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嗨盗恕N艺馕恍殖の酥液瘢嵴展四愕模阋惨喟锇锼N一岚才湃私愕募胰饲ǖ酵鸪牵闾角滓卜奖阈!
  徐晃感激不尽,躬身下拜。“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
  荀彧走进偏殿,向站在廊下赏花的唐姬拱了拱手,默默地站在阶下。
  唐姬转头看了他一眼,莞尔一笑。“看你这样子,是不是这两天被人吵得不轻,夜不能寐,连眼圈都黑了。你可要注意身体,陛下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呢。”
  荀彧嘴角微动,笑容还没绽放就消失了。“臣岂敢。陛下圣明,杨司徒、士孙司空皆是朝廷栋梁,彧不过是适逢其会,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唐姬一声叹息,下了台阶,向前缓缓而行。荀彧跟在后面,两人相隔一步,没有任何接触,却能听到对方说话,也能闻到对方身上的香气。唐姬突然派人请他来见,他知道肯定是遇到了麻烦事,以至于天子不好直说,要通过唐姬来转达。
  “陛下听说南阳的贡赋已经起运,孙策也已经起程去会稽赴任,对你的谋划非常满意。眼下长安初定,百姓翘首以盼太平,陛下想改元以示新气象,却拿不定主意,担心群臣反对,想听听你的意见。”
  荀彧沉默了好一会儿,摇摇头。“陛下英明,立意甚高,但眼下局势还没有完全平定,改元多少有些仓促。南阳虽然大致安定,离当初的目标却还有不小的距离。杨弘被赶出南阳,杨修被孙策胁迫去会稽赴任,孙策还有意举办比武大会,与朝廷争夺人才。天下人心向背还没看清,这时候改元会让人觉得朝廷过于轻忽,不够沉稳。”
  唐姬沉思片刻,同意了荀彧的意见。“是啊,天子年幼,原本就让人心生疑虑,如果再草率行事,岂不坐实了传言。荀令君,你虽然年轻,却比那些老臣更稳重,天子正是欣赏你这一点,才要来咨询你。你做好心理准备,朝会之上,难免会有争执。”
  荀彧犹豫了片刻。“是丁冲向陛下建议的吗?”
  唐姬停住脚步,转过身,一双妙目打量着荀彧,眼角带笑。“你都能猜得出来,当真会观心术么?”
  荀彧苦笑道:“贵人,这不是什么观心术,只是人情推理罢了。孙策在豫州一直小心翼翼的推进,以免引起过激反应,对丁氏又特别关照,不仅归还了丁氏的人口财产,还特地写信向丁冲解释。丁冲岂能不投桃报李?改元说是振兴人心,间接也是为孙策邀功,让朝廷接受现状,承认孙策的所作所为。”
  唐姬恍然大悟。“怪不得他这么积极,原来还是为他自己啊。”


第680章 腾挪
  荀彧一声轻叹,无奈地摇了摇头。
  袁绍大杀四方后,宫里就基本没什么宦官,丁冲等士人充任侍从,在天子左右,随时可以进谏。如果天子直接找他商量,丁冲等人很快就会知道结果,会将他视为反对者,由唐姬转达则安全很多。这是天子在保护他,避免他成为众矢之的。
  这些早在荀彧的计划之中。他当初请天子将唐姬召回宫中就有这个目的。
  荀彧利用这个机会,详细向唐姬解释了当前的困难。孙策是没有和朝廷撕破脸,但他也没有俯首听命,杨弘被赶走了,杨修、马超等人都成了他的部下,南阳还在他的掌握之中,他所做的让步就是交出南阳应交的税赋和贡献,稍解朝廷的财力之困,给朝廷喘息之机。
  这只是第一个回合的交锋,朝廷表面上胜了,实质上所得有限。孙策要在南阳举办比武大会,也有试探人心的意思。如果天下的人才更愿意去南阳效力,朝廷的道义优势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接下来孙策会更加咄咄逼人。
  要让天下人相信朝廷还有希望,还是人心所向,袁绍、孙策这些人才不敢轻举妄动。而要表明这一点,朝廷不仅要表现出应有的强势,更要把握住分寸,必须保证步步得胜,哪怕是小胜也比失败强。因为朝廷输不起,只要输一次,朝廷的虚弱就有可能暴露,更多的人会放弃朝廷,转投袁绍、孙策等人。
  要想中兴大汉,仅靠几个忠臣是不够的,必须要争取更多人的支持。舍生取义的君子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趋利避害的。如果朝廷太虚弱,不会有几人愿意来。
  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阻止孙策的发展。将他调到会稽任太守只是第一步,将他留在会稽,让他腾不出手来关注中原的事才是关键。他在不在南阳,在不在豫州,对整个局势很重要。眼下的吴郡太守盛宪、丹阳太守周昕、豫章太守华歆都是文士,不是孙策的对手,要想将孙策困在会稽,必须选派其他人担任三郡太守,对孙策形成围堵。
  人才哪儿来?从天下选拔,朝廷要立刻选拔出优秀而忠于朝廷的人才,将他们安排到扬州去,让孙策无法脱身。扬州大战,哪怕是打烂了,对朝廷也没什么坏处。因为从孙策的整体布局来看,他就是想占据东南,以扬州为腹心。扬州打烂了,孙策的计划一样会受影响。孙策在会稽脱不了身,朝廷才有时间和空间腾挪。眼前最直接的机会就是控制益州,有了益州,朝廷的财赋困难才能得到进一步的缓解,才有实力进行下一步针对袁绍的围攻。
