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却也不敢掉以轻心,送刘献去驿馆休息后,立刻和张纮、郭嘉商量。兖州正在大战,戒备森严,郭嘉安排的细作很难及时把消息传递回来,这中间的时间差也很大,对决策影响不大。
  张纮并不担心袁绍。公孙瓒虽然败了,但他还没死,他损失了一部分兵力也未必是坏事。对他这种性格来说,大败之后,信心受损,很可能会采取一个相对保守的战术,先稳住阵脚,再图反击。只要他不盲动,短期内败亡的可能性不大。就算他败了,只要他不死,还保有一定实力,退回幽州,甚至到草原上,他还有一战之力,持续对袁绍形成压力。
  袁绍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南下,尤其是孙策退回汝南,没有向北进军意图的情况下。如果孙策现在与刘备争夺兖州,那情况就难说了。邺城太靠南,为了保证后方安全,袁绍很可能会放弃公孙瓒,先挥师南下。但孙策也不能坐视袁绍攻击公孙瓒。一旦公孙瓒被袁绍击败,甚至被袁绍杀死,袁绍没有后顾之忧,就可以尽起幽州精骑南下,孙策将面临重大压力。
  如果能给公孙瓒一定的支援,让公孙瓒多支持一段时间,对孙策有利。
  当务之急,张纮认为应该和太尉朱儁联系。有朱儁这座大山拦着,孙策做什么都束手束脚。现在刘备领兖州刺史,袁绍也把公孙瓒赶出了冀州,他总不能一点态度也没有,那不成了尽欺负厚道人,以后孙策也没必要听他的。
  不做初一,可以做十五啊。
  孙策觉得有理,和张纮、郭嘉又商量了很久,决定让张纮亲自跑一趟洛阳,面见朱儁。他是朱儁曾经想请却没请到的名士,对朱儁的影响力超过在座的任何一个人。换成其他人都不行,哪怕是孙策去,朱儁都不用说话,仅辈份就足以压得孙策无话可说。这也是孙策一直不去洛阳见朱儁的原因。去了也没用,只有吃憋的份。道理?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如果什么事都能靠讲道理摆平,还打什么仗,天下早就太平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辈大一级也能压死人,何况朱儁比他大两辈。在这个以忠孝为标准的世界时,孙策很吃亏啊。
  说完了公事,孙策才想起来家宴的事。好在大小桥也在,桥蕤又是袁术的旧部,和袁权姊妹很熟,张纮刚刚又拜见了吴夫人,算是半个家里人,孙策干脆让人去将桥蕤的妻子王夫人请来,一起赴宴。
  他原本还担心袁权准备不足,到了西侧院才发现,袁权早就料到了这一点,留了位置。她请桥蕤和张纮坐了主席,由孙策和郭嘉坐了次席。桥蕤、张纮都连称不敢,袁权却说这是家宴,不谈官职,只谈年龄和辈份,桥蕤固然正中下怀,张纮也非常感激,看向袁权的眼神便多了几分赞赏。
  桥蕤和张纮坐了首席,孙策和郭嘉一席,吴夫人和王夫人坐了一席,剩下的孩子们各随其好,自由搭配。孙权和陆议坐了一席,孙翊和孙朗坐一席,袁权姊妹一席,孙尚香和黄月英一席,桥英桥华一席。
  安排好座席,袁权宣布宴席开始,侍女们将菜疏流水般的送了上来。这些都是袁权亲自准备的,有炙有脍有羹,数量不是很多,味道却非常不错。
  孙策等人来得晚,几个孩子早就等得急了,宣布开席之后,他们就狼吞虎咽,没过多久就吃饱了,凑在一起玩起了游戏。汉代人喝酒的时候有跳舞的习惯,不是看歌舞伎跳舞,而是与会的宾主跳。主人跳,客人也跳,不仅要跳,还要邀请别人跳,一个接一个,有时候干脆一起共舞,也是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
  很快,几个孩子就跳了起来,一边跳一边唱,煞是热闹,以连张纮都看得连连点头。在座的这几个孩子,还真没有一个长得难看,最好看的当然还是桥蕤的双胞胎女儿,人见人爱。孙翊不遮不掩,一个劲的请小桥跳舞,孙权、陆议、袁衡三个年龄稍长的孩子却有些不好意思,坐在席上半天没动,身体却不由自主的跟着节奏摇摆。
  跳了一阵,桥华甩开孙翊,一个箭步冲到孙策面前,拽着孙策的胳膊。
  “将军,小桥要和你跳舞。”
  孙策欣然从命,起身离席,拉着小桥的手跳了起来。王夫人无奈的摇摇头。“这孩子就是太莽撞,一点也不懂礼貌。”
  吴夫人笑道:“都是孩子嘛,你别看伯符都十八了,一样贪玩,跟弟弟妹妹们在一起的时候没个正形。你们家这对小姊妹也真是可爱,我见了也是喜欢呢。”
  孙策一边跳一边招呼孙翊他们一起来。孙翊等人兴奋不已,一拥上前,围着孙策载歌载舞,咯咯地笑个不停,一张张小脸乐得像盛开的鲜花。


第388章 乐极生悲
  刘备也在跳舞。
  从萧县狼狈撤离,他的人生一度很黑暗,总觉得还停留在那天晚上,耳边不时响起绝望的惨叫声,隐隐约约,有时候像妻子,有时候像年幼的儿子,有时候又像相识的士卒。
