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慢!”孙策朗声叫道。
  许劭停住脚步,扭身看着孙策,一字一句地说道:“孙将军,事实我已经讲清楚,从现在开始,不会有人再冤枉将军了。我身体不佳,不能再担任功曹一职,请你和桥太守另择贤明。这,没问题吧?”
  “你辞去功曹之职,虽然可惜,但情有可由,自然没问题。”孙策离席而起,缓缓走到许劭面前,面带微笑。想走?你想得太简单了。我给你搭了这么大一个舞台,你不把戏唱足了哪能走。“多谢许君讲清了事实,为我洗冤,请容许我对许君的高风亮节表示一下敬佩。”
  孙策说完,躬身一礼,很谦虚。
  许劭愣住了。他习惯了孙策的蛮横无礼,对孙策的客气很不适应。众人看在眼里,却非常满意。孙策虽然是武人,但人家还是讲理的嘛,受了委屈,没有找许劭的麻烦,只是请他说明情况。现在说清楚了,还要向许劭表示感谢。不容易,虽然年纪轻轻就据高位,但很有礼貌,很有胸怀,不能纯以武人视之。
  郭嘉隐在柱后,看着孙策表演,也连连点头。“仅是不意气用事,便比这些俗儒高出一筹。”
  杜袭看看他,冷笑一声:“奉孝,你等会儿再夸不迟。”
  “该夸的就要夸,何必要等。”郭嘉又摇摇头。“只可惜,他就算再礼贤下士,和袁绍相比还是欠点火候,这些汝南的士人是不会支持他的。”
  杜袭眉心微蹙,也没心情和郭嘉理论了。许劭虽然被迫当着众人的面说明了事情的真相,但他并没有因此向孙策低头,当场辞职以示不合作,孙策还是无法得到汝南士林的支持啊。与袁绍相比,他在士林中的名声太弱了,太差了。南阳人因为背叛袁术,被他抓住了把柄,这才气短,汝南人可没有这样的把柄抓在他手中,他除了用蛮,真没什么机会可用啊。
  杜袭扯了扯郭嘉,示意他出场。郭嘉会意,与杜袭并肩而出,来到孙策面前。
  听到脚步声,孙策转头一看,见是杜袭,顿时大喜,刚要说话,杜袭给他使了个眼色,大声说道:“定陵杜袭,闻说将军招贤纳士,特来拜见。”
  那一边,郭嘉也朗声道:“阳翟郭嘉,见过孙将军。”


第303章 好大一个坑
  众人顿时哗然。
  颍川与汝南毗邻,士人之间同气相求,向来视同一体,以汝颍并称。在座的都是有点小名气的,岂能不知道定陵杜氏和阳翟郭氏?杜氏是新秀,郭氏是底蕴深厚的世家,这两人虽然没什么名气,但这两个家族派年轻子弟来依附孙策,本身就表明他们已经认可孙策的实力,决定对他做一定的投资了。
  颍川人跑到平舆县来投孙策,而汝南人却在和孙策为敌,士林领袖许劭不惜以弃官以示反抗,这次行动步调有点不一致啊。
  汝南士人们面面相觑,产生了危机感。孙策可不是汝南太守,而是豫州牧。他只是临时驻扎在汝南,迟早要去州治谯县。如果因为许劭的事,孙策决定从其他各郡国挑选人才充任刺史部官吏,汝南人很可能失去很多机会。
  道义没争着,如果连出仕的机会再失去,是不是太蠢了?
  就在众人纠结的时候,孙策却心花怒放。杜袭和郭嘉的出场机会选择得太好了。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来救场,效果出奇的好。杜袭去而复返固然是一喜,而郭嘉的突然出现更是惊喜。这年头招个人不容易啊,别说主动上门的没有,就算是主动去请,人家都不待见。
  这不,好容易等到陈到,陈到却是来为许劭讨公道的。
  郭嘉来得好啊,非常振奋人心。
  孙策心领神会,连忙拱手行礼,以示欢迎。
  “久仰,久仰。”
  郭嘉忍不住挑挑眉,笑了一声:“将军听过我的名字?”
  孙策心道,你还别不相信,我真是久仰你好长时间了。他还没来得及说,杜袭生怕孙策一时应答不当,冷落了郭嘉,插话道:“将军,郭嘉字奉孝,是阳翟郭家子弟。他刚刚从河北回来,庞太守本想留在他颍川任职,他却一心要来见将军。”
  孙策忍不住大笑。“奉孝见过袁本初了?”
  郭嘉点点头。“没错,嘉刚刚从河北回来,袁本初虽然名扬天下,但多谋寡断,外宽内忌,连将冀州让给他的韩文节都不能容,逼韩文节以书刀自裁。此人有不臣之意,却无革新之能,所以嘉弃之而归。闻将军莅临鄙州,求才募士,特来相投。”
  孙策心花怒放,与杜袭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才是好部下啊,不仅自己去而复返,还带来这么一个知冷知热的奇才,一见面就送这么一个大礼。他被名士们打击得不轻,不敢相信郭嘉是主动来投,只当是杜袭拉来的,又配合着演了一场戏。
  “奉孝厚意,让我赧然啊。”
  他们说得亲热,却把许劭晾在了一旁。许劭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忍了半天,见孙策似乎没有个结束的时候,只好咳嗽了一声。孙策这才想起旁边还有一个人,连忙让人加了席,请杜袭、郭嘉入座,重新走到许劭面前,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
  “诸君刚才听了我与许子将的冲突原委,想来已经清楚了是非黑白。但是,我与许子将的分歧还没有解决,想请诸位做个见证。许子将,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今天既然来了,能否当着这么多贤良的面,我们接着说道说道?”
