,一边示意诸葛亮过来,一边拍动水面,将郭嘉、虞翻叫醒。郭嘉睁开眼睛的时候,诸葛亮正好走到面前。
  “主公,蒋子干送来的急件。”
  “念。”
  “喏。”诸葛亮展开公文,朗声念道:“荀彧言:天子西征,率万骑迎战鲜卑野狼部落,斩首三千……臣以禅让试之,彧怒,扬言以战,太平难期。”
  孙策静静地的听完,苦笑着摇摇头。没想到天子西征居然还成了,居然还与鲜卑人打了一仗,斩首三千,这可有点出乎意料。
  “奉孝,仲翔,你们以为如何?”
  虞翻不以为然。“不出所料。”
  郭嘉沉吟了片刻,抬起被水泡得有些起皱的手指挠挠鼻翼。“看来我们低估了刘晔,这是我的失策。此人能与鲁子敬为友,自当有过人之处,我早该重视他才对。”


第1846章 变局
  孙策也有些后悔。虽然天子的西征含金量不足,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毕竟增加了麻烦。
  除了东面的大海,三面都是敌人,而且进攻难,防守更不易,自己这几年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就像虞翻说的,建都的事不用急,反正也没时间住。
  趁着现在还有空,在这儿多住几天,犒劳一下自己再说。
  “奉孝,别急着自责,还是先想想如何应对吧。”孙策搅着水,悠闲自在。“你们把家属都接过来,我们在这儿过年。”
  “主公英明。”郭嘉哈哈大笑。虞翻也有些得意。他在秣陵、湖熟住了大半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勘察,绘制地图,真正动土施工的地方只有汤山。一看到这里,他就相信孙策会喜欢这里,有可能长住,所以在附近建了不少房子,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相比于吴县或者阳羡,秣陵更接近中原,不管是渡江北上,还是溯江西进,秣陵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万一形势不利,需要退守江东,秣陵也可以构筑防线。至于秣陵夏天闷热的问题,在短时间内还顾不上,只有长期作为都城时才需要考虑。
  孙策和郭嘉、虞翻大致商量了一下。虞翻是留守长史,对孙策的家底最为清楚,他建议孙策以守代攻,暂时放缓开拓的进程,集中精力搞好内政。连续多年的战事消耗了太多的钱粮,孙策已经欠了十几亿的债,不宜再大肆扩张。等上几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再出击也不迟。到时候兵精粮足,优势更加明显。
  从整体形势上来说,天子西征归来,信心倍增,很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纠集各州郡围攻孙策,战事在所难免。孙策三面受敌,也不宜仓促出击,当以守代攻,耐心等待反击的机会。联盟这种事往往是靠不住的,有利可图,大家是盟友,无利可图甚至害大于利的时候,联盟自然瓦解。届时再各个击破,要比一开始就反击要好得多。
  考虑到朝廷是联盟的核心,面对关中的南阳和洛阳就成了防守的重心。鲁肃在洛阳,黄忠在南阳,又有张纮居中调度,孙策大可不必急着亲临前线,可以进驻汝颍,为诸将后援,待机而动。
  孙策基本同意虞翻的意见。在返回的路上,他就和郭嘉反复讨论过这个问题,军谋处也做了相应的推演,只是当时没想到会用得上而已。
  世事如棋,谁又说得清呢,就连阿尔法狗都有输棋的时候。孙策如此自我安慰。
  郭嘉提醒孙策,曹操掌握着益州,现在又随天子西征,负责征讨宋建的战事,深得天子器重。如果天子组建联盟,曹操必然是其中一枚重要的棋子,而曹昂也不可避免的进入天子的视野。兖州、豫州接壤,战线很长,如果兖州生变,对中原战区的伤害极大,不可不防,必要时应当重新加强睢水防线,甚至先下手为强,直接吞并兖州,将战线推进到大河。
  “让丁冲回来吧。”郭嘉笑道。
  ……
  孙策披着衣服,走进了刘和的房间。
  刘和正坐在窗前读书。虞翻建这些屋子里颇费了一番心思,内室的地面都铺设了陶管,温泉水从陶管中流过,即使是寒冬腊月,室内也温暖如春,不需要穿厚重的棉衣。刘和只穿了一件夹衣。夹衣是她带来的嫁妆,原本很合身,最近她饮食充足,心情也好,人也丰腴了些,衣服便有些紧了,曲线展露无遗。
  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孙策还是有些心动。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听到开门的声间,刘和回头一看,见是孙策,连忙放下手中的书本,起身相迎。孙策脱了鞋,走在地板上,脚下温热,极是舒服。
  “夜里睡觉冷不冷?”
