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5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峁嵩趺囱
  益州与扬州相似,曹操也与孙策相似,抛弃了经术,他会不会也像孙策一样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
  荀彧拿着青囊走进自己当值的庐舍,拿起枕头,打开端盖,将青囊放了进去。他坐着仔细地想了一回,起身整理好衣服,准备去拜见天子。贺纯等人已经在路上,如何处理这些人,对朝廷来说是个麻烦。谢煚都有尚书台的同僚求情,贺纯身为老臣,朝中故旧的份量绝非几个尚书郎这么简单。刘巴刚才也说了,贺纯是杨家故吏。
  出门之前,荀彧揽鉴自照。一夜未睡,他看起来有些憔悴。他又坐了下来,解开衣服,叫来侍者,让他打水。用凉水冲冼一番,再换上一套干净衣服,整个人便精神了很多。他又取出粉,仔细地敷在脸上,掩去黑眼圈,又在腮上点了一些胭脂,仔细的抹匀,看起来神采奕奕,精神焕发,这才起身出门。
  出了尚书台,荀彧就觉得有些异样。连日来阴雨绵绵,除了天子上朝,很少有人会来宫里。天子年幼,将政务交给了司徒杨彪和司空士孙瑞,有什么事,直接去司徒府、司空府就行,不需要来见天子,加上天雨路滑,长安民生凋弊,宫里连地砖都铺不起,更没人愿意来。
  可是今天宫门外站了几个人,不住地向尚书台方向张望,看样子不像是求见天子的,倒是来见他的。荀彧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这些天经常熬夜,目力衰退得利害,他看不清那些人的脸,只得走进些再看。等他看清对方是谁时,心里便有些后悔,想退回去已经迟了。
  站在宫门外的是王凌,王允的从子。
  荀彧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走过去。王凌迎了上来,拱手施礼。荀彧还了礼,问道:“太傅安好?”
  “多谢令君关心,太傅安好,感激令君时常关照,特派我来致谢,请令君得闲时过府一叙。”
  “太傅邀我,可有什么事?”
  王凌非常恭敬。“也没什么大事,只是听说有几个故友出了事,犯了法,想请教令君。”
  荀彧转身看了看,见不远处停着一辆四轮马车,装饰很朴素,但车厢上的太傅府标志很醒目。他知道推辞不掉,只得说道:“那劳烦你稍候片刻,我进宫面见天子,说几句话就出来。”
  “无妨,令君请便,我在这里等着便是。”
  荀彧向王凌点头致意,转身向天子住的偏殿走去。太傅王允已经很久不问事了,今天突然静极思动,点明要见他,自然是因为郭异的事。郭异敢阻止孙策,自然是受了袁绍的指示,现在郭异被槛车送往长安,袁绍自然不能不管,通过王允来施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这不正是孙策希望的结果么?
  荀彧来到殿中,天子正和唐姬说话,两人隔着两臂距离,但神态很轻松,天子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唐姬含笑点头。看到荀彧走来,天子招了招手,等荀彧走到面前,天子端详了他片刻。
  “又熬夜了?”
  荀彧很尴尬。天子又道:“如果不是疲倦得很,你不会敷粉的,这就叫欲盖而名章。”
  “陛下圣明。”
  “王凌在宫外,是等你吧?”
  “是的。”
  天子抬头看看天。乌云卷舒不定,虽然算不上晴朗,却比之前的阴雨绵绵好多了。“太傅养病这么久,朕一直没去探望他,难得今天天气不错,朕去看看他。”不等荀彧说话,天子又道:“可以蹭王家的车马,不用宫里派人,又能省一笔开销。”
  荀彧吓了一跳,连忙摇头。“陛下不可,这有失天子体统。”
  “高皇帝初定天下,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只能乘牛车,何尝有体统。朕现在不过比他们略穷一些而已,有什么大碍。当此危难之际,更应该君臣同心协力,共度难关,而不是互相指责。你说对吧?”
  荀彧听得懂天子的言外之意,鼻子一酸,险些落泪。他连忙忍住,向天子躬身施了一礼。
  “走吧,你陪朕去,路上正好说些事情。”
  ……
  王允躲在床上,看着青色的屋顶出神。
  许攸坐在一旁,神情有些不耐烦。屋子低矮,通风不畅,除了潮湿的霉味还有一股说不出的怪味,让人联想到腐朽二字。他几次想起身告辞,出去透透气,王允却像死了似的,一动不动。没得到王允的答复之前,他不能离开。
  郭异是他的故友,郭异起兵也是他居中联络的,现在郭异被槛车征送长安,他不能有坐视不理。
  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许攸抬起头,发现进来的是王允的长子王盖,不由得一愣。王盖在宫里做侍中,今天又不是休沐,他怎么回来了?
  王盖看到许攸,也有些意外,匆匆拱了拱手,便赶到王允榻边。“父亲,陛下来看你了。”
  王允一惊,随即坐了起来,掀被下床。“在哪里?”
  “还在路上,我是赶回来报信的。”王盖又低声说道:“陛下坐的是我家马车,由荀彧陪同。”
  王允雪白的眉毛颤了颤,看着王盖。王盖微微点头。王允坐在床边,双手扶着床沿,身体弯得像一张弓。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看着许攸,眼神讥讽。
  “子远,你知道天子为什么来吗?”
