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弘愣了一下,随即说道:“这两件事有冲突吗?”
  “当然有冲突,我刚才向杨公子承诺,要亲自为他疗伤请罪。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了就要做到。可是如果你要我先接诏,那我就只好等一等,先接了诏,和杨长史商量定了,再来为杨公子疗伤。我倒是无所谓,只是杨公子伤重,流血不止,万一耽误了时间,不治身亡,到时候杨公追究起来,还请杨长史为我解释一二。”
  杨弘脸色红一阵白一阵,不知道如何选择。杨修的伤情看起来就知道很重,万一真死了,他肯定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可是他好容易才找到一个办法让孙策就范,就此放过,这口气泄了,再想鼓起来可就难了。
  见杨弘为难,孙策悠闲的搓着手,等着杨弘做决定。他等得起,杨弘可等不起,权衡再三,他还是咬咬牙。“你先救人吧。”
  孙策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看来在杨长史的心里,朝廷的面子还是不如杨公子的屁股重要啊。来人,把杨公子抬进帐中,准备热水、盐、布和药物。”
  杨弘面红耳赤,却不敢发作。他推开上前帮忙的义从,抱起杨修,抢进大帐。义从取来一应物件,摆在旁边,孙策拿起盐,不紧不慢地撒在热水中,搅拌开,又用布蘸了水,拧得半干。
  “杨公子,待会儿可能有点疼,你可要忍住。要是洗不干净,创口溃烂,以后可是个麻烦事。”
  杨修疼得满头是汗,没心情搭理孙策,更不肯在孙策面前示弱,打定主意再也不喊一声。他原本以为打都打了,再疼也不过如此,可没曾想,盐水滴在伤口上的刺痛丝毫不逊色于挨打,他还是忍不住哼出声来。偏偏孙策还不肯闲着,一边替他清洗伤口一边唠叨。
  “杨公子,军营可不比书斋,战场也不比朝堂,这可是真苦啊。你们这些读书人随便想个点子,惹出祸来了,大不了免职,过一段时间又能官复原职,可我们这些军人就惨啦,不仅要行军作战,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你受的这点小伤算什么,一场大战下来,几百几千人受伤,满地都是血,到处都是尸体,那才叫惨呢。真要战死了,那也就罢了,最怕的是残废,不仅没法养活家人,还要成为累赘……”
  杨修疼得死去活来,更被孙策唠叨得心烦意躁,他哑着嗓子说道:“孙将军,多谢你的美意,能不能让我从叔来?”
  “你信得过他?”
  “我信得过。”
  孙策站了起来,把位置让给杨弘。“也好,毕竟你也姓杨,不姓袁。说起来,当初袁将军重伤,生命垂危,杨长史可是没动一根手指头。杨长史,我没污蔑你吧?”
  杨弘的眼角抽了抽,拿起水盆里的布,按在杨修的腿上,手有点重,布上的盐水也有点多,顿时疼得杨修一声惨叫。杨弘吓了一跳,连忙抬起手,看着被血染红的布,再看看杨修的伤口,一时不敢再动。他原本就不会这些事,此刻近距离地看到杨修的伤口,更觉得触目惊心,再加上孙策在一旁句句戳心,他气得手抖个不停,哪里还知道该怎么做。
  袁耀见状,叹了一口气,从杨弘手中接过布,拧掉多余的盐水,小心翼翼地擦拭起来。杨弘愣愣在站在一旁,看着袁耀熟练的擦拭血迹,又为杨修敷上药,用干净的布包裹起来,很是意外。
  “阿耀,你怎么……会这些?”
  “学的。”袁耀淡淡地说道,用义从端来的水净了手。“将军,可以接诏了吧?”
  杨弘这才想起还有接诏的事,连忙拿出诏书。不过这一次他却没敢像刚才那样盛气凌人。袁耀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世家子弟变得如此乖巧,手脚麻利,不知道受过多少苦,而他正是始作俑者。面对袁耀,他一点底气也没有。
  孙策接了诏。诏书很简单,任命他为会稽太守,立刻上任,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孙策接过诏书,翻来覆去地看了好一会儿,一脸茫然。
  “就这些?”孙策说道:“我怎么感觉自己像是接了个假诏书?”
  杨弘沉声道:“将军,这是诏书,切勿戏言。”
  孙策将诏书轻轻地放在一旁,耷拉着眼皮。“你说是诏书就是诏书?我怎么知道这诏书出自天子还是哪个权臣?你别急,我还真遇到过这事,去年徐荣入侵南阳的时候,也是有诏书的。这才过了一年时间,天子又没换,总不能说去年是权臣下的诏,今年就是天子下的诏。”
  “你……”杨弘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和孙策拼命。被袁权怼的时候,他已经很委屈了。可是现在他才意识到,袁权给他留了面子,孙策才是真正难缠的那一个。面对诏书,孙策根本没有服软的意思,这个差使不像他以为的那样轻松。
  孙策不理他,让人先把杨修抬到一旁的帐中休息,帐中收拾干净,这才派人请来张纮、郭嘉,当着杨弘的面,孙策将诏书递给张纮。“先生,你仔细看看,这封诏书是不是真的,怎么看都像是故意针对我,要抢南阳的。”
  杨弘忍不住反唇相讥。“将军此言差矣,南阳是朝廷的南阳,不是你的南阳,何来抢之说?朝廷对南阳自有安排,不须将军费心,将军只须安心赴任便是了。”
  “南阳不会有变动?”
