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14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细细一想,你们这抛石机还真是花了心思,处处透着机巧。”
  张奋一点也不谦虚。“那当然。我敢说,就算我将一根梢杆放在他们面前,让他们仿制,他们也仿不出来。”他嘿嘿一笑。“将军,你猜,我们是怎么将这些增强铁筋埋进梢杆里面的。猜出来,我输你一个月俸禄。”
  朱桓也笑了。他和陆议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心情舒畅。“我认输,我给你两个月的俸禄,请辎重营的将士喝酒。”他顿了顿,又道:“如果你们能解决上岸的问题,我再送你半年俸禄,如何?”
  张奋扬扬眉。“当真?”
  “千真万确。”
  “一言为定。”


第2082章 领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是每一个学过兵法的人都会说的一句话,但真正领悟的人却不多。
  人都有取巧心理,都想出奇制胜,所以往往重奇,却忽略了正才是基础。得知董昭重创了孙观、昌豨部后迅速撤回城中,不仅满宠等人遗憾,朱桓、陆议也有些后悔。他们低估了董昭,想得太完美了,一心想着让纪灵做蝉,董昭做螳螂,自己跟在后面做黄雀,没想到董昭主动撤退,让他们的计划全部落了空,白白错过了一个机会。
  纪灵损失不小,速战速决已经不太可能,他们只能沉下心来,与董昭周旋。巨型抛石机是利器,自然要尽可能地发挥用处,移动不便的弊端限制太大,早一日解决,使巨型抛石机能够自由移动,对接下来的攻坚战意义非同寻常,别说半年俸禄,一年都值。
  但朱桓也清楚,张奋他们肯定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还没有好方法,否则早就解决了。他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张奋身上,还要多做一些其他准备。巨型抛石机的体量太大,制作要求又高,无法临时制造,只能造好了从汝南运来,普通抛石机却只能就地制造。接下来的这半个多月,辎重营的工匠和将士要忙碌好一阵子,朱桓拿出两个月的俸禄,请他们喝酒,也是为了鼓舞士气,提高积极性,加快工作进度。
  在以前,朱桓是不会这么做的,即使张奋帮助吕范迅速攻克济阳,他也没把张奋放在眼里。不就是一个大一些的抛石机么,哪个木学堂不能做?现在为了诱董昭上当,他们反复讨论,听张奋讲解了巨型抛石机的精妙之处,他才意识到,眼下真正掌握巨型抛石机技术的人还真不多,就算是最初提出这个设想的黄月英也未必比张奋熟悉情况,态度自然而然的发生了转变。
  木学堂的祭酒都惹不起。黄月英造海船,张奋造巨型抛石机,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得罪他们就是和自己的前程过不去。
  造抛石机需要大量的木料,张奋和昌邑城里的工匠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处,都把心思动在了兖州世家的宅子上,梁柱用来打造抛石机,土坯、砖块用来做弹丸,门窗、家具什么的都被拆了,能用的送入军营,不能用的劈了做柴火。世家的人不是被关起来了,就是没为官奴婢,对此无能为力,有的人甚至不得不亲手拆掉自家的祖宅。看着曾经引以为傲的庄园被拆成废墟,不少人痛苦得号陶大哭,却无能为力。
  相比之下,那些早早就投降的兖州世家在庆幸之余,心里平衡了很多。虽然不得不拿出大量的钱粮来供给大军,又交出土地,但宅子总算保住了。满宠又答应他们,将来兖州收复,重新与豫州通商,会给他们相应的优惠,绝不会让他们后悔今天的决定。
  满宠的话能不能有兑现,以后再说,相比于眼前这些家破人亡的家族,他们已经很幸运了。
  张奋赶着制造抛石机的时候,朱桓传令豫州各郡,征发精锐,弥补损失。因为纪灵损失最大,朱桓传令梁沛二国,要求征召一万青壮奔赴任城。为了让这些青壮能够安心征战,朱桓要求优先征召兖州籍,尤其是山阳、任城一带的百姓,只要满足相关的要求,成为一名正卒,立刻授田,上等好田百亩。将来立了功,还有赏,万一战死,这些田也可以留给家人。
  命令一出,这些年陆续迁到豫州境内的兖州百姓热情高涨,纷纷报名从军,沛相枣祗和梁相丁冲很快征召了一万通晓武艺的青壮,亲自送到纪灵手中。纪灵喜出望外,再次亲笔作书,向朱桓表示感谢,然后展开了训练。他将这一万青壮分为两部分,体能好、训练水平高的一部分人直接补入各营,稍逊一筹的负责守城,充作预备役,继续训练。
  孙观、昌豨因为不遵守将令,导致重大损失,受到了降职处分,孙观被贬为统领五百人的都尉,昌豨直接贬为普通士卒。臧霸看他可怜,将他召到自己身边任部曲将。经此一来,纪灵直接掌握的兵力超过六成,话语权有了明显的提升,各项命令的推行也顺畅得多,再也没有人敢随意抗命。