  “不冷,不冷。”刘和笑道:“这房子真好,比未央宫的温室殿还暖和。”
  “喜欢就好,北方人到南方最不适应了,不信你问问甄宓,看她去年在吴县是怎么过冬的。”
  刘和掩着嘴笑了起来,眉弯如月。她已经听甄宓提过,一度担心自己到了吴县能不能住上暖和的屋子。见孙策的头发还没干,她说道:“夫君,我帮你扇扇头发吧。”
  孙策欣然同意。刘和取过一个高几坐好,孙策靠着刘和坐下,头枕在刘和的腿上,头发垂了下来。到这个时代几年,他已经适应了很多事,唯独头发的事一直适应不了,每次洗头都很麻烦。他曾试探着提议改变发型,男人不用再蓄长发,结果所有人都反对,说什么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什么割发如断首,短发近乎髡刑,总之一大堆意见,孙策只好作罢。
  刘和取过团扇和梳子,一手扇风,一手梳理头发。微风习习,带着淡淡的暖香,也不知道是屋里的薰香还是刘和身上的香。孙策很惬意,闭着眼睛享受了一会儿,都快睡着了。
  “夫君有心事?”刘和忽然说道。
  孙策依旧闭着眼睛。“你怎么知道?”
  “你的身体很紧张。”刘和点了点孙策的肩膀。“你刚泡完汤过来,应该很放松才对。”
  孙策睁开眼睛,看了刘和一眼,嘴角微挑。“那你猜猜是什么事。”
  刘和轻轻摇头,嘴角带笑。“我可没有阿宓那么聪明,猜不出来。”
  孙策笑了两声,身体放松下来,双腿交叠,两手十指交叉,搁在胸前,斟酌了一下,用尽可能淡然的语气说道:“你应该猜得出来的。”
  刘和眼神一闪,手里的团扇和梳子微滞,过了一会儿才慢慢恢复过来。她不紧不慢地梳着,声音却有些干。“是陛下有消息了?”
  “嗯,你不用紧张,是好消息,至少对你来说是。”孙策眼皮上挑,含笑看着刘和的眼睛。“西征大捷,现在应该已经在班师的路上,很快就会有消息来。”
  刘和悄悄地吁了一口气,又觉得不妥,舔了舔嘴唇。“这……这的确是个好消息,对夫君……也是,你不是……他能有今天,也是夫君……”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好呐呐的闭上了嘴巴,专心为孙策梳头。
  “你说得没错,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好消息。”孙策想了想,笑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能有今天,我也有功的,只是不知道他承认不承认。”
  “他当然会承认。”刘和脱口而出,随即又觉得失言,连忙用手掩住手,尴尬地看着孙策,脸涨得通红,眼神怯怯。
  “为什么?”
  “他……”刘和犹豫了好一会儿,鼓起勇气。“陛下说,你既没有家世,也没有名师,所有的胜利都是靠自己,比那些世家子弟强多了,是真正的天纵之才。如果……如果大汉注定天命已终,他宁愿由你鼎立新朝,正因为……因此如此,他才同意我嫁给你为妾,说是……说是只有你……能善待一个亡国的……公主。”
  刘和说得结结巴巴,眼神却极是清澈,直视着孙策,一点也不躲闪,甚至还有些倔强。孙策相信她说的是真的,她本来就不是一个善于作伪的人,没有甄宓那种演戏的天赋。
  孙策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我说他怎么答应得这么爽快呢。”他拍拍刘和发烫的脸。“发什么呆,我头发还没干呢,你打算让我躺在这儿一天?”
  “哦,哦。”刘和如梦初醒,手忙脚乱的重新忙碌起来。孙策重新闭上眼睛,不知不觉的睡着了。刘和的手脚越发轻巧,一手拿着扇子,一手将孙策轻轻搂住,轻轻哼起了歌谣。


第1847章 家事,国事
  腊月初,袁权带着一大群文武家属赶到汤山。孙策的母亲吴夫人没有来,她不愿意来回折腾,也想早点收到孙坚的消息。
  孙策很尴尬。吴夫人这是在指责他对父亲孙坚和弟弟孙权的不关心。吴县到汤山不过五六百里,与交州的距离相比几乎不值一提。
  孙策问虞翻怎么办。虞翻很坦然,吴夫人不了解形势,不知道主公驻留秣陵的良苦用心,我亲自去一趟,当面向她解释,她深明大义,一定会理解的。孙策觉得有理,便同意了。
  这件事闹得孙策心里有些不舒服,只不过袁权等人刚到,他不得不收拾心情,陪她们说话。
  冯宛两个月前刚生了一个女儿,长得粉嘟嘟的,非常可爱,孙策爱不释手。冯宛有些遗憾,尹姁、袁权生的都是儿子,偏偏她第一胎是个女儿,心情不是太好。孙策说,你就算生个儿子,那也是老三,女儿就不一样了,这是我的第一个女儿,将来的长公主,非常好。再说了,你这么年轻,以后生儿子的机会多着呢,有什么好担心的。真想生儿子,就该好好调养身体,争取尽快再怀一个。
  冯宛听了,这才转嗔为喜。
  看着眼前花枝招展的一群美人和三个儿女,孙策心里美滋滋的,一年来的辛苦都值了。
  长公主第一次与袁权等人见面,有些拘谨,见人就送礼物。孙策知道她的嫁妆厚实,尤其是玉器多,称得上琳琅满目。他总觉得天子可能将宫里剩下的玉器都打包给了这个唯一的姊姊。不过玉器虽多,却没看到能和贾诩送的那件白玉美人相比。
  孙策相信贾诩手里应该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