  “除了换一个太守,不会有什么变动。”
  “换太守,谁?”
  杨弘将袁耀拉了过来,推到孙策面前,心提到了嗓子眼。让袁耀为南阳太守,就是希望孙策碍于大义,无法从中阻挠,但是现在他发现不管是荀彧还是杨彪都想得太乐观了,孙策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如果他不肯接受诏书,朝廷想夺回南阳控制权的希望可能要落空。
  孙策看起来很惊讶。“阿耀?”
  “是的,朝廷感念袁将军为国尽忠,任命阿耀为南阳太守。”杨弘艰难的咽了口唾沫,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孙策对他意见很大,现在就提他做郡丞很可能会激怒孙策,还是等孙策接受了诏书再说。
  孙策点点头,看看袁耀,没有再说什么。杨弘长出一口气,如释重负,一阵冷汗透体而出,浑身冰凉。


第629章 伏手
  孙策收起诏书和印绶,拍拍袁耀的肩膀。“阿耀,努力,别让你父亲失望。”
  “多谢将军。”袁耀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退到一旁。
  杨弘却站着不动,孙策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杨长史还有什么事?”
  杨弘深吸了一口气,极力让自己的语气变得平和些,避免激怒孙策。孙策已经接受了诏书,他的任务完成了大半,大可不必因为一些小事节外生枝。“将军什么时候赴任?”
  孙策淡淡地说道:“和车骑将军交个手就去赴任。”
  杨弘大吃一惊。他知道孙策不会轻易离开,但他没想到孙策会说得这么直接,一点遮掩也不用,而且非常自信,根本没有把皇甫嵩放在眼里。他心里一阵阵不安。他自己清楚皇甫嵩的实力。皇甫嵩用兵有方,麾下集结的人马也是精锐,但那只是迫不得已的手段,是防止孙策不肯受命时的最后手段。孙策已经接受了任命,皇甫嵩就不会来了。毕竟大军征战太耗钱了,关中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
  “将军要统兵去关中?关中现在可是京畿,天子所居,将军这样恐怕不太合适吧。况且将军与车骑将军同朝为臣,你们互相攻击岂不同室操戈?”
  孙策无声地笑了。他一句话就试出了朝廷的底气,朝廷根本不敢真的派兵攻击南阳。“你这话说得也对啊,那我问你啊,你可知道朝廷将如何处置刘勋?”
  杨弘沉默不语。如何处置刘勋,这是个麻烦。刘勋控制着江夏、南郡,能与关中对南阳形成夹击之势,迫使孙策低头。现在孙策低了头,如何处置刘勋就很微妙了。如果阻止孙策攻击刘勋,且不说道义上能否说得通,这件事本身就不太可能。原本计划是用皇甫嵩的大军胁迫孙策,可是孙策看起来并不在乎皇甫嵩,想靠虚言恫吓很难成功。如果纵容孙策攻击刘勋,江夏、南郡必然落入孙策手中,孙策放弃了一个南阳,却得到了会稽、江夏、南郡三个郡,实力更强。
  “此事非我所能知,想必朝廷自有方略。”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和你多说了。你可以走了,其他的事,我自会上疏与朝廷磋商,不劳长史。”孙策下了逐客令,侍者刘斌立刻走了过来,做出请杨弘出帐的手势。杨弘很没面子,却也没脸和孙策多说,只得说了一句:“我会送阿耀去南阳,也许到时候再见。”
  “最好不见。”孙策连头都没抬,直接甩过来一句,挥了挥手,示意杨弘赶紧走。
  杨弘气得一甩袖子,转身而去。
  张纮、郭嘉一直没吭声,直到杨弘出了帐,郭嘉才取出一份军报递到孙策面前。“将军,刚收到的捷报,周公瑾已经拿下江陵,正在向江夏进军,准备围歼刘勋。按照时间估算,接战也就是这两日的事。从双方的兵力来看,他应该可以独力击败刘勋,我们还要去南阳吗?看杨弘的神色,朝廷暂时应该没有与将军交手的勇气。”
  孙策没有急着回答郭嘉的问题,先将周瑜的捷报看了一下。这是正式战报,写得比较详细,不仅写了取江陵的经过,还写到了娄圭进驻夷陵,潘华、北堂羽与甘宁争夺巫县的事,看到甘宁、董和这两个熟悉名字,孙策一时有些出神。
  南阳稳住了,南郡、江夏也拿下了,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像董和一样做出选择。至于甘宁,他似乎混得不怎么得意啊。益州军蠢蠢欲动,是不是趁机打一下,抢他几个手下,让刘焉安份一点,不要轻举妄动?
  孙策与张纮、郭嘉商量。张纮表示反对,他认为朝廷避重就轻,很多问题处理得很含糊,显然是出于试探,并不是孙策接受了诏书就解决了所有问题,接下来朝廷还会有其他安排。孙策去会稽之前应该将荆州的问题全部解决好,而不是急于发起对益州的攻击,与刘焉发生直接冲突。等周瑜拿下江夏之后,再决定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