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5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宪愕然。他本以为自己低了头就行,没想到孙策还不肯放过他。孙策嘴上说得好听,不计较个人恩怨,实际上只是放过了小节,却揪着大事不放,非要他解释接受袁绍诏书的事。
  沈直也很无奈,嘴里苦得像吞了一块黄连。盛宪有学问,有名气,但他没实力。袁绍给他发诏书,他既没有能力支持,又没有能力拒绝。没有能力支持,结果吴郡太守被免职,还被许贡追杀。没有能力拒绝,现在又被孙策抓住借口,要逼他解释。解释不清楚就是附逆谋反,解释清楚了就是和袁绍决裂,进退两难。
  “我给你三天时间,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孙策皮笑肉不笑。“我知道你学问好,文章写得也好,一定能比别人更深刻。我不懂文章,但杨司徒之子在此,他家学渊源,可以帮你把把关。”
  盛宪已经懵了。三天时间,三天之后是死是活还说不定,这太折磨人了,还不如刚才一口咬定不承认,死了算了。
  孙策转头看看沈直。“你这三天帮帮盛君,也帮我做个证,别让人以为我故意为难他。三天之后,若他认识到自己错误,你去乌程上任。否则的话,你就只能和他一起待罪,哪儿也不能去。”
  “乌程?”沈直非常惊讶,甚至没心情留意孙策话语中的调侃。乌程是沈家旧宅,孙策怎么可能让他去乌程任职?
  “严白虎在石城山一带作乱,我需要一个既熟悉地形又文武兼备的人处理这件事。”
  沈直恍然大悟,心中更是大喜。孙策让他去乌程不是让他做乌程相,而是要让他负责那一带的防务,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职务,再适合不过了。这件事办好了,就算地位不如沈友也相去不远。当然,这只是孙策的许诺,如果盛宪的反省不能让孙策满意,这机会还会从他手边溜走。
  无论如何,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正在此时,远处传来战鼓声,夏架山上发生了战斗,一队将士冲入山林,向夏架山的守军发起了攻击。对面的固陵方向也响起了战鼓声,一群人沿着湖边的山路冲了过来。
  孙策淡淡地看了一眼,一点反应也没有。
  一千步卒已经在坡下列好阵地,两排刀盾、长戟在前,六排弓弩手在后,各就各位,阵势严整,却寂静无声,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战旗在春风中轻轻摇摆,与对面鼓噪喧嚣的阵型截然不同。
  沈直看在眼中,暗自心惊。他读过兵书,知道作战如斗鸡,那些上了场就踊跃鸣啼的斗鸡看似斗志激扬,实际上是不行的,反而是那种看起来像木头的斗鸡才有战斗力。所谓呆若木鸡绝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高手的代名词。就像眼前这些将士,别看对面喊得凶,看起来士气如虹,其实是将领无能的表现,真正训练有素的战士就像木鸡一样,不会有任何不必要的动作,不会发出任何不必要的声音。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沈直虽然实战经验不多,离名将还有相当的距离,但他已经看出了双方的差距,也明白了孙策为什么敢在这里列阵。他不仅要击败郭异,他还要全歼郭异。
  沈直偷偷地看了孙策一眼。孙策脸色平静,眼神却更加冷峭,让人看一眼就寒到心里。沈直想了想,想起昨天全柔来劝降的经过,一下子全明白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对面的郡兵迅速接近,两百步,一百步,八十步。
  一名射士举起了手中的弓,射出一枝鸣镝。鸣镝发出尖厉的啸声,飞越百步,一箭射中正在举刀大叫的都伯,都伯应声倒地,消失在滚滚人潮中。
  战鼓声突然炸响,数百张弓弩开始射击,一蓬箭雨跃出。


第818章 做文章
  冲天的箭雨看似一窝蜂,实则秩序井然。
  强弓射速快,数量多,最佳射程六十步到八十步,四百人集射,一息内可以射出四五百枝箭,二十步的山路上无死角全覆盖,弓力也够强,除非身着鱼鳞细甲,普通的札甲无法完全挡住,就算不死也会受伤。
  硬弩射速慢,数量也少,最佳射程一百二十步到一百六十步,百步以内命中率七成以上,专射什长、都伯、军侯等军官。第一拨冲下来的一曲人中,两名军侯、四名都伯是重点关照目标,第一时间被射倒四人,剩下的两人也被连续不断的箭矢射得抬不起头来,只能射在重重盾牌后面,不敢露头。什长、队长也在目标之内,不断有人中箭。
  冲下山来的郡兵虽然人数不少,斗志也很昂扬,可是这昂扬的斗志并非因为实力,而是因为愚蠢。在密集的箭雨面前,冲在最前面的人因为阵势不够严整,相互之间无法掩护,不少人中箭倒地,后面的人还搞不清状况,一个劲的往前挤,七嘴八舌的喊叫着,乱作一团。
  原本多少还有点冲锋的模样,现在连那点模样都没有了,成了活靶子。
  他们也在射箭,但射程没有对方远,精准度没有对方高,在奔跑中又无法精确瞄准,杀伤力相去甚远。几个强弩手得到了重点关照,很快被清除掉,弓箭手因为射程不够,彻底成了摆设。
  有几个刀盾手反应比较快,及时举起了盾牌,冲过了箭阵,冲过了妖皋溪上的木桥。可是面对刀盾手、长矛手组成的森严阵势,他们没有了冲击的勇气,本能的靠在一起,想逃回去。但退路断绝,他们无路可逃,只能龟缩在战场一角。
  仅仅是几句话的功夫,对面的山坡上就倒下了几十人,将山路堵得严严实实,剩下的人站在射程之外,挤在一起,却没人敢轻易上前。阵前的几个人犹豫着,争论着,有的人想逃回去,有的人想投降,就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两什士卒出列,一左一右包抄过去,手起刀落,砍倒几人,剩下的魂飞魄散,扔了武器,跪地投降。
  山谷间恢复了平静,比战斗之前还要安静。这边的阵地一切如常,刀盾手用腰间带的绳子捆绑俘虏,弓弩手补充箭矢或者更换弓弦,有条不紊,对面的阵地却是一片死寂,之前的喧嚣已经被春风吹散。
  风不冷,心已寒。
  沈直吃惊不已。窥一斑而知全豹,孙策所部的战斗力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对沈友代替孙策指挥大军击败许贡的真实性,他一直有所保留,可是看到这一幕,他知道那应该是真的。换成自己,指挥这样的精锐击败两倍于已的吴郡郡兵也不是什么问题。
  沈直看看盛宪。盛宪张着嘴巴,眼神发直,已经完全傻了。即使他对军事了解有限,毕竟做过太守,见过郡兵演练,与眼前这些精锐一比,那些人简直是和小儿游戏没什么分别。盛宪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偷偷地看了沈直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苦笑。
  夏架山上的战斗也很快结束。郭异根本没想到孙策会出现在这里,只安排了一些警戒,面对一心想立功的董袭,他们没有任何抵抗力,很快就弃械投降了。董袭很不过瘾,抱怨这些人太不经打,投降得太快,他热身还没结束呢。
  妖皋溪上的木桥被拆掉,将士们从两侧的山坡上砍来树木,立起营垒,前后三道,一头沿伸到谷水,一边沿伸到固陵湖,切断了固陵通往外界的唯一陆路。
  形势陡然逆转,坚不可破的固陵成了无处可逃的牢笼。
  孙策坐在大石上,保持着之前的姿势,一动不动,恍若未闻。
  ……
  夜幕降临,妖皋溪两岸火光点点,双方都保持高度警戒。山下的防止对方突围,山上的防止对方抢攻。双方靠得太近了,谁也不敢大意。
  远处的固陵城头也是火光摇曳,戒备森严,即使隔着几百步远也能感觉到城中的恐慌。
  盛宪伏在案上,一手拿着笔,一手揪着头发。他已经濡了几次墨,却一字没写。他做过很多文章,但今天这篇文章却是第一次写,不知道该如何落笔。
  沈直坐在帐中,目光透过帐门,看着远处的固陵城。他也知道盛宪这篇文章难做,不敢去打扰他,更不敢帮忙。这是盛宪自己的坎,只能由他自己去迈。他更关心战事。
  如果三天之内盛宪的文章能让孙策满意,他就要去乌程赴任。乌程附近就是石门山、白虎山,他的对手是严白虎等人。他本来很有信心,严白虎有几分本事,他清楚得很。就算严白虎不给他面子,他也能堂堂正正的打败严白虎。可是看过今天这场战事,他觉得自己想得太乐观了。
  打败严白虎不算成绩,能不能打得好才是问题。要想在孙策麾下出人头地,绝不是打败严白虎就行,那最多只能做个都尉,连校尉都混不上,更别说像沈友一样独当一面了。
  本来就错了一步,再不加倍努力,如何能赶上沈友。
  这场短暂交手就是一个学习的机会。白天的战事虽然持续的时间很短,挨了一闷棍之后,郭异就没有再发起攻击,但透露出的信息却非常多,里面有太多值得他深思的技巧。唯一的问题是时间太短,就像高手对决一样,还没等旁观者看清楚,胜负已分。
  “这文章怎么做?”盛宪将笔拍在案上,焦躁不已。“我不会做!”
  沈直惊醒过来,看着盛宪,心中充满同情。他认识盛宪也有好几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盛宪这么狼狈,比他被许贡关起来的时候还要狼狈。不过他心里清楚,盛宪完全是迫于形势,心里其实并不服。如果是他一个人,他根本不会向孙策投降,会稽盛家和他们夫妻加在一起近百口人,这代价太重了,重得盛宪承受不起,只能向孙策低头。
  他一点也不怀疑孙策真会这么做。郭异等人阻击孙策入境的行为激怒了孙策,孙策要杀人立威。盛宪文章做好了还有机会活,郭异、王晟等人连做文章的机会都没有,必死无疑,尤其是王晟。
  他不明白王晟为什么会这么做。
  “阿翁,你说王伯明(王晟)和孙家关系那么好,他为什么要反对孙将军?”
  盛宪瞥了沈直一眼,对沈直的态度很不满意。他沉默了片刻。“鸟兽不同群。孙氏父子屠戳名士,欺凌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