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5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康讪讪地点点头,有点自讨没趣。
  孙策瞅瞅陆康,接着又说道:“吴县有不少北方流寓士人,其中必不乏可用之才,我已经让蔡德珪留意辟除,找几个令长应该没什么难度。实在不行,还可以从荆州、豫州选拔。世不乏千里马,只是缺伯乐,只要用心找,总是有的。”
  陆康心里咯噔一下,脸色变得非常难看,鲜美的鱼汤都没了味道。他本以为损失就是一个故鄣长而已,没想到孙策比他想象的还要决绝,直接把吴郡士子排除在外,要从荆州、豫州挑选令长了。吴郡人不能做扬州刺史,不能做吴郡太守,能在地方任职的机会就是各县令长,如果被排除在外,吴郡本地士子入仕的通道就被堵死大半。
  一两个人或出于个人兴趣,或出于私人恩怨不愿出仕,情有可由,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如果一郡士子缺席本地官场,这可是大问题。这个后果很严重,严重到他无法承受。
  陆康放下了碗筷。“将军,这只是我举荐不当,沈直出言不逊,将军如果处置我,我无话可说,将吴郡士子排除在外,似乎不妥吧。”
  “陆公,你误会了,我什么时候将吴郡士子排除在外了?”孙策笑道:“沈友、朱桓还在我麾下做事,我没有排斥任何人。陆公,你想多了。我今天去找沈直麻烦,可不是因为他拒绝了我的辟除,而是因为他出言不逊。陆公,我做得不过分吧?”
  陆康哭笑不得。孙策是没有明说,但这个主动权在他手里啊,用不用谁,是重用还是置闲,都是他的权力。别看沈友、朱桓还在他麾下,给不给他们独领一部的机会,最后全看孙策本人的心情。
  “将军,就这件事而言,以直报怨,当然没什么问题。可是令长关系到一县安定,是朝廷与地方直接联络的要职,需要熟悉地方风土人情的士子出任,如果大部由外地人承担,恐怕不利于政局稳定,对将军的粮赋刍稾征收也会出现问题。还请将军三思。”
  孙策含笑看着陆康,心中暗笑。君子可欺之以方。陆康可以不在乎个人的利益得失,也可以不在乎陆家的前程,但他不能置吴郡世家的整体利益于不顾。把他推上吴郡世家代表这个位置还是对的,至少眼前来看没什么问题。投鼠忌器,陆康心里的器越大,他的顾忌越多,只要他不碰他心里那根朝廷的底线,其他的事只要运筹得当,陆康都会束手就缚。
  “陆公说得有理,不过沈直说得也没错,道不同,不相为谋嘛。”孙策装作没听懂陆康的意思,美滋滋地品了一口鱼汤。“比如说吧,我想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希望吴郡诸家能够把侵占的土地和人口让出来,我愿意给你们补偿,不让你们吃亏,但就是没几个人支持,到现在为止,有几家主动交出了侵占的土地?眼看着春耕就要开始了,我心里很着急啊。我还想派人整修水利,疏浚河流,开荒种地,现在看这情况,我不得不暂时放慢一点。总不能我费了大把力气,开垦的土地还没见到利益,又被你们给占了吧。”
  陆康松了一口气,孙策开出了条件就是好事,就怕他一口咬死不放。
  “将军放心,这件事已经在洽谈,很快就有结果。”
  “什么时候能有结果?”
  陆康咬咬牙。“春耕之前,我可以保证吴县诸家会交出侵占的土地。如果有人不配合,唯我陆康是问。”
  孙策朗声大笑。“陆公忠义刚直,心怀大仁,我一向是佩服的。有陆公出面斡旋,想来大事可成。不过世事难料,纵使吴郡诸家都像陆公一样仁义知礼,也难免有人不识抬举,一味顽抗,把所有的责任都交给陆公也不公平。这样吧,陆公去谈,实在谈不妥,恶人由我来做,少不得拿几个富而不仁、不识大体的劣绅恶霸开开刀,为民除害。陆公,这也算是先礼后兵了吧?”
