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1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点点头,不置可否。唐夫人取出手绢,拭去泪水。“陛下为大汉社稷委曲求全,弘农王九泉之下也会理解的。国家大事,妾身妇人不宜置喙,但凭陛下与夫君做主。”
  “正有一件事,要与夫人商量。”
  “请夫君直言。”
  “我准备将恽儿的母亲接来长安同住,这宅子可能有些小了,你有空的话特色一个大些的宅子,我们一起搬过去。”
  唐夫人黛眉微蹙。“夫君,清者自清。你急于避嫌,反倒易生闲言碎语。夫人若来,妾身让出正院就是了,何必再购宅第。陛下亲征,各宫署都在节约开支,尚书台也不宜浪费,当为百官表率。”
  荀彧倒也不坚持。他要换宅子,除了打算和钟繇割离关系之外,也担心让唐夫人搬出正院会委屈了她,既然她自己无所谓,他也就不费事了。至于钟繇的影响,他还真不是特别在意,三兄荀衍在袁谭麾下,四兄荀谌在孙策麾下,这都是大家知道的事,可比钟繇离开朝廷的事严重多了。
  不过,钟繇在这个时候离开朝廷,对士气的打击的确不小。天子命韩斌出使河东,恐怕也是有意表示对汝颍人信任依旧。士孙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有他这个沉稳的人在天子面前,时刻进谏,他放心多了。
  天子也长大了,比西征时更加稳重,这是好事。只是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孙策的实力增长比他们估计的还要快。周瑜、黄忠两路进攻益州,战事停滞了一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大家都以为孙策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想到周瑜、黄忠突然取得突破,竟有长驱直入之势,实在让人惊骇不已。天子不得不亲征,袁谭也坐不住了,就连刘备都决定出兵,与孙策为敌。
  围攻孙策的计划终于实现,却并非各方主动选择,而是迫于形势,不得不然。究竟能维持多久,又能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却没人有把握。结盟这种事通常都是靠不住的,如果不能一股作气,一旦溃败,后果不堪设想。
  唐夫人出去之后,荀彧与荀恽仔细分析了其中的利弊。荀恽是他的长子,今年十五岁,早该启蒙了。因为在邺城滞留了几年,父子天隔一方,疏于教导,从邺城归来之后,荀彧就将他接到身边,耳听面命,朝夕教诲。
  荀恽静静地听着,荀彧问他,他就回答,不问他,他就一言不发。荀彧有些无奈,几年近乎监禁的生活对荀恽的影响很大,他已经不是几年前印象中的那个天真少年,话极少,透着说不出的疏离和隔膜。有时候荀彧不得不想,几年前离开邺城,孤身来到长安究竟是值还是不值。
  “长倩,曹使君的夫人和孩子生活得怎么样?”
  “挺好的,卞夫人很感激父亲的关照,托我向父亲致谢。”
  “曹丕兄弟几人,你觉得如何?”
  荀恽犹豫了片刻。“曹丕太过阴沉,我不喜欢。曹彰没什么心机,曹植最聪明,天生是个读书种子。”
  “最近曹使君有没有派人来?”
  “前一段时间好像有人来了一趟,送了一些钱粮蜀锦。”荀恽忽然露出一丝笑容。“父亲,我听说曹使君到益州几年,虽然娶了吴夫人,又与天师夫人有染,却一子半女都没有,会不会是……”
  荀彧瞥了荀恽一眼。荀恽自知失言,尴尬地张了张嘴,抬手就打算抽自己一个嘴巴。荀彧及时抓住荀恽的手,顺势握在手心里,轻轻拍了拍。“长倩,这件事的确有些古怪。若说天师夫人年龄大了,不能生育,那还情有可原,吴夫人正当年少,如何也不能生?相士说她有大贵之相的,没有子嗣,如何大贵?”
  见荀彧也难得的说起闲言碎语,荀恽来了精神。“对啊,我也是这么想。我听说曹使君为人好色,就算吴夫人有什么隐疾,她身边的侍女也不少,如何也一点动静了没有?父亲,我听说天师夫人道法高深,虽然近逾六十,却有少容,会不会是她的阴气太强了,曹使君不敌,伤了元气?”
  荀彧哭笑不得。“你最近在读什么书?都和什么人来往?”
  “呃……《天下至道谈图释》。”荀恽讪讪地笑了笑。
  “哦,是那本书啊。”荀彧没有再说。这本书很流行,读过的人不少,他也读过,天子也读过,倒是一本很严肃的房中书,颇有见地。只不过荀恽年少,未必能体会其中的精义,反倒有可能被那些插图迷惑。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今天早上,荀恽好像在院子里练习导引术,不会是这书里的东西吧。“长倩,你最近是在习武吗?”
  “啊?啊。”荀恽满脸通红。
  “想做个武人?”
  “我……我想做个士。”荀恽悄悄地抽回被荀彧握住的手,拢在袖中。“练武只是为了强身,并非一定要上阵杀敌。我……”
  “既然练,那就好好练吧。陛下正在前线作战,身边需要人侍从,你收拾一下,明天就去潼关报道。我再给你写一封推荐信,你向王越、史阿学习剑术,将来或许能派上用场。”
  荀恽眼神黯淡下去,喏喏地应了一声。
  “怎么了,不愿意?”
