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旗覆盖范围之外,十余名将士中箭受伤,悲呼着倒地。
  “立阵!立阵!”典韦一边舞动大旗,一边怒吼着,等第二拨骑兵从面前冲过,他用力将大旗插在地上,擎出了背上的铁戟,用力一敲。“当”的一声脆响,铁戟发出清脆的撞击声,穿透了将士们慌乱的叫喊声,一旁的将士们听到这一声响,突然有了主心骨,立刻停止了叫喊,迅速向将旗靠拢。
  “立阵!立阵!”赵宠也回过神来,立刻下令击鼓。
  战鼓声响了起来,更多的将士向这边靠拢,护住赵宠。赵宠迅速观察了一下形势,特别是看到向中军迅速挺进的敌人,立刻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声叫道:“典韦,典韦!”
  “大人,我在!”
  “向东,冲击对方中军!”赵宠长剑一指,直指正面杀来的孙策。有战旗指引,他知道这里是对方的主将所在,也是对方最精锐的人马。此时此刻,他明知应该返身和夏侯渊会合也来不及了,不拦住这些人,任凭对方冲入侧翼将导致难以挽回的溃败。
  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他能缠住对方的主力,夏侯渊就有时间打破对方的阻击,重新出现在自己身边。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他没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二是因为他有典韦。典韦有强大的武力,特别擅长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战斗。凭借典韦的武力,他有机会直捣对方中军,打乱对方的部署,争取时间。
  “斩孙坚,赏百金!”为了刺激士气,赵宠下达了重赏。
  “杀——”典韦兴奋地狂吼着,擎着背上的一对铁戟,迈开大步,向前奔去。数十名被重赏激起了士气的士卒紧随其后,迅速集结。
  双方相遇,典韦挥起铁戟,左右横扫,迎面撞来的几个孙策军士卒举盾招架,挥刀就砍,但他们低估了典韦的实力。四十斤重的铁戟带着风声砸在盾牌上,“轰”的一声巨响,蒙着皮的木盾四分五裂,几根木刺扎进了士卒的脸皮。士卒却来不及感受疼痛,一股巨力传来,他被击得仰面撤倒,随即被一只大脚板踹在了胸口,胸骨断裂,吐血而亡。
  孙策的中军都是孙坚的旧部,战斗经验丰富,不少人是跟着孙坚转战多年的悍卒,但是在典韦强大的战力面前,他们连一招都没接下就阵亡了。典韦如同一头巨兽,挥舞着一对八十斤重的铁戟杀入人群,也没什么招数可言,只是左挥右扫,上劈下撩,夹杂着大腿板迎面猛踹,一口气连杀数十人,势不可挡。利用这个机会,赵宠迅速集结了三百多部下,由行军阵型转换为战斗阵型,在将旗的指挥下向孙策杀去。
  孙策坐在战马上,一边看着远处的韩当率领骑兵奔袭,一边打量着对面正在集结的对手,有点头疼。姓赵的?曹操手下有姓赵的名将吗,没印象啊。可是骤然遇袭,又被射了一阵乱箭,虽然伤了不少人,阵势也有点乱,却没有像他期望的那样一击即溃,这将领的统兵能力不弱啊。
  不会是斥候没打听清楚,这是刘备手下的赵云吧?不对,赵云现在应该还在公孙瓒手下,绝不可能出现在曹操的阵营中。可那又会是谁呢?
  虽然为了保持速度,孙策率领的步卒并没有全力奔跑,但双方还是很快接触,杀在一起。孙策没有时间去猜这姓赵的将领是不是赵云,就算是赵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他挺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注视着对面的一切。这是他第一次真次意义上的亲临战阵,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但他又不能露出任何一点破绽,要不然他身边的将士会更加紧张。
  将是一军之胆,这一战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错。
  从接受老爹的命令,和韩当、黄忠、黄盖一起率部迎战,孙策就开始在心里打腹稿,在脑子里预演该如何战斗。方案并不复杂。夏侯渊急行三百多里而来,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围住他,这一战的胜负就定了,区别只在于能抓住多少俘虏,能不能干掉夏侯渊。
  以骑兵袭扰,以优势兵力围困对方的前锋,在最短的时间内吃掉对方,扩大双方的兵力优势,这是孙策拟定的作战计划。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击溃三千人不如吃掉一千人,首战如果能获得斩首一千的战绩,就算夏侯渊跑了,他这一战也称得上开门红。
  在这个计划中,黄忠的任务最重,他不仅要迅速切断夏侯渊的中军和前锋的联系,将他们分割开来,还要挡住接下来的夹击。面对这种情况,夏侯渊和前锋将领必然会全力攻击,企图重新集结在一起。两千人面对三千人的夹击,任务很艰巨,孙策不知道黄忠能不能完成任务。
  但是不如此,孙策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围攻前锋,更难在短时间内吃掉前锋这一千人。
  设想很完美,但一开始就啃上了硬骨头。


第079章 战典韦
  战事已经展开,眼前的情况有点乱。孙策即使坐在马背上也看不清对面的形势,战旗和将士们已经搅在了一起,战鼓声响成一片,他根本分不清哪儿是敌人的,哪儿是自己的。他知道应该看战旗,可是战场上无数战旗纷杂混乱,他看得眼花,根本分辩不清楚。他也知道战鼓声有区别,可是此时此刻,他一点也分辨不出来。
  他忽然想起一个笑话:直升机停在那儿的时候,谁都能分清三片螺旋桨和四片螺旋桨的飞机,可是当直升机飞行的时候,你还能看清是三片螺旋桨还是四片螺旋桨吗?
