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5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丑走了过去,有人递上一瓮酒,文丑接过,凑到鼻端闻了闻,举起来就往嘴里倒。小半酒液进了嘴,大半酒液淋在胸前,战袍、战甲都被浸湿了。
  “痛快,痛快。”文丑将酒瓮扔在地上,砸得粉碎,放声大笑。
  骑士们也大呼小叫的狂饮,然后将喝空的酒瓮砸在地上,然后又去抢。有几个喝多了,扯着脖子喊了起来。文丑歪了歪嘴,喝令亲卫上前将他们分开。这些蛮胡就是没出息,看到好酒就想喝,一喝就醉,醉了就打架,和野兽一样。
  “文校尉,文校尉。”一骑飞奔而来,在文丑面前停住,小心翼翼的让开那些打架的乌桓人。
  文丑认出是刘和身边的亲卫,不敢怠慢,起身迎了上去。那亲卫给文丑使了个眼色,将他引到一旁,低声说了几句。文丑一听,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脸颊微微抽搐,就像一头被激怒的猛兽。
  刘和的亲卫被文丑的威势所慑,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两步。
  文丑意识到自己杀气外露,转过身,看着远处,想了好一会儿,咬咬牙,用尽量温和的语气说道:“好,一切全凭公衡作主。”又走到聚集起来的大车前,四下张望了一下,挑了一件华丽的锦衣,一柄镶满金饰的短刀,塞到那亲卫手中。亲卫不敢收,文丑强迫他收下,说道:“别客气,反正拿回去也是便宜了那些汝颍人。”
  亲卫会意,千恩万谢,上马走了。
  文丑叹了一口气,眼神中多了几分落寞。他怏怏地坐在大车上,仰面躺倒,闭上了眼睛。
  ……
  刘和生在官宦世家,来往的也都是大大小小的世家,深谙和世家相处之道。他很清楚,没有徐州世家的支持,他不可能控制徐州,而没有袁绍的允许,他也不可能在徐州立足。
  他需要中间人。下邳陈家是个合适的人选,但是还不够。他随即又把淳于琼纳入考虑范围。
  淳于琼是颍川人,是袁绍的死党,比陈家更适合在袁绍面前进言。他本人是徐州人,所以不可能担任徐州刺史,不如将这个机会让给淳于琼。袁谭掌兖州,袁熙掌青州,由淳于琼这个亲信掌徐州,应该能得到袁绍的认可。
  在总结战事经过,论功行赏时,刘和将首功让给了淳于琼,并将最大的一份战利品给了他。
  淳于琼很惊讶,不明白刘和这是什么意思。他们不久前因为行动方案有分歧,相处得并不愉快,这一战他只是策应,连主攻的任务都没捞着,功劳既不如刘和这个主将,也不如文丑——文丑追击笮融得手,不管是俘虏还是战利品都是最多的。
  坐在一旁的荀谌目光闪了闪,抬起眼皮,看向刘和,刘和正好也在看他,目光交汇片刻,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笑,又默契地把目光挪了开去。


第919章 安徐策
  会议结束之后,各人陆续起身。淳于琼很兴奋,出了帐,两手叉腰,仰头看着天空的一轮明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回头看了看,见文丑从里面出来,低着头,匆匆上马,带着亲卫走了,不禁笑了一声。
  他又等了一会,却没见到荀谌出帐,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淡了,转身离开。
  荀谌被刘和留下了。他走到帐门口时,刘和赶了上来,伸手拉住他的袖子。“友若兄,请留步。”
  荀谌转向,拱手施礼。“不知将军有何指教。”
  刘和也不说话,将荀谌拉回案前,亲卫已经在案前设好了席,刘和请荀谌入座,他自己也没有回到案后,靠着荀谌坐下,两人的膝盖只隔一尺。刘和微微欠身。“友若兄,荀氏乃是颍川豪族,贤昆仲并为名士,令弟文若入长安辅佐天子,力挽狂澜,和父子甚是钦佩。如今徐州蒙难,百姓流离,和不才,想为乡梓尽一份力,却不知从何做起,还请友若兄不吝指教。”
  荀谌微微一笑。“将军谦虚了。若说家世,刘氏乃是光武血脉,五世官宦,著名海内。令尊行德政,抚幽州,华夷景仰。论个人能力,将军用兵如神,战无不胜,孙策退避三舍。哪有我置喙之处。”
  刘和又道:“友若谬赞,愧不敢当。虽有家世,奈何我德薄才浅,虽有心而力不足。圣人且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是我这等中人。淳于将军严整,令人望而生畏。文丑武夫,长于战斗,短于计谋。我只有求教于友若,还望友若不弃。若能有微功,也算是不负盟主使命。”
  荀谌轻轻叹了一口气。有了刘和这句话,他心里最后一块石头总算放下了。他虽然因为韩馥的事对袁绍有意见,但荀家和袁绍牵扯太深,他的家人还在邺城,他的兄长荀衍还在袁绍麾下为官,荀家是不可能和袁绍彻底断绝联系的,就像他的弟弟荀彧一样,即使为朝廷效力,也会保持名义上的联络。
  刘和是宗室,他父亲刘虞又是幽州牧,一方大吏,可是他并不认为刘和有实力脱离袁绍。只有当刘和奉袁绍为盟主,他才能为刘和出谋划策。如果刘和能出任一方,袁绍就需要他来牵制刘和。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将军,青徐本是齐鲁故地,泰岳为五岳之尊,青徐士族甚多,陶谦粗鄙无知,不行德政,只知以武力迫人,岂不知以力服人者,力屈则人叛,唯仁者可无敌。将军以名门之后,行德政于乡里,登高一呼,万众云集,岂陶谦可比?然,将军之敌非唯陶谦也,还有孙策……”
  荀谌为刘和分析了当前情况。陶谦得不到徐州世家的支持,兵力有限,现在又在琅琊北部阻止袁熙,无力南顾,所以才把彭城、广陵、下邳三郡国的赋税任务交给笮融。如今笮融已经为刘和所破,陶谦掌握的只有东海、琅琊,一旦刘和北上,东海、琅琊响应,陶谦腹背受敌,败亡只有弹指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陶谦一定会向孙策求援。
  孙策会怎么救?孙策骑兵有限,为防止刘和再次派骑兵奔袭豫州,他要派重兵驻守沛国诸县,不能轻易进入徐州,以免后方空虚。他可用的援兵就是驻扎在丹徒、曲阿的吴会郡兵。因此,要想阻止这些人进入徐州,就要得到广陵太守赵昱的支持。赵昱是琅琊名士,虽然被陶谦委任为广陵太守,但他并不支持陶谦,只是迫不得已,可以说降。
  刘和连连点头。他是东海人,虽然回来的时间不多,可是和乡里常有联络,知道陶谦在徐州与名士们发生的冲突,赵昱只是其中一个。
  “友若所言甚是,如此,南方可安,如北方何?”