  “全听父亲吩咐。”
  看着荀恽一脸听天由命,连挣扎都懒得挣扎的表情,荀彧叹了一口气,有些后悔。他知道荀恽有逆反心理,不赞同他的决定,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天子为了安抚他,亲自作书来解释,他又岂能不做出反应。将妻子接来长安,将长子送到天子身边做侍从,这都是为了维护双方之间的信任不得不采取的决定。


第1973章 意气少年
  荀恽赶到潼关,拜见天子。天子不用看书信就明白了,心中喜悦,如饮醇酒。
  看完荀彧的亲笔书信,他感慨不已。“令君之忠,天地可鉴。大汉若能中兴,重建麒麟阁,令君必居一席之地。”
  荀恽臭着一张脸,一言不发。
  天子瞅瞅荀恽,忽然有些愧疚。荀彧于他是忠臣,亦师亦友,还有些近似父子,可是对荀恽而言,他这个父亲却不太称职,孤身来长安,将荀恽母子丢有邺城几年,其中辛苦焦虑自不必言。
  “长倩,你是哪一年生人?”
  “回陛下,臣生于中平二年。”
  “听说你还有一个姊姊,嫁与陈太丘之孙陈群为妻,她比你大几岁?”
  “姊姊比臣大五岁。”想想姊姊,荀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神情松驰了许多。天子看得真切,笑道:“你想念她吗?”
  荀恽脸色微僵,连忙收起笑容,斟酌着。他当然是想念姊姊的,但这话却不太好在天子面前说。
  “呃……”
  “朕也有一个姊姊,她下嫁吴王,为朕换取了西征的机会。”天子坦然说道,眼神坚定而明亮。“朕很想念她。听说吴王待她甚好,将来如果有机会中兴,朕会看在她的面子上,饶吴王一命。”
  荀恽惊诧地看看天子。天子高大健壮,仪表堂堂,眼中有血丝,眼神却很明亮,甚至有些咄咄逼人,俨然一个伟大夫,颇有男子气概。就他之前见过的人中,能和天子相提并论的还不多,或者说几乎没有。父亲荀彧虽然气质出众,温润如玉,未免太内敛了些,让人摸不清他究竟在想什么,不像天子这么坦率。
  当然,他更听得懂天子的言外之义。既然天子能因为长公主而饶孙策一命,自然不会因为姊姊嫁给了陈群而降罪。这当然是个好事,荀家分属各方,几个叔伯也就罢了,那是父辈的事,对他而言,最挂念的就是嫁给陈群的姊姊。陈群虽然在吴国没有做什么高官,但他毕竟依附了吴王,和朝廷对立。
  “陛下胸襟过人,诚为不世英主,中兴可期。”
  天子斜睨着荀恽,似笑非笑,却没有君主的高深莫测,只有二三知己间的戏谑。“当真?”
  “千真万确。”荀恽也笑了,心头的阴霾也散了些。
  “若能中兴,必不负令父子。”天子拍拍荀恽的肩膀。“暂且委屈你做个散骑郎,陪朕读书习武,将来做朕的爪牙。”
  “喏。”荀恽大声应喏,随即又意识到失礼,尴尬地看了天子一眼,见天子并无忤意,反有几分喜色,这才松了一口气,改口道:“唯!”
  “做爪牙,可不能只是唯唯诺诺,要敢进谏,能进谏。只要言之有物,有益于治,毋须顾忌太多。”
  “唯!”荀恽心中快意,第一次觉得来长安是个正确的选择。和天子相比,袁绍、袁谭的确相去甚远。至于风头正劲的吴王,他没见过,但听人说吴王虽然爱民,敢为天下先,却好勇好色,学问德行略有不足,为一方诸侯尚可,为德被天下的圣主就勉强了。
  己不正,何以正人?
  刘晔拿着几份公文进来,正好看到天子与荀恽谈笑,不免一愣,随即恍然。荀彧负讥,将长子送到天子身边为质的确是个好办法,既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又顺势加强了和天子的联系。天子的书信前天刚刚送出,荀恽今天就到了潼关,中间几乎不曾有任何耽误,这位闻香令君果然是个当机立断的狠人。
  “陛下又得英才,可喜可贺。”
  天子哈哈一笑,向荀恽介绍刘晔,最后又说道:“刘令君是宗室中的俊杰。正是因为有一批他和令尊这样的贤臣相助,朕方信中兴可期。”
  刘晔心里暖洋洋的,躬身再拜。荀恽对这位与父亲齐名的秘书令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刘晔这么年轻,不仅比袁谭的智囊沮授年轻很多,甚至比父亲还要年轻几岁。他一直以为刘晔与父亲荀彧年岁相当,甚至更年长一些。
  想到当初袁绍不肯重用父亲就是因为他太年轻,荀恽不禁暗自发笑。袁绍败得不冤,被一群昏愦老朽围着吵,头晕脑袋,岂能不出昏招。希望袁谭能比他强一些,不要败得太容易。
  宣喧了几句,荀恽出去领官服、印绶。刘晔将手里的公文递给天子。天子一看,是韩斌从河东来的,心情有些复杂。两天前,韩斌奉诏赴河东,礼聘李儒。这么快就有消息来,也不知是顺利还是不顺利。如果不顺利,李儒不肯应征,河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