  临阵指挥和纸上谈兵果然是两回事。不管在脑子里想得多完美,上了战场也未必能保持清醒。怪不得老爹坚持给他六千精锐,还让经验丰富的黄盖和他一起出战。这是担心他临阵紧张,让黄盖给他押阵啊。
  有个名将老爹真好。孙策一边感慨着,一边睁大眼睛,尽可能保持冷静。
  “校尉,黄校尉已经截断敌军。”一个亲卫大声喊道,话音未落,另一个亲卫也大声喊道:“校尉,黄校尉已经围住了敌军前锋。”
  “哪个黄校尉?”孙策有点懵,恼怒的大声喝道。
  “呃……”两个亲卫互相看了一眼,连忙说道:“校尉,黄忠截断敌军,黄盖包抄前军前锋。”
  孙策翻了个白眼,暗自惭愧。这都是自己的安排,怎么一急就忘了呢。
  “校尉,敌军向我们杀过来了。”林风突然叫了一声,手中长刀指向远处。孙策顺着他的方向一看,定了定神,这才发现那个绣着“赵”字的将旗正在向自己靠近。
  “我靠,不会是赵云要提前上演长坂坡七进七出,拿我当靶子吧?”孙策心里一紧,立刻从北斗枫手中接过长戟,厉声喝道:“准备战斗。”同时睁大了眼睛,仔细搜寻对方的阵地。如果真是赵云的话,应该比较醒目才对,白马银枪将嘛。哦,对了,白马银枪是演义上编的,真正的赵云未必骑白马。不过,他至少应该骑马吧,赵云又不是步战的将领。
  孙策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深呼吸,准备作战,浑不知手上用力过度,戟柄被捏得吱吱作响。
  北斗枫大声应喏,举起长刀,带着数十名义从向前挤去。林风则向孙策靠了过来,睁大了眼睛,注意着周围的一切,生怕哪儿冒出一枝冷箭来,要了孙策的性命。遇到了强悍的对手,亲卫营既要发挥敢死队的精神,稳住局面,又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护主将的安全。
  喊杀声越来越近,孙策想找的白袍将一直没找到,却看到一个又高又壮的汉子舞着一对铁戟,狂呼杀进,看起来一点章法也没有,只是乱抡,可是他面前的士卒却没人能挡得住他,就像麦杆一样一排接着一排倒了下去。那汉子杀得性起,一边向前冲锋,一边嘶声大吼,也不知道他喊些什么鬼。
  林风听了片刻,突然变了脸色。“校尉,那汉子在向将军叫阵。”
  孙策没听到,他看着那个挥舞一对大戟,像蛮牛一样的汉子,脑子里只剩下一句话。
  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我了个大去,哪是什么赵云,这是典韦啊。
  早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孙策就知道三国时代没什么高深的武功,也没什么古武拳法,说到底,武功好不好一看力气,二看胆量,有了这两项,然后才谈得上有没有传授,有没有技巧。
  一力降十会,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典韦出身寒门,有没有学过高明的武功,谁也不知道,但他天生力气大是有史可查的,粗大沉重的牙门旗一般人双手抱举都难,他能单手把持,可见力气过人。他的成名战也不是以武功精妙出彩,而是力量。普通人用的戟只有几斤重,他的铁戟一只就四十斤,便是明证。
  此刻看到典韦像野牛一般杀人,普通士卒被他像野草一般的割倒,素以剽悍著称的北斗枫也仅仅与他斗了两合,手中长刀就被击断,孙策知道绝对错不了,他根本猜错了方向,没什么赵云,他遇到的是赵宠。而赵宠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就是因为典韦曾经是他的部下。
  看着北斗枫被典韦逼得连连后退,又被典韦一戟拍倒,消失不见,接连几个义从被典韦砍倒,冲锋的势头受阻,孙策暗自苦笑。算一千,算一万,万万没算到第一次上阵会遇到典韦这货。
  一股热血上了头,所有的谋划都抛之脑后,这时候没法谈天说地,也不能坐而论道了,摆在他面前的只一条路,跟他拼了。孙策深吸一口气,一声长啸,猛踢战马。
  “典韦,我来也。”
  战马往前一冲,孙策高高夹紧长戟,一戟刺去。两骑对冲用平刺,以骑对步用下刺,但典韦身材高大,而孙策的战马也算不上什么高头大马,两相比较,竟和骑兵对冲没什么区别。
  听到孙策这一声吼,林风吓了一跳。他听出了典韦在喊什么,也提醒孙策典韦在向孙坚挑战,可没有让孙策和典韦单挑的意思。这样的事应该由他们这些义从亲卫来干啊,怎么能让孙策亲自动手。
  可是这一切都迟了,孙策马快,已经冲出去了。
  林风懊恼不迟,连忙跟了上去,准备救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