  许劭面庞抽搐,他没想到孙策还不肯放过他,非要辩论是非曲直。
  “将军说的是……哪个问题?”
  “天下大,还是朝廷大。”
  许劭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孙策非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人伦品鉴的事呢。孙策手里捏着名册,如果他真想抖出来,月旦评可就成了笑话。孙策不再提这个事,也算是给他留了面子。既然如此,投桃报李,他也不能不给孙策面子,否则孙策一急眼,再提旧事,他又得丢脸。
  “劭这些日卧病在床,反复思量,还是觉得将军说得对,天下大。”
  “是吗?”孙策笑了,笑得很得意。许劭气闷,却不得不配合孙策演戏,一本正经地说道:“正是。”
  “能否详细说说,你是怎么转变这个观念的?”孙策转身看向众人,笑容满面。“我想与你一样有疑问的人不在少数。我嘴笨舌拙,说不清楚,子将满腹经纶,一定说得比我周全。”
  许劭心里咯噔一下,情知又上当了。天下大,还是朝廷大,这其实是一个不能在台面上说的事,而且这原本是孙策的意见,现在却要他当着众人的面解释,岂不成了为孙策站台?他连功曹都不当了,摆明了不想和孙策合作,怎么可能还替孙策发声?
  但事情逼到这一步,他已经无路可退。就算他刚才没有承认孙策说得对,孙策也不会放过他。这一切都在孙策的计划之中,他身入彀中,已经无法脱身。
  防不胜防啊。许劭心里一声长叹,这卖瓜儿太阴险了,挖了这么大一个坑等我。
  郭嘉、杜袭刚刚入座,离得最近,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心有灵犀的笑了。他们也没想到孙策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逼许劭表态,又顺势把许劭推到了前面,让许劭来解释为什么是天下大,而不是朝廷大。
  这一招用得好啊。天下大于朝廷,这本身没错,但是孙策以豫州牧的身份发布命令,这很容易引起非议,将来肯定会有人拿一点来攻讦了他。可是有许劭支持,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月旦评天下闻名,许劭的名声也绝非孙策可比,将来再提这件事,更多的人会想到许劭,却未必记得这句话原本是孙策说的。
  再引申一下,许劭是汝南士林领袖,袁绍摆明了要改朝换代,许劭这么说是不是在为袁绍张目?
  郭嘉、杜袭明白了其中道理,对孙策的手段有了新的认识。杜袭连连点头,感慨不已,郭嘉却是眉飞色舞,大有得遇知音之感。这才是我要寻找的明主啊,袁绍算什么,只会夸夸其谈。哈哈,荀文若,我终于占了一着先手。
  城上的士人中也有不少明事理的,看出了孙策这一手背后的杀机,不由得为许劭担心起来。
  许劭看看孙策,再看看四周,额头冷汗涔涔。他自己清楚,他可以承认孙策说得对,却万万不能替他解释。承认孙策说得对,可以推脱是孙策用武力胁迫他,替孙策解释,这件事就没法推脱了,最后会变成他的话,将来朝廷追究起来,他难逃一死。
  没办法,只好再吐一次血了。
  许劭深吸一口气,一口鲜血喷出,两眼翻白,倒在地上。
  众人哗然,纷纷冲上来救护。孙策被挤到一旁,不由自主地骂了一声:“真不要脸!”


第304章 出山第一功
  许劭再次血遁,孙策的计划未能完美实现,多少有些遗憾。
  不过杜袭和郭嘉的到来弥补了这个遗憾,一个去而复返,一个主动来投,为孙策带来的欣喜远远大于遗憾。看着众人将许劭抬下城去,孙策正准备和郭嘉、杜袭好好聊聊,一转身,却发现一个孤独的身影。
  陈到没走,他站在城墙边,看着拥着许劭而去的人群,神情落寞。
  孙策对杜袭、郭嘉拱拱手,请他们稍候,缓步走到陈到身边,探头看了看。“别看了,人都走了。”
  陈到一惊,这才注意到孙策,连忙向后退了一步,躬身行礼。
  “还想死吗?”孙策笑笑。“不想死的话,一起来喝一杯?”
  想起不久前的情景,陈到很窘,脸色通红。亲眼看到许劭的表演,他才知道许劭是这样的名士,受委屈的根本不是许劭,而是孙策,而自己居然要为许劭讨公道找孙策比武,真是糊涂到家了。
  “到不明事理,误会将军,还请将军海涵。”
  “这又不是你的错,被骗了的人那么多呢。”孙策指指远处的人群,摆摆手,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推着陈到的背说道:“走吧,一起去喝一杯,然后再谈你要不要留下的事。对了,你从哪儿听说我和张辽比武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