  荀谌笑了。“由此向北,便是东海,将军缓步而归,一纸檄文,东海大族必蜂拥而至,料其强健,可得精兵万余,粮饷皆足,将军又有何忧?谌之所料,不降者寥寥数人耳,其中必有朐县麋氏。麋氏出身商贾,有赀财而无不知道德,不为乡里所重,既附陶谦,又附孙策,为乡人所厌,将军举大众而攻麋氏,顺应民心,谁敢不服?诛不仁而示道义所在,诛之可也。”
  刘和莞尔而笑,伸手按在荀谌手上。“有友若相助,徐州可安,我亦可安睡矣。还请友若将我之心意转告盟主,莫生歧义。”
  荀谌欠身施礼。“愿为将军效劳。”
  两人相视而笑。
  荀谌起身告辞。出了帐,随从告诉他淳于琼曾在此等了一会,走的时候看起来有些不高兴。荀谌心知肚明,却并不紧张。他太了解淳于琼这个人了,有资历没城府,是个庸才。不过他和袁绍是老相识,对袁绍又忠心耿耿,深得袁绍信任。刘和要想在徐州立足,绕不过淳于琼,所以刘和才会将首功让给他。只要把这件事解释一下,淳于琼就会转怒为喜,欣然从命。
  “走,去淳于校尉大营。”
  刘和等荀谌出了大营,也起身离帐,带了一个亲卫,来到文丑大营。文丑正在帐里喝闷酒,看到刘和掀帐而入,他愣了一下,却没说话。刘和坐在文丑对面,解下腰间长刀放在案上。文丑默默地看着他,一言不发,也没有请刘和喝酒的意思。
  刘和挑挑眉。“只顾自己喝酒,不请我喝,你这是什么待客之道?”
  文丑歪了歪嘴,命人取过酒杯来,自己提起酒瓮,给刘和倒了一杯酒。“我分的酒少,只能请你喝三杯,多了请不起。”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请我喝三杯,我送你三百瓮。”
  刘和说完,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又将酒杯伸到文丑面前。文丑愣住了,盯着刘和看了片刻,又给他倒了一杯。刘和连饮三杯,才将杯子放下,长叹一声。
  “子俊,我知道这次委屈你了,可是我又能怎么办呢?淳于琼是盟主旧友,荀谌是颍川名门,我一个也得罪不起,只能委屈你文子俊。不过现在是乱世,最后说了算的,还是这个。”他拍拍案上的长刀,盯着文丑。“子俊,你就是我最锋利的战刀,神器不可轻示于人,示人就要见血。”
  文丑扬起眉,原本微躬的身体慢慢挺直,脸上虽有酒意,眼神却清澈无比。
  “请将军吩咐。”
  “敢请子俊为我击破孙策。”
  “好,孙策在哪儿?”
  刘和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他从西而来。我想,他应该会经过垓下。”


第920章 陶谦很受伤
  孙策昼夜急行,两天时间赶到厚丘。
  与后世人口密集的苏北相比,眼下的厚丘、朐县一带人口还不算多,大半人口聚集在县城附近,离县城较远的地方就是荒野沼泽,除了牧猪放羊之辈,罕有人至。
  朐县在海边,由南而来有两条官道:一条经朐县之南的海西,一条经朐县之西的厚丘。厚丘最重要,是朐县与郡治郯县之间官道。麋竺经常往来此地,在厚丘有一些朋友。他派人进城一打听,才知道根本没有人马经由此地赶往朐县。不仅如此,他们连刘和等人进入徐州的消息都不知道。
  孙策哭笑不得。我是不是有些高估刘和了?
  既然朐县安全,孙策也就不那么急了。他让麋竺赶去琅琊,将刘和等人进入徐州的消息通报陶谦,商量双方如何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