  但这样的日子很快过去,进入兖州之后,他与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相遇。与半个多月之前相比,袁遗变了很多,比刘备还要狼狈。他被漫山遍野的黄巾军吓坏了,这些裹着土黄色头巾的流寇像蝗虫一样,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任何可以吃的东西都被他们吃掉了,有时候甚至能看到被啃过的人骨。
  袁遗读过很多书,但没有哪一本书能让他应付这样的局面,看到刘备,他就像看到了救星。
  鲍信不像袁遗那么软弱,他孔武有力,而且生性刚强。他与刘备是旧相识,所以也没什么客套的,请他暂时代理任城相。之前的任城相郑遂被黄巾军杀死了,任城郡兵现在群龙无首,正好由刘备负责。
  刘备知道兖州刺史没那么容易到手,他先要表现出自己的价值。他以只剩下七百多人的旧部为中坚,以千余任城郡残兵为辅助,猛打猛冲,与黄巾多次恶战。去年驰援北海,他与黄巾军较量过,从管亥、张饶到普通的黄巾士兵对他都有些忌惮,特别是看到身高九尺的关羽,常常稍微接触一下就迅速撤退。
  几仗打下来,刘备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手下的兵也越来越多,鲍信等人对他也越来越尊敬。今天,袁绍的任命状到了,他成了兖州刺史。
  虽然是兖州刺史而不是兖州牧,但刘备已经很满足了。从中平元年起兵,征战到现在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他终于成为兖州刺史。而被公孙瓒署为兖州刺史的单经却不知道逃到哪儿去了。与任命状一起来的还有袁绍大败公孙瓒的消息。公孙瓒在界桥遭受重创,损失近半,严纲战死,已经退入河间国。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刘备且喜且忧。喜的是自己明智,预见了公孙瓒的失败,并及时离开了公孙瓒,转投了袁绍,站在了胜利者一方。忧的是幽州还在公孙瓒的控制之中,他的寡母很可能会遭到报复。就算公孙瓒不报复,再想受他照顾也不可能了。他如此,张飞、简雍也是如此。公孙瓒虽败,但实力尚存,还在冀州境内。从他退却的位置来看,他应该还想南下,与田楷联合。
  危机还没有解除,但至少眼前可以尽情享受。
  刘备虽然出身一般,但他却不是一个俭朴的人,他喜欢美酒,喜欢美人,喜欢好马与犬,没机会享受的时候,他只能忍着,现在有机会享受了,他自然要尽情享受。
  幽州苦啊,哪里有兖州这么富庶。张飞家里也算是小有资财,可是和兖州人比起来,那可太寒酸了。至于刘家,那就更不能比了。难怪那么多人都想到中原来,中原这么好,谁不想来啊。幽州苦寒之地,连自给自足都做不到,每年还要从青徐割两亿钱才能应付。
  刘备很兴奋,喝得有点多,舞得也有些放肆,哪怕没有一个人接受他的邀请,他只能独舞。
  鲍信沉着脸,有些不悦。他和刘备并肩战斗多时,还是第一次看到刘备如此失态。平时那个坚毅果敢、谦卑礼让的刘备不见了,现在狂魔乱舞的是一个丑态毕露的刘备。
  这样的一个人做兖州刺史,合适吗?
  “不喝!说不喝就是不喝!”旁边传来一声断喝,带着不耐烦和怒气。
  刘备停下了,转头看向发声处。鲍信也转头看去,暗叫不好,连忙起身赶了过去。
  张飞站在边让面前,脸色涨得通红,眼角不住的抽搐着,胸前更是湿淋淋的一片酒渍,酒杯落在地上。边让怒气冲冲,爬了起来,甩着袖子,大步向门外走去。鲍信赶了过去,拦住边让,低声劝解。边让却毫不领情,大声喝斥。
  “什么东西,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不知所谓。我兖州大好河山,英俊豪杰,岂能由这么卑鄙武夫统领。鲍允诚,下次你要是再敢请我来参加这样的宴会,别怪我骂你。”
  “等等。”刘备走了过来,扬着脸,喷着酒气。“你说谁是卑鄙武夫?”
  “我说的就是你。”边让毫不示弱,眼睛瞪得比刘备还大。
  “你再说一遍!”刘备伸手握住了腰间的刀鞘,缓缓拔出长刀,正准备架在边让的脖子上。鲍信沉下脸,厉声喝道:“刘使君,不得无礼。边文礼是我兖州名士,你要与我兖州士人为敌吗?”
  张飞也冲了过来,抱着刘备。“使君,万万不可。”
  刘备被鲍信一喝,有些清醒过来,讪讪地收回了长刀。边让轻蔑地冷笑一声,挣脱鲍信,出了门,有侍者上来为他穿上鞋。他连看都没看刘备一眼,扬长而去。其他的宾客见了,也接二连三地离席,转眼间就走得精光,只剩下鲍信和刘备自己的部下。
  刘备转身看了看,兴致索然,兖州刺史带来的兴奋感一扫而空。他看出来了,兖州人只需要他厮杀,却不会承认他,更不会尊奉他为兖州刺史。在他们眼里,他就是个武夫。
  “益德,松手。”刘备怏怏地拍拍张飞的手臂。
  张飞松了刘备的手臂,看着满案的狼藉,叹了一口气,比刘备还要沮丧。他在平原郡的时候就听说过边让——边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