  这个计划很宏大,困难也很大,不能急,需要一步步的推进。等这些事都做完了,再改元也不迟。
  听完荀彧的计划,唐姬心悦诚服。“令君不愧是王佐之才。陛下有你为辅弼,乃是大汉之幸。你放心去做吧,陛下那边,我会为你一一转达,我相信陛下也会理解你的一片苦心,他也会支持你的。”
  “谢贵人。”
  ……
  荀彧出了宫,来到司空府,求见士孙瑞。
  看到荀彧,士孙瑞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务,斥退掾吏,将荀彧引到内堂。内堂是家人所居,只有互相信任而且足够亲近的人才能入内。对士孙瑞的赏识,荀彧非常满意。作为王允的旧日同僚,士孙瑞给荀彧的帮助还在杨彪之上。
  在士孙瑞面前,荀彧没有拐弯抹角,径直提出了夺取汉中的建议。
  益州牧刘焉是宗室,当初让他任益州牧就是希望他能为朝廷尽忠,但他显然辜负了朝廷的希望,不仅没有给朝廷应有的帮助,反而断绝了与朝廷的联系,派人占据汉中,然后假言米贼断道,连贡赋都停了。如果朝廷不予以惩处,益州不仅不能成为朝廷的助力,反而有可能成为朝廷的肘腋之患。
  士孙瑞点头答应。“你有计划了?”
  荀彧胸有成竹,有戏志才相助,他已经对汉中的情况比较清楚。不久前,刘焉派张修、张鲁袭杀汉中太守张固,后来张鲁、张修内讧,张鲁又杀了张修,自领汉中太守。张鲁的母亲卢氏好鬼道,善治生,深得刘焉信任,常出入刘焉府中,张鲁因此得到刘焉重用。但张鲁对刘焉并没什么忠心可言,相反对刘焉与他母亲的关系深感耻辱,一直想脱离刘焉的控制。在连杀苏固和张修之后,汉中人的反抗也很激烈,张鲁为安抚民心,不得不大力推行五斗米道,以清静无为示人,收买人心。
  乱世之中推行清静无为,摆明了他没有争霸之心,更不会轻易与朝廷对抗。如果朝廷派人招揽,有机会将汉中收入囊中。刘焉在益州的所作所为很不得人心,益州人反抗不断,只是力量有限,无法赶走刘焉。朝廷收回汉中就能对刘焉形成威慑,征辟益州人才,慢慢抽空刘焉的根基,再找个机会将刘焉调离益州,益州就能回到朝廷的控制之中。
  士孙瑞思索良久,同意荀彧的计划。在南阳基本稳定之后,朝廷需要打一仗来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汉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拿下益州,朝廷腾挪的空间就更大了。
  荀彧随即提出了一个计划。马腾、韩遂与孙策暗地结盟,实力大增,他们会希望加官进爵,这时候让他们出征,他们肯定不会反对。马超、阎行离开长安后,皇甫嵩已经能控制蓝田大营。派韩遂、马腾由武都进入汉中,皇甫嵩由关中进入汉中,两路夹击,造成大兵压境的形势,再派人游说张鲁,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万一张鲁负隅顽抗,朝廷也有机会强攻。
  士孙瑞笑了。“不用这么麻烦,我推荐一个人,足以拿下张鲁。”
  荀彧大喜。“司空说的是哪位大才?”
  士孙瑞抚掌而笑。“你在邺城,难道没听说过卧虎张则?”
  荀彧微怔,若有所思。“听说他拒绝了袁绍的邀请,倒是个心有朝廷的忠臣。他能拿下汉中?”
  “汉中四姓,赵李程张,张则就是其中的张。他才兼文武,在汉中颇有声望,由他纠集汉中百姓,张鲁岂敢轻举妄动?”


第681章 人心可用
  张则字元修,历任太守,做过护羌校尉,以能理剧著称。数年前,他任魏郡太守,官声甚好。袁绍领冀州后,想招揽他,却被他拒绝了。荀彧听说过此人,也知道他有能力,却不知道他居然是汉中人。
  既有能力,又是汉中望族,由他去说服张鲁简直再合适不过了。任何一个太守,对这种郡中著姓都不能掉以轻心,得罪了他们,什么事也办不成。狡诈如孙策,也用了大半年时间和汝南世家反复较量,一边定点清除,一边拉拢合作,才避免了豫州出现大的动乱。
  “还是司空老谋深算。”荀彧很恭敬的向士孙瑞行了一礼。士孙瑞应该是早有类似的计划,连人选都准备好了,只等他提出建议。
  士孙瑞抬手虚扶,温言相劝。“文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汉走到今天这一步,问题很多,需要有仁人智士去解决,更需要时间去解决。你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所以不要急。一时的困难甚至是失败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心乱了。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可不勉哉。”
  荀彧惭愧地笑了笑,心里舒坦了很多。他也知道很多事急不来,可是看到那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丝毫不顾全大局,他难免生气着急,有时候甚至破口大骂。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