  孙策笑得很灿烂,陆康却听得后脊梁一阵阵发寒。他挤出一丝笑容,却笑得比哭还难看。


第793章 两个坏消息
  石城。
  “杀!”吕蒙一声咆哮,长刀电然而下。
  “嘭!”皮盾裂为两半,盾牌后的士卒目瞪口呆,一缕鲜血从额头涌出,随即面皮向两侧裂开,露出白色的骨头,“扑”的一声轻响,整张脸分成两半,两只眼睛看向不同的方向。那士卒刚想尖叫,下一刻小腹便挨了一脚,腾空而起,翻过城垛,重重的摔落城下。
  “把他们都赶下去。”吕蒙抖了一下手腕,在袖子上擦去鲜血,厉声喝道。
  “喏!”一队悍卒以什长为单位,扑向冲上城头的敌人,刀盾在前,长矛在后,弓弩在远处射击,以多敌少,如狼驱羊。虽然冲上城头的都是少有的勇士,可是面对这些装备精良、配合默契的士卒,他们还是被一一砍倒在地,随即被扔下城头。
  城下横七坚八的躺了不少尸体,可是和护城河对面的战场相比,这里干净多了。毕竟能爬上城头的人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没越过护城河就被射杀了。
  “弓弩手上前,刀盾手、长矛手休息待战。”吕蒙呼喝着。
  “喏!”将士们大声应诺,各就各位。刀盾手、长矛手退到一旁,或是喝水进餐,或是检查兵刃。弓弩手则靠近城墙射击。有城垛掩护,弓弩手可以放心大胆的射击,强弩远射,发挥精准的优势,狙击有价值的目标,强弓急射,发挥射速快的优势,进行近程压制。比起城下不加分别,一通乱射的对手,他们的杀伤效率明显更高。
  吕蒙带着几个亲卫,向另一段城墙走去。陈到负责整个城池的调度,吕蒙和蒋钦各负责一面城墙的应急。一旦有小股敌人杀上城头,他们要带着最精锐的亲卫营将对手赶下去。这些亲卫都是孙策从亲卫营拨给陈到的,知道吕蒙、蒋钦是孙策亲自调教的人才,前途无量,迟早会和陈到一样独当一面,所以保护得非常尽心。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吕蒙、蒋钦虽然年轻,武艺却一点也不弱,单打独斗几乎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几天战斗下来,他们就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可。
  吕蒙提着刀,板着脸,不苟言笑。他很享受将士们的钦佩的目光,但他知道自己太年轻,不能有任何懈怠,否则难免有人会把他当小孩子看,而他最不能容忍的就这一点。
  吕蒙来到东门,陈到正指挥战斗。东门是刘繇的主攻方向,攻势最猛,陈到亲自负责。他一边拉弓射击,一边扫视战场,及时做出调整。经过这几天的战斗,他已经能够从容面对任何意外,不管对面的刘繇使出什么新的攻城办法,他都能迅速做出反应,予以破解。
  这固然和孙策重视攻守技术有关,也和丹阳郡兵的支持分不开。
  这些郡兵有一部分是原来的郡兵,有一部分是祖郎的旧部,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都分了不少地,少有二三十亩,多的近百亩。陈到秉承孙策的做法,和丹阳豪强进行交易,让他们交出侵占的土地,用不同商品的生产权、专卖权进行补偿。当然有人不愿意,但他们很快就被镇压了。有了土地的郡兵训练、战斗都非常积极,在他们看来,刘繇和周昕一样,就是为豪强们说话的,要来夺他们土地的。
  别的事都可以让,土地不能放弃,谁想夺他们的土地,谁就是他们的敌人。
  丹阳兵原本就凶悍好斗,个人战斗技能上佳,缺的是纪律和配合。有了积极性,经过陈到的训练,这些人热情高涨,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让城下同为丹阳兵的敌人没占到一点便宜。就算出现什么意外,只要陈到一声令下,很快就能弥补到位。
  “嗖!”陈到松开弓弦,羽箭疾驰而去,正在指挥攻城的曲军侯应声而倒。剩下的士卒见状,扔下攻城器械,一哄而散。
  城上的士卒哄笑起来,大声叫骂,气氛轻松。
  ……
  刘繇脸色铁青,紧握拳头,关节发白,指甲陷进了掌心,刺痛钻心。
  攻城一天,损失过千,但能爬上城墙的人依然屈指可数。就算费尽千辛万苦上了城也无法站稳脚跟,很快就被扔了下来。上了城几乎就等于踏进了鬼门关,想退都退不了。城头应该有一些战斗力非常强的预备队,通常是主将的亲卫营。但他一直留心陈到,陈到在东门几乎没动过。
  换句话说,城中除了陈到,还有能独当一面的人。这让刘繇很沮丧。他本来以陈到年轻,经验不足,可以欺负他一下,没想到陈到不仅守城颇有章法,指挥若定,他还有帮手。
  眼看天色将黑,士气又低落,刘繇无心再战,鸣金撤退。
  将士们如释重负,按照军令的要求依次撤离战场。对面的城头上有哄笑声,虽然隔得远,听不太清楚,但刘繇知道那是在笑他,又羞又恼。他在指挥车上安坐不动,恨恨地看着对面城墙,看着城头的战旗。
  许劭走了过来,默默地站在指挥车上。刘繇等了一会儿,见他没吭声,不免有些奇怪。他下了指挥车,整理着衣摆。“怎么了?”
  “两个消息。”
  刘繇开了个玩笑,想调节一下气氛。“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许劭瞅瞅他。“不,一个是坏消息,另一个是更坏的消息。”
  刘繇很尴尬,半晌才说道:“许贡败了?”
  许劭点点头。“全军覆没。”
  刘繇的脸一僵,眉毛扬了起来。“全军覆没?”
  “没错,大战之前,吴郡世家就倒向了孙策,在虎丘与孙策相会,吴郡郡兵临阵倒戈,许贡阵亡,连撤退都没来得及。”
  刘繇瞥瞥许劭,没有追问。许劭没有说实话,肯定隐瞒了什么,但细节并不重要,许贡死了,孙策控制了吴郡,这才是关键。一旦孙策率部赶来,他会腹背受敌。
  “还有一个消息呢?”
  “太史慈派人送来消息,铜官山、伏虎山、石门山实力最强的几伙山贼内讧,不战而溃。”许劭幽幽地说道:“看来太史慈没有你说的那么能干,刘使君,你最好有备用方案。”
  刘繇脸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