  一万新兵士气高昂的投入训练,准备再战。
  ……
  收到消息,董昭心急如焚。
  重创纪灵,让他松了一口气,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但随着大批兖州百姓应征从军,纪灵的兵力迅速恢复,而且有所增加,让他压力很大。
  世家掌握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也有不少依附的户口,但比起普通百姓来,人数毕竟不占优势。孙策用夺取的土地获取兖州百姓的效忠,让兖州百姓心甘情愿的成了主力,这一手太高明了。如果当初张角有这样的手段,恐怕苍天早就变黄天,江山早就不姓刘了。
  大战即将再起,巨型抛石机的制造却麻烦重重,在几乎拆除了昌邑城中大族的房屋后,巨型抛石机的底座很快准备完毕,梢杆却迟迟无法达到要求,射程和精准度的提升都非常有限。经过反复试验,又结合吴质之前提供的信息,匠师觉得问题出在弹丸上,如果用形状规则的铁弹,准头应该会更好些。
  但董昭却不愿意再试了。一枚铁弹重百斤左右,他没有这么多铁,也没有铸造铁弹的技术。为了造几枚铁弹挤占了其他武器的打造,得不偿失。他宁愿等城外的铁弹射进来,再试验巨型抛石机的性能。
  这时,吴质传来消息,他已经赶到无盐,见到了朱灵。朱灵同意派兵接应董昭,但他不建议进攻亢父。亢父易守难攻,纪灵又非常重视,即使是在孙观等人被董昭困住的时候也没有放松对亢父的防守,现在更不可能给他们机会。朱灵希望董昭经由巨野,沿着巨野泽东岸行军,进入东平国。这里地形复杂,遍布沼泽,没有当地人做向导,没有人敢轻易进入,而李典就是巨野人,他可以做向导。
  董昭反复思量,否定了朱灵的方案。他让朱灵做好接应的准备,却不肯不战而走。孙策动员百姓的能力太强,他让出昌邑,巨野泽以南就都成了孙策的地盘,这里的土地都会成为孙策诱惑兖州百姓效忠的资本,形势会更加不利。
  不到最后一刻,他不想让出昌邑,哪怕是多坚持一天都是好的。
  此时此刻,他除了坚持,想不出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做出决定后,他写了一份长达三千言的军报,派人送往冀州。


第2083章 凉茂
  孙策手一扬,将刚收到的军报丢在案上,抬手轻捏眉心。
  果然不能什么事都想得太美了,否则一定会被打脸。纪灵受挫,伤亡近万人,虽然损失的是孙观、昌豨的部下,不是纪灵率领的主力,补充起来也容易,但耽误了时间却是个大问题。
  秋收已经结束,袁谭这口眼看着就要断的气又接了半口回来,还能再支撑一段时间。再过一两个月,黄河会断流,水师不得不退回海上,草原上的骑兵南下,兖州的战事会更加艰难,支出也会成倍增加。
  最好的机会错过了。
  “国虽大,好战必亡啊。”孙策苦笑一声,向后靠在圈几上,伸长了腿。
  “大王,这就是胜负转变之机,切不可退让。”郭嘉提醒道。
  孙策点点头。他也就是感慨一下,谨慎的控制前进步伐是必要的,让步却不太可能。且不说还没到那一步,就算到了那一步,他也不会轻易后退。要么不出手,出手不留情,哪有拳到中途再收回的道理。况且他现在只是觉得有些难,袁谭却只剩下半口气,这时候不坚持,什么时候坚持?
  孙策沉吟片刻,抬起眼皮,看向郭嘉。“奉孝,你倾向于哪个方案?”
  “臣倾于向方案甲,让太史慈、公孙度扫荡草原,釜底抽薪。”
  孙策捻着手指,一点也不奇怪。军师处针对兖州战况进行了方案调整,提出两个方案来应付秋后骑兵力量的变化,一是由太史慈、公孙度主动发起进攻,扫荡草原,迫使草原上的鲜卑人、乌桓人不能南下;二是调太史慈、公孙度到青州,增强朱桓的骑兵实力,正面击败董昭,夺取兖州。
  两个方案各有优劣,第一个方案的好处是牢牢把握主动权,解决根本问题,缺点是风险比较大,深入草原,一旦捕捉不到对方的主力,无法实现以战养战,很可能不战自溃。第二个方案相对稳妥,在青兖决战,缩短了补给线,可以将消耗降到最低,缺点是兵力太多,超出了朱桓的掌握能力,锻炼他的目的可能会落空。
  纪灵受挫,看起来和朱桓没什么关系,实际上也是他掌握能力不够的一种体现。孙观、昌豨不听纪灵的命令,本质上是纪灵心里也有抵触,如果是他亲自率领中军出战,结果不会是这样。让朱桓负责兖州战事,有意见的人很多,只是没有直说罢了。吕范、纪灵是九督中实力偏弱的,朱桓都不能完全掌握,实力名望仅次于周瑜的太史慈出现在兖州战场,势必造成离心。
  对孙策来说,让朱桓成长起来,与沈友一样成为江东系的支柱,这个目的要比拿下兖州更重要。这不仅是他掌握军队的关键,也是稳住江东的关键。江东不仅不能乱,还要深化改革,将隐患逐步清除掉。
  郭嘉是他的亲信,深知他的心思,所以直言不讳的提出了建议。
  孙策沉吟良久,说道:“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