  许攸下意识地点点头,想了想,又摇摇头。王允要见的是荀彧,结果天子亲自登门,坐的是王允家的车,陪同的却是荀彧,这里面有太多的含义可以解读。哪一种才是真相,他搞不清楚。王允和天子的关系究竟怎么样,王允还是不是曾经的王允,他也不了解。几年时间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两年前的王允生龙活虎,可不是躲在床上等死的老朽。他初到长安,对长安的情况也不熟悉,需要王允的帮助和指点,否则什么事也办不成,只能看着郭异人头落地。为了能救出郭异,他只能忍气吞声。
  “还请王公指点。”
  “文若的家人还在邺城,你们要相信他,不要逼他太紧,否则别人就会趁虚而入。”


第861章 南北两王佐
  许攸对天子的造访没有准备,王允也没有,但他养病的这段时间置身局外,想了很多,所以很快就知道了天子的用意,不失时机的敲打了许攸一下。
  他不喜欢荀彧,也不喜欢荀彧的做法,但他同样不喜欢袁绍的做法。荀彧的家人还在邺城,他目前的所作所为虽然未必全部符合袁绍的利益,但总体而言,荀彧没有与袁绍做对的可能。袁绍不知道体谅荀彧的难处,只知道步步紧逼,这让王允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初杀袁隗一家时,他就承受过同样的压力。
  如果连家人还在邺城的荀彧都怀疑,那没有家人在邺城的他,袁绍会相信吗?如果不相信,将来袁绍如果得了天下,会不会和他算袁隗、袁基之死的旧帐?
  这让王允不寒而栗。
  王允让王盖帮他更衣,穿上朝服,赶到门外相迎。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仅仅是换衣服就让他气喘吁吁,额头全是虚汗。但天子来得也不快,他站在门外等了好一会儿,马车才姗姗来迟。
  王允上前施礼,口称万岁。荀彧先下了车,天子跟着出现在车门口,扶着荀彧的手,缓缓下了车,来到王允面前,伸手扶起,亲热地说道:“观太傅之形,闻太傅之音,便知太傅康健,朕心甚悦。”
  “承蒙陛下关怀,老臣感激不尽。”
  “家有一老,便是一宝。国有老臣,政不荒悖。”天子抚着王允的手臂,与王允并肩而言,温言软语,面带浅笑。“太傅是河北王佐,令君是河南王佐,朕何其有幸,得二位王佐相辅,就算国事再难,朕也有信心度过难关。许久不见太傅,朕心里想得很,早就想来探视,又怕打扰了太傅休养。得知太傅康复,便急急忙忙地赶来了,还请太傅莫怪朕鲁莽。”
  王允脸上泛起潮红,一时竟不知如何说。他们进了门,来到堂上。钟繇等人站在廊下,几个虎贲郎在王越的指挥下,将几个箱子抬了上来,一一打开,让王允过目。箱子里面有灿若云霞的蜀锦,有色泽浅黄的新纸,有镶金嵌玉的竹杖,虽然数量不多,却非常用心。王允看在眼中,心中泛起一阵暖流,忍不住老泪纵横。他虽然由司徒升任太傅,但他自己清楚,他其实是被罢免的,心里难免有怨言,觉得天子忘恩负义。现在看到天子这么敬重他,那点儿怨气已经散了大半。
  “这位是……”天子眼睛一扫,就看到了与王盖等人站在一起的许攸。王允的几个儿子、从子他都认识,却没见过许攸。
  王允正准备介绍,许攸上前一步,整顿衣冠,拜倒在地,行了个大礼。“南阳许攸,见过陛下。”
  “原来是帝乡人。”天子沉吟片刻,笑道:“朕知道你,你字子远,是个智勇双全的义士,没想到今天会在王公府上看到你,也是机缘。”
  许攸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天子居然知道他,还称他为义士,一时倒有些紧张起来。他可做过不少大逆不道的事,比如废立天子。而且他的名声也不怎么好,看得起他的人不多,称为他义士的更是罕见。
  “你和故会稽太守郭异熟悉吗,他是何等样人?”
  见天子问起郭异,许攸连忙收回心神,小心回答。他想了想,却发现这个问题不怎么好回答。说郭异好,是忠臣,那怎么解释他抗拒孙策入境的事,总不能说是袁绍指使的吧?说郭异不好,那还怎么救郭异,我来长安又有什么意义?
  “郭异字元平,南阳顺阳人,是显宗朝司徒郭丹后人,与臣有数面之缘。”许攸小心翼翼地开了口。
  “原来是义士之后。”天子微微颌首,若有所思。
  许攸心中一动,突然有了主意,立刻接着天子的话往下说。“郭异与张咨以道义相交,张咨为孙坚所杀,郭异为之切齿,常言孙坚父子凶逆,恨不得为张咨报仇。此次兴兵阻孙策入境,当是担心孙策欲行南阳故技,杀戮会稽英豪……”
  “是这样?”天子看着王允。王允心中暗喜,没想到